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飞夏天的味道歌词:药家鑫免死,死去的将会是公道人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10:17
(作者:洪波涌起 )药家鑫案被延期宣判,再次留给了各种观点争议的时间。对于这样一个事实清楚,手段残忍,天良丧尽的杀人犯,司法机关原本不应该有一丝的怜悯,一丝的同情,一丝的犹豫,等待他的结果只能有一个——斩立决。可我们发现相关的司法人员在犹豫,在观望,在犹豫案犯该不该被处决,在观望“民意”,也许“民意”最终会影响本案的判决,也正因为司法机关的观望,有关药家鑫该不该被处决的争论更会甚嚣尘上。其实案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事实再清楚不过,药家鑫开车撞伤民妇,就因为案犯“害怕农村人难缠”,就这样一个并不能成立的假设,而毅然决然的拔出刀连捅八刀,使伤者当场毙命,没有一丝的同情,没有一丝的怜悯,甚至没有一丝的犹豫,案犯的冷血本性可见一斑。案犯行凶的结果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失去了妈妈,两位年迈的老人失去了女儿,一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大地悲声,江河呜咽,一副人间悲剧就这样上演。本案带给受害人家庭的伤害是沉重的,也是长期的,受害、受伤的还不仅仅是受害人一家,还有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良知和正义。  

案发后有关此案的争议出现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斩立决”,遵照中国的传统道德和正义、良知,依照中国的现行法律要行凶者“杀人偿命”;第二种是“免互论”,理由荒诞不经,如药家鑫平日“品学兼优”,此说法荒谬之极,一个天良丧尽的人还能谈品德吗?有一定也是伪装的,大汉奸秦桧平时也是装的道德高尚的。律师的理由更是可笑至极,整出一个什么“激情杀人”,我认为“激情杀人”比有预谋的杀人更罪恶深重,一个一“激情”就可以杀人的人相比一个有预谋杀人的人更危险更要怕,也更灭绝人性,一个有预谋杀人的人应该是有仇恨有原因,目标也很明确,不会滥杀无辜,一个“激情”杀人的人把刀挥向的是无辜的生命,更不可宽恕。“习惯性动作”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实在搞不清弹琴动作向下和杀人动作向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地球引力本来就是向下的,如果此观点能成立,所有的杀人犯其实能找到相似的动作,如果因为弹琴是高雅的,明天会不会有更多的杀人犯为了“免死”而先学学弹琴?  

其实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结果,药家鑫案同样如此,站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来看,此案再清楚不过,案犯灭绝人性,手段极其残忍,甚至案犯的家人都没有去当面对受害方说一声“对不起”,都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此案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斩立决”不应有任何争议。那此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呢?为案犯开脱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药家鑫的背景,开着轿车,受过高等教育,会弹琴,是艺术生,怎么看都是一个“社会精英”或是一个“准社会精英”,他的标签是“社会精英”,再看受害者,一个普通的农民,她的社会标签是“平民”。也许理清了这一条线争论就会清楚了许多了。其实为药家鑫开脱的人多是一些“精英”或是具有“精英思想”的人,他们的思维其实很简单,药家鑫是“精英”,受害者是“平民”,“精英”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精英”是有道德的,“精英”是彬彬有礼的,“精英”是有修养的,这些都没有,也因为他是“精英”,也不应该对他处以极刑,这其实和“贪官免死论”如出一辙,也好为同样是“精英”的自己以后干下类似的事“免死”找到依据。“精英”虽然在人数上所占比例不多,但却控着大量社会资源,控制着主流媒体,也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社会舆论,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众多的所谓主流媒体出现的声音是一边倒,多是“免死论”,采访的多是案犯的同学,案犯的亲朋好友、邻居等,同情熟人是人之常情,他们的“免死论”情理之中。我们鲜有看到受害一方的报道,受害方的老人如何的伤心欲绝,受害者的孩子如何的可怜,受害者的邻居、熟人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样的,很少有主流媒体报道,这其实是人为的制造“民意”。其实和“李刚案”中中央台把时间和镜头交给李钢来“悔过”而不见受害者家人一样下作,一样的卑劣,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公平,是道德的泯灭,是良知的沦丧,是人性的堕落。如果要为恶人开脱,我们随便就可以找出一千个理由,也会找出一个千个人来为他开脱,就算是罪大恶极的和坤、秦桧也会有,甚至为他脱的理由更多,人也会更多,结果他们被处决了,没有超越那个社会道德的底线。  

今天呢?药家鑫会被免死吗?众多的“精英”在极力显示自己的“仁慈”,为案犯辩护,其实对恶人的仁慈是对好人的残忍,杀恶人是在做善事,救恶人是在害自己,农夫和蛇的故事教育深刻啊。药家鑫案在考问着这个社会道德的底线,在考问着社会的良知,在考问着每一个人的公道人心。我们试目以待,药家鑫免死,死去的将会是社会道德,死去的将会是公道人心,死去的将会是一些做人的良知,等待中国的将会是“道德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