藤县教育局首页:佛缘杂志0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5 00:43:29

我们的感觉一直在欺骗自己

1.甲先生去一家公司面试。他走进公司的电梯看到一位和他一样西装笔挺的年轻人(乙先生),于是友好的和乙先生打招呼:“你好”。事后甲先生也没有在意,觉得乙先生不过是个和自己一样去面试的。

2.在一阵等待后,终于到甲先生面试了。进了办公室一看,呀,原来这个公司的老总竟然是乙先生,刚才在电梯里真没看出来,这么年轻,这么有才干。因为在电梯里和老总友好的打过招呼,所以面试很顺利,甲先生的心情也很好。甲先生觉得乙先生很好,很平易近人,很亲切,也很敬佩乙先生。

3.甲上班后的一天。甲在工作时间正在玩电脑游戏。正巧,老总进来了,看到了,瞪了他一眼后。甲冒了一身冷汗,事后回家就琢磨这事,原来乙先生这么厉害。亲切感没了,以后每次见到乙先生都战战兢兢的,就怕乙说他上班打游戏的事。

4.甲去澡堂洗澡,正巧碰见乙,看到乙和他一样一丝不挂,觉得乙也没什么了不起,也和他一样。接着又通过和乙的交流,逐渐畏惧感没了,亲切感回来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成了好朋友。

5.甲带乙去甲家做客。甲父刚出过车祸,腿有伤,还没恢复。甲父见了甲的老总后,也没打招呼,就进自己房间去了。甲没在意,和乙聊的还是很投机。

6.甲送走乙回家后,父亲大怒。告诉甲,乙先生很像撞甲父后驾车逃逸的司机,由于乙是甲的老总,而且没有确认就没说出来。甲愤恨之心油然而生。由于没有确定,也没有证据,所以没办法,还要在乙的公司忍气吞声。不过对于乙只是唯唯诺诺,应付了事罢了。

7.乙知道甲父出车祸受伤,买了水果来看望甲父。乙走后,甲觉得,虽然乙没有承认,但是这样能拉下面子回来看已经很不错了。对甲的印象稍微改善了一些,不过还是不能原谅乙。

8.事有巧合,刚刚有目击证人举报,警察抓住了撞甲父的肇事司机,可是不是乙。甲和甲父都感到万分羞愧。乙还带东西来看甲父,他们都没有好好招待乙,还冤枉了人家那么长时间。

9.甲主动去找乙,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承认错误,得到了乙的原谅,两人友情恢复了,而且越来越深厚。

10.50年后,甲去医院看病,走进电梯,看到一个和他一样年纪的老人,于是打个招呼说:“你好”。甲对那个老人没有在意,觉得不过是个病人而以。

11.在看病的等待期间,两位老人闲聊。通过聊天,才知道,原来那位老人就是失散多年的乙。两人一见如故,连病也顾不上看了,在那深情叙旧。

12.10年后,甲去公墓给祖先扫墓。甲看着乙的亲属拿着乙的骨灰从自己身边走过。由于不知道,甲只以为这事陌生人的骨灰而以。

在这个故事中,乙先生一直没有变,而甲先生对于乙的态度和感觉一直在变:

1.乙是平常人;2.老总,敬佩;3.检查官,面临失业或处罚,畏惧;4.和自己一样的平常人,朋友;5.朋友;6.仇人;7.有点原谅仇人了,没有完全原谅;8.愧疚、惭愧;9.大好人,好朋友;10.陌生人;11.失散旧友,亲人;12.陌生人。

乙从没变过,我们的清净自性也从没有变过,是什么使我们的态度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

进退之间的选择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