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依楣:卡扎菲的末日还是西方的梦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13:41

卡扎菲的末日还是西方的梦魇?

 

 

 

 这场来自西方的军事干涉其实来得迟滞。在北非突尼斯和埃及民主革命先后逼迫本国领导人“流亡”之后,国际社会一度相信卡扎菲上校也会如此。遗憾的是,个性卓然的这位大“酋长”反而向示威民众展开了铁腕行动,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导致内战爆发。利反对派很不争气,在和政府军的较量中渐趋下风,因此一直希望西方军事干预,助其一臂之力。17日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利比亚政府随即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承诺立即停火。但在西方看来,卡扎菲就是无谓的姿态。因为要找出卡扎菲军队和反政府武装擦枪走火的违规证据,实在是太容易了。
    当来自欧洲、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领导人在巴黎进行了协调立场的紧急峰会后,这场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终于上演。人们注意到,这次对卡扎菲的军事行动,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还有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卡塔尔),非盟对卡扎菲也已经彻底放弃。可以说,卡扎菲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程度,他的“十字军”入侵缺乏有效的号召力。事实上,号称不是国家领导人的卡扎菲能够维持政治权力至今,已经算是奇迹。从1988年制造洛克比空难开始,卡扎菲已经犯了众怒。要不是他主动放弃大规模杀伤武器,和西方国家主动示好,巨资赔偿洛克比空难的受害者,卡扎菲的好日子早就到头了。
    这场军事行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宣告利比亚末日的到来。这位习惯住帐篷,又希望把权力交给儿子的铁腕人物,和现代政治文明几乎格格不入。关键是,凭借庞大的石油收入,他本来可以把国家搞得更好,让民生得以安居,但事实上东部石油产区的民生一团糟糕。他对示威群众猛下狠手,和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相比,可以说是既恋栈又残酷。卡扎菲一步步把自己逼向绝路,成为天怒人怨的对象,他本人已经为自己的历史定位盖棺论定。
    虽然利比亚的军事势力仅次于埃及,但由于多年的制裁,其军事装备落后陈旧,在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导弹袭击下,可谓无还手之力。联军首轮“无障碍”的打击,足以说明卡扎菲军事方面几乎无牌可出。除非卡扎菲无条件地向西方屈服,从此离开利比亚权力中心,否则就会重蹈萨达姆和卡拉季奇的覆辙。
    不过,这场军事干预看似很高调,其实很纠结。爱出风头的萨科奇总统这次充当了对利军事行动的急先锋,法国首先出动幻影飞机,打响了对卡扎菲的“第一枪”;英国年轻的首相卡梅伦也是这场战事的热烈鼓吹者;反而是一向挑头的美国,此番相当低调。奥巴马总统一再强调,美国只会发动空中打击,而不会出动地面部队。究其主因,奥巴马总统本人亦承认,基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美国在此类行动中不得不谨慎。何况,在非洲大陆,美国还没忘干涉索马里的惨痛教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明确表示,美国对此次军事行动只是参与而非领导者。
    美国不打头,法国打头阵,卡梅伦初生牛犊,这场军事行动本身就很吊诡。首先,美国的犹豫不决,决定了联军无法形成坚定的核心力量,凸显这次军事干预的不确定性;其次,萨科奇的高调充满机会主义---一是此人一向爱出风头;二是为明年的法国大选热身,凝聚民意。据BBC报道,萨科奇当前的民意支持度只有21%,低于极右党领袖马琳·勒庞。此外,法国在利比亚拥有巨大的石油利益,萨科奇把法兰西的利益寄望于利反对派。至于卡梅伦,这位英王室的亲戚、年轻的首相,不过是发出大英帝国的声音而已。美法英的各怀心事和机会主义,给这场军事干预带来了不确定后果。
    更重要的是,联军行动在开始自然是势如破竹。而且,由于利比亚的防控目标和军事基地,大抵都部署在沙漠地区,联军对这些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不会造成平民伤亡,利比亚民众不会掀起反西方的怒火,国际舆论也会相对克制。但是如果精确打击不能有效消灭卡扎菲的军事力量,反政府武装又表现乏力,联军不实施地面进攻就没有意义。那时,利比亚就真正成为另一个烂摊子,变成西方的梦魇。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美国的不当头事实上就是害怕利比亚变成伊拉克或索马里。萨科奇能把这场军事干预完美收官?难。关键是,一旦联军误伤平民,联军将面临严重的舆论压力。这恐怕是奥巴马、萨科奇和卡梅伦都难以承受的。
    利比亚局势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