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劫难3装备合成:内蒙古博物院: 让草原文化穿越时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17:26
内蒙古博物院:
让草原文化穿越时空
本报记者 杨易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29日   第 08 版)
白那查神像
CFP供图
猛犸象化石
杨易锋摄
博物院院长塔拉
杨易锋摄
小小的棋盘上,一枚棋子向前跳了一格;旁边一个有篮球场那么大的棋盘上,“一枚”穿着蒙古武士铠甲的“活人棋子”竟然也随之向前“跳了”一格把另一枚棋子“击倒”并且赶出棋盘。这不是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的虚构场景,而是内蒙古博物院的互动项目“真人蒙古象棋”的真实场景。
“太有意思了,我以为这样的游戏在嘉年华才能看到。”站在棋盘外的李颖是四川人,她这次是到呼和浩特(以下简称为呼市)的男朋友家度假,第一天就被拉到了博物院。“没来之前,我想博物馆能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如今像李颖这样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一下飞机就被当地的朋友介绍到博物院来参观。“冬天和初春,内蒙古的草原上一点绿色都没有,到博物院体味草原文化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在博物院里采访,记者看到一些拉着行李箱的游客。“这里离着机场近,所以成为了很多来呼市游客的第一站或最后一站。”留着一脸大胡子颇有“草原风范”的塔拉院长说起话来温文尔雅。“从某种意义上说,内蒙古博物院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2010年,博物院全年的客流量达到132万人次,今年春节,内蒙古博物院客流量又创新高,仅初五一天博物院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不少。
内蒙古博物院的前身是内蒙古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整体建筑面积仅为1.5万余平方米,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献礼项目的内蒙古博物院建于2006年,单是占地面积就达5万平方米。“建筑气势宏伟、展厅规模庞大、展品种类丰富、内涵地域特色明显是内蒙古博物院有别于‘老博物馆’的主要特点,而趣味性和互动性更是‘老博物馆’所没有的亮点。”塔拉微笑着平和地说。
在草原风情展厅里,一名身着蒙古袍的美丽少女和一个孩子正在一堆木架前比比划划,旁边一位母亲微笑地看着他们。原来,这也是一项互动活动——由工作人员向游客讲述蒙古包的搭建过程,游客可以自己动手拆装蒙古包。据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乌兰介绍:“游客在娱乐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了解了蒙古族的建筑风俗。另外还有马鞍的制作、哈达的敬献礼仪、蒙古族婚礼的过程等互动活动让游客充分了解蒙古族风情。”
塔拉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与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旅游的过程其实是从房子走出去,走了一段时间,又走进房子,前面那个房子是家,后面的那个房子就是博物馆。”塔拉用这样幽默的比喻阐述了近年来国内乃至全世界博物馆游的日益红火的局面,“而博物馆也必须向趣味性和地域性靠拢。”内蒙古博物院在免费开放后,增加了大量的互动性和娱乐性活动,比如互动空间、博物院闹元宵、博物院过端午、博物院自己的“百家讲坛”——带有互动性质的博苑讲坛。而内蒙古博物院的地域性,更是在博物院的每一处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草原风情、草原雄风、草原服饰,这些展厅的名字,一听就具有内蒙古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而远古世界、古道遗珍、地下宝藏、飞天神舟等展厅展出的内容,都分别讲述的是内蒙古地区远古史、民族史、矿产资源等不同领域的“故事”。
在草原雄风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许多特别珍贵的文物,而这些躺在展柜里的文物按着年代的顺序,分别讲述了内蒙古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的历史。漫步于此,仿佛穿越了草原荒烟蔓草、铁马金戈的昨天。
走出展厅,便是内蒙古博物院中巨大的过廊和门厅,这些地方处处流淌着少数民族的韵律。门厅的巨大园顶,像是蒙古包的顶部,呈穹庐状,上面雕刻着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祥云图案,而门廊和墙壁上的花纹也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特色。在博物院的四楼,坐在蒙汉茶吧里品着温香浓郁的奶茶,回想着在博物院里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恍惚间,自己仿佛不是身处闹市中,而是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围着篝火看着夕阳渐渐落下。
蒙古族风情还在工作人员的身上“流淌”:内蒙古博物院的讲解员都身着蒙古袍,无论是高挑美丽的女讲解员,还是金发碧眼的志愿者,甚至那些还在上小学利用假期到博物馆充当小小讲解员的小志愿者,都穿着蒙古袍在游客面前认真地讲解着:“这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女讲解员秦娜告诉记者,现在蒙古袍就是她们的工作服,传播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就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内蒙古风情就是她们的职业情怀,而像一个大蒙古包的内蒙古博物院就是她们的家!正如塔拉所说,博物院的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走出内蒙古博物院,回头一望,记者发现,博物院外部楼梯竟然是一片巨大的人工草坡,远远看去就像一望无际的草原。这一刻,记者彻底信服了院长塔拉那句话,内蒙古博物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让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之旅穿越地域、穿越季节、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