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判处终生孤寂小说: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 作者: 刘俊明 来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12:29
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

【摘要】本文就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思想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是佛教文化中“空”的智慧、慈悲的精神,禅定的心身保健、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烦恼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佛教文化中有关心理保健的积极因素,为大众服务。

关键词】佛教文化;心理健康;空;慈悲

现代心理卫生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佛教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卫生的三个水平上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佛教思想在本质上与科学、唯物主义、无神论是根本对立的。但是,作为东方文明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哲学思想库存,也蕴藏着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我们主张对佛学思想中的某些辩证法颗粒和唯物主义因素,尤其是体现人类智慧的某些内容,应该努力发掘,认真总结,批判地继承这些人类认识史中的宝贵财富。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佛教也看出了世人在精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将贪欲与无明看作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对此不可过于执著,否则就会产生烦恼乃至痛苦。这和现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所追求的身心和谐、统一和平衡的目标是十分相似。本文就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空”的人生智慧

佛教里的“空”并不是虚无缥缈,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它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存在。这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运动、联系的观点是相似的。“空”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灵魂。“空”的观点认为世间的万物都不会是永恒的,它只不过是事物走向衰亡的一个过程而已,世界只是一个过程的集合。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空”还意味着看待事情一分为二,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比如乐师纵使找到一根做上等乐器的木头,只有把它挖空,把内存全部舍弃,它才能容纳并放出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乐器都是由于中空,才能演奏美妙的音乐。只有先倒空你的杯,才能装进你要喝的茶。只有在空白的纸上,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佛经里说,当解脱之时,一切皆空,就连“空”这个概念也要空掉,做到“空空”。“空”也是辩证否定的过程,正如一位禅师所说:“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悟道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每一次的空就是一个进步,不断的空的过程就是我们的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的过程。

“空”的最高境界是“涅槃寂静”,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高于一般水平的心理健康,即超心理健康。在人本主义看来,心理防御的心理健康是低水平的,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的,即彻底放弃心理防御,这就是超心理健康。我们换句话说,心理健康其实就是培养健康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态就是培养人生的境界。佛教的“空”以豁达、开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淡泊、宁静的心境体味人生,以进取、积极的态度创造人生。有了这种“空”的境界,人就能安于平淡,甘于宁静,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二、“慈悲为怀”的伦理道德观

佛教伦理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其信仰者对众生要有哀怜之心,并在此基础上广修善业,其核心的内容是“慈悲利他”、“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是基本相同的。用儒家的话来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若用范仲淹的话来讲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讲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再通俗一点就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佛教慈悲观中的“慈”是指把快乐带给别人,“悲”是指帮助别人解除痛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悲”做得比“慈”要好,“慈”相对做得欠缺一些。比如,父母有病,能在医院守候,尽心尽孝,但父母健康时,却忽略了多陪陪父母,和他们一起娱乐,对他们精神上的赡养做得不够。佛教里的“菩萨”本来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全心全意普渡众生的修行者,由于他们“慈悲”,“菩萨”就成了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英雄的化身。

佛教坚持拒恶从善的观点。佛教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它肯定善良战胜邪恶的必然性,强调了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具有明确的道德导向性。这一点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行为具有相当正面的激励作用和心理的安慰作用。佛教坚持宽容待人的处世态度。佛教将“忍辱”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要求修行者以平静之心对待侮辱,以战胜烦恼。佛教主张在助人中得到快乐。大乘佛教要求修行者,必须行“布施度”。在这一伦理影响下,不少人致力于各种公共慈善事业。他们在布施中,感到了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减轻了不少对生活的怨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善良、宽待别人、乐于助人的人,可以得到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能够缓解他们日常生活中常存在的焦虑。他们的善举获得了社会和别人的赞誉,这种赞誉常常填补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孤独,从而深感人间温暖。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良好的伦理行为会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道德上的强者也容易成为心理上的强者。佛教通过道德教化,使人获得了扶危济困,造福社会的伦理道德力量。许多人正是在这种实践中产生道德上的优越感,进而转换成心理的优势。

三、“禅定”的身心保健方法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以教主自称所受的神启为源不同,佛教之源被归于释迦牟尼在禅定中思索的体悟,禅思是佛教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禅定是一种训练心意的功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禅定目的在于“聚精会神”,从而可以集中精神而不是精神涣散。好像是一缕激光束,分散时软弱无力,一旦聚焦则可削金镂铁。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任何禅定的共同特征是“静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做的“沉思”实验表明,“沉思”的被试在沉思期间,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呼吸率、每分钟通气量、以及动脉血乳酸盐水平等均显著下降。而这些下降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水平的下降有关。这种“沉思”练习对焦虑和恐慌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可以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槃境界”。在禅定的高级阶段,不仅要静坐调身,还要进行“内观”,进行悟道。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本身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自己以后,会产生很多情感体验,包括罪恶感、被爱感、发现自我和他人的喜悦,通过接受自我和接受他人所产生的安心、精神上获得解放感。

从心身相关的观点来看,由于禅定可以保持心理的稳定,因而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当中,保持身心的健康。禅定可以使人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所以它不仅限于不得病这种消极的健康水平,而且对于没有病的健康人来说,它还能活跃心身的机能,达到真正的健康的目的。这种以静为主的保健方法对于中年人来说尤其适用。修习禅定要保持松静愉快的心态,这对各种心理障碍有直接的康复治疗作用。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使练功者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从而使其保持自身康复的机能达到充分发挥的最佳状态。修习禅定,不仅在外显意识上缓解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在潜意识上消除心理压力。

四、对“烦恼”的深层认识,对“自我”的正确把握

“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静。它泛指与佛教主张的寂静状态相对立的一切思想活动和欲求情绪,被认作是一切众生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总原因。烦恼的种类有六种:贪、憎、痴、慢、疑、恶见。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的这些烦恼、痛苦都根源于“我执”,即太执著于“自我”。佛教里虽然说到“人生是苦”,但并非指人生只有苦难,毫无快乐。很明显,人生既有苦,也有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我们趋乐而避苦,这是人性中的固有的本性。人们越是趋乐避苦,越是陷于苦与乐对立的痛苦之中,正是这一过程构成了苦。对这种苦,这种烦恼,佛教还认为“烦恼即菩提”,认为烦恼由浅而深层层深入,则相应地转化烦恼的智慧也是步步透出。体现了智慧随着烦恼的体验而深化。这种对烦恼体验的智慧,对于现代人很有启发。

佛教用“无我”来面对尘世的种种外境,以解脱种种烦恼痛苦,但并不是说没有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相反,佛教非常重视自我。佛教里有一句话是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意即强调自我,这并不是说以个人身心欲求为中心的妄执之我,而是超越了个人生死的真实之我。“惟我独尊”是在为群体的奉献中,体现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并从中获得为世所尊的真实自我,获得充实自信的人生。现代人要获得身心的平衡,就要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我,接纳自我。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正视并接纳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去除压抑和正视现实的过程,很多人不能正视并接纳自己,其根源在于他们的“超我”把恶念与恶行等同起来,他们被“超我”压得太厉害,以至于从最初的丧失自己的勇气和愿望,发展到丧失正视自己的能力。而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深层心理,则可以使他们降低自责和自罪感,可以使人的精神获得解放。马斯洛也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的人,能充分理解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理解他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他们理解人性的弱点,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努力改正自己的弱点,但不会因为自己的弱点或者缺点而陷入自责以至于无法自拔的状态。而佛教文化以一种高明的智慧来对烦恼进行转化,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自我,健康的自我。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之中,因此,西方学术界中有人认为佛教是唯一的“无神论”宗教。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自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的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人们以许多新的启发。我们可以借鉴利用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为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佛教哲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6.

[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陆小佐.当代心身疗法临床与自疗 [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4]姚鑫山.个别心理辅导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徐俊冕.心灵重塑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6]佛源.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 [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7]吴平.名家说佛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8]潘宗光. 心经与生活智慧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郭建军.健康心理咨询手册 [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