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能泡水喝吗:教育教学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8:09:47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领会)

小学低年级儿童感知的无意性、情绪性较明显,他们的观察多是无预定目的的,即使教师给他们提出观察目的任务,也常因外界无关的新异刺激及无关的情绪与兴趣的影响而离开预定的目的任务。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高年级儿童观察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步得到发展,逐渐能按一定的目的任务去观察。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事物笼统和片面,对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空间知觉也较差。经过较长时间观察实践的培养与训练,高年级儿童的观察才逐渐精确、全面,观察能力得到了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事物的逻辑性较差,不善于区分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不能发现事物的各部分或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他们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实,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观察的逻辑性也发展了,高年级儿童能迅速、正确地理解事物间或事物各部分的联系。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的组织性也较差,他们观察事物不能按顺序进行,多是东张西望,杂乱无章。后来在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下,他们观察的组织性逐渐提高,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事物。

根据心理学书(69~76页)

(一)小学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很快

(二)感知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增强

(三)感知的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四)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有很大的发展,但还很不完善

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简单应用)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儿童的观察力?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每次观察活动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以集中注意,加强知觉的选择性,并根据目的任务作必要准备。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目的任务,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任务,提高他们观察的自觉性。

其次要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的方法。每次观察都让他们懂得如何观察。使观察活动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并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在观察中区分事物,确定异同。对低年级儿童,可把观察分为一定步骤进行;对高年级可帮助他们拟定观察计划,让他们自己支配和调节观察活动,成为观察的主人。

再次,要加强观察的练习。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观察练习。经过多次的严格的观察练习,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

根据心理学书(76~77页)

(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二)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三)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

(四)加强言语的指导

二、记忆

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    (领会)

  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但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儿童逐渐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有意识记逐渐发展,到中年级以后,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努力识记一些难记的东西,并主动检查自己识记效果;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但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四、五年级学生,意义识记已占重要地位;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识记占主导地位,但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三、四年级学生,抽象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根据心理学书(85~88页)

(一) 从记忆的目的性来看,有意识记忆和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二) 从识记的内容来看,词的逻辑识记在迅速发展

(三) 从记忆的方法看,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网络)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年级越低,形象记忆越高于抽象记忆,年级越高,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效果越接近。

2.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力,首先要教给儿童熟记的方法,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以有意识记为主;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以意义识记为主;运用部分识记、整体识记与综合识记的方法。此外还要注意科学用脑,防止大脑疲劳。其次,要指导学生科学地组织复习。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及保持知识的基本方法。但复习效果不要于复习次数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遵循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使复习及时和经常,在内容、方法和方式上注意多样化。再次要培养学生追忆能力。追忆是主体积极提取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记忆恢复过程。学习,特别是考试极需要追忆能力,必须明确追忆范围;要有积极追忆的态度;掌握追忆的方法。关键是复习时注意把知识归类好。

要有积极追忆态度。要努力克服追忆过程遇到困难;若遇到暂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可暂时中断追忆;一旦发现有助于追忆线索和材料,就要作出判断并予以选择。

要帮助学生掌握追忆方法。利用再认,利用编写追忆提纲,利用联想抓目标去追忆。

根据心理学书(88~94页)

(一) 在教学中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二) 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

(三) 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儿童与遗忘作斗争

(四) 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五)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三、想象

1.小学生想象的特点(领会)

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占重要地位,但在正确的教育、教学影响下,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有了很大的发展。高年级儿童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也发展了。

低年级儿童幻想富有虚构性,而中、高年级儿童幻想已富有现实性。然而,小学生的幻想常常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还很不稳定。

根据心理学书(100~102页)

(一)   小学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加强

(二)   小学儿童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大

(三)   小学儿童想象的现实性逐渐提高

(网络)1)有意想像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具有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仍以无意想像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再造想像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亦明显提高。

2)想像更富于现实性

学前儿童的想像往往与现实不符,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空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就更接近现实。

3)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再造想像的成分占较大比例。随着他们的活动不断增多,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因而想像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强。

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想象力对儿童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有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特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首先要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通过生动讲解教材,鼓励学生提问,布置创造性作业,加强直观教学,特别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条件。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儿童的表象。再次,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革命理想,端正想象方向。

根据心理学书(103~105页)

(一)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想象

(二) 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表象

(三)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言语

(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创造活动

四、思维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领会)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网络)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像思维为主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以逻辑抽象成分为主,在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不平衡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4、思维缺乏批判性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明显。他们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去做,以教师的言语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推一标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行要慎重,时刻考虑到如何做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克服这种盲目性,而多一些批判性和理性思考。培养这一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5、思维还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他们不善于考虑条件的变化,而以旧经验解答新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特点表现最明显。一般说来儿童对熟悉的或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他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改变方法,往往照着原来的形式套做题目。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惰性将逐渐减少。

2.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领会)

思维是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等过程。其中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和综合。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础。分析是批在思维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或是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分离出来。综合是指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从而考察这些部分联系成整体的各种关系。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比较。比较就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及其关系的过程。通过对比,把事物的异同找出来,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抽象和概括。概括是思维能力的核心成分。抽象是指在思想上把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或本质特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他非一般特性或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指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的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的其他事物中去,以构成概念的过程。抽象主要在分析和比较基础上进行。概括主要在抽象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人借助抽象和概括,可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系统化和具体化。系统化是指在思想上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具体化是在思想上把通过抽象和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再同具体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的过程。

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简单应用)

要培养小学儿童思维能力,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情境,如课前布置适当的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课题时,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从而渴望得到新知识、激发他们思维,提高他们自觉进行智力活动的愿望。此外还应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标新立异的问题,要慎重处理,要多表扬,多鼓舞,吸取其合理部分。其次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法则和公式。教学要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采用变式进行教学。再次要积极发展儿童的言语。言语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此在小学整个阶段,都要加强言语教导,发展儿童的言语。最后,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朝代的需要。而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就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言语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领会)

    口头言语是指以听、说为主的言语,它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进行。

小学儿童口头言语发展总趋势表现为三种水平,即:以对话为主的一级水平(低年级);以独白言语为主导地位的二级水平(中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达到初步完善的一级水平(高年级)。

小学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发音准确性提高,词汇不断丰富,句子结构日益复杂,言语的连贯性不断提高。

培养

小学生的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要促进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教师一般要从字、词、句三方面严格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总结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可通过下列途径对学生加以训练。

()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有的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句话,或者只说一个词,甚至用动作或表情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让他们重新把话说完整,如果碰上学生说话有困难,可由教师示范,帮助他们说完整的句子。例如,一个学生对教师说:老师,头断了。虽然教师明白他指的是铅笔头断了,但为了引导该生说完整的话,启发问:什么头断了?学生答:铅笔。问:谁的铅笔头?答:我的。然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我的铅笔头断了的完整句子。

()加强口头造句的练习

教师要善于用教过的词汇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词汇,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学完我们这个词,让学生用我们说句话──“我们是学生。”“我们爱国旗。”“我们都喜欢唱歌、跳舞、做游戏。”……

()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的质量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并能用普通话朗读。流利,即不读断句,快慢近乎平时讲话,但不等于快,不是越快越好。应当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字一顿地读,但要求连读。要纠正有些学生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有感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言语方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主要凭借讲话的语调、节奏等。

()课堂提问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小学生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极好形式。教师在组织课堂师生对话时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想,把完整的文句表达出来。同时要多照顾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练习,多给他们练习的机会。

2.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领会)

    书面言语指人们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言语,通常以独白的形式进行。

书面言语发展的趋势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阶段(一年级);书面言语赶上口头言语阶段(二、三年级);书面言语超过了口头言语阶段(四年级)。

儿童掌握书面言语一般要经过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阶段。

六、注意

1.注意的类型(领会)

根据我们的注意有没有预定目的以及所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小学生注意的特点(领会)

小学低年级儿童注意情绪色彩较浓、外部表现明显,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但在正确教学影响下,中、高年级儿童有意注意和注意的稳定性都有很大发展,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综合运用)

教师要根据儿童注意的特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首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重视激发儿童的兴趣,深浅适宜,丰富多彩,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其次,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意志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要引导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适时转换,要根据儿童注意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法。

小学生的情意发展

一、  情绪与情感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识记)

小学低年级儿童情感易冲动,易变化,内容贫乏,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在自我意识调节下,自控能力增强,情感较稳定、充实和深刻,情感效能也不断提高。

根据心理学书(131~132页)

(一)小学儿童情感不断趋向稳定

(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网络)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在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在学校活动中,在人际交往中,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情感发展体现出新特点。

l、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进入小学学习后,学校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生活接触面的扩大,环境的变化,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使小学生的情感内容丰富起来,学习已经成为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此时,学习的成败、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的关系等,都使小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充实着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感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而且对于各种情绪的体验逐步深刻,尽管这些体验仍是外露的,易激动的,但在性质上与学龄前儿童有明显不同,它逐渐与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联系起来。

3、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

在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生活中,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内化、稳定,其发展进程与小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基本一致,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步增强。例如,小学生会尽量忍住自己的眼泪,不让他人看到他所体验的恐惧;会努力掩饰由于受到教师的夸奖而感到满意的心情。

4、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高级情感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小学生道德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评价标准由无原则向有原则发展。例如,小学生一般不再按偶然的外部情况(书桌临近、居住地临近)选择朋友,而是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小学生对道德感的体验程度从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例如,同样对于善良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认为不打人、不骂人就行了,高年级学生则认为还应包括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等才行。

小学生对道德的体验范围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以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爱的感情首先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同学,然后逐渐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

小学生美感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美感仍带有幼儿期的特点:以外在美为主,以真实性为主;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美与丑、善与恶等。

小学生理智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理智感较多地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联系,他们兴趣的重点还是事实本身。

2.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领会)

高级情感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小学生道德感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评价标准由无原则向有原则发展。例如,小学生一般不再按偶然的外部情况(书桌临近、居住地临近)选择朋友,而是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小学生对道德感的体验程度从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例如,同样对于善良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认为不打人、不骂人就行了,高年级学生则认为还应包括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等才行。

小学生对道德的体验范围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以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爱的感情首先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同学,然后逐渐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

小学生美感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美感仍带有幼儿期的特点:以外在美为主,以真实性为主;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美与丑、善与恶等。

小学生理智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理智感较多地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联系,他们兴趣的重点还是事实本身。

3.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综合应用)

依据小学生情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儿童情感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以理充情,以智制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自我辨别,自我评价,疏导消极情感,发展积极情感。

其次,要以情育情。老师要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因此老师要做出榜样,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以爱心培养爱心,培养学生爱老师、爱同学、爱人民的感情。

再次,要以行育情。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活动,培养儿童五爱情感。

最后,要以境育情。得不到具体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所以学校要高潮净化周围社会环境,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建设良好校风和班风。

二、  意志

1  意志的品质(识记)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2  小学生的意志特点(领会)

小学低年级儿童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较差,但在正确教学的影响下,随着大脑抵制机能的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提高,中、高年级学生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都有很大发展。但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意志还是较差的。

根据心理学书(139~141页)

小学儿童意志发展总的趋势是意志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意志的独立性、主动性,自制力,坚持性成了他们意志的显著特征。

1  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加强

2  自制力显著发展,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逐步增强

3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简单应用)

1  开展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行动的自觉性。

2  在实践中锻炼儿童的意志,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力。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从生活小事上进行训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教师以身作则。

3  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挫折。做法是帮助儿童分析遭挫原因,找出避免挫折的方法鼓励儿童充满信心地战胜挫折,制止不良行为表现。

4  要培养儿童广泛而又有中心的兴趣。兴趣是毅力的激素。那里有兴趣,那里就会有勤奋,就可能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

5  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包括:向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而又是力所能及的任务。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意识

1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识记)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自我意识包括以下的成分:1、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称之为自我体验或自我感受。主要有自尊感自信感3自我监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2.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领会)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小学生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3.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综合应用)

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时期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概念。他们对于自己的描述开始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发展,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同时,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不再顺从他人,而有了一定的独立见解,这种评价也开始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稳定。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角色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倾听别人的评价

在倾听别人的评价中形成自我意识,是人获得对于自身的认识的一个基本途径。帮助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不断发展、修正对于自己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培养自我意识的方法。在学校中,可以经常采用各种活动形式,将这一方法灵活地渗透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如给你画像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地对同学进行全方位的描述,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请同学们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惊人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他们对同学的描述不仅涉及体貌特征,而且能够深入到思想品质、个性特征等内在层面,他们对于同学优点和不足的认识客观而理智,对于同学的评价十分到位。被描述的同学在同学这样全面公正的评价下认真思考、观察自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意识。而进行描述和猜测的学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分析,不仅总结出了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时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而且也体会到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帮助自我意识高涨的高年段学生冷静地对待自己,通过将他人描述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在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方面的偏差,更为客观理智地看待自己。 

二、自我反省与体验

倾听别人的评价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自我意识毕竟是人对于自身的认识,要将他人的评价和周围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内化到自己的认识中去,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反省与体验。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多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如小学生之间经常出现我比你更高我比你有力气等争论,这时候,应注意引导他们不要将这种评价和比较停留在争论上,而帮助他们进行比试,在实践中获得答案。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点,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客观、公正的精神,养成用事实说话、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习惯。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多进行内省,在冷静、客观的自我思考中认识自己。在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为自己营造一种和缓、平静、沉着的心态,避免带着紧张、躁动的情绪及强烈的爱与恨的感情色彩来进行反省。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内省才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帮助他们对比在不同心态下所作出的不同结论,从而发现在强烈感情下所作出的结论往往是偏激的、不全面的,带有主观臆断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深刻的内省中更好地了解自我,同时也能够避免他们在强烈情感撞击下对自己作出不适当的评价与认识,妨碍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 

三、在比较中认识自己

事实上,所有对于自我的评价都是相对而言的,学生只有在发现了别人的强壮后,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瘦弱,只有在发现了别人的内向后,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活泼。因此,引导学生多与别人进行比较也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很多时候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与别人相比具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如别人,这是很正常的。当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就可以带领他们进行与别人的比较,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找出自己与另一个同学的不同点,在细致的观察思考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个体差异,保持良好的自信。

根据心理学书(79页)

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主要有: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自我评价低下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和平竞争

(二)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识记)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具体的学习目标。

2、使学生为达到某一学习目标而努力。

3、激发和维持某种学习活动。

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

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

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学习动机的类型: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和低级的学习动机或者是正确的和错误的学习动机。这是以学习动机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作为标准进行的判断。

2、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及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4、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或性格动机和情境动机。

2.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综合应用)

(1)学习目标由近景向远景发展。(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向近景,也即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一种指向远景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出现了。(3)

    (2)学习兴趣由直接向间接发展。(2)直接兴趣指向学习形式本身,而间接兴趣指向学习过程的结果。低年级儿童往往是对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把学习变成游戏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而到中、高年级学生则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结果感兴趣。(3)   

    (3)成就动机由外部向内部发展。(2)低年级儿童的成就动机常常受制于附属内驱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分化,特别是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他们的成就动机开始由外部转向内部,开始客观地根据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追求相应的目标。(3)

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领会)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三)人际关系

1.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领会)

亲子关系指的是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虽然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父母、家庭仍是他们的避风港,小学生对父母怀有浓厚的感情。家长的待人处世态度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亲子关系的状态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分析原因是:儿童在三年级时,由于年龄小,有较强的依恋性、依赖性,父母也对孩子关爱倍增,亲子间的关系特别好。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四年级,儿童的独立性强起来了,反抗情绪也增强,总希望能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而在父母眼里,孩子始终是不懂事的,需给他们掌舵,因此亲子间关系有下降趋势。到了五年级,亲子间关系又有所好转。因孩子逐渐懂事,又面临升初中的考验,父母也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业。彼此间的关爱,密切的交往,会促进亲子关系向良好状态发展。到了六年级,孩子将进入少年阶段。他们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的增强,第二次诞生期的来临,在心理上出现了断乳现象,表现为由对父母的依恋转向与父母疏远,由顺从转向倔强。不少父母在心理上缺乏准备,在相关知识上很少了解,他们把子女远离父母并要求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自我,误认为不仁、不义、不孝,因此感到伤心,继而责怪孩子。这样就会造成子女的逆向情绪,从而扩大了亲子之间的矛盾。研究表明:年龄差异非常显著,而女生的亲子关系要好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性别的作用,女孩比男孩成熟早。

2.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领会)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相互交往的频率大大增加,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多,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由于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友谊关系的建立,不但为儿童提供了互相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而且还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并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其中更多的是与同性伙伴进行交往。

3.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简单应用)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活动表现、外貌等对教师作出评价也起着作用。强制专断型的教师可导致学生屈服,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仁慈专断型的教师可导致学生依赖和屈从;放任自流型教师可导致学生道德品质差,学习也差;民主型教师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师生关系呈波浪型发展趋势。分析原因是: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是绝对的崇拜、服从,把教师看作是在高高的天上。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着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的现象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调查还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讲课有趣、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自己所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就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问卷调查表明,性别主效应差异非常显著,女生的师生关系好于男生,这是由于大多数教师为女性所起的作用。相比较而言,四、六年级时师生关系处于最差状态,学生对教师有敌对情绪。

(四)品德心理发展

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领会)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所谓道德意识即掌握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指将掌握的信念在一定场合付诸行为。

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

l、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过渡到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3、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过渡到受内心道德信念的制约

从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要求来看,最重要的是怎样把他们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2.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简单应用)

在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的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

1、要渗透在小学生生活的各项活动中。

2、师生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并拥有融洽的师生情感。

3、应渗透学科教学中,使智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4、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离不开家庭和社会。通过教育使小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品德,富有知识创新的一代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另个网络)

 有人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知识和能力就是废品,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则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加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能力,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须坚持导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榜样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及行为习惯培养,要求给学生提供认识良好行动习惯的行为范例。这样的范例,具有导向作用。在选择这样的范例时,应注意其可模仿性。让学生从课本知识到运用模仿,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把模仿当作目的到把模仿作为达到目的手段;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动,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而产生独创性的道德行为。如身边的人,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及身边发生的事等,他们的可模仿性是巨大的,其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学生。 
  ——针对性原则,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差异采用的教育原则。小学生缺乏是非观念,他们往往不能在出现不良行为的企图时及时加以辨别和制止,在行动之后也不可能完全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因而错了不知其非,甚至一错再错。因此,教师的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弄清是非,并给学生以正确的行为习惯标准。把握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方法上讲究对症下药。尤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生活上要给予安慰,学习上给予指导,内心上给予挚爱,思想上给予疏导。一定要讲方法,讲策略,讲效果。 
  ——榜样性原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和树立学生榜样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原则。小学生富有模仿性,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本身就要具有榜样性,具有良师益友的道德品质,善于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另一方面,老师除了发挥好自身榜样作用之外,还应重视学生榜样的积极作用,用他们的突出的表现树立榜样,更能令人信服,更具有榜样性。 
  ——主体性原则,是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在良好行动习惯培养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的原则。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必须重视发挥学生在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通力合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期望值。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弄清其危害,使他们充分了解不良的道德品质可能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而对于类似出现过同类不良行为的学生,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成就感,重点是让他们看到自己能够纠正这种不良行为的,相信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战胜弱点改正错误。 

3.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简单应用)

(1)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品行问题干预的要点是,培养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进取心,并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策略和人际问题解决方法。

(2)教师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要敏感于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学生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是其合理需要不能满足时所采取的一种替代方式。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的违抗行为,实际是为吸引他人关注而采取的一种歪曲的表达方式。此时教师越是反应强烈,越会满足学生设法引起他人注意的需要,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事与愿违。

(3)在对学生错误行为实行干预时,应如前文所述,根据导致学生行为的需要或动机的不同,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置。现以说谎为例说明。第一种是试验性的说谎行为,其动机是好奇。儿童要看说谎有什么后果,老师对说谎会有什么反应。第二种是习得性的说谎行为。学生可能是模仿同伴说谎,或是为了逃避惩罚与压力而撒谎。第三种是反应性的说谎行为,即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需要,如为了报复同学而制造有损于他人的谎言。对于第一种情况谎言行为的辅导,教师要避免对错误行为作过度反应;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说谎行为的辅导,是要给学生提供重新学习的机会;对于第三种情况的说谎行为的辅导,则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助人关系,对行为情境作深入的了解,建立合理的调适计划并实行之。

(4)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技能以矫正品行不良行为。学生一些不良行为有时并不是由于学生品质上的劣根性,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技能来解决人际冲突,控制不良情绪。儿童如能够采用正当而有效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则一些品行问题可能就不会发生。以下是专家建议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1)使用反映倾听来帮助学生澄清感觉。如教师说:小华,你好像很生气,因为小明要抢你的书。” 

2)使用脑力激荡法产生多种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尖叫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明知道他给你带来了麻烦?可不可以用言语告诉他,说你很生气,或者设法暂时离开他?

3)预测各种方法的可能后果。包括短期的后果和长期的后果;收益和代价;对自己的影响和对他人的影响。 

4)选择最好的可行的方法。

5)制定实施办法的步骤,承诺采取行动。如教师说:你现在要我同你一起去告诉小明,说你很生气吗?” 

6)评估实施这一方法的成效。如教师说:小华,你现在是否感觉得要好一些?你要记住,以后生气时,不要尖叫,而要使用语言来表达。又如,可以建议学生在发生冲突、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考虑选用以下策略:倾听对方、延迟解决、分散注意、离开情境、运用夸大与幽默以缓和气氛、寻求咨询、妥协、分享、轮流、由机率决定、避免使用暴力等。

(5)发展学生的积极行为,让学生完成自己力所能及又感兴趣的任务,并给予鼓励,满足学生自尊需要,可以减少学生违纪行为。要知道,鼓励是预防学生不端行为的基本方法。

(6)家庭问题是学生品行障碍的重要原因,如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角色地位不清晰,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家庭温暖与亲子正常沟通,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过于严厉或管教过松,缺乏必要的惩戒,父母不良行为的示范作用,父母的不适当的期望,等等。对家长进行辅导,对于矫正学生的品行障碍十分重要。

(五)心理健康与辅导

1.心理健康的涵义(识记)

它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时,心理均不会失衡,都能以社会上认可的行为去克服。凡是具有这种耐性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哪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社会学者玻肯(WWBochm)的看法则是,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领会)

1、智力发展正常。能在成人的点拨下展开思维,对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内容,能较地理解,有观察的兴趣。

2、愿意上学读书,初步适应学校生活。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准备、整理好学习用具。

3、愿意参加班、队、集体的活动,不是一个人游离于集体之外,乐于跟小朋友交往。

4、有初步地满足需要的能力,能暂时控制住自己对某些事物的需求。

5、为学习取得成功而高兴;学习受挫时,能懂得自己是有责任的。

6、对感兴趣的活动能坚持40分钟以上;对不感兴趣的活动在成人的要求和督促下,能坚持15分钟以上。

7、面对许多小朋友讲话时,不感到紧张、胆怯。

8、有玩耍和娱乐的欲望,并努力参与玩耍、娱乐之中,不是小老头

9、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能在成人帮助下尽力克服小挫折,在不该哭泣的场合,能收住哭声。

10、自我认识初步发展,能根据成人的某些提示或暗示,知道自己的某些优、缺点,学习跟他人进行比较。

11、听成人的话,尤其听老师的话,懂得成人及老师的话有时也有错。

12、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有独立的欲求。

13、注意到他人的活动结果,开始懂得他人的活动动机不都是一样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

2)体脑协调。

3)自我满足。

4)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

人际关系:

1)尊重别人。

2)乐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能与教师和家长沟通。(3)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

4)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5)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性。

自我意识:

1)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我。

2)与别人比较,能自我反省。

社会适应能力: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

对小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心理健康。

1  能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2  情绪乐观稳定,心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之中。

3  意志坚强,有一定的挫折耐受力。

4  人格完整,与学生的角色身份相称。

5  能与同学、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热爱集体。

6、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规定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认真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内容,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简单应用)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几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在学习方面:

1)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在情绪情感方面:

1)羞怯。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满腹牢骚。

4 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在行为方面:

1)说谎行为。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2)攻击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3)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不敢单独接受任务;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2)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己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稍有不满,便大闹,大发脾气。干事情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

3 自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 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

研究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创设一个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简单应用)

摘要: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探索。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
1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
、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
、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
、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
、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包括:
1
、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
、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
、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4
、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5
、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小学重新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
2
、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
3
、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
1
、学科教学渗透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2)要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3)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2
、活动辅导法
活动辅导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运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向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心理活动的开展尽量与班对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结合起来,不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新的课业负担;同时,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要精心准备和组织。
3
、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a
.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要使自己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b
.慎用测验,要科学准确地诊断心理问题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c
.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提高心理辅导水平,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心理辅导合力。
(2)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
    
a.心理谈话和咨询。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
    
b.心理行为训练,即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
    
c.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病原,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模仿学习法、行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森田疗法等,都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4、环境渲染法
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方式有:
(1)心理辅导室 有专职教师负责,专门解答学生提出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负责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心理信箱 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有心理辅导老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书面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应允许他们不记名,以便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心理健康专题广播 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通过广播公开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各类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
(4)板报宣传 运用黑板报或墙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和富有成效的好办法。由于板报宣传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运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具备心理辅导老师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好板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1  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领会)

遗传的影响力(从教育的角度看待遗传影响力的三个基本观点)。
1)儿童个体发育发展的起源是遗传,遗传直接影响儿童个体体质方面的发育发展;由于心理或行为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体质因素,所以遗传间接地成为儿童许多方面的心理发展或行为发展的基础。
2)遗传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儿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儿童通过遗传而继承到的特征,同这些特征的实际表现程度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1、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2、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2  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智力、气质、性别)(简单应用)

在智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的智力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分辨出智能超常、正常、落后的分布,因材施教,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或在教学组织形式是,通过分校、分班、班内分组以及分层教学等形式,针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实施教育。

在气质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品质。教师掌握了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就可以有预见地、有针对地去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防止消极品质的产生。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教育过程中,若照顾到了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就可以把教育学生的工作做得更加顺利。注意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在性别方面,教师应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1、发扬优势,克服劣势。男女两性心理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教育他们以人之长,补已之短,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如在小学阶段,女生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良,其后可能隐藏着过于偏重机械记忆、喜欢模仿、缺乏独立思考、易受暗示甚至不求甚解等弊端,因此在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为了弥补男女两性心理品质中的薄弱成分,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交往,也是十分重要。如鼓励儿童与异性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老师在排座位时男女生混合,课外活动尽可能避免男女学生分开。通过男女生的交往,男女两性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从而达到心理互补。

3、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4、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5、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二)家庭因素

1  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领会)

(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规模的大小;残缺家庭;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构成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时,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是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少研究。比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这类孩子易孤僻、冷淡、粗暴、内向等。但是,没有父亲的存在,会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瑟先科也对此问题作过专门的研究。他指出:不完整家庭是一个只有局部的、不完整关系的小群体,其中不存在传统的关系体系,即母亲父亲、父亲子女、母亲子女、子女祖父母等。不完整家庭中的心理气氛受到破坏,其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很少与外界往来,几乎与周围世界隔绝。不完整家庭中多半是由母亲带着一二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被迫担当起许多原本不属于她的职能和角色。”“骨肉联系的分割使代际关系复杂化,不利于成长中一代的社会化,不利于文化传统与精神传统的继承,不利于培养后代同他人和睦相处与合作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利他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等品质与特性。

 (二)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打骂或者冷漠等特点时,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在性格特征上容易形成虚伪、虚荣、懦弱、敌对、残暴、焦虑、紧张等不良性格特征。如果家长表现出的是溺爱、娇宠、过分顺从等特点时,孩子则会表现出更多的任性、自负、自我中心、好发脾气等特点。如果家长过分挑剔、对人苛求,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紧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怎样教育都行,所以有时会对孩子采取一些简单、生硬的办法,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是换来一个好心不得好报的结局。

 (三) 家庭心理气氛的影响

家庭心理气氛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家庭心理气氛主要是由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决定的。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有两方面:一是亲子关系的状况,二是夫妻关系的状况。

有关研究表明,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检出率相当高。如孟育群教授使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对天津市180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存在问题的各种类型中,属于不安型和期待型的比例高达70%80%,干涉性的比例为50%66%,溺爱型的约占40%65%,盲从型的比例约占45%左右。该研究指出,影响亲子关系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的不当,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烦恼、焦躁、恐惧、压抑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排解,就可能导致各种精神疾病。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和米亚西谢夫曾指出:许多神经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敌对关系。”“严厉的管束,有时伴之以矛盾的禁条,往往成为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和心理抑郁症滋生的土壤。

家庭不和主要是指夫妻关系紧张。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劣的家庭气氛,常常会成为妨碍孩子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曾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中父母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使孩子的性格

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并且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挪威医生克林格兰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家庭状况对精神疾病的发生不是没有关系的,夫妻间经常出现纠纷将给孩子造成最大的负担……在夫妻间长期存在紧张关系的家庭里,孩子最容易患精神疾病。

 总之,在夫妇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只是反面经验:他总是看到并感到父母之间那种互相敌视的、不和睦的关系,他会变得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存在友好的亲切的关系。他会过早地对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感到悲观失望,因而也就不会去吸取同他人共事与合作的正面经验。这一切,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是伴随终生的影响。

  (四) 家长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 父母的消极情绪对子女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父母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认为,父母情绪对子女的影响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的,特别是母亲如果在怀孕期间情绪经常处于愤怒、恐惧、忧伤或不安等状态时,则胎儿出生后极可能具有神经质的性格。台湾学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冷漠、忽视、敌意或吝于表达关爱之情感,会使子女在情感发展上充满焦虑、不安全感,对他人易生敌意,易于侵犯攻击他人,违反社会规范,自我控制力及社会适应力均差;在家里也会表现出冷漠、戒备的态度,甚至可能为保护自己而伤害家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也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这种不稳定的表现可能会使得他们在子女面前的威信和影响力大大降低,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显得无能或不负责任。美国一些儿童辅导和社会工作者认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是导致子女缺乏关爱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直接的后遗症是子女长大以后会表现得冷漠无情且适应不良;而间接的后果则是,等这些孩子为人父母后,其心理失调和不稳定的个性又会造成对其子女的疏忽,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2.父母的心理障碍对子女具有不良影响

这里所说的心理障碍是指那些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官能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研究表明,父母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时,其子女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比例也偏高。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忧郁和焦虑,另外也可能产生社交和学校功能障碍。欧瓦斯查尔、韦斯曼和基德(OrvaschelWeissman& Kidd1980)曾指出:忧郁的母亲比一般母亲对子女更具敌意及拒绝,更少刺激,因而会扰乱子女的健康发展。另有文献指出,父母有忧郁症、恐惧症或酗酒行为,其子女患焦虑症的比例会增高,同时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功能及认知能力。在探讨轻度精神疾病父母对子女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官能症时,其子女有适应不良或精神障碍问题的比例可达到30%40(Rutter1966)。

2  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领会)

(家长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优良品德,如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与他人友好相处等,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学生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相反,家长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有的家长爱占便宜,常为一些小事和邻居大吵大闹,这一切都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家长要注意到自己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此外,社会舆论、社会公德,影视作品、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打骂或者冷漠等特点时,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在性格特征上容易形成虚伪、虚荣、懦弱、敌对、残暴、焦虑、紧张等不良性格特征。如果家长表现出的是溺爱、娇宠、过分顺从等特点时,孩子则会表现出更多的任性、自负、自我中心、好发脾气等特点。如果家长过分挑剔、对人苛求,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紧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怎样教育都行,所以有时会对孩子采取一些简单、生硬的办法,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是换来一个好心不得好报的结局。

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简单应用)

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上应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对贫困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正确对待贫困的现实,建立精神上的富有。贫困生可以通过逐步确立目标的方式重拾自信。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从中获取的乐趣和成就感,强化自信,驱散自卑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对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学生,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第一是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第二是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第三是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学校因素

1  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综合应用)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像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正相关的趋势,尽管老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为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施加有益的影响,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教师的职业要求其本身具有高度健康和稳定的情绪,对学生抱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自觉地将个人的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教师个人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民主的、宽容的、循循善诱的、深入浅出的、公正和热烈的气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促进作用;相反,专制的、过分严格的、不平等和冷漠的气氛,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消极作用。实验证明,教师为中心的专制作风,割断了师生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神经过敏和相互攻击。相反,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领会)

教师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期望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教师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领会)

校风的影响。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面貌。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校风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通过集体舆论对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优良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

4  同伴交往的影响(领会)

同伴交往的影响。同伴交往包括儿童之间的个体的交往和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儿童同辈群体是由年龄、身份非常接近的儿童组成的群体。同辈群体使儿童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又以群体规范约束儿童。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又是儿童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逐渐超过与成人交往的时间,对同伴的依恋和友谊显著增长。

(四)社会因素

1  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领会)
1)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儿童的社会性依恋;儿童的友谊认知;儿童的性别角色认知。
2)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2.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简单应用)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的影响,其他各种客观因素往往是通过文化这一中间环节去影响儿童的。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1)民族、地域、习俗、时尚的影响。
2)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3)家庭、学校及伙伴群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