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视频视频大全:南京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3:32:09

 

南京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为了安葬历次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藉以彰革命之功勋而慰先烈之幽灵”,“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1928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建议设立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会,派蒋介石、陈果夫、刘纪文、何应钦、林焕廷、熊斌、刘朴忱、李宗仁、邱伯衡着手筹办公墓建设事宜。经蒋介石多次实地勘察公墓墓址,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委会于1929年9月召开第五次会议议决,以灵谷寺旧址作为公墓墓址,以便与明孝陵东西对峙,与中山陵、明孝陵鼎立而三,共同构成中山陵园的主要景观。同时,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一译茂菲)担任公墓建筑师。1930年,又聘请刘梦锡为监工工程师,梁鼎铭为艺术专员。自公墓墓址选定后,筹委会由中央党部迁到灵谷寺内办公。        1931年4月,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指定陈果夫、刘纪文、林焕廷、傅焕光、夏光宇为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委会常务委员,具体办理建设公墓事宜。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由墨菲设计,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工程总造价92万元。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沿南北向的中轴线布置,由南至北依此是正门、牌坊、祭堂、公墓、纪念馆和纪念塔。正门:位于万工池北。原为灵谷寺的大门,称作红山门。30年代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正门。改建时将原有山门扩大。正门为仿古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个拱门,两旁设守卫室各一个,左右筑围墙与之相连。墙的东西两端各辟一个侧门,以通车马,东侧门额题“松涛”,西侧门额题“泉韵”。正门前一对石狮是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门上原有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匾额,现改为“灵谷胜境”四字,由当代著名书画家钱松嵒先生题写。这座大门现已成为灵谷公园的大门。牌坊:进入正门,是一条青石铺砌的甬道,甬道尽头,42级石阶之上是一个宽大的台基。台基东西长32.7米,南北宽16.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花岗岩。台基中部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高约十米,五楹,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顶覆绿色琉璃瓦。牌坊正反两面横额上各饰有瓷质国民党党徽五枚,正面中央党徽下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中央党徽下刻“救国救民”四字,均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牌坊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石虎,是当时陆军第十七军赠送的。牌坊建在原灵谷寺金刚殿(又名天王殿)遗址上。祭堂:利用原有的无梁殿改建。无梁殿又名无量殿,因殿中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于明朝,重檐歇山顶,小瓦屋面,整个建筑全部用砖砌成,结构独特。五檐三进,东西长50米,南北宽34米,殿内顶部呈穹隆状,高达22米。前后各辟有三个拱门,四面辟有窗户。无梁殿虽历时久远,但结构坚固,气势宏伟。30年代建造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时,按照原来式样修葺,殿内改为祭堂。祭堂内有法圈三个,共嵌石碑三块,中碑镌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由张静江题写;西碑镌刻蒋介石所书的北伐誓师词;东碑镌刻陈果夫所书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这些碑刻在1949年之后均被磨去。1981年重修时改刻,中碑改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西碑刻《国歌》,东碑刻《国父遗嘱》。        在祭堂的四周墙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阶衔,共计三万余人,全部碑文共16.5万字,由书法家倪幼耕、郭仰韩、郭伯恭三人书写,石工唐仲芳、尹铁苍、杨文卿、周梅谷等人镌刻。1949年后,这些碑刻大部分被用水泥涂盖起来,得以保存至今。祭堂修复竣工后,定名为“正气堂”。        公墓:祭堂以北,为第一公墓,它建在灵谷寺五方殿遗址上。面积八万平方尺,内辟蜘蛛网式的小路,分列大、中、小各式墓穴1642座,每一座墓穴下用砖砌,上面用水泥盖板,设有小石碑一块。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立有一个纪念碑,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上文字在抗战时期被日伪磨去,仅存碑柱。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山陵园管理局将碑上文字恢复。第一公墓现改为花坛和草坪。第二、第三公墓分别在无梁殿东西各约一千米的山凹中,它们与第一公墓共同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第二、第三公墓与第一公墓形式、面积相近。第二公墓在50年代改建为邓演达墓;第三公墓原有墓穴2268个,现已荒废。三个公墓总造价17万元,由南京李新记营造厂承建。        纪念馆:在第一公墓正北面。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歇山顶,屋面覆绿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上下两层,造价21.5万元。纪念馆九楹,走马楼式,楼上下均有走廊。楼下中间为穿堂,楼上下均不用墙壁分隔,遍设架柜,用以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用。1936年10月曾在这里举办全国童子军作品展。纪念馆由墨菲设计,1933年完工后,定名为“革命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1949年以后,更名为“松风阁”。        在松风阁后,有一个石鼎,鼎壁刻有“垂勋铭鼎”四字,这个石鼎是当时的安徽省主席刘镇华赠送的。        纪念塔:在纪念馆之后约一百米处,造型属于楼阁式塔。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共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造价35.5万元,始建干1931年,1933年竣工。塔基为八角形的大平台,直径30.4米,平台周围围以雕花栏杆,平台四面设有石阶。塔前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岩浮雕“日照河山图”,这幅图案是由刘福泰、陈之佛、李毅士设计的,刻工相当精细。塔基之下为一地下室,门朝北,十年动乱中封闭。纪念塔每层都设有八扇门,四隐四现,相间开辟。塔高约六十米,平面为八角形,分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直径14米,向上逐层缩小,顶层直径9米。每层外面都有走廊和石栏杆,便于游人高瞻远瞩。塔内正中有钢筋水泥制做的螺旋式的楼梯,从塔的底层至塔顶共有252级。塔顶和每层披檐均覆盖绿色琉璃瓦。        纪念塔除了第九层之外,每一层内外墙壁上都嵌有石碑。塔的外壁:第一层正门门额上,是蒋介石题写的“精忠报国”四字,后门是当时的中山陵园园林组组长傅焕光题写的“有志竟成”四字,东、西两侧门额上分别刻有傅焕光题写的“成功”、“成仁”四个篆字;第二层四块碑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遗阡表》,由叶楚伧书写;第三、第四层碑上分别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五、第六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周伯年、杨天骥书写;第五、第六层石碑上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三、第四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钮永健、刘纪文书写;第七、第八层石碑上分别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一、二、三期同学录序,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钮永健书写。塔的内壁:第二至第四层,是于右任草书的孙中山先生北上时向黄埔军校的告别词;第五至第八层,是吴稚晖篆书的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训词。这些碑刻在1949年之后,基本上都被水泥覆盖起来。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在1949年之后更名为灵谷塔。迄今为止,它仍是南京地区最高的传统式样的塔。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自1929年起,经过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委会历时7年的建设,至1936年基本完工。1936年秋,由国民政府制定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保管,并继续办理调查营葬事务。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建筑布局,既参照了中国传统陵墓的建筑手法,又加进了西方风格的几何形绿地广场;同时,新旧建筑巧妙结合,既有对比,又相互融合,形成了纵深变化丰富的景观。1992年,它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是民国时期的国殇墓园,建于1931年至1935年,公墓坐落在南京东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东侧,西邻中山陵,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建筑风格仿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形式。

公墓以墓门、牌坊、祭堂、第一公墓、纪念馆、纪念塔等建筑构成南北一公里长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分列第二公墓和第三公墓,还分列有“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癸丑阵亡军士纪念碑”。这里葬入1029名阵亡官兵,多数是北伐及淞抗战中牺牲的将士。

 

 

 

墓门

 

为仿古建筑,歇山式屋顶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拱门,门额题“国民革命烈士之祠”,左右筑红色墙垣,两端再辟一个偏门,正门前有一对石狮。此处原为明代灵谷寺的金刚殿,毁于清初战火,光绪年间重建,成为灵谷寺大门,俗称“红山门”。造墓时改建为公墓大门。

 

 

牌坊

 

过墓门沿青石甬道北行,是一座五间牌坊。牌坊建于42层石阶之上,台基面宽32.7米,进深16.6米,牌坊高10米,钢筋水泥构筑,外镶花岗石,仿造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饰有水泥脊兽,斗拱三级,四角起翘,十分壮观。牌坊正面额题“大仁大义”,背面额题“救国救民”,所有门额上均饰有瓷质国民党党徽。牌坊前还设有一对石兽。此处原是明代灵谷寺的天王殿旧址,清代毁后曾重建,改为大雄宝殿。建公墓时拆除。

 

 

 

 

祭堂

 

过牌坊沿青石甬道北行,是公墓祭堂,由明代唯一留存的建筑物--无梁殿修葺改造而成。该殿原名无量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又缘殿身是砖石拱券结构,不施寸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殿东西长50米,南北进深34米,重檐九脊,五间三进。改为祭堂后正堂中央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两边是“国父遗嘱”和“民国国歌”碑刻,四周内壁上嵌有110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和军阶。其中1至61块石碑刻1926年至1930年北伐期间各省战场上阵亡的北伐军将士名单;61至67块石碑上刻1932年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单;67至110块石碑上刻1931年至1933年华北抗战中阵亡的各部将士名单,共刻有阵亡将士33224名,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阵亡者名录碑刻。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陈列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27年北伐成功。其间以辛亥革命为重点,展现出一幅中国近代史画卷。全部陈列分为22组场景,57尊蜡像,配以布景、道具、灯光,气势深沉而辉煌雄壮。位于祭堂内。

 

 

邓演达墓

 

邓演达字择生(1895-1931)广东省惠阳县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1931年遇害,1957年迁葬于此。邓墓宏伟宽畅,幽静肃穆,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为墓道、墓室、墓园三个部分,墓碑由何香凝书写。

 

 

公墓纪念碑

 

祭堂过后是第一公墓。这里原来是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建墓时筑起花瓣形半圆围墙,内辟蛛网式小路,分列墓穴。每位墓穴上置有石碑,上刻序号,阵亡者姓名、军阶、阵亡地点和时间。在花瓣形墙前,竖有一对立柱式花岗石纪念碑,碑上分别刻“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祭堂东西两端约400米处,是第二和第三公墓,其形式与第一公墓相同。三个公墓共葬入1029名阵亡者,多数是北伐战争及淞沪抗战中牺牲的将士。

 

 

纪念馆

 

纪念馆高10米,面宽41.7米,进深19.7米,全部钢筋水泥构筑,外观仿中国传统古建筑形式,内部采用走马楼式,分上下两层,遍设架柜,陈列阵亡者遗物。穿堂而过,有一座石质精雕的二层古式宝鼎,鼎壁刻“铭鼎垂勋”四字。这里原是明代灵谷寺律堂的旧址,清代毁后改建为观音殿,咸丰年间又毁。

 

                                                           

谭延闿墓

谭延闿曾任国民政府主席,其墓自一九三一年九月动工,一九三三年夏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关颂声、朱彬等人设计。该墓设计一反通常陵墓气势宏伟的常规,借原有山水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并布置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墓园,不落俗套,风格独特,值得一提的是该墓的花坛为圆明园旧物。

 

 

纪念塔

        纪念塔是公墓的最北端,塔高60米,九层八面,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构筑。塔内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塔外壁刻蒋介石题书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和由他撰写的《遗阡表》,还刻有黄埔军校同学录序。塔内壁嵌石碑,刻有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和北上告别辞,分别由国民党元老吴敬恒和于右任书写,是一组十分珍贵的民国文化遗产。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