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烦原文及翻译:再说苏州的会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22:15

再说苏州的会馆

(2011-03-27 21:20:36) 标签:

安徽会馆

棺木

会馆如林遍苏州

连升三级

麻姑献寿

文化

早些年写过一篇《会馆如林遍苏州》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如今重看,文中所述尚没有过时,说得还算到位,不过失之简单。会馆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没有说到,不妨作点补充。

先把旧文引在下面——

苏州之有会馆,大约始于明末清初。会馆是由侨寓苏州的官绅及在苏州经商的外省商贾集资购地兴建的,旨在联络乡谊,并给出门在外的自家“老乡”提供一点食宿上的方便。在古人心目中,“维桑与梓,必恭敬只”(《诗经》),向来就对桑梓之地抱有深厚的感情,当个人在外地或功成名就,或发财富家,是不会自私到只顾自家,而忘了家乡的。他们总会想着为家乡人做点事,于是,会馆就应运而生:既睦乡谊,又通声气,真是何乐而不为哉!
  苏州的会馆曾经盛极一时,最盛时遍布苏州各处,达三、四十座,但到了清末,却渐次式微。现存的不过阊门外北濠弄的潮州会馆、临顿路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平江路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阊门内天库前的武安会馆和胥门外枣市街的嘉应会馆等,数处而已。而其中保存最好的当推全晋会馆,现在是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其中的戏台,为苏州现存古典戏台中最为精美的一座。
  会馆除了具有如今所谓的招待所的性质外,还可用作私人聚会之用。只要是同乡人需要,就可以借用这里的场所进行春节团拜,婚丧嫁娶,喜庆宴会等。因此会馆大抵建有戏台,喊上一个昆曲名班或京班,演几出《连升三级》或《麻姑献寿》或《鸿鸾禧》,既吉利又热热闹闹的,老乡见面就不再是“两眼泪汪汪”,而是可以忘记远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而直认杭州做汴州了。
  清朝同治三年,清朝的中兴名臣李鸿章到苏州来任江苏巡抚,正值太平天国失败,一切都百废待兴,他首先做的便是把南显子巷里破败的皖山别墅改为安徽会馆。这位合肥李相也免不了心底深处的家乡观念,如今自己贵了,富了,不给家乡人办些实事,是难有脸面见父老乡亲的。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其实是根深蒂固地植根于每个人的血液之中的。在国外,华侨中到处都有同乡会这种组织,这不过是会馆精神在现代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小而言之,它是一个地方的人民团结的纽带,大而言之,正是这一个个地方的凝聚,才有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大联合。

中国向重乡土观念,狐死首丘,在外的游子,假如不幸而死在异乡,他们的遗骸一般不在当地安葬,总希望归葬故土。历史上流传很多寻父寻母的孝子,往往间关数千里,历时十几年,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漂流在外的父母的遗骸,拼死运归故里。这是没有会馆的不便,如果当地有自己地方的会馆,情况就有所不同。

首先,会馆会成为寄顿棺木的所在,会馆里往往有一部分房间,它的用处就是死人的“旅舍”,分特别上房、头等上房、普通上房和下房四种,特别上房可放棺木两具,头等上房则是四具,其他则等于旅馆的通铺,只要塞得进放得下就行了。

明清小说,甚至民国小说,常有客人到会馆住宿,旁边或隔壁就有棺木的情节,如果是聊斋之类,夜里就颇不安谧,或狞恶或冤屈,演绎一点幽明之间的悲悲喜喜。

特别上房的收费远比其他房间来得高,也有人打扫卫生,其收入是会馆管理人员的“福利”,家族吊祭的话,还有一点小费收入,下房一般是收费每年二元五角。如今会馆的这种功能已经被火葬场的骨灰盒寄放处代替了。

会馆也不是一味地把棺木寄放,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每年会联系了船只,把棺木运回家乡安葬,所以那些“上房”,在一般年月,不会造成“客满”,然而一旦有了战争,交通阻塞,一年甚至几年都无法与家乡通航,会馆的棺木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了。

于是,也有人把会馆和寄棺地分开来,一方面是卫生,一方面也是便利管理,把会馆的功能细化。在苏州,绍兴人建造过专门寄放棺木的桑敬堂,宁波人建造的则是惠梓堂,念兹在兹,总脱不了桑梓之念。

会馆往往建在河边,舟楫之利,是过去人们日常最便利的交通,出门赴外,踏跳板上船,走出船舱,登踏渡上岸,会馆在望,乡土渐远,乡音在迩,总算是一重安慰。有了会馆,不至于流落异乡,无处安身。

苏州这样的江南第一等商业中心、繁庶之地,会馆如林并非夸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