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有病:石墨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49:14
 “墨山”即石墨山,原名五龙山,位于临澧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柏枝、四新岗、望城三乡(镇)交界处。旧时曾是佛道两教重地,后因东晋名臣车胤少年在此苦读,以石代墨而改名。清初设置安福县后,因其风景秀丽,遗存丰富,被冠以“墨山耸翠”之美誉,位列“安福八景”之首。


 墨山庙大殿佛祖塑像

石墨山上原有石墨寺,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从现存资料来看,它应是沅澧一带出现的最早的佛寺。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石墨寺,在县东,晋永嘉元年建,明弘治时修,国朝康熙三年增建祖师殿、观音阁。乾隆四十年塑供罗汉像,建有关帝宫。”清同治《安福县志》也有同样记载,且稍微详细一些。再参阅清嘉庆《常德府志》等资料可以发现,石墨寺的兴建要比沅澧一带的许多名刹早得多。如德山的乾明寺,澧县的钦山寺和龙潭寺,津市的药山寺和大同寺,石门的夹山寺和洛浦寺等名寺都出现在300多年后的唐代以后。因此,“石墨寺,是常德出现最早的寺院。”(《常德市志·宗教》)“石墨寺,是佛教最早在常德地区传播的据点”(应国斌《芷兰春秋·导言》)。石墨寺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据见过寺院的老人讲,整个寺院分上中下三殿,进深20多米,修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其中后殿供有佛祖、观音、车胤等塑像,前殿供有18金身罗汉,中殿虽已坍塌,但两边仍挂有一人多高的大鼓及大钟等。每逢佳节,来此烧香拜佛者,推进涌出,热闹非凡,院内钟声、鼓声、响声悦耳,方圆十里均能听到。


    石墨山还是道士们修炼之佳境。《安福县志·仙释》与《直隶澧州志·人物》都记载有宋朝名道李仁在此修炼,后来道成尸解、羽化成仙的故事。至今,山中仍有一岩,称观音岩,其上有一石臼,相传就是李仁曾经用以捣药之物。石旁有二星岩,相传是李仁与二童子点化之石。此外,据传寺前原有古桂一株,相传是李仁亲手培植,到清同治修定县志时已是老干盘空,有香闻数里之异,可惜不知毁于何时。(有老人曾见寺前有一遭雷劈而死的巨大树桩,其直径快两米,不知是否即此古桂树遗迹,待考。)




 墨山庙左殿车胤塑像


    石墨山上原来古迹众多,除了宗教遗迹外,还有人们熟知的车胤洞、车武子堰等。附近山下还有著名的石柏桥、楼坊桥及战国古墓千工坟等遗址。这些虽然年久失修,早已失其原貌,但至今多能寻其踪迹。不过此处最著名者应数“墨山平台”。“墨山平台”又称囊萤台,位于山的左侧,是东晋名臣车胤少年读书的石台,清人蒋健在此写下了“人去台空迹已荒,秋风落日散萤光,只今惟有山头石,奇骨犹留翰墨香”的《墨山怀古》诗句。车胤(清人因避清世宗胤之讳而改为车允),字武子,东晋时官至吏部尚书(当时实为宰相)。他不仅堂正做人、廉洁为官的风范倍受后人推戴,而且更让人敬叹不已的是他囊萤照读的勤学精神与匡衡偷光、孙康映雪、江泌映月等故事一样永世垂范,不知激励了多少代莘莘学子们勤学苦读,立志成才。《晋书·车胤传》载:“(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从文中虽然读不出其故事的具体地点,他的诞生地,也尚无定论(现在似乎多倾向于津市说或安乡说),但车胤少时曾在石墨山苦读的传说故事却在石墨山一带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安福县志》等资料对此事更有清楚的记载:车胤少时家贫,但志高勤学,曾蛰伏在县东五龙山上,无灯便囊萤照读,无墨便以山上黑石代之,勤学不倦,从而成就一世英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他以黑石代墨的五龙山改称为石墨山。

石墨山,系武陵山余脉,远远逶迹而来,相传风水极好。据老人讲,古时曾有一位地理先生途经此地时,发现这里山体耸翠,瑞光祥照,山似十余条巨龙潮一般汇聚于此,连连喧哗惊呼:此风水宝地也!因此,此山又称为十脉山。为争风水,相传山下的张杨二姓,曾经时常闹械斗,以致官司不断。
石墨山孤峰巍然。它松杉葱茏,湖光染翠,山岚设色,花草生辉,其自然风景也独秀一方。老人们讲:山上原来水桶般粗细的松树到处都是,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墨山耸翠”之称,的确当之无愧。山顶上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万物尽收眼底,令人心神俱爽。在此早观旭日,烟云袅袅;晚观霞光,远山含彩,其景壮观绮丽。山中还有青蛙洞,堪称一绝,它高高凸起于山中的一巨大岩石之中,清水四季充盈,不知所出……


    石墨曾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至。据当地民国初年《孙氏族谱》(新版已被省、县图书馆收藏)记载:“珂(孙氏先祖名——笔者注)少时读太高祖斯铨公退斋遗稿,内有云:石墨山,旧名苏山,相传宋学士苏东坡谪黄州,曾访桃源游览至此,故名。”苏东坡(即苏轼)宋神宗时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近五年,其间40多岁的他,徘徊于名山大川之中,以寻求解脱。他登黄鹤楼,泛舟赤壁,访桃花源游至石墨山观车胤囊萤台,石墨山也因此又称苏山。清代,此地被列为“安福八景”之后,游人便多了起来。清澧州牧张范有诗咏赞道:“翠耸石墨山,山石如点漆,囊萤车武子,夜蘸生花笔”。清邑庠(即县学)蒋仲游览此地之后,也写下了“石墨山下路,烟岚四面开,秋来萤火碧,犹照读书台”的诗句。

 

    现在,石墨山前后新建或扩建有祖居堰及仁海冲等几座水库,山色更显明净幽美。山上还劈有林场,植有杉林300多亩,这使山体更添葱翠。2001年,孙氏后人又在此掏出巨款,劈山修路,重修石墨山庙宇,已将佛祖、观音、车胤等塑像栩栩如生的供奉于内,重现昔日部分神韵,并有意多方筹集资金,把此“蛋糕”做大做强。如今,山区人民已逐步认识到了山水的魅力,正着力于当地环境的保护与美化,希望能使之变为游人的向往之地。

                         (作者单位:临澧县党史办  临澧望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