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少女下载:【北大荒】扎不剌站:三朝古驿访站人 - 北大荒网络协会 - 大杂烩 - 搜狐圈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04:22

驿站,简单地说就是古代邮路上的中转站。东北亚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各个时代的驿站遗址。位于宾县新甸镇的扎不剌站,是一处建制于元、延续于明、截至于清的三朝古驿——

扎不剌站:三朝古驿访站人

新晚报记者赵力 张育新 东北网记者张晓军 李红阳 刘丹

采风组最关心的是天气,恶劣的天气会阻断我们寻访的行程。6月9日,我们在蒙蒙细雨中起程,去寻访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第七站——扎不剌站。扎不剌站位于宾县新甸镇仁合古城。到了清朝,驿站迁徙到宾安镇,被称为色勒佛特库站,俗称枷板站。事实上还在沿用着前名,专家认为,枷板是扎不剌的音转。

由于清朝驿站距现代最近,那里可能还生活着站人的后裔,所以我们决定先到宾安镇寻访站人的后裔。

宾安镇上的站人人家

宾安镇的枷板站是清朝设立的。乾隆二十四年至光绪八年,吉林将军在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属境内设置的四个驿站。驿站的主要任务是递送谕令、奏折、公文及迎送官员、押送罪犯,其次是帮助运送武器、弹药、军饷、贡品、官有货物等。阿勒楚喀四驿站是:萨库哩站、蜚克图站、苇子沟站、色勒佛特库站。

宾安镇党委副书记王大军做我们的向导,到瓦盆窑村看望83岁的柏富清老人。老人是目前能找到的站人后裔中最年长者。

老人思维很清晰,除了耳背需要儿子柏安林做翻译外,基本上可以直接对话。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人一口确定,他家的祖上就是站人,是来建枷板站的6户之一。老人掰着手指头回忆当初的6大姓,有汪、范、于、柏、郑、白,与资料记载大体一致。因为站丁久居站上,又是外地迁入,习俗、口音有别于当地居民,久而久之就通称叫“站人”了。

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口口相传的故事。老人的祖辈从云南迁到黑龙江,老哥仨在北京走散,丢了一枝。当初6大户到了枷板站地方,拉车的马拉断了枷板儿,索性就在这个地方建站。这是我们听到的关于枷板站名最有趣的来历。建站开始有跑马占荒的性质,汪家在东,柏家在西,在站上落了户。老人说他家是满族人,与我们对站人的了解存在差异。据我们了解,清政府平定“三蕃之乱”后,一部分吴三桂旧部被发配到辽宁、吉林,后来有884户被调拨至黑龙江充当站丁。这些站丁中应该没有满族人。我们说起此事,老人对此很了解,摇头说我们家是站人,老家也在云南,但是随龙而来,不是“安置俘虏”过来的。老人的这种说法冲击了对站人的记载。究竟是家族历史在传承中讹变,还是另有站人的来历,只好留待以后考证了。

柏富清老人说,站人的安家与待遇都有规定,结婚就是站人与站人通婚,不能与其他人结婚。老人的这个说法与历史吻合。按照清政府的规定,站丁及其后代有三不准:不准当官;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准离开驿站百里。而且,站丁作为特殊的军人,不能与外人通婚。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各民族共同的习俗。比如结婚吉日,男方并不迎娶,由女方家送亲,并随同花轿赠送新郎饺子等食物。结婚当天,不酬答客人,新郎率新娘同拜祖墓。返回后,新娘必须在炕上“坐福”一天,第二天下炕,然后设宴款待宾朋。这些习俗在今天的农村依然可以看见。柏富清老人是个老军人,参军后一直打到海南岛,抗美援朝时打到三八线。接受采访时总要拿出几张纸,那是他的回忆录。老人还保管着当年的军功章,见摄像师对着军功章录象,脸上露出笑容。这个站人的后裔,成了建立新中国的战士。

传承有序的扎不剌站

离开柏家,我们在雨中与宾安镇告别,到新甸镇仁合古城,继续我们的寻访之旅。

扎不剌站设置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了乃颜、哈丹叛乱,决定在桃温城一带设置七所马站,扎布拉站(扎不剌站的异写)就是其中一站。据《经世大典》记载,每站30家站户,每户一匹铺马、两头铺牛。第二年,中书省辽阳行省奏请皇帝,不给铺马,每站减少为20户,给铺牛30头,原因是这里在春、夏、秋季可以用船,冬季可以用狗爬犁行驶冰上。大概是站户太少,无法维持正常传邮,至元三十年,又补充了20户,这样,就增加到40个站户了。

明朝灭元,复修海西东水陆城站,仍在这一带设立驿站,维持原站名不变,但如何配置站户、牛马舟船,不得而知。不过,早在永乐四年,明朝在这里置嘉河卫。《明实录》载:二月甲申,嘉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阿必察等二十七人来朝贡马,命置嘉河等三卫。明朝的扎不剌站,人烟应比元代稠密许多,因此将札不剌站迁至卫所,即今天的仁合古城。

驿站的官员叫什么呢?我们在一份女真大字的奏折上找到了线索,有镇抚、总甲、小甲等,而且需要明朝皇帝亲自任命,发给敕书和官印,官印的名字是“扎不剌站”。

我们见到了一份站所给朝廷的公文复印件,里面这样写到:海西别儿真站所镇抚失普你充哥洛,总甲牙庆加,小甲别伏加、可你赤奴、特哥、你真哥谨奏:奴婢每祖父在时,每年进贡马匹、貂鼠皮,至今不从有违。奴婢每永乐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除授职事的敕书多年了,今来各要换新敕书,可怜见,奏得圣皇帝知道。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甲申,嘉河卫指挥阿必察等遣女直头目咬纳等朝贡,请朝廷授予咬纳等本卫指揮。成祖朱棣不以为然,对侍臣说:“一来朝遽授指挥,再朝当授何官?且有功者又何以赏之?”不許。进京跑官要官的咬纳等人碰了个大钉子,好在朝廷赏给“咬纳等钞币遣还”。后来,嘉河卫迁往开原边外。那是明宣德八年(1433年4月14日)嘉河卫指挥乃刺秃向朝廷奏报:东部蒙古首领阿鲁台的部人徙于忽刺温之地,迫近本境,恐其为患,要求率嘉河卫人民移居近边。明宣宗勅谕说:“朕于四方万国之人,一视同仁。”表示同意。这次迁徙,无疑造成了此处的荒凉。

固若金汤的扎不剌站

新甸镇党委宣传委员齐相文给我们做向导,去拜望仁合古城。

齐相文小时侯在仁和古城附近的小村居住,听老人讲过关于城子的故事。相传城墙上经常出现一个带小鸡的母鸡,人走到附近却找不到小鸡的踪迹。人们怀疑城中有宝,老辈人相信,成了精灵的宝贝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但传说只是传说,没有人亲眼看到这群神奇的小鸡。

仁和古城位于仁合村小城子屯东南0.5公里,在松花江与枷板河汇合处的二级台地上。资料记载:古城周长1220米,城周围有多处辽金遗址,地表遍布瓷片,主要有钧瓷、龙泉瓷、龙纹影青瓷、龙纹定白瓷和仿定瓷等,也发现过铜钱、石斧等物。

天公作美,中午雨停了一会,我们踏着雨后的泥泞蹬上古城遗址。古城内,雨后的庄稼郁郁葱葱。小齐说,得回这场雨,要不粮食都得减产。城中有一处隆起,大概是一处建筑遗址。靠近城墙的墙角,有两个新挖的土坑,小齐说,这应该是找宝的人探挖的。小齐说他认识一个找宝人,自封考古工作者,弄一个探测仪四处找宝。有一回弄了个铁锅,要价多少万准备出手。古城城墙依然很高,最矮处也在两米左右。小齐说,1998年那场大洪水,枷板河作妖,一直淹灌到新甸镇,平地里淹死了一个人,可是这个古城里却没有进水。这个800多年的古城池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途中,我们看着文弱细瘦的枷板河,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它发威的样子。枷板河是扎不剌河的音转。满语的扎不剌,大概有急与凶的意思。

元明沿用的古驿,到了清朝依旧沿用古名,却迁移到更靠近松花江的地方,大概是地貌变迁等原因,使得驿站靠近松花江,工作起来更方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