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的中药材有哪些:银行业的幸存者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02:38
2009年04月13日 00:00 AM

银行业的幸存者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彼得•塔尔•拉森 伦敦, 弗朗西斯科•格雷拉 纽约报道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 英文 对照 

风险更小、利润更低、且规模可能要小得多——这就是对全球银行未来的预测。如今,这些银行正努力从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

金融环境这种划时代的转变意味着,即便是那些完整无损地度过经济低迷的机构,也将不得不奋力适应新环境。

在一片动荡之际,要勾勒出未来银行业格局的蓝图,或许看上去毫无意义。多数银行还在艰难地预测自己在未来3个月的业绩,更别提未来5年了。不良贷款支出仍在不断攀升。

尽管到2008年底,全球各银行已融得逾9000亿美元新资本,但资本金比率仅得到略微改善,政府和外部投资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注资。

被过滤广告

监管框架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监管机构正在制订计划,迫使银行提高资本金比率,并增强流动性调配机制,尽管对于这些计划在实践中效果会如何,人们仍不得而知。

一些国家的央行官员和政策制定者(尤其是美国)正提议将投行业务与零售银行业彻底分离。

即使这种情况得以避免,全球性银行也可能在一些国家面临更严格的限制,这将使跨境业务不那么有吸引力。

不过,有几个趋势表现得很明显。首先,回报将有所下降。花旗(Citigroup)分析师表示,2003年至2007年间,欧洲银行的股本回报率为18%至23%,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仅为12%至15%。

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出借款的增加:欧洲银行的杠杆比率——其资产价值相对于股本的比率——从1995年的平均24倍升至2007年的39倍。而如今,这一趋势正出现逆转。

银行将不得不把更多的资产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延长其保留时间——这种变化将进一步压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繁荣时期颇为流行的专营机构以及表外业务机构业已消失。与货币市场基金一样,这些机构也是抵押支持证券、以及银行曾用来转移账面风险并攫取高额酬金的其它工具的最活跃买家。

本轮危机还突显了储蓄作为一种稳定的资金来源的重要性。

许多银行已开始加大努力,吸引更多的零售存款,以期降低自己对成本高昂且难以预测的批发市场的依赖。

但随着大多数发达地区的利率已接近甚或达到了零水平,银行如果提供有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将代价不菲。

相比之下,抵押贷款及其它贷款的利润率有了明显提高。面对倒闭威胁,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一度是高傲的“上流”华尔街投行的典范——等一些机构,已通过混合经营途径来追逐富裕储户。

无论它们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采取何种策略,多数银行都将不得不削减成本。但大幅裁员或将更多的职位外包至海外,都可能招致政治方面的麻烦,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接受政府纾困的银行。

一旦金融业企稳,削减成本的压力还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进一步整合。不过,鉴于一些政府当局已对竞争程度有所下降表示忧虑,大规模的国内并购可能会遭到他们的阻挠,同时,除非监管机构能拿出可信的拯救跨国银行的计划,否则跨境交易可能难以实现。

即便监管机构不拆分它们,那些大型银行也将受到投资者的压力,要求它们放弃全球扩张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