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下降头的症状:皇上皇腊味 “煮豆燃箕”演绎商战风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31:22
  时间: 2007-03-19

心灵地图

 

红艳艳的,不仅是腊肠的颜色,还有老广州对皇上皇的信赖。

 

    关于“皇上皇”的最早记忆,是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时秋冬时节,电台常播放“秋风起,食腊味,皇上皇腊味最啱你”这么—段广告,莫名之间便有一种对皇上皇腊味的朦胧向往。终于有一天,家里买回了一些皇上皇腊肠,—根根色泽鲜亮,薄薄的肠衣包着的瘦肉枣红、肥肉洁白,蒸熟后腊香四溢,来不及等开饭便抓一条先尝为快,只觉甘美爽脆,酒香盈口。那一段琅琅上口的广告,以及初尝皇上皇腊肠的奇妙感觉,以后便把腊味等同于皇上皇一起烙在了童年的记忆之中。

    几年前初到广州工作,春节将至时,为该买些什么回家过年送给亲友颇费思量,忽然情前一亮——皇上皇腊味!后来发现这竟是多位家在外地的同事不约而同的选择,“皇上皇”作为一种体面的特产礼品,在广州“新客家人”中已是众望所归。

    在做广州老字号的系列采访时,常为之产生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耳闻目睹已经湮灭或行将没落的老字号多了,看到“皇上皇”这经历60余年风雨如今仍生机勃勃的企业时,反而令自己有些讶异,更有些惊喜。

 

很多老广州一家大小都是皇上皇的拥趸。

 

    在皇上皇下九路店,我与—些顾客攀谈起来,发观许多都是长期痴情不改的“老顾客”,五十多岁的戴女士颇兴奋地说:“嘿,我们全家大小都是皇上皇的拥趸,从我父母一辈直到我刚学会吃饭的小孙子都喜欢,可能要代代遗传下去不转口了。

    一位品牌专家说过:什么是名牌?就是价格比别人贵但又卖得比别人好的产品。—个企业,一个品牌,有什么比得上获得顾客要“代代遗传下去,不改变选择”之类情有独钟的表白更令人羡慕?

    皇上皇退休的前厂长、书记刘富对记者说,食品的口碑要代代相传,没有—直稳定的质量是不可能。选料上乘一直被皇上皇奉为圭臬:肉是最好的后腿肉和肥膘肉,酱酒是优质酱油,酒一定选山西杏花村的汾酒,汾酒很贵,不是所有腊昧企业都能坚持使用的,而皇上皇常一订就是整一个火车皮运回来。当然,时代对食品质量要求已日益提高,原来小作坊式生产由师傅技术和老板良心保证的质量,现已由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严格的生产流程监控来确保。自1981年起连续10多年的国优银质奖,闪照出其一点一滴毫不松懈的坚守质量关的努力。

    市场中“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十分严酷,躺在的老配方,老经验中睡觉的老字号许多已日渐式微。在市场经济意识方面,皇上皇人可以说是较早觉悟者,肋年代起便一直把敏感的触角紧跟多变的市场。多年来,皇上皇还形成了—个传统,厂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街道去组织顾客开座谈会,带上最新的腊肠腊肉请大家品尝,然后洗耳恭听“上帝”的意见。这样类似的座谈会不仅在广州开,还开到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有皇上皇腊味销售的城市。而这些反馈回来的鲜活信息,都成为不断改良口味、创新品种的重要依据。

 

“皇上皇”,古老的名称,现代的企业

 

    世界上唯—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60余年前,“东昌皇上皇”以挑战者的姿态进入腊味行业时,老板谢昌通过一系列今天看来仍有启发意义的新鲜商战策略而迅速崛起,成就了一个名老字号。近年来,新皇上皇人更以其务实创新的精神,让这老字号焕发全新的活力,渐成了一个载誉海内外的食品名牌。

 

寻找之旅

成名  “兄弟相煎”出名牌

    沿海珠南路南行,过—德路海味一条街而后数十米,特邀陪记者采访的两位78岁高龄的老“皇上皇”——曹棉老人和刘富老人指着两间铺面说:“南边是‘东昌皇上皇’最早的老铺,北边是‘八百载太上皇’的老铺,当年这里谢昌、谢柏兄弟开的两间腊味铺在生意上斗法斗得好激烈的。”时光的洗刷已使这条街道的骑楼陈旧斑驳,两间由一道窄窄的楼梯分隔开的两个比邻铺面现都已变成摆陈着鱼虾等海味千货的海味店,而就在这现在已寻找不出腊昧痕迹的旧街老铺,50年前曾上演着一段“豆箕相煎、兄弟斗法”的商战风云,由此也成就了两个著名的腊味老字号。

    自1947年开始足足有半个世纪就职于皇上皇腊味店、后曾任皇上皇下九路店副主任的曹棉老人向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皇上皇”在商战中成名的故事:老广州人都熟知,市内有两间颇有名气的腊味店:一是“八百载太亡皇”,另—是“东昌腊味店”。“八百载太上皇”的老板名叫谢柏,“东昌腊味店”的老板名叫谢昌。谢柏为兄,谢昌为弟。1937年广州沦陷后初期,谢昌还是挑担小贩,做—些咸鱼、茶叶、沙榄等生意,并自制肥皂出售,穿街串卖,小本经营。1940年初,他在“八百载太上皇”隔壁租一铺面,目办腊味店,起名“东昌”。

    谢柏谢昌兄弟俩同时经营腊味,两店—梯相隔,分庭抗礼。谢氏虽为兄弟,但“同行如敌国”,双方在生意上的角逐斗法,从未停息。开始时,“八百载”无论从办店规模,乃至产品知名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东昌”。面对现实,“东昌”老板绞尽脑汁,对经营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以求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寻求出路。应该说,谢昌是位颇有头脑的经营高手,在竞争中他不断亮出高招,使得产销量不断上升。

    腊味生意的好坏,销路的畅滞,与商品陈设的铺面有密切关系。曹棉说,皇上皇铺面铺货非常考究:每到秋冬,—个店—天挂起来的腊昧就有几千斤,从店门外挂到店内,挑选色泽最好的腊肠一排排挂上,再挂上金灿灿的腊鸭,一行10多只挂三、四十行,阵容十分气派,而且晚上光从不用光管,因为光管照出腊味的颜色偏蓝不好看,而大号灯泡则照得鲜亮诱人。

    商标招牌,历来被生意人视为发迹之源。招牌既要响,又要“意头”好,东昌老板对此可说是费煞心机。他与店员们合计许久,“八百载”称为“太上皇”,我干脆称为“皇上皇”!于是便一锤定音,在1943年,把“东昌腊味店”易名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一场招牌字号之战在谢柏、谢昌兄弟之间愈演愈烈。“

商战   三阵并施”,广告先行

    俗话说:“秋风起,食腊味”,当时腊味只是秋冬时制作出售,前后只有100天左右,如何不让其余时间不“关门大吉”?谢昌—次偶然经过第十甫“加拿大冰室”,被其应接不暇的畅销场面吸引住了,从而萌生了开办冰室的念头。   

    1947年初,”东昌”老板制订了一个“三阵并施,全年统筹”的营销策略:所谓“三阵并施”,就是在冬季全力以赴制造腊昧,叫作以火为主的“朱仙阵”;在夏季开设冰室业务,叫作以冷为主的“阴风阵”;在春秋两季,则充分利用腊味的“下脚料”,变废为宝,穿插制皂业务,叫作不冷不热的“温和阵”。1947年谢昌在海珠南店开办了东昌冰室,开创了本市腊味店兼营冰室业务的先例。

    “东昌”老板广告意识也很浓,经常利用电台、报纸、广告等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攻势。他不惜重金捐赠—幅前幕给市民云集的海珠大戏院,并绣上“东昌皇上皇腊味店”字样.让市民踏进海珠大戏院便先见“东昌皇上皇”。每年年底是出售腊味的旺季,“皇上皇”采取买—斤腊味送一本印有招牌挂历的办法,以增加店铺的知名度。抗战胜利后,还常在电台做广告,比如腊肠广告:“想,想,想,‘皇上皇’风肠,一年一仗,任君选尝”;肥皂广告说:“阿伯阿伯,点解(为什么)你件衫吟邋遢(这么脏),买件‘皇上皇’擦几擦,包你雪咁(般)白”。当时这两段广告语在市内大街小巷广为传唱。“东昌皇上皇”还开始利用“流动广告”,让一些人穿着印有招牌字样的线衫,穿街过巷;还在一辆汽车上镶上“皇上皇”广告的霓曲:灯管,装上喇叭,巡街播放广为宣传。这样“皇上皇”腊肠、肥皂也渐渐家喻户晓,深人人心。

    到了1949年,“皇上皇”除扩充了海珠南老铺以外,又开设了太平路“为记”分店及下九路“下东昌”分店,并在紫薇洞、大新路、石公裥开设了3个工场,制肥皂和冰棍,成为广州腊味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商家之一。

 

今朝  历久弥坚,笑迎客往

 

如今,皇上皇依然保持一半是腊味一半是冰室的传统。

 

    熙熙攘攘的九路步行街,1947年就开张的“皇上皇”下九路铺就坐落在下九路与文昌南交汇处的附近。该铺在“皇上皇腊味店”的大金字招牌下,已用玻璃墙—分为二:三分之—店面用来卖各式腊味,另三分之二店面则经营雪糕冷饮和风味小食。

    半个世纪的风雨后,这条老街的商铺大多如“城头变幻大王旗”般几经转营或易主,而“皇上皇”这老铺却历久弥坚,依然笑迎天下顾客。

    当然,毕竟数十年了,这个店也几经变迁。刘富、曹棉两位老人介绍,公私合营后至so年代这近三十年中,专卖“皇上皇”腊味的店曾就独此一家。一直到80年代初,下九路铺仍是“前店后厂”式的,如今餐饮店的里间曾是腊味加工工场。以前冬天做腊味,夏天制冰卖冷饮,一般国庆节前后开始卖腊味,—直到次年的五—节前后。五—过后的夏季全店摇身—变成为饮冰室。50年代中,皇上皇在马涌建成现代化加工厂后,后面的小加工场搬空而扩充做八南面,秋冬这里生意十分火爆,总是人头攒动,还常有—些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也慕名而至,店内职工应接不暇。春市前后,往往前一个晚上运来几卡车的腊昧,第—天就一销而光,多的时候—天的营业额就达 90多万元,员工们数钱部数到手软。后来分销渠道多了,各大商场都有皇上皇腊味卖,这里才改成观在以小、食店为主的格局。

   

谈话录

 

78岁的刘富和曹棉老人在此度过大半辈子。

 

叙述人:刘富(60年代进入皇上皇,90年代曾任皇上皇食品厂厂长、党委书记)

    1956年公私合营后,皇上皇划入广州食品公司(现为广州食品企业集团),海珠路店号撤销,只保留下九路铺。

    “文化大革命”中,“东昌皇上皇”字号既含资本家老板名字又有“帝王思想”,这个有三层楼的高大招牌  夜间便被拆下砸烂了,店名改为“红上红”,过了几年又改名为“广东腊味店”。这段时间里,“皇上皇”字号便被埋没了十多年,不过人们还是认这老铺的腊味为正宗,许多家住东山区、海珠区的老顾客辗转搭车到这里购买。

    60,70年代,肉食品很少,买腊昧是要凭猪肉票购买的,市民买了腊味便买不了肉,但冬天的时候还是很多人宁愿买腊味而不买鲜肉。

    1981年,恢复了“皇上皇”老字号,设计了现在皇冠状的皇上皇商标,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现在的“皇上皇”已经从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场,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肉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拥有马涌和磨碟沙两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腊味产品由原来的10多个发展至今已研制出高、中、低档近100个品种,还生产中西式方便食品、包点、雪糕冷饮、月饼、粮、油制品等食品系列,获得荣誉无数。

 

印象记   

骆女士(40来岁,某广告公司经理):

    我一直住在西关,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喜欢吃皇上皇腊味。70年代的时候,皇上皇还相当难买的,冬天才有,要托人才—能买到。以前食品还不是十分丰富的时候,皇上皇腊昧是我们家的冬天的主要食品,现在吃的东西多了,但皇上皇还是我家四季常备的,夏天就放在冰箱中冻着,家里来了客人做起来也很方便。这几年“皇上皇”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用不同调味用料做出不同的新口味,多了许多选择,我经常去它下九路的门市部,发观有新品衬就买回家尝尝。有时头来送礼的时候也忍不住买多—份自已吃。

    何伯(65岁,退休):“皇上皇”腊味我已经吃了四、五十年了,基本上就认这个牌子,它鲜甜,不肥不瘦,甜而不腻,我也比较尝试过几个不同牌子的腊味,但始终觉得皇上皇是自己最喜欢的。冬天时吃得特别多,吃腊肠、腊肉我最喜欢拿来蒸熟吃,或者是焗饭,一般不太喜欢拿来炒菜,因为我觉得不如蒸或焗那么原汁原味了。

 

商战成名

    解放前,广州市内有两间颇有名气的腊昧店:—是“八百载太上皇”,另一是“东昌腊味店”。“八百载太上皇”的老板名叫谢柏,“东昌腊昧店”的老板名叫谢昌。谢柏为兄,谢昌为弟。兄弟俩同时经营腊味,两店一梯相隔,分庭抗礼。开始时,“八百载”无沦从办店规模,乃至产品知名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东昌”,后来,谢昌在竞争中不断亮出高招,终于反败为胜。

    谢昌又想,“八百载”称为“太上皇”,我干 脆称为“皇上皇”!于是便—锤定音,在1943年,把“东昌腊味店”易名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

    1956年公私合营后,皇上皇海珠路店号撤销,只保留下九路铺。“文化大革命”中,“皇上皇”改为“红上红”,以后又改名为“广东腊味店”。1980年,恢复“皇上皇”老字号。

 

民间语文

    “想,想,想,‘皇上皇’风肠,—年一仗,任君选尝。”

    皇上皇肥皂广告:“阿伯阿伯,点解你作衫吟邋遢,买件‘皇上皇’擦几擦,包你雪咁(般)白”。

    “秋风起,食腊味,皇上皇最啱你。”

    “皇上皇腊味,越食越欢喜。”   

 

趣话轶事

“石屎妹”

    皇上皇上下九路店建于1947年,是—座四层的骑楼。据曹棉老人回忆,在没升降机的当年,要把砖头运到二、三、四楼,如果用肩挑显然十分辛苦,修这楼时用了一种当时常见的“机械加入工”的方法:在楼上装—滑轮,用绳子绑好砖头,绳子另—头绑—箩篷,人在楼上坐着箩筐;滑下,砖头便升到楼上。建筑队一般养有—些肥胖女人,专做这种上楼后滑下五送砖头的工作、俗称“石屎妹”。而当年年轻好动的他看着好玩也充当了几次“石屎仔”,到高空坐进箩筐凌当而下,运了好些砖头。   

   

梅艳芳与“皇上皇”

    香港明星梅艳芳记得自己有——个愿望,就是长大后,第—次拿薪水的活,就得去“皇上皇”买一只童子鸡给自己享受,回馈自己,因为她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放学经过“皇上皇”,都在围观流口水:

    这家皇上皇,就是解放后谢昌到香港另起炉灶开的腊昧店。

   

制作诀窍

 

 

    创业初期,老板谢昌亲自制作腊味,选料用猪后腿肉和肥膘肉:严格控制“三七肠”、“八肠”的等级规格;选川纯正的玫瑰露酒。并生产工场指挥制作,无沦一条绳、—滴水、—油(肥肉)都把得很严,制作时要求“灌得 (满)、斟得匀、绑得紧,”除此之外,还从南海来酱油师傅,在东昌三楼自晒生抽、老抽。这样便使东昌皇上皇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酱油香)、“风味”(腊味香)、“香味”(酒香)。 

 

交通指南

 

    老店位于下九路3号。坐3、6、9、15、25、61、66、82等路公交车长寿路下车,或搭地铁长寿路下,步行15分钟即到。

 

本版执行/本报记者    严家森  实习生   陈国金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来源: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