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航医院体检中心:东方文化西方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5 00:14:15
方文化西方语 (2009-10-16 07:55:11)转载 标签:

翟华

礼仪

用餐

说话

国人

文化

东方文化西方语

分类: 读书,学习,思考

一直很喜欢读翟华的《东方文化西方语》,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值得学习。选择一部分,细细品读。

中国人的大嗓门崇拜。

作者在国外数年,对国人的大嗓门领教很深。他说在偌大的戴高乐机场,乘客成千上万,但就是没有首都机场的人声鼎沸。只有当中国班机抵达时,才给戴高乐机场带来一点生气,吆喝声此起彼伏。

几次在国外的遭遇,让他开始注意起国人的这个特点。他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嗓门大,是因为汉语本身的发音。以北方音为基础的中文普通话所有字词均以元音(如“啊”、“喔”、“额”、“衣”、“乌”、“迂”等)结尾,中国人说话时不闭嘴,拉长音、加重音都会方便。比如中国人发怒时大叫:“住口!”声音够洪亮吧,但同样的话用英语说是“Shut up!”,两个单词都是闭嘴发音,所以声音想高也高不上去。加上汉语还有四声之分,就更需要通过音量来区别了。

这一点我小时候在看译制片时就注意到了,外国人说话时嘴巴总是拉得平平的,久而久之,他们的嘴唇也变成薄薄两片;而中文的发音变化多,需要整个嘴的肌肉一起参与运动,可以自然地放大音量。

往深里探究,作者认为汉文化里对声音大的东西都有一种崇拜。比如春节时是“爆竹声中一岁除”;胜利了要“高唱凯歌”;改朝换代时,又是“劈雷一声震天响”等等。有意思的是,中国这种喜爱热闹、怕寂寞的性格在语言上就行不通,比如“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花言巧语”等等,根本就不鼓励多说话。在学校里上课,教室里只有“鸦雀无声”,才表示纪律好,大家听得认真。作者在国外留学时,课堂上除了中、日、韩学生正襟危坐外,其余国家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提问。即使有不明白的问题,中国学生也会选择课后与老师个别讨论。这种“沉默现象”与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实这一方面可能是语言水平不如人,为免出错尴尬丢面子就选择不说话,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论语》里就三番五次地提到“君子欲讷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

说到中国人的大嗓门,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吃鸡蛋怎么能丢了国家的脸?》。文章提到一名中国人在维也纳的一个餐厅吃饭。她把鸡蛋在桌上轻轻地敲了一下,刷的一下整桌的老外都向她投来注目礼,其中一个还拿起汤匙柄示范:轻轻敲蛋壳,然后慢慢剥掉,让她闹了个大红脸。旁边就有人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竟然连吃个鸡蛋都丢了国家的脸。

后来她把这件事向一位旅美多年的朋友请教。朋友告诉她,首先在公开场合,外国人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所谓的“高雅”,越富裕的人越喜欢把饮食当成一种享受与社交,而非仅仅是吃饭。所以在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能破坏就餐的气氛。她把蛋轻轻一敲,发出的声音影响了他人的进食,就是一种不高雅的行为。那个提醒她的外国人已经算是很友好了,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如果人家真的瞧不起她,只会对她横眉冷对,才没人费那功夫呢。其次,国外越高雅的餐厅,地位越高的人,说话的声音也越小,完全不像国内的餐馆,声音越大就表示生意越兴隆。在高档餐厅里基本上只能用“耳语”来说话。此外千万不能对服务员呼来喝去,必须耐心地等待。国外上菜非常慢,服务员做事也总是慢条斯理。如果要高雅地表示自己焦急等待的心情,可以在服务员经过时轻轻招手说一声:“Excuse me!”,然后表示自己的牛排只要五分熟就够,这就是间接地提醒服务员快点把正餐端上来。还有,在国外吃饭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菜和肉要用刀切成小块才能放入口中,口腔两侧也不能有明显的突出,绝对不能嘴上油水满溢,腔如洪钟,这都不是上流的用餐法。喝汤时要等汤微微变凉后,用小汤匙送入口中,不能用双手端起碗一饮而尽。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少言,低音,谦让,无私”八个字。最后朋友告诉她,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一可以问邻座的人,二可以观察别人怎么吃,就像林妹妹第一次进大观园时举手投足都小心谨慎,察言观色。

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非常震撼。那位旅美的朋友说,很多外国人称呼没有礼貌的华人为Chinese pig,认为这是一群没有礼貌、无知的人,说得极为刺耳。虽然这里面有文化上的差异,但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罗马就应该像罗马人那样生活。而且不得不承认,很多西方的礼仪确实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左行右立”、“女士优先”、“先下后上”等等,体现了一种以他人为先的理念。“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方便别人其实就是方便自己,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学习并为我所用。

当然在学习优秀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环境的差异,千万不能犯了禁忌。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很火的“抱抱团”,看到任何陌生人都上去给一个拥抱,吓得有些人大惊失色,以为遭到抢劫了。拥抱,在国外都是司空见惯的礼仪,正式场合都能使用,可以很快拉双方距离。但在国内,由于文化不同,如果要行礼,一定得征得对方同意,问一声“我能拥抱你一下吗?”一般来说同性之间可以用这种礼仪,异性的话还是握手为上。

一整天不说礼貌用语的能力。

翟华在北京的出租车上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我们必须做到说好五句话:“您好”、“请问您去哪儿”、“请带好您的物品”、“谢谢”、“再见”。一路上司机谈天说地,但就是没有说牌子上的五句话。后来他发现很多国人可以在一天之内都不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等敬语,而且从来不会感到有任何不妥。

作者认为,从字典上能找到这种现象的答案。“礼貌”的礼字,有典礼、礼节、礼仪的意思,而貌则表示外表、模样。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礼貌就是做出礼仪的样子,而并不真正行使礼仪。说“谢谢”的标准回答是“不客气”,既然不用客气了,所以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懒得再讲究礼貌用语了。古人说:“大恩不言谢。”引申开来就是一家人不言谢、知音不言谢、君子不言谢、哥们儿不言谢、密友不言谢也。如果说了“谢谢”,那反倒见外了。

当然这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按我的经验来说,生活中多说一些“你好”、“谢谢”、“再见”等敬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买东西时营业员找回零钱,说声“谢谢”,收到她善意的一笑;下楼梯的时候如果想请别人让一让,先说声“对不起”,再来一句“谢谢,请让一下”,相信没有几个人会顽固到无动于衷;请同事帮忙递文件,也及时来句“谢谢”,同事心里乐开了花;收到生日的祝福,“谢谢你的心意”,多温暖啊。虽然有的人觉得朋友熟人之间说谢谢,显得做作,有故意拉开距离之嫌,但我想嘴甜不害人,大部分人还是乐意接受的。一次我坐出租车,上车就向司机说“谢谢”,然后告诉他行车路线,下车时我又是一句“谢谢”,请他把发票递给我,临走时关上车门说“再见”。那位司机最后特意回过头来,笑意盈盈地对我说:“小姐,您可真有涵养。”短短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一下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没有什么不适宜吧。所以,还是应该按照“礼仪之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中国人的“差不多”习性。

国人答应一件事,总是说“我过两天给你”,这“两天”可不是真的两天,或许是五六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甚至根本就忘了这回事。上世纪60年代,一个外国代表团来访问中国,问中国有多少人口,当时接待的官员说有六七亿吧。对方一听就很惊叹:“中国真伟大,一差就差一个亿。”

翟华认为中国人“不计其数”缺乏精确观念可以从诗词文化里找到线索。唐诗里大量数字都没有确切数字,比如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这些诗中的数字大多是虚指,即“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人的“差不多”的模糊性与古代诗歌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人常常“颠三倒四”,说时间是“一袋烟的功夫”,说高度是“日上三竿”,说距离是“十万八千里”,总之“八九不离十”。

呵呵,我想其实这些例子只能说明汉语的博大精深。数字一般不会实指,只是用来形容数量极大。确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去准确计算,古人的这种创造其实也是适应当时科学技术的产物。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我想国人也不会处处都“差不多”的。

以上是将书中内容摘录了一二,觉得这本书对于自己学习语言、文化确实有很大帮助,建议大家都可以去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