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12人地图下载:纪录片: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42:30
在某些人的眼里 劳动就是迫害,知识分子就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
翘着二郎腿,优雅的剔着牙缝,哼着小曲,吟风弄月,制造“思想”,或指点江山
吃香喝辣,空口白牙,颐指气使当官做老爷。可是,他是否知识分子还不一定呢。
如今,不是有许多叫兽、砖家,充其量不是文盲吗!没有毛泽东的北大荒“迫害”,没有当时轰轰烈烈的全国开垦运动,中国的粮食至今至少减半。
看一看 北大荒视频http://www.chinabdh.com/bdhwh/articlelist.aspx?categoryid=40
《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纪实》
孙庆海
“北大荒啊!真荒凉。黑油油的土啊!草茫茫。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

这首民谣,唱出了千百年来这亘古荒原真实荒凉的景象。
北大荒,人称其为“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
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
黑土地之一。
北大荒,其实早在两万年以前就有了人类祖先的活动。北大荒的开发垦殖,上可
溯到辽、金,直至秦汉时代,下可止民国的“五大火犁”(拖拉机)公司及日本帝国主
义“二十年内移民五百万人”的开拓团计划。但是,他们的足迹统统被历史的烟云和
残酷的大自然无情地淹没在漠漠大荒之中……
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从1947年起,我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14万官兵,分八
批次进入荒原腹地,在这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8年
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
“向地球开战”
中南海。春风梳柳,绿水红墙。1958年 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
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
边。为此,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顿时,全军上下热烈响应,人人表决心,
积极交申请,坚决要求去开发北大荒。当时,解放军三总部复转官兵被选为首批奔赴
北大荒的先头部队。中南海文工队本来仅有一个去北大荒的名额,但因姑娘、小伙子
们都报了名,领导没办法,最后只好批准了20余人。她们是:吴凤君、李艾、蒋自重、
胡昕、梁晓芳……
毛泽东主席听说这些姑娘要离开中南海,去北大荒开荒生产,特地在春藕斋举办
了一个“告别舞会”。舞会上,毛泽东笑着问大家:“你们是自愿去的吗?” 姑娘小
伙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自愿去的。主席,我们是响应党的号召,去建设和保卫
北大荒的。”毛泽东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是好事。你
们去北大荒肯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保
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环顾一下周围的文工队员又说:“老头孤单了,老
头也想你们哪。远走高飞喽!可要经常写信哪?”舞会上,毛泽东与每个要去北大荒的
姑娘们都跳了一会儿舞,并赠给了她们有自己签名的相片。不久,毛泽东又亲笔写信
给小吴、小艾、小胡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
3 月,早春的一天。北京车站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农垦部
副部长张林池亲自到车站送行。车站,军乐齐奏,锣鼓喧天,中央军委机关的几千名
复转官兵戴上光荣花,带着人民的嘱托,踏上北上的列车。
3月,世界震动了,美联社连续发出报道,惊呼中国军队开发北大荒!
3 月,开发北大荒的热浪席卷全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诗篇《
向地球开战》为离队北上奔赴北大荒的战友们壮行。
黑龙江省的密山,是开发北大荒的大本营。这个不足千户的北疆小镇,一下子拥
来“十万官兵”。实际上全部人员总共是81500余人,外加随军家属、军内外“右派”
共约10万人。其中,连排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2万人。当时在密山,到处是军官,
人们把这里叫做“尉官世界”。这里包括7个预备师、4个部队医院、两个兽医院,以
及成建制转业的各种部队学校。还有来自解放军三总部、志愿军21军、空11师、南海
舰队、哈军工、军医大学、高级步校、济南军区、坦克兵、军事通信学校、第二航空
预校等复转官兵。仅以预备6师为例,就有排以上干部1576人,其中师、团级干部 50
人,营、连级干部544人,有老红军4人,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252人。
这批转业官兵的政治素质好,党团员占 85%,有一大批荣立战功的英雄。最著名
的有荣立大功、一等功11次的“战斗英雄”李国富;有黄继光连的副指导员郝信友;
有亲自指挥邱少云连攻占 391高地的营参谋长吴品庆;有在上甘岭战役中坚持坑道斗
争14昼夜的二等功臣左尚喜。
这批转业官兵文化程度高,有的参军前就是清华、北大、复旦、同济、交大、南
开、武大、浙大、川大等全国著名院校的毕业生。还有一大批航空、海军、炮兵、坦
克、防化、军事工程教官、文化教员、军队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仅英、德、法、俄、
西班牙、拉丁文翻译就有1000余人。
古老、贫穷、荒凉千万年的北大荒,一下子就变成了人才的“宝库”。
密山火车站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动。广东话、福建话、四川话、山东话、河北话混
在一起,辨不出个准确口音来。每天就有一万人在这里涌动,并由这里疏散到各地农
场去。民房、学校、办公室住满了军人,路边也搭起军用帐篷。大街小巷,就连车站
广场都站满了军人,密山饱和了。军委总部急令,在哈尔滨、佳木斯、汤原又增设了
兵站,以缓解驻地、交通的拥挤。但是,全国各地的复转官兵仍然由空中、水上、陆
地继续向这里集中。在这困难时刻,预备 6师千余名转业军官发出了,“高举垦荒大
旗,树立战斗信念,把汽车让给兄弟部队,徒步开进荒原腹地的倡议”,立即得到了
全体复转官兵的热烈响应。
4 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农垦部长、进军北大荒的总指挥王震上
将,从北京风尘仆仆来到了密山,在车站广场召开了万人大会。广场上红旗招展,人
山人海。主席台上两边挂着王震将军写的一副对联:“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
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
王震将军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对着话筒大声致欢迎辞。
原来,从1947年春开始,我军就有 4万复转官兵在日本开拓团遗址,建起了全国
第一个国营农场--通北机械农场。随后,荣军农场、解放团农场、农建二师农场等
也先后建立。3 年前,王震将军又向毛主席、中央军委打了《关于开发北大荒的报告
》,并且从1954年开始亲自率领铁道兵7个师、2万余人,先行挺进北大荒,建起了850
至8511等12个农场,到1958年,北大荒已有54个农场了。
王震将军说:“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我们盖了房子开了荒,英雄的人民解放军
是能战胜艰难困苦的!……”
他说:“你们都是当过排长连长、也有当过营长的,我也当过排、连、营长。同
志们在战场上打冲锋,排、连、营长是在部队前头呢,还是在后面呢?(大家回答:在
前面!)那么开垦北大荒呢?(答:也该在前面!)遇到艰苦困难怕不怕?(答:不怕!)苦战
3年行不行?(答:行!)说到困难,目前就有一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来密山的转业军
人很多,汽车运不过来。有的同志建议:不坐汽车,走路,走上3天4天,就到了自己
的农场。早走早到,早到早生产。 我看这一建议很好,有革命干劲,大家同意不同
意?(回答:同意!)同意,明天早晨就出发!”会后预备6师和商丘步校的复转官兵,高
举着王震将军亲手授予的“迈开英雄步伐,走向生产前线”的大旗,离开密山,首先
向远在乌苏里江边的858农场进发。
随后,浙江军区训练团复转官兵立即响应,南海舰队、张家口军事通信学校响应,
……,一群集体转业的女军官响应,要求与男同志并肩前进,不掉队,不叫苦,不坐
车,节省汽油。此后有几百路男女复转官兵,以班、排、连编制迈开双脚,高唱战歌,
浩浩荡荡,分头向荒原腹地进军。一路上,战友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饿了吃口干
粮,天黑了就架起篝火,几乎每个人脚上都打起了血泡,但谁也不肯掉队。一些随军
家属也背着孩子,跟着部队在人烟稀少、虎狼成群的荒原上,走了 100多里,坚持到
达了目的地。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战友们,也跟着先头部队,摄下了一组真实的历史镜头,这就
是后来上映的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一望无际的北大荒,从此播下了千万颗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红色种子。
艰苦的起点
1958年4月28日,预备6师和武汉军区机关的全体复转官兵,徒步到达指定地点。
副师长肖天平被任命为858农场常委书记,总参谋部情报局副局长曾柯任命为场长。
接着,预备2师、6师一部进军到856农场。
预备3师、5师参加扩建851农场。
预备4师进入完达山北麓的855农场。
预备1师、7师、信阳步校等单位复转官兵携带所有武器挺进萝北地区,摆兵布阵,
先后建成了延军、军川、江滨、名山、青年等5个农场。
接着在佳木斯成立了合江农垦局,由预备 7师师长黄家景为代理局长,由王震兼
任局长。
到 5月中旬,来自全国各地的复转官兵已经基本安排就绪。牡丹江农垦局(密山)
接收6万余人,合江农垦局接收1.7万余人,西部农场接收4500余人,总计8.15万余人,
还有随军家属等2万余人。
北大荒一下子超过预定接收人数的十几倍,口粮、住房、生活用品空前紧张。
艰苦的生活开始了。北大荒的早春,乍暖还寒,冰凉透骨。新建的农场、生产队
大都建在茫茫的荒原上,许多团、营、连长,把部队带到预定的地点后,学着王震将
军的样子,把铁锹或树条往满目野兽印的雪地、草原上一插,大声地说,这就是我们
的家。经过长途跋涉,十分劳累的战友们,不畏艰辛,立即行动起来,放下背包,动
手砍树,割草,铲草坯,搭草棚。
几乎同时,北大荒的深处出现了千万间草棚。
这种草棚极为简陋。用草绳、树干绑几个人字架,搭上横梁,顶盖草,底垒坯,
就能挡风遮雨了。里面靠边铺上荒草,有条件的搭上木架,按照连、排、班顺序,每
人50公分,背包一放,马上又投入紧张、繁重的春播生产。
由于时间仓促,作工粗糙,大部分草棚雨天漏水,雪天透风,条件十分艰苦。有
个约15平方米的小草棚住进了26个人,而且还有 2名女同志。有个大的草棚,竟住了
250人。
一位当年的少尉飞行员回忆说:“当时夫妻一对一双地安排在一条通铺上。天很
冷,但是得挂蚊帐,一个蚊帐里睡一对。还有讲究:这边男的挨着那边的男的,女的
挨着女的,以免发生误会。单身男女也睡在另一条通铺上,按照年龄大小,男的从东
往西排,女的从西往东排。我当时年纪最小,就挨着一个大姐睡。现在回想起来,单
身男女挨在一起睡,实在可笑。当时,草棚透风,土墙挂霜,冻得我啥想法也没有……
。”
那时,还流传着集体洞房的故事。有 4位年轻尉官都带来了未婚妻。为此,连里
赶紧给他们盖了一个大草棚。接着指导员谈话正式批准:婚礼在这儿举行。战友们把
里面分成四个空间,中间挂绳挡布单。在大家欢闹着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时,一位
结婚早带上孩子的“老人”突然严肃宣布了纪律:“第一,推选班长一人,大家睡觉、
起床都要听班长口令,统一行动;第二,有话公开说,不准窃窃私语;第三,各人牢
记各人的位置,夜里摸黑别找错地方。”逗得战友们哄堂大笑。
北大荒,这个比好多国家总面积还大的土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漫天遍野的没
人荒草、榛材、沼泽,到处是咬人的蚊虫、蚂蚁、熊、狼。漠漠大荒没有路,一不留
意,人就迷失方向;一不小心,就会被野兽吃掉。有位战友就是为了踏荒,在风雪中
失踪。有位大个子尉官,因草棚太小,睡觉时,脚伸在草棚外,被黑熊狠狠咬了一口。
还有一位跟随陈毅元帅转战多年的指导员叫何明华,为了掩护女工,拿起钢叉与黑熊
搏斗,被黑熊打碎了脑袋,壮烈牺牲。夜里,成群的野狼围着草棚嚎叫,有时黑熊竟
围着草棚拍打,嗷嗷地叫个不停。
特别是新建在水草丰盛地方的草棚,蚊子、小咬、瞎蠓黑压压一片,战友们脸上、
手上经常被叮得疙瘩成片,疼痒难忍。加上草棚潮湿拥挤,许多战友都得了风湿病和
痔疮。
由于新建点大都地处边远,有的远在几百里之外的边境线上,道路不通,战友们
只好徒步背口粮、油料和种子。
济南军区后勤部300余人分到853农场一个新建点,无任何交通工具,大家就把裤
腿用绳一扎,装上粮食和盐,每人负重20多公斤涉水过河,来回70多公里地。
青岛海军基地和海军速成学校复转官兵的新建点,为了争农时,抢运种子,每人
背种子70公斤,几十里地,短短几天,就运种13万斤。
像雁窝岛那样的新建点,四周环水,实在没办法就吃没加工的玉米、小麦,用盐
水煮黄豆,最后连盐都没了,就用清水煮野菜,拾野鸟蛋吃。
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几个月吃不上青菜,战友们又整天在泥水中苦干,绝大多数复
转官兵手脚脱皮、红肿、嘴唇干裂,并不同程度地患有浮肿病和营养不良症。日常生
活用品就更不用说,火柴、肥皂、灯烛、卫生纸都十分珍贵。这对于刚刚从全国各大
城市来的住楼房、睡钢丝床、吃大米白面的官兵来说,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可战友们
仍乐观地说:“ 我们伙食以萝卜条为基础,以咸盐和黄豆为骨干,团结改造粉条。”
854 农场一分场的复转官兵还用刺刀在草棚大门上刻下自己的誓言:“开发北大荒,
为祖国建粮仓,永远留边疆……”
“洒尽热汗融春雪,誓将碧血化宏图。”10万复转官兵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按
照王震将军“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方针,抓住农时,
用大盖帽、上衣、裤子装上种子,撒播小麦,还把树杆削尖,在新翻的垄上捅眼点播
大豆,战友们边点还边学着老乡的样子说:“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顿。”
这一年,仅852农场就这样人工点播了2.7万亩大豆,而全垦区也抢种了百余万亩
大豆,秋后收获了5.69亿公斤粮豆,总产量和上交商品粮是上年的两倍。
会战北大荒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
1958年5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远征北大荒的河南洛阳步校少尉军官徐先国
答谢郭老的诗《永不放下枪》。诗中豪迈地写道:“用拿枪的手抡起锄头/ 强迫土地
交出食粮/让血染的军装/受到机油和泥土的奖赏/让子弹穿透的疤伤/在黑土地泛红发
光/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永不放下枪。”
5 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王震将军给徐先国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读了你的
诗……我深深地感动了,你唱出了我的心声……”。
为了开发北大荒,老将军的胃刚切除三分之二,就拖着病体,亲自率领十几个师
的师、团长,几十次踏查荒原。他跟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趴冰卧雪,北大荒上有许
多新建点,都是老将军拄着棍子定下来的。一次,老将军在夜宿荒原时笑着说:“蓝
天当被,大地当床,月亮当灯,蚊子还为我歌唱伴奏,我们倒是乐在其中哩! ”他还
与战友们一起唱起了《南泥湾》。时至今天,北大荒仍然流传着“将军岭”、“背兵
过河”、“司令员烧荒”、“部长教我扶犁”、“为夏大脚买鞋”、“创建八一农大”

“办迎春机械厂”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当然,这里流传最广的要属将军指挥的“治水、筑路、伐木”三大战役。
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地势低洼,沼泽遍地,一到雨季,满眼一片汪洋。许多生产
队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水上孤岛”。为抗涝治水,确保丰收,十万复转官兵抓住农闲
时机,大搞治水会战。20余个水库先后开工,其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要属“云山
会战”。
850农场有100多万亩良田,年年遭受七虎林河水害。为此,牡丹江农垦局调集60
00余人在河上游修建云山水库,其中有4000余人,是刚刚从密山下车,直接进入工地
的复转官兵。他们分别来自空军司令部、北京警备师、志愿军一军、高炮学校、海军
基地、坦克兵……
5月1日云山水库正式开工,由王震将军亲自挑土奠基,开车压实。
因为当时工程机械少,全工地仅有10辆汽车、7台推土机、2台铲运斗车,大坝几
乎全是由人工取土修筑的。几千名复转官兵不怕困难,住草棚,吃苞米面和大馇子、
咸菜,在生活条件很差情况下,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争红旗、抢进度、
夺先进,艰苦奋战。
工地上,红旗猎猎,喇叭声声。倡议、挑战、表扬、鼓励,几千将士,抬筐填土,
上下川流,干劲冲天,热浪扑面。
有位参加治水会战的著名突击手--广州部队姓黄的少尉说:“每天至少要干14
小时的重活。(我)一连56天没有洗脸没有脱鞋,连续的苦战夜战……可以说度过每一
天都是对自己毅力的严峻考验,有时自己真的感到坚持不了啦,但是,仍咬着牙,东
歪西倒地扑到工地上去。我下决心,爬也要爬到工地! 死也要死在工地。到了工地,
我咬牙挺身,抡锹刨土,抬筐挑土……专干重活,显示出自己改造思想的决心和信心。
56天后,我的脚底板和鞋子分不开了,它们粘在一起,发木,没有知觉……只好靠外
科手术把脚底皮割开,十个脚趾头有七个都冻黑了。我擦点油,包上纱布,忍着钻心
的疼痛又上工地去了,我每天的工效是全大队几百人中最高的。”
这些话确实充分地再现了当时会战官兵的劳动干劲,也集中地表达了官兵们对党
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云山水库,原定二年完成,结果只用了 6个月。全部工程共挖土方74万立方米,
其中用土筐就抬了63万立方米,这是一座用战友们咸苦的汗水和钢铁般的毅力浇铸成
的大坝。
路是北大荒的命脉。荒原上没有路,机械、油料、种子没法运,生产上不去,人
也难生存。所以,大规模生产开始之前,战友们首要的任务是修荒路、筑山路、建铁
路。
“打通密虎线”是当时北大荒筑路会战中最典型的一仗。
伪满时期,日本关东军曾在虎林屯重兵,并在密山与虎林之间修筑了铁路。“八
·一五光复”后,铁轨被苏军拆了,桥梁被苏军炸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把路基也冲
毁了。为担负起在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四个地区创建军垦农场的重任,1957年,
王震将军作出“打通密虎线,向荒原腹地修铁路”的决定。当年秋,由铁道兵转业官
兵首先破土动工。1958年,数千名复转官兵放下行李,直接开进铁路工地。铁路沿线,
千军万马,开采石砟,制做枕木,修筑路基,抢运铁轨。战友们冒着风雪严寒,蚊虫
叮咬,打桩架桥,艰苦作业,不到一年,“密虎”全线通车。由毛主席身边来的中南
海文工队员,苏州姑娘梁晓芳当上密虎线的列车长。接着,筑路大军马不停蹄,挥师
北进。一年就在草原沼泽上又打通了“虎迎”(春)线。后又经过艰苦努力,完成土方
90多万立方米,石方30多万立方米,修建百座桥梁,铺设了7万根枕木,7万多米钢轨,
终于修通了密山--东方红铁路,全长195公里。
有位参加会战的总后勤部姓胡的中尉女军医说:“当时,转业官兵劳动强度很大
……送来的病号真不少,而且都是重病号。记得有一天,内科病房送来一个女病号,
长得满漂亮,20出头,说话甜甜的。送她入院的是一位年轻的转业军官,心肠特好。
俩口子都是修筑密虎铁路线的,女的是砸石工人,连续苦战,加上吃住条件很差,她
突然发现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每当她举起砸石的铁锤,一砸就砸在自己的手背上。我
看她那红肿、血渍斑斑的手背,忍不住落下泪来。经过身体检查,原来是眼底出血、
高血压,严重的肾炎。这种病在大城市医院,满可以对症下药,经过治疗,康复出院
的。可是,在当时的北大荒。难啊……”
“一天天过去了,药物始终跟不上去。这位砸石女工的病情逐渐加重。原来漂亮
白净的脸蛋开始浮肿、变青,渐渐地脱相了。她还是甜声甜气地安慰丈夫不要着急,
她会好起来的,待修通铁路,还要同丈夫坐火车回家乡探望父母哩……我走出病房,
这位少尉就尾随着我,一个劲地央求我治好他妻子的病……不久,年轻的媳妇去世了,
这位少尉就像大孩子似地嚎啕大哭,守护着妻子的遗体,一边哭一边捶打自己的胸脯,
从病房一直送到停尸间……医护人员见了,都伤心地落泪。安葬时,这位转业军官摘
下了手上的‘奥米茄’手表,让它随心爱的妻子下葬了……”
这位女军医--年过花甲的北大荒老大娘,每当谈起当年的会战,每当谈到当初
苦日子里的战友们,眼睛就湿润了。
北大荒的第三战役--伐木会战,是在1958年秋季打响的。当时的口号是:“进
军完达山,拿下20万方,保证首都十大建筑,支援大连造船厂建设,向祖国献厚礼。”
王震将军为此专门指示有关领导,组织精兵强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很快由
3000余名复转官兵组成的大队人马,分南北两路挺进林区。南路采伐锅盔顶子,北路
采伐大叶沟。战友们脱下衣服,抡斧拉锯,挥汗大干,把一棵棵千百年、几个人合围
粗的红松顺山放倒,还有专门为人民大会堂作地板用的黄菠萝、水曲柳和核桃楸。有
的采伐点人均伐木13.5立方米,使专业伐木工人都伸出了大拇指。山上伙食差,战友
们就用土筐到小沟里去捞小鱼,用树上的猴头蘑包饺子。没有水就用大锯把桦树划一
道口,用草杆吸桦树汁解渴。寒冬腊月,战友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抡大斧、拉
大锯,用山泉浇成冰道,把木材送下山去。
这一年,牡丹江、合江两个农垦局共伐木20万立方米,为国家创造了1000多万元
的财富,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在十万官兵和农场广大职工的努力下,北大荒的国营农场得到了迅速发展。1959
年粮豆总产量达10亿多斤,比1957年增长了142%;生产总值达两亿多元,由原来经营
性亏损4543.83万元,转为盈利546万元。
北大荒人
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不久,解放军总部就派出了庞大的慰问团前往慰问。当
他们身着威武军装,来到北大荒时,看见军衣褴褛,但斗志昂扬的十万战友们的艰苦
处境和拼死苦干的场景,都感到十分震惊。他们在汇报材料上写道:
“八五二、六分场三队种水稻,每人平均一垧地。田间泥泞过膝,机车下不去,
马牛又不行,转业军官用20-24人拉犁,稻田里有草,每犁下去就有一千公斤重。田
里有水,晨结薄冰,大多数人又没有雨鞋,就穿一般鞋袜在冰水里拉犁。这样,在泥
水里苦干月余才完成任务。”
“八五三、四分场一队有一残废军人,一只手残废,他用另一只手干活……已经
住院的40多个病号,自动报名参加苦战……一名转业军官肚子痛得在地上打滚,让他
休息,也不休息,不能站着干,就坐着干……还有一名转业军官有肺病,咳血,仍坚
持劳动,有一次咳血晕倒在地里,当被大家叫醒后,仍不肯回去……”
以上种种事实,就是十几万复转官兵创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
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形象写照。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北大荒十几万复转官兵的钢铁
誓言,字字掷地有声。
记得王震将军曾动情地对他的老部下、二等乙级残废军人、为踏荒冻掉九个脚趾
甲、“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铁道兵三师师长黄振荣说:“别忘了在三五九旅南泥湾
大生产,你我就注定了为中国农垦事业去奋斗、去献身,我将来死了,也不埋在北京,
我要埋在八五四的迎春镇……”
如今,北大荒兴凯湖岸边那高矗着的王震纪念碑下,安葬着将军的部分骨灰,同
他的千百名长眠地下的战友们一样,实现了36年前庄严的承诺。
而更多更多的复转官兵仍战斗、生活在北大荒,有的条件还相当艰苦……
漠漠大荒,“藏龙卧虎”。也许在荒路上,迎面走来的老大娘就是当年中南海里
翩翩起舞的女兵;也许那位赶牛的老头,就是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全
国战斗英雄。
曾有这样的记载:
1959年,由苏联援建的 156项重点工程上马,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上马,大庆油
田上马,纷纷向北大荒这个“干部宝库”求援,北大荒人胸怀全国一盘棋,有求必应。
在597等农场抽调了近万人,由预备4师副师长华兴率队,组成全套班子前去支援。
黑龙江省委提出要一批县、地级主要领导干部和文化宣传人才,北大荒人择优选
送。
甘肃、内蒙几个大工厂、矿山新建,又分别组织成套干部调去支援。
吉林省财贸战线人才不足,林业部要扩建林场,铁道部要建新线管理干部……
全国各地四方八方求援,都得到北大荒人的满意答复。特别在三年自然灾害时,
北大荒人宁可把自己口粮减到每月7.25公斤,家属5.5公斤,吃豆秸、树皮、黑土…
…也要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全国。
北大荒人以无私坦荡著称于世,它容纳了当年全国、全军的数千名“右派”分子。
王震将军对他们说:“我不怕,都给我。”“只要参加开发北大荒的都是我的同
志。”“同志们!我欢迎你们!”
著名文学家、作家丁玲,著名导演编剧陈明夫妇,著名诗人艾青,著名文学家、
杂文家聂绀弩,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著名电影演员李景波,著名画家丁聪,著名书法
家杨角夫妇,总政文化部长少将陈沂等等,都随着十万复转官兵的脚步来到了北大荒。
北大荒人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王震将军把一个个“右派村”改为“向左村”。
丁玲的长篇小说《风雪人间》、《杜晚香》,聂绀弩的《北荒草》、《北大荒歌
》,艾青的诗,丁聪的画和5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大甸风云》,电
影《北大荒人》、《老兵新传》以及七集部短篇小说,三部报告文学,十部散文、儿
童文学著作等等,都饱含着作者们对北大荒无限热爱的情怀和执著深沉的讴歌。丁玲
说:“我留恋北大荒的土地,我留恋着北大荒的战友,留恋着北大荒的豪迈的事业……

正如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北大荒时即兴赋诗所说:“斩棘披荆忆老兵,大荒已
变大粮囤。虽然经验有得失,得失如何要细论。”
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良田连片、林带交织、公路成网、城镇棋布
的全国最大的农业商品粮生产基地。它开垦荒地4000万亩(划出一部分),累计上交粮
豆180亿公斤,拥有大型国营机械化农牧场103个,耕地3000万亩,总人口 163万,职
工70万,田间机械化程度达 90%以上,属全国最高。每年上交商品粮超过全国垦区系
统一半,大豆出口量名列全国前茅。
现在,北大荒人正为建设国家百亿斤商品粮基地而努力着……
历史,将永远不会忘忆那些为开发北大荒而奋斗、而献身的十几万复转官兵们!
http://bbs.jlu.edu.cn/cgi-bin/bbsanc?path=/groups/GROUP_7/CH/D97E7ACB6/DA47D385D/M.1053005669.A
',1)">
第二个视频地址//v.youku.com/v_playlist/f973440o1p1.html
第三个视频地址
(点击下面的连接就可以看到老知青的当年)
http://v.ku6.com/special/index_2481637.html
《中华大粮仓中盛满的歌与梦
――北大荒六十年文化建设巡礼》
傅强
2007年08月15日11:11
荒原的早晨是宁静的,在迷茫的大沼泽边,两个刚刚进行完土地丈量的女知识青年在这里休息,其中一个已经疲惫不堪了,伏在塔头草墩上酣然入睡,而另一个则坐在那里,抱着膝头,神思向往地眺望着远方,在她们的身后,几朵淡淡的野花伸向无边的天涯……这是北大荒知青版画家张朝阳1982年的作品,名字叫作《歌与梦》,被收入中国美术馆珍藏。
那荒蛮的田野与充满朝气秀丽的姑娘相对称,既有纯朴的自然之美,又有粗犷的野性之美,显示出拓荒者豪放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歌与梦,是北大荒人拓荒生活的一个鲜明写照。
在艰苦的创业岁月里,北大荒人就是凭借着艰苦奋斗的北大荒精神,把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演绎得出神入画,开拓理想的境界,创造现实的辉煌。使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变得那样雄浑壮丽,大气磅礴,他们不仅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征服了险恶的荒原,构建起令世人瞩目的共和国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开拓出代表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不逊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并且制作出博大精美的文化产品,展示出极为丰厚的文化底韵,锻造出震撼人心的北大荒精神。开拓一片荒原,建成一域绿洲,繁荣一方文化,凝聚一代人心。这种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依存、产业与文化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的社会现象,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于是,在北大荒集团建成的年可提供200亿斤商品粮的中华最大的粮仓中,同时也盛满了歌与梦,盛满了可与物质财富相比美的北大荒文化精品。
一、英雄之歌、创业之梦
北大荒是英雄荟萃的世界。打开共和国的开发史,你可以看到没有任何地域能汇聚如此众多的功臣模范:井冈山的老红军,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的四个营长,上甘岭战役下来的十五军,塔山阻击战的孤胆英雄,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英雄创业,必然产生英雄赞歌!前后涌入北大荒的十多万转业官兵和那个时代中最优秀的一批文化人,在成为拓荒者的同时,也成为拓荒岁月的历史记录者和描绘者,他们一手扶犁,一手执笔,使身心得以抒展,使激情得以燃烧,于是,在北大荒开发创业的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伴随着荒原的消逝,耕地的延伸,农场的林立,机器的轰鸣,从那片滚烫的黑土地里生长出茁壮的庄稼的同时,也植生出丰厚的小说、散文、诗歌、版画、电影、摄影、音乐……
那是北大荒的英雄之歌,洋溢着多彩的创业之梦。
北大荒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雁飞塞北》,作者林予,1958年转业来垦区,历任850农场农工、《北大荒文艺》编辑、牡丹江农垦局宣传处文艺助理员。在负责853农场4分场(雁窝岛)的场史撰写工作的同时,他激情澎湃,以1956年铁道兵和1958年转业官兵开发荒原上的雁窝岛、建设农场的生活为原形,创作了这部反映了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不仅能够激发人们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而且对北大荒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作家茅盾在总结全国文学创作成果的书面发言中,曾将这部长篇小说列为当时的优秀之作。
林予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出版之后,又一个转业军官钟涛的长篇小说《大甸风云》于1964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特别令人感动的是,郑加真、窦强、杨昉、史方、郭力等老转业军人作家,他们不但自己创造了大量小说作品,更是倾尽心血,把极大的精力用于辅导培养垦区新人,许多后来成名的知青作家淡到这时,无不潸然泪下。
火热的创业生活必然产生壮美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战士和诗人。如徐先国写的《永不放下枪》外,还有郭其良的《坚定志向寄北京》,杨荣秋的《夸土地》,采罗的《北海之歌》,肖英俊的《云山诗抄》,王忠瑜的《雁窝岛之歌》,陆伟然的《垦荒诗草》,姚中晋、王吉厚的《乌苏里江畔》,以及彩斌的《北大荒姑娘》,秦风等人的诗歌。
北大荒诗歌的发展,除了垦区这个繁荣兴旺的摇篮外,还有一支骨干力量,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北京等地下放到北大荒来的诗人和作家所起的作用。如艾青原是《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聂绀弩原是香港《文汇报》主笔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梁南原系《空军报》记者。他们来到北大荒后,积极投入北大荒火热斗争生活,写下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而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北大荒写下的名篇《刻在北大荒土地上》,以前所未有、至今无人超越的层次,把北大荒人和这块神奇的土地升华到了时代的高度,开拓了文学美学的新境界,至今仍激励着百万北大荒人奋勇向前。
郭小川,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司令部机要秘书。以充满激情的豪放诗歌闻名于国内外,因此,作为一个老垦荒战士,他对开发北大荒的英雄壮举激动不已,他曾随王震将军来北大荒了解过拓荒的历史,1962年12月,他再次来到当时牡丹江农垦局所在地虎林,亲眼目睹了战士们那种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生活,他抑制不住内心奔涌激情,在一间小屋里,吟成了他不朽之作的诗篇《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人纵论历史,点评江山,尽情讴歌英雄的北大荒人无私无畏的精神,写出了北大荒人对黑土地无限钟爱之情和崇高纯净的理想。这首诗读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具有中国诗歌传统的音节美。诗人在结尾时写道: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北大荒文学中的散文也曾在国内颇有影响,涌现出一大批有成就的优秀散文作家,他们以歌颂伟大的开拓生活为主题,突破了社会上流行的歌颂式散文创作那种平淡无奇、言之无物的现状,为当代中国散文创作的地域化风格提供了有力的范本。如林青的《冰凌花》、《大豆摇铃的时候》,丁继松的《在完达山中》、《在北大荒旅行》,平青的《红叶集》,陈凤楼、平青的《金色北大荒》,高瑞林、郭鸿勋等的《雁窝岛》,郑加真、肖沉等的《战斗在北大荒》等。这些作品对培养和激发人们热爱边疆、建设边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国内知名的女作家丁玲蒙冤来到北大荒,坦然地走进北大荒人的行列,与那里的乡亲同呼吸,共命运,结下深厚的友谊,写下了《初到密山》、《杜晚香》等作品,在她去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北大荒人从千里之外送来一面红旗,上面由著名画家范曾劲书:“丁玲不死,北大荒人敬献,这面鲜红的旗帜,带着百万北大荒人的体温,轻轻覆盖在她的身上……
《英雄战胜北大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伟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彩色纪录片。影片的拍摄得到了文化部、总政治部的关怀,派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人员来垦区拍摄。影片集中表现十万官兵开发荒原的英勇气概和巨大成果。
1959年,在建国10周年的大庆时节,我国第一部反映北大荒题材的彩色故事片《老兵新传》作为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引起了轰动效应。这部影片由著名作家李凖担任编剧,他是在1956年深入友谊农场,采访了众多人物后酝酿写成。影片人物形象生动,深得观众喜爱。影片由著名导演崔嵬执导并主演,在银幕上第一次塑造了北大荒人的光辉形象。后来,该片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1960年8月,牡丹江农垦局文工团的话剧《北大荒人》在京演出,获得成功。在王震部长的关怀下,该剧改编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垦区拍摄。该剧编剧由范国栋担任(集体创作,晓范执笔)。导演崔嵬,主要演员除北影崔嵬、张平担任外,均由北大荒文工团演员担任,其中有著名演员于绍康、袁玫等。这是北大荒第一部借助外力,自己编写、拍摄的彩色故事片,于1963年在全国公映后,获得好评。
黑土地的开发为共和国建立了可靠的粮食基地,同时,也提供了一大批豪放而精美的艺术珍品,其中北大荒版画就成为在国内最有影响的美术学派。以转业军官为主体的画家们与波澜壮阔的荒原开发相同步,创作了大量优美的版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北大荒艰苦创业的英雄主义豪情。他们用一整套北大荒版画独有的表现形式,对当时的中国版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垦区因此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版画艺术之乡”称号。
在这支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晁楣。他1958年转业来到北大荒,被分配到八五三农场五分场。这是一个新建单位,座落在莽莽荒原上。晁楣一边参加打草、踏荒、搭马架子等项劳动,一边开始积累创作素材,挤时间勾画草图,创作出版画作品《荒原春夜》:在北大荒春天的夜晚,两台拖拉机的灯光撕开了迷茫的夜色,两只偌大的黑熊在灯光中或站立观望,或俯首寻觅,拓荒的野性岁月和艰辛展露无遗。《荒原春夜》是晁楣转业到北大荒创作的第一幅套色木刻,也是著名的北大荒版画的第一幅作品,它最初发表在1958年11月出版的《北大荒文艺》杂志创刊号封二上。
北大荒版画成为我国新兴版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经过垦区第一代版画作者集体的努力奋斗,加上各级领导和美术界的支持与关怀,共同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创作群体中,除晁楣之外,还有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版画家。他们在艺术上,刻意探求,锲而不舍,为北大荒版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张作良、张祯麒、杜鸿年、张路、郝伯义、李亿平、廖有楷、杨凯生、徐楞、刘洛生、吴哲辉、葛德夫、白仃、孔祥生、方元等等。
北大荒开发的历史见诸于文字的较多,与此相媲美的是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照片,一大批转业官兵,不畏严寒,不怕艰苦,长年奔波在垦区第一线上,捕捉到十分珍贵的艰难创业的动人场面,激励着人们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当时,从部队转业来的专业摄影记者有:宝泉岭农场的王尊信(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组教部摄影员),郭沫水(《铁道兵》报社美编兼摄影),友谊农场的许长山(曾是《前进画报》社制片组长兼记者),八一农大的李丛杰(曾是南京工程兵学校摄影员)等,也有从八一电影制片转业来的摄影师,如牡丹江农垦局宣传处的周居方、董云波、张剑辉等。特别是“反右”扩大化而下放北大荒的《人民画报》摄影记者吕向全――由于他先后担任牡丹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兵团、省农场总局宣传部摄影记者的工作,并长期从事摄影的组织工作,使他成为北大荒摄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持续四十年为北大荒拍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照片,如此大跨度、多角度地反映北大荒的全面建设,国内也极为罕见。
二、青春之歌,感悟之梦
1968年前后,先后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当时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时代,知青们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垦区的开发建设,把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块黑土地,尽管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曾剥夺了一代青年学习的权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许多痛苦的折磨,但这毕竟是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独有的大规模文化移植运动,知青们把大城市的文化、文明传输到偏远的北大荒,把他们的知识、才华用于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为北大荒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创造了盛极一时的知青文化,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青春之歌。
在老垦荒战士的言传身教下,北大荒培养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青文学艺术人才(后成为作家、艺术家),如著名作家张抗抗、梁晓声、肖复兴、陆星儿、贾宏图、蒋巍、韩乃寅、陈可雄、孟久成、宋学孟、刘进元等;画家陈宜明、周胜华、赵晓沫、李斌、沈加蔚、刘宇廉、张朝阳、王兰、于承佑等;还有著名艺术家姜昆、赵炎、师胜杰、濮存昕;青年舞蹈家李忠梅;摄影家黄成江……当然更多的是接受过北大荒的战斗洗礼,以常人无法拥有的顽强坚毅走上国家各个重要机关岗位的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新闻工作者等等。知青们在北大荒生活的经历不过十多年,但他们的从北大荒起步后在文学和艺术上成就却整整影响了共和国的一代人。
梁晓声于1968年从哈尔滨市下乡到兵团一师一团(锦河农场)。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梁晓声的成名作,同时一扫过去简单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呻吟,以激昂、悲壮的情感,否定那个愚昧的年代,为北大荒的知青小说创作开创了先河,他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雪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年轮》播出后,产生很大的反响。
杭州知青张抗抗,1969年9月来到北大荒,她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张抗抗自选集》五卷,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成为国内知名的作家。
李龙云、邹静之、贾宏图、蒋巍、何志云、庞壮国、王长军、王新第、余晓惠等知青作家都写出过极为优秀的北大荒文学作品。他们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感悟人生,写出了他们灵魂深处的痛苦、忧伤、悲哀、但也有过真诚和欢乐。在沉重的反思后,知青们没有沉缅于无尽的艾怨里,而是以更积极进取的精神走上新的人生道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始终把北大荒看作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每一次家乡的深情呼唤,都会激起千万个家庭的强烈响应!
在知青的行列里,出现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北京知青姜昆,1968年下乡到兵团16团(现新华农场),曾任农工、炊事班长、团政治处创作组成员。此间,曾创作和表演许多曲艺节目,成为兵团曲艺演员中的佼佼者。1976年被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招为弟子,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当了相声演员。由此成长为观众喜爱的著名笑星。现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说唱艺术中心主任。
北京知青赵炎,1968年下乡到兵团32团五连(北兴农场五队),历任农工、拖拉机驾驶员、康拜因驾驶员、团宣传队员。1976年,赵炎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马季看中了。当年秋天赵炎就被调到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1985年师徒俩参加全国十大笑星评比活动,他们新创作的《红眼病》相声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结果一炮打响,马季高中榜首,被广大群众投票评为全国十大笑星头一名,姜昆、李文华、侯跃文分别第二、三、四名,赵炎列在第五名。
哈尔滨知青师胜杰,1968年下乡到兵团二师8团(现二九0农场)当兵团战士,后到团宣传队工作。主要创作和表演曲艺节目,多次参加文艺汇演受到观众欢迎。1977年调黑龙江省曲艺团工作,由此成长为著名相声演员,广大观众喜爱的笑星。一级演员,现在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工作。他们不忘北大荒,多次回垦区探亲演出。
北京知青濮存昕,1969年到北大荒下乡,种地、放马,1977年返城入空政话剧团,1986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电影《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电视剧《英雄无悔》、《来来往往》、《光荣之旅》等扮演主要角色,成为国内知名的演员,他不忘家乡,免费为农场的产品作广告。
在知青队伍中也有一批北大荒培养的画家,他们起步于北大荒,在老同志的帮助带动下走上艺术的圣坛。
上海知青冯远,下乡到查哈阳农场,后来成为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作品《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等多次在全国获大奖,先后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上海知青陈宜明,在兵团十九团(五九七农场)工程连当工人,他创作的套色木刻《归歌》、《这里也是大学》曾分别被《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刊物发表,受到美术界的赞赏。后成为国内知名的画家,作品多次获国家金奖。
周胜华,1968年中学毕业到兵团一师独立二营(黑河马场),是兵团版画创作班培养出来优秀画家,多件作品获全国美展和版展金、银版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他被国务院审定批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张朝阳,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年来八五三农场,他多次参加兵团和总局美术创作班,多幅版画作品在国内外获奖,1993年中国、美国、日本等国有关艺术机构联合授予他“世界艺术名人”称号,其传略将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名人》辞典。现为黑龙江省版画院副院长。
郝伯义是1958年的转业军人,在北大荒版画开拓者晁楣、张作良等人的直接指导下,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第一批北大荒版画的开拓者们相继调离垦区后,他成为北大荒版画的传承者,他在坚持创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新人上,办班11年,总共培训411人次, 这批学员先后创作美术作品473件, 共有70多人分别成为专业画家、美术学院教师、美术编辑,有的还当上了美术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使北大荒版画持续几十年大放异彩。现今,在全国美术界,到处都有参加过兵团美术创作班的人。
北大荒也培养出知名的摄影家,双鸭山知青黄成江,1968年下乡到八五三农场,历任新闻干事兼摄影记者,他的大量作品都是源于北大荒的黑土地,曾被选送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在国内外重大摄影艺术展览上获大奖、金、银、铜牌奖60余次。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兴办《黄成江摄影艺术展览》,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
哈尔滨知青汤富,1968年下乡到兵团3师20团,历任农工、教师,1992年调入总局宣传部,担负组织全垦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工作。北大荒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千余幅,有200余幅作品在各级影展比赛中获奖。多年来纪录了江泽民、温家宝、李鹏、朱镕基、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黄菊、罗干、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垦区的珍贵历史镜头。编辑出版了《感悟北大荒》等多本画册。
难忘,北大荒的青春之歌。
三、豪放之歌、腾飞之梦
清除了“文化大革命”的余毒,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新时期的北大荒开始向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大步前进,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北大荒的文坛老将焕发创作青春,文坛新秀不断涌现,垦区文艺创作队伍第一次呈现出老中青三代人并肩耕耘的格局。随着垦区经济的大跨越式发展,北大荒文化也开始出现第三次繁荣,吟唱出大发展的豪放之歌。
这个时期的初期,出现了常青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三色水》和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如郑加真的中篇小说《铁疙瘩的梦》、窦强的《十三号盲流点》,曲洪智的《蓝月亮》,孟久成的系列短篇小说《北大荒人物素描》,杨孟勇的短篇小说《屠牛少年》等。
特别突出的是一些本土作家。常新港是转业官兵的后代,曾任《北大荒文学》、《北方文学》的编辑。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原型,充满了深沉和悲壮,有极强的感染力。1989年,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儿童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紧接着又有长篇小说《青春的激情》相继问世。短篇小说《独船》获全国第一届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1993年获儿童文学奖。
王左泓也是出身于老垦荒的家庭,1981年调《北大荒文学》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1987年调入哈尔滨市文联,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鬼峡》、《丑妮》、《邮递马车》、《魔鬼河》、《呦呦鹿鸣》等。他的作品大气感人,构思精巧。王凤麟是成长在垦区的青年作家,发表文学作品170余万字。其中《野狼出没的山谷》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集《雪葬》获丁玲文学奖。部分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日、法、俄等多种文字和被港台地区报刊收录转载,个人辞条也被收入多种名家辞典。
留在北大荒的知青作家张玉林,仍然勤奋追求着艺术的梦,他先后在《诗刊》、《诗神》、《星星》、《诗林》等报刊发表诗歌700余首,著有诗集五部。其中,诗集《麦子上的村庄》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二等奖,诗集《情满山河》获第三届丁玲文学奖三等奖。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一大批由黑土地上产生的本土诗人茁壮成长起来,如任歌的诗集《雪野诗魂》、《会飞的歌》;苏冬的诗《国土》、《水》;蓝马的诗集《肤色风》;王军的诗集《灵感的拂晓》、《相信春天》;赵宝海的诗集《心外庐诗词》;流岚的诗集《心影》;朔星的诗《雪原意识》等。他们这一批北大荒的后生代,承前启后,饱含激情,构思新颖,形式多样,语言清新,充满了对黑土地真挚的爱。
还有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散文家也展示了不俗的才华,如赵国春的《荒野灵音》、《一个女作家的遭遇》、宋晓玲的《往事如烟》、周玉玲的《八月的素描》、吴继善的《通天时刻》、刘海生的《荒原上的荒原》、郭亚楠的《誉满征途》等。他们的创作具有北大荒本土文化的典型特征,眼界开阔,文采飞扬,给人以欣喜的期盼。这一时期,让人惊喜的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还在辛勤笔耕着,如,顾震夷、刘相重、张靖宇、吕士恒、李华森、谢中飞等。
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是郑加真的长篇纪实文学《北大荒移民录》,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开始对十万官兵转业北大荒的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全方位地透视了那场壮烈又悲哀、兴奋又痛苦的运动。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故事,无论从文学还是从历史方面都很有价值。
韩乃寅作为一个知青作家和垦区的领导,以其勤奋刻苦的精神成为北大荒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1968年从鸡西市下乡到山河农场。分配在场宣传科任通讯干事,现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黑龙江省驻地作家,兼任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城府》、《岁月》等大量文学作品及《爱在冰雪纷飞时》、《高天厚土》、《破天荒》、《龙抬头》等影视作品,不仅丰富充实了北大荒的文学艺术,还使北大荒文学艺术走向了全国。
20集电视连续剧《爱在冰雪纷飞时》,由著名作家肖亦农根据韩乃寅的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改编,由著名导演张汉执导,在作者韩乃寅生活的基地――山河农场开机,是一部全景式描写知青生活的长篇巨作,该剧在全国29家省、直辖市有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26集电视连续剧《破天荒》,由韩乃寅根据自己的长篇小说《岁月》改编。该剧以全景视角再现了北大荒创业史,以全新面容展现了共和国大农业的风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该剧在第十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展评中获电视剧(片)类二等奖,韩乃寅、周小平获得了最佳编导奖,李小平获得了最佳摄像奖。
20集电视连续剧《龙抬头》,是韩乃寅历经两年、几易其稿推出的又一力作。该剧以正在进行的“国际大豆市场竞争”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为时代背景,在电视界多年以来一直讲述着小农经济的悲悲切切故事的时候,大气磅礴地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化农垦企业的雄浑气势,让人们看到了北大荒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因此,这部剧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就引起各界的一致关注和好评。《龙抬头》剧组汇集了国内一批实力派演职人员,其中广为观众喜爱的谢芳、沈丹萍等大腕倾情加盟,还有垦区目前在国内知名的垦区影人崔可法参加演出,更为本剧添彩。
目前正在拍摄制作中的20集电视连续剧《特别的爱》,由韩乃寅编剧,是北大荒广播影视集团、北大荒影视艺术中心组建后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该剧以勤得利农场退休女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康金环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热情歌颂了剧中主人公杨金环对生活中的弱者那种博大的爱,对亲人那种关切的爱,对一时丧失道德行为的那种宽厚的爱,尤其是对精神病患者陈文魁那种特别的爱,展示了北大荒人的高风亮节。
北大荒文化正在走向第三次繁荣,在美术界,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们的创作已经步入了崭新的个性化创作时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涌现出一批个性化,主张版画创作向版画本体语言回归的版画家。如张洪驯、邵明江、郑子江、陈龙、刘春杰、张泽新、吴静秋、杨渝光、姚冰等人。他们在近年来的全国各类重大展览中,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们拿金夺银,显示出了惊人的实力。
在电视、摄影、戏剧、歌舞、曲艺、书法等艺术门类领域,均有作品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不同名次的奖牌,如话剧小品《大山的儿子》、歌舞《大荒风采》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艺术作品。转业军人王德作词、著名作曲家刘锡津谱曲《北大荒人的歌》,一经演唱便轰动全国,在哈尔滨青年宫的知青集会上,演唱这支歌时,场内场外,台上台下数千人,涕泪横流。那感人至深的场面,实属罕见。由顾震夷作词,王黎光作曲,张也演唱的女声独唱《说不清这黑土地》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垦区的摄影队伍也在新闻摄影的基础上,开拓出了艺术摄影的新领域,活跃着汤富、杨松庭、张化林、张佑臣、王亚光、杨建等数百人的摄影大军,并有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在书法领域,原振庭、邹德隽、蒋本东等老中青书法家,笔耕不辍,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赞赏。由冯力作为总编导和总撰稿的1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荒涅槃》,成功的展示了北大荒辉煌的50年,并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农业电视“神农奖”特别奖。
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94156/97993/97997/6117796.html
北大荒昔日不屈的梦幻,正在变成硕果累累的现实。(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