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服冬装大衣:中国进入地铁高速发展时代 谁在为地铁让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10:49

中国进入地铁高速发展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是25个,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从沈阳、青岛到成都,全国各大城市都处在地铁建设的热潮之中,地铁建设热潮已蔓延至内地众多城市。

2006年,全国只有10条地铁线路运行,2015年则会变为86条。地铁像一根魔棒,一方面带来交通便利、财富加速、城市升级的好处,另一方面也造成沿线原有建筑与树木的被迫迁移乃至破坏。在各大城市构建的地铁版图中,自然文化遗产正在面临难以言说的困境。

2010年,为给地铁“让路”,武汉市百年老街被“腰斩”:83岁“四季美”汤包馆歇业,百年老店“精益”眼镜迁至鄱阳街;上海一幢有着90年历史的古建筑整体“行走”了20多米;2011年,昆明龙头村一晚清古屋突遭拆迁。

2010年到2011年间,还有许多城市为了修建地铁移植树木。大连市移栽了中山广场的15棵百岁老树,包括10棵雪松、4棵银杏、1棵水杉在内。北京地铁8号线迁移了北二环城市公园占地内的树木总计148株。南昌为地铁1号线给200余棵樟树进行搬家……

这笔账该怎么算?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古树保护领域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专家黄先生介绍,按照常理,超过一定规格(30厘米及以上)的大树,由于移植后生存环境的恶化,存活率仅为50%。

不止如此,北京市绿色京华园林绿化技术服务中心的魏洪远指出:许多树种成长较慢,若移植,为提高存活率需要动一番‘手术’,即砍去枝桠,这就失去了欣赏价值。从环境角度讲,以法桐为例,一棵法桐一年可以吸收1到2吨有害气体,移植后至少5年内都不会达到这种吸附效果,绿化功能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还有文化遗产的损失。且不说那些刻满沧桑的古建筑,即便是一株株平凡的行道树,也会因为与某段历史盘根错节,显得倍加珍贵。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基因,拆除文化遗产,就相当于破坏城市的地域文化,消除城市的文化身份。”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蔡宝光秘书长说。他表示,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千城一面,那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室主任宋迎昌认为:目前中国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很突出,尤其中国现在“拆迁”和“建设力度”。还是要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决策之前多听取民众意见,有没有备选方案。

“中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主,有些问题处理比较急功近利。可能如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前辈说的,有些文化遗产的破坏,是要日后用更大代价找回来的,甚至找不回来。”宋迎昌不无担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