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官网:宣教神学 序 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32:38
序 论
宣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历史、神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不同的领域。但是虽然宣教学涵盖这些领域,我们不能容让「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使宣教学随从这些人文学科的思想潮流而走。相反地,当我们要探讨宣教的理念及策略时,我们应该先从神学的角度来思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宣教事工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属灵指导原则。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探讨宣教神学的种种问题之后,我们期望大家对下列四个问题,都能有一个清晰而且深刻的认识:
1. 神是「宣教的神」
近代的宣教学家常常提到一个拉丁文的名词Missio Dei ,意思就是「神的宣教」(The Mission of God)。的确从圣经来看,三位一体的神乃是「宣教的神」。而且从旧约到新约,很清楚地神的救赎计划对象一直都是「普世性」(Universality)的,而非仅仅只针对以色列这个特定民族或国家。
此外,圣父、圣子与圣灵三个不同的「位格」,在宣教的角色及分工上,也都发挥了不同的功能。整体来说,圣经(特别是旧约)渐进地指出:基于神的本性,父神的恩典及永恒的救赎计划,是包涵所有的种族及世代的。新约圣经(特别是四福音书)则借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及复活,显明神的救赎计划将如何实现在全人类身上。最后,使徒行传及其它新约书信,强调圣灵如何在世上运行,使神的救赎成就在个人、家庭及各民族当中。有些近代福音派宣教学家指出,这种从三位一体神之观点而建立的「三一神宣教学」(Trinitarian Missiology),是当今宣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
2. 圣经是「宣教的书」
很多人一想到宣教,就以为圣经中有关宣教的经文,都来自于新约圣经。其实从创世记开始,「宣教」的主题就一值贯穿着整本圣经。在创世记第一章到第十一章,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神的普世胸怀。而创世记第十二章,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亚伯拉罕之约」,更将全世界的万族万民都包含在神的救赎计划之内。
不但是创世纪,从出埃及记以后的历史书中,也有许多关于宣教的纪录或宣告。而诗篇及先知书中,神的「普世」胸怀更是昭然若揭了。到了新约,则无论是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书信,「宣教」都是一个明显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说圣经是一本宣教的书。一百年多前,Martin Kahler甚至说:「宣教是神学之母」。
3. 圣经中有关宣教的启示是渐进的
虽然圣经是一本宣教的书,而且新、旧约圣经也都有关于宣教的启示,然而我们也必须谨记:圣经的启示是「渐进的」。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进展,神逐渐地向人显明祂的计划及心意。这种「渐进的启示」(Progressive Revelation),在基督论及末世论中格外明显,在宣教的启示上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会注意到:谈到宣教,旧约比较多是「隐喻式」(implicit)的,新约则多为「明示式」(explicit)的;旧约的宣教常是「被动」的,新约则多为「主动出击」的。旧约固然已经把神对宣教的心意和远景宣告出来了,但是直到新约,有关宣教的策略、方法、原则才被清楚地记载下来。
最后关于宣教的概念,很多人注意到似乎旧约与新约有明显的差异。有人形容旧约似乎是「向心式」(Centripetal)的,而新约却是「离心式」(Centrifugal)的2,也有人称之为「吸引式」(Attractive)与「扩张式」(Expansive)3。其对比如下:
旧  约
新  约
宣教模式
向心式
离心式
有关宣教的「钥字」
「来吧!我们…」(弥4:2)
「你们要去…」(太28:19)
代表性经文
弥迦书4:1-2
马太福音28:18-20
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过分简化的「二分法」的成见,免得以偏盖全。因为虽然旧约的经文及启示似乎倾向于「向心式」,但是仍有一些明显的「离心式」例子(如约拿)。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更详细的去探讨,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4. 宣教神学与圣经神学及系统神学的关系
如众所周知的,一般神学有「圣经神学」与「系统神学」两个系统,但是「圣经神学」是「系统神学」的根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先从不同的圣经作者的著作中,找出每一卷书的信息主题,然后我们才能再从之归纳出贯穿全本圣经的救赎论、基督论、末世论等议题的教义。前者就叫做「圣经神学」,后者就是所谓的「系统神学」。希伯(Paul G. Hiebert)曾分析「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和「宣教神学」三者的异同,并以下表来说明4:
系统神学
圣经神学
宣教神学
来源
圣经是神的启示
圣经是神的启示
圣经是神的启示
问题
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性真理?
什么是圣经「信息」在原来及现今的意义?
圣经对人类现在特定的情况告诉了我们什么?
方法
抽象的逻辑推理
历史学
依据前例及已有的教导
结果
帮助发展对圣经世界观跨时代的(synchronic)了解
帮助发展对圣经世界观历史性的(diachronic)了解
帮助发展基于圣经世界观而有的宣教异象及动力
限制
不容易在经文与神学架构之间,普世性与特定环境间,及神的奥秘与解释之间建立桥梁。也不是宣教性的。
不容易在经文与神学架构之间,普世性与特定环境间建立桥梁。也不是宣教性的。
不容易在今日与宇宙性架构之间,及现今与宇宙性时间和「信息」之间建立桥梁。
宣教神学是透过系统神学及圣经神学来了解圣经,但是宣教神学乃是要在圣经真理与宣教士所事奉的工场之社会、文化及历史的背景间,搭起一座桥梁。因为宣教神学家的工作,是要将福音传递给及应用在现代人身上5。但是系统神学、圣经神学与宣教神学三者仍然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我在撰写《宣教神学》本书时,也是从圣经神学的观点着手,先去了解从旧约到新约,从先知到保罗对宣教的启示。宣教学家彼乔治(George. W. Peters)就曾说6:『宣教神学是圣经神学的「核心」(core),而不是其「附录」(appendix)。』
然后到了本书的后半部,我才紧接着探讨当代宣教神学中的几个重要的议题。这些宣教的议题,是近代宣教学常常讨论的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宣教,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的方法是先从圣经的根基上去思考,再来讨论这些宣教议题的争论。
主要参考书目
坊间有关宣教神学的书并不多,中文的翻译本更少见。下列书目是作者在撰写本书的时候,主要参考的书目。
1. George W. Peters, A Biblical Theology of Missions, Moody Press, 1972
2. J. Verkuyl, Contemporary Missiology: An Introduction, Eerdmans, 1978
3. 贾礼荣(J. Herbert Kane),黄彼得译:《宣教神学的圣经基础》(, Christian Missions in Biblical Perspective),东南亚圣道神学院,1980.
4. Walter C. Kaiser Jr., Mission in the Old Testament, Baker, 2000
5. William J. Larkin Jr. and Joel F. Williams (ed.), Miss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An Evangelical Approach, Orbis Books, 2003
6. 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Orbis Books, 1991. 中译本:《更新变化的宣教》(白陈毓华译),华神,1996.
7. David J Heessslgrave & Edward Rommen, Contextualization: Meanings, Methods and Models, Baker, 1989
8. Ralph D. Winter & Steven C. Hawthorne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3rd ed.) William Carey Library, 1999
9. Roger E. Hedlund,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in the World: A Biblical Theology, Baker, 1985.
10. John M. Terry, Ebbie Smith and Justice Anderson (eds.), Missi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History, and Strategies of World Missions, Broadman & Holman, 1998.
11. Donald Senior and Carroll Stuhlmueller, The Biblical Foundations for Mission, Orbis, 1989.
12. William D. Taylor (ed.), Global Missi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Iguassu Dialogue, WEF/Baker, 2000.
参注:
1 Alan Roxburgh, “Rethinking Trinitarian Missiology,” in Global Missi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ed. by William D. Taylor), WEF/Baker, 2000, p. 180-88.
2 George W. Peters, A Biblical Theology of Missions, Moody Press, 1972, p.21
3 Jonathan Lewis, “Two Forces,” in Perspective, WEF/Baker, 1999, p.60-61.
4 Paul. G. Hiebert, “Spiritual Warfare and Worldview,” in Global Missi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ed. by William D. Taylor), WEF/Baker, 2000, p. 165.
5 同上,p. 167-68.
6 A Biblical Theology of Missions, p.27.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