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三五重定点:wangka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23:13
山楂的栽培技术

  栽培价值

  山楂又称红果或山里红,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其中特别是铁、钙等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含量均超过或大大超过苹果、梨、桃和柑桔等大型水果。此外,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K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山楂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它具有散淤、消积、化痰、解毒、开胃、收敛等多种效能,已制成山楂丸、健脾丸、保和丸等十几种传统中成药。据近代医学证明,山楂还有降压、强心、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此外,山楂果实中还含有一种抗癌的药物成分牡荆素。

  山楂果实小,酸味重,鲜销不广。但果实富含红色素和果胶等物质,特别适于制成各种加工品,是食品工业的一种重要优良原料。常见加工品有山楂糕、果丹皮、山楂酱、蜜饯、果茶、山楂酒及糖葫芦等。近年还制成山楂晶、浓缩山楂汁等新产品,颇获好评。此外,从山枝叶中能提取山楂酮,制成高级营养保健饮料;从山楂核中能提取山楂核精,制成快速高效治疗软组织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的贴膏。

  在栽培上,山楂具有结果早(栽楂后2~4年始果),经济寿命长(一般可达56d0年)和耐粗放管理等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沙荒和荒山发展生产。

  主要种类和品种

  山楂属于蔷薇科山楂属。作为果树栽培的有2~3个种。其中栽培最广泛、品种最多的是大山楂变种,即其余见有栽培的是湖北山楂和云南山楂。此外,尚有果形较小的各种野生山楂,可作砧木用。

  山楂品种不多,以山东、河北、辽宁等老产区资源最为丰富,多数为晚熟品种。主要品种有大金星、敞口,淮北地区多有引种,表现早果丰产,果实耐贮运。江苏宿迁有铁球品种,早年引自山东,果肉质细而糯硬,风味浓,果实艳红、耐藏,最宜加工制作山楂糕。此外,河南有豫北红、山西有粉口(绛县红果)等地方优良品种。引种栽培时应根据品种性状和用途进行选择。长江以南地区以栽培云南山楂为宜。

  生长结果习性

  山楂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一般株形较小,但因寿命长也能长成大树。枝条顶端优势性明显,发枝力强,冠内枝条易密生。幼年树层性明显,但生长过程中中心干容易偏斜或消失,使树冠偏斜,整形中应注意调整。盛果期后枝头下垂,树姿开张,多呈自然半圆形或圆头形树冠。后期休眠芽容易萌发,有利于树冠更新和延长盛果期年限。山楂根系发达,容易发生根蘖,除用以繁殖苗木外,应予清除。

  进入结果期的枝条,只要生长适度,发育充实,顶芽及其下l~4芽都易形成花芽。山楂的花芽是混合芽,第二年先抽生新梢,再在梢端及其附近叶腋中抽出花序结果。结果新梢不形成果台。初结果的树上,5厘米以上的中、长结果母枝占多数,它们结果数量多,着果牢靠。盛果期的大树,一般以5厘米以下的短结果母枝占多数,它们连续结果能力较差。

  结果新梢开花结果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顶部结果的同时,其下部分侧芽仍能分化花芽,在次年连续结果,一般可持续2~5年,依品种、树势和结果母枝健壮程度而异。另一种情况是顶部开花结果后,其下侧芽只发育成叶芽,第二年抽生发育枝,然后在发青枝上再形成花芽而于第三年再次抽梢结果,成交替结果现象。也有间隔2~3年才发生花芽然后再抽梢结果的。栽培上应多培养能连续形成花芽的结果母枝类型,以达到丰产稳产。

  山楂有自花授粉、受精和单性结实的特点,但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着果率。山楂为伞房花序,每花序一般有花15~30朵。常表现出花序着果率高而花朵着果率低。单花着果率约在20%上下,因品种、树龄和着果部位而有较大的差异。树冠外围多高于内膛。每花序一般着果4~6个。山楂花期较晚,果实生育期较长,晚熟品种需140~160天。

  栽培技术特点

  1.繁殖和栽植 大量繁殖山楂苗木多用嫁接法。砧木用野山楂或栽培品种都可以。栽培种的核内种仁常有退化现象,严重的只有25%~30%具有种仁,育苗时应加大播种量。由于种仁外的核壳骨化,通气和吸水困难,用常规方法采种层积,播种后发芽率极低,有时需播后2~3年才出苗。因此需在种胚形成而核壳未硬化时提前采种层积。正常采收的种子,经破壳后用百万分之一百(100Ppm)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然后沙藏,也可大大提高次春种子的萌发率。每千平方米播种量,小粒种子约需18公斤,大粒种子需37公斤~45公斤。此外,繁殖少量砧木时也可利用自然根蘖,或直接利用0.5厘米~l厘米粗的山楂根段剪成15厘米左右长度,在春季进行根插育苗,或在根段上枝接品种接穗后扦插育苗。具体嫁接操作技术与苹果、梨相似。

  山楂新根在春季发生较早,淮北地区苗木以秋植为宜。株行距在土质瘠薄处为3米~4米,在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处可为4米~5米。栽植时宜2~3个品种分行混栽,以提高着果率。

  2.整形修剪 放任生长的山楂树,全树大枝往往过多,而冠内小枝密集,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山楂枝条的生长特性,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进行整形。疏散分层形的树体结构与苹果相同,可参照进行。唯山楂树干性较弱,容易发生偏干、偏冠现象,整形中可利用剪口芽的剪留方向或更换中心干的延伸枝加以控制调整。当中心干严重倾斜不易培养时,也可顺应其长势除去中心干,改成自然开心形树形。全树保留3~4个主枝,基角45度~50度,再在各主枝上适当培养副主枝,占有空间。采用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整形时,可根据枝条的自然长势,使主枝间保持30厘米左右的间隔适当疏散排列,并向四外伸展,全树共培育6~7个主枝。

  盛果期的山楂树,主要是对连续结果数年的结果母枝轮流回缩复壮,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稳定产量,并维持良好的长势。特别对结果多年而下垂的枝群应在3~5年生枝段上较重回缩。当因结果过多发生大小年现象时,对大年树应疏除过多的结果母枝,使母枝与发育枝的比例保持2:1或1:1。也可在现蕾期进行花前复剪,疏去部分弱枝上的花序,促进花芽分化。树冠郁闭严重时,首先间流或回缩部分大枝,同时疏剪部分发育枝。

  3、土肥水管理及其他 基肥掌握秋季早施,追肥可在发芽展叶、开花着果及果实膨大等几个时期中,根据具体情况施用。春季花期追肥和叶面喷硼(用0.5%硼酸溶液)能显著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新梢生长。大年树则应加强后期(8~9月)追肥,促进花芽分化。遇有旱情引起落果时,应进行灌溉或松土覆草,减轻旱情。

  生产中有对山楂会发生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影响产量。原因包括树劳衰弱,授粉受精不良,土壤干旱,光照不足等,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因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的落果或花而不实时,可在初花期到盛花期喷布百万分之五十(5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重点喷布花簇,能提高着果率1~2倍以上,并使果实提前着色成熟。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山楂病害一般发生不重。有时有花腐病和白粉病发生。花腐病为害叶片、新消和花果,可在清园的基础上于萌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布波美0.4度石流合剂或700倍50%甲基托布津药剂,同时兼防白粉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类和刺蛾吃食叶片或花器,食心虫类为害果实,以及叶螨类吸食树液,可参照苹果和梨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防治。

  (六)采收、贮藏和加工

  山楂果实后期增重较快,不宜早采,以免影响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性。9~10月间果实皮色显露,果点明显时即可采收。在正常采收期一周左右,用40%乙烯利配成百万分之六百到百万分之八百(600Ppm~800PPP)浓度的溶液重点喷布果簇,可促进脱落,提高采收工效。喷药后4~5天,可在树下铺布,然后晃动枝干采收,对果实品质及贮藏性无不良影响。药剂浓度不宜过高,喷布时期不宜过早。果实采收后,在空气畅通处堆放几天,上覆草帘,使其散热,然后包装贮运。

  贮藏山楂应选耐藏品种适期采收。北方大量贮藏时多用窖藏法,在天气转冷后入窖。民间少量贮藏时多用水缸等容器,将山楂与细沙混放,然后封口,并保持一定湿度。容器置阴凉处,保持较低的温度。贮藏期间进行l~2次检查,剔除变褐腐烂的果实。

  山楂的加工制品很多。其中山楂糕制作法简单,容易掌握。取新鲜的山楂果实,除去果柄、萼片,用清水冲洗干净,置锅中蒸软,除去种子,然后捣烂制成果泥。同时用砂糖配成60%的糖液,澄清、滤净、煮沸,趁热倒入果泥中搅拌均匀,倾入备好的盘中,冷却后凝为块后,即为山楂糕。

 

 

  文章来源:《实用园艺手册》

 

回到目录

  美国杂交油葵栽培技术

  近几年,我国引进了美国杂交油葵G101等品种,经生产实践被誉为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在山东胶东地区通过两年种植,G101的产量超过400公斤/667平方米,.在无霜期200天左右的地区(北纬35度左右的黄淮海地区)一年可种植两季,实践证明大力推广种植前景可观。

  特征特性

  G101是一种喜温短日照作物,它根系发达,抗倒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耐盐碱(土壤盐分0.77%、年降雨量400毫米的地区均可种植)、耐早、耐涝。春播生育期100天左右,夏播生育期85天左右。抗锈病和灰霉病,很耐高温和低温,4度即可发芽,5度可以出苗,幼苗期可耐数小时零下4度的低温,晚秋低温时仍能正常生长成熟。株高150厘米左右,茎秆坚硬。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季节与播期 在胶东地区3月中旬春播采用地膜覆盖,第二茬(季)播期在7月上旬最佳。以上两茬播期的安排可避高温危害.禾吁授粉受精提高产量。

  播种量与栽培密度 每667平方米用种05公斤,密度掌握肥地稀、薄地密的原则,采用大小行,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机播、畜犁播均可,足墒播种。

  田间管理为了增产司将蜜蜂箱放于地内或地头帮助授粉,无条件时可人工辅助授粉。使用种衣剂可防治地下害虫,在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等害虫。花蕾期注意防治棉铃虫及螟虫,防治病害用杀菌剂。

 

 

  文章来源:致富快报

回到目录

  水稻生产管理主要措施

  早稻:一是加强早稻特别是直播早稻田的草害防治工作。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办法抑制草害,并抓紧做好直播田的移密补稀工作。二是及时追施早稻分蘖肥。每亩追施尿素 5-7公斤,增施钾肥5公斤。早稻纹枯病的防治采用增施钾肥和药剂(纹霉星)防治相结合的办法。三是直播早稻田和早栽早发田注重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

  中稻:一是加强中稻、一季稻秧田和秧苗的肥水管理,培育分蘖壮秧。二是优质稻、糯稻、杂交稻要注意落实药剂浸种(浸种灵)和秧苗1-3叶期稻瘟病预防工作。施用药剂每亩用稻瘟灵28- 40克或三环唑20-25克对水50公斤喷雾。三是中稻、一季稻大田生产施用基肥要狠抓控氮补磷增钾的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落实。氮:磷:钾(N:P205:K20)一般为1:0.5:1,亩使用纯氮(N)12-15公斤;磷(P205)6-7公斤;钾 (K20)12-15公斤。四是注意防治中稻、一季稻秧苗的二化螟和稻蓟马的危害。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回到目录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现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选用优良杂交种,试验证明,在同样条件下,与平展叶玉米品种相比,竖叶型玉米品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力强,同化率高,增产潜力较大,一般比平展叶玉米品种增产25%以上。

  合理密植实践证明,亩产玉米超过500公斤的地块,竖叶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每亩4500~6000株,平展叶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每亩3500~4000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

  提旱播种期玉米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应在23'C左右,而河南省9月中旬的日平均温度已降到20qC左右,对灌浆不利。为满足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必须使其提前进入灌浆期,可在麦收前7-10天将玉米套种在麦垄中,提早播种期,以减轻后期低温危害。

  浇好增产水每生产1公斤玉米籽粒需消耗1公斤左右的水,玉米一生中每亩所需的水量为500立方米左右,而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又不同,特别是抽雄开花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要及时浇水。

  科学施肥 夏玉米大面积追肥一般提倡两次施肥,第一次是在苗期,将1/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钾肥、微肥、有机肥施入,越早效果越好;第二次是在大喇叭口期,重施剩余的氮肥。对高产攻关田来说,大喇叭口期的这次追肥还不能满足玉米高产需肥要求,应提倡三次追肥法,即在开花期补施氮肥,提高玉米千粒重。

  防治病虫害 对地老虎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撒到玉米田间,连撒两个晚上;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用辛硫磷制成颗粒剂丢心;防治红蜘蛛可喷施三氯杀螨醇药液。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回到目录

  马铃薯免耕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冬春淡季的主要蔬菜。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为解决冬闲田"绿色过冬"的问题,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前景看好。马铃薯免耕栽培法就是采用整地不翻耕、播种不覆土、采收不用挖的行之有效的简洁高效栽培技术。利用该法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化"闲"为利,养地肥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一、免耕栽培法的优点

  (一)产量高 试验田亩产达2170kg,较对照1830kg亩增340kg,增产率18.6%。

  (二)大中薯比例较高 免耕法栽培马铃薯其大薯占82%,小薯比例明显减少,较对照降低7.3%。

  (三)产品的商品性明显提高 采收的马铃薯外表浑圆光洁,大小均匀,破损率低,市场售价较对照高0.1-0.2元/kg。

  (四)省工、省时、节本 在整地和采收过程中,亩用工较对照少4个工,亩增效益100元。

  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选用的品种主要以脱毒马铃薯东农303为主,该品种由东北农学院育成,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45cm左右,长势强,块茎形成早,极早熟,生育期60天左右(出苗到收获),抗性较强,耐涝性好。

  (二)整地 利用晚稻收割以后的冬闲田,先在稻板面上每亩均匀撒施有机肥2500-3000kg,配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15kg。做畦种植,按地膜宽幅开好畦沟,畦宽2m(连沟),将沟土放到畦面上,均匀整平。

  (三)播种 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lkg种薯切块40块左右,切好后待自然愈伤2-3天即可播种。每畦种3行,行距60cm,株距20cm,亩栽5500株左右,亩用种量125-150kg。播种时在畦面上按行株距均匀摆放薯块,做到芽眼朝上,薯块与土壤要密接,薯块上方覆盖5-6cm厚的稻草。要求稻草切成30-40cm长,以便撒布均匀;也可用水稻机收后的碎草、草衣,砻糠等。覆草标准以撒后从上往下看不露薯块为妥,以防止马铃薯表皮发青。如要提早商品薯上市时间,可在撒草后再覆盖一层地膜。

  (四)田间管理 马铃薯生长期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在马铃薯开花初期恰遇块茎膨大期,每亩要迫施三元复合肥30kg,或用碳铵25kg加过磷酸钙25kg对水隔10天浇施二次。在薯块生长期要加强田间巡查,防止薯块露出覆盖物变绿,影响商品性。在植株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蚜虫、地老虎及疮痂病、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

  (五)采收 马铃薯采收应在大部分茎叶由黄绿转为黄色、块茎停止膨大,选择在晴天早晨、土壤较干燥时适时采收。此法种植的马铃薯采收时只要用手扒开覆盖物,即可直接采收入筐,稍加整理就可上市销售。

 

回到目录

  北五味子育苗技术

  北五味子作为中药材,它是五味子中的上品,主要生长在辽宁省的东部山区。近几年市场上五味子价格上扬,供不应求。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材出口量增加,市场对五味子需求量增大;二是随牧业的发展,五味于野生资源受到破坏,特别是,山羊喜欢吃五味于。近两年辽阳、丹东等地区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但因育苗技术不成熟,有很多农户育不出苗或出苗率很低。我们站通过两年的试验和走访农户,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1 种子处理

  于IO月中旬以后采收大穗果实作种子。这个时期的种子成熟度好,发芽率高,育出的苗壮。果实要在水中浸泡三四天后,用洗衣板或加入果实体积1/3的河沙将果肉搓去,漂出秕粒,捞出成实饱满的种子井晾干。

  五味子的种子种皮坚硬,有皮下油脂层,必须经过冷冻、变温及药剂处理打破休眠后,播种才能出苗。将种子放在种子重量3倍的250mg/L的赤霉素溶液或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种24h,捞出后再拌上是种子二三倍的河沙,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周翻动一次。在小雪前后,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60cm,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的坑,将拌有湿沙的种子装入袋中放在坑里,覆土进行冷冻处理。第二年春季解冻后,取种子放在22~25℃的环境下催芽,催芽时注意保湿。当有50%种子裂口露白时即播种。防1上催大芽播种,否则播种时芽容易被碰掉,或遇干旱年份又不能及时浇水而"吊死芽子"。

  2 播种

  选地势平坦、向阳、不涝、耐旱、离水源较近较肥沃的砂壤土地育苗(不要选择菜地),床宽1.2m即可(太宽不利于后期田间作业),长度随地块而定,床高10cm左右。在翻地做床时可施人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播种时期在4月20日一5月5日为宜,采用条播。在床面上按行距18cm,顺床开3cm深的沟进行播种,要踩好底格子,覆土3cm。若墒情不好要用喷壶浇透水,然后再覆土盖膜。

  每平方米播种量为7g(指拌砂前的干种子)。没有经过催芽就播种的也能出苗,但必须覆地膜。否则很难出苗,或出苗也很少。

  3 苗期管理

  催芽的种子播种后覆膜,经过18-28d陆续出苗。当有50%出苗时必须及时撤掉地膜(否则,轻者造成幼苗徒长,重者将苗烤死),同时要搭架,在架上覆盖作物秸秆等物遮花荫。五味子幼苗怕晒,待苗长到五六片真叶时再撤掉遮荫物。

  幼苗根系少且短,春季雨水少,幼苗不抗旱,发现床面干时要及时浇水。当幼苗长到三四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间除病弱苗,留壮苗,株距5-7cm。在间苗的同时拔出杂草并松土。

  为了促进苗长得快,长得壮,在苗期追施化肥两次。第一次在间完苗后进行,每666.7?施尿素10kg。第二次在株高10cm左右时进行,每666.7?施N、P2O5、K20含量各15%的高效复合肥15kg。

  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要用毒饵诱杀地下害虫。防止害虫啃食种子和根茎。特别是蝼蛄串动形成纵横交错的孔道,常使幼苗与土壤分离而枯死。

 

 

  文章来源: 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回到目录

  闽南机采茶园的管理技术

  乌龙茶区的采摘标准为新梢生长将成熟、叶片开度达80%~90%时,采摘驻芽带2~3片嫩叶。按这种采摘标准采摘,俗称开面采,很适合于机械采摘。地处闽南乌龙茶区的惠安茶果示范场,自1992年起采用机采,与手工采茶相比,每百亩茶园的采工由30个降至5个,每天工作时间从12h减至8h。工效的提高,不但可以避开采摘洪峰,还能多采午青、少采早晚青,提高鲜叶品质。每500g鲜叶的采摘成本也由0.12元降到0.08元。单位面积产量,机采后的头5年可以增加15%~30%,其中因减少漏采而直接增产达10%。?  

  采用机械采摘的茶园,茶树发芽整齐,芽头密度大,采下鲜叶的匀度、嫩度和新鲜度都有提高,但机采3~4年以后,绿叶层变薄,由原来的25~35cm逐渐下降到20~25cm,叶面积指数从4~5下降到3~4,而且"鸡爪枝"形成快,茶树生长势减弱,芽叶变细小,叶张变薄,节间变短,影响到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展机采的有利因素,减少负面影响至最低限度是相当必要的。?

  1.重视茶园施肥 机采茶园施肥,采用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相结合。土施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根外施肥以尿素为主。除常规施肥以外,笔者多年试验,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停采期内,每半月一次根外追肥,能保持叶色浓绿,春茶提早5~7天开采,增大春茶产量比例,且产量稳定。停采期内因冬季风大,温度低,根外施肥宜采用1%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充分喷湿叶背和叶面。?

  2.重视修剪、留养与清洁茶园 经3~4年机采后,茶树蓬面"鸡爪枝"增多,需要进行修剪。修剪在春茶后进行为宜,深度为8~10cm。修剪后及时施肥,一般亩施75kg三元素复合肥,并在茶行间铺草2000kg/亩。剪后留养夏、秋两季茶,10月中旬打顶轻采。修剪茶园中,蓬面45cm以下的细小枝条、枯枝及根颈部徒长枝要清除掉,多年生的杂草和藤蔓要连根挖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和病虫的潜伏场所。?

  3.及时采摘与加工 闽南乌龙茶区,茶树新梢的年生长轮次可达5~6轮,充分利用机采效率高的特点,及时采摘,有利于每轮新梢的生长,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效益。多采午青及晴天、北风天的鲜叶并及时加工,有利于乌龙茶品质的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茶叶在线

回到目录

  茶叶的贮藏与保管

  据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16日电 茶叶专家指出,茶叶极易吸湿、吸收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内含成份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在短时间内使茶叶发生陈化变质。要使茶叶的品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必须注意防潮防高温,避光避氧气,远离有异味的物品。

  1.名优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易陈化变质的茶,特别是名优绿茶和红茶类,极易陈化而失去光润的色泽及特有的香气。家庭贮藏名优茶特别是名优绿茶,如龙井茶、洞庭碧螺春茶等,可采用生石灰吸湿贮藏法,即选择密封容器(如瓦缸、瓦坛或无异气味的铁听等),将块状生石灰装在布袋中,置于容器内,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布袋上,将容器口密封,容器应尽量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有条件的还可将生石灰吸湿后的茶叶用镀铝复合袋包装,内置除氧剂,封口后置于冰箱中保存,可两年左右保持茶叶品质。

  2.茉莉花茶:是绿茶的再加工茶,含水量比一般红、绿茶高,易变质,保管时应注意防潮、避光和避异气味,尽量存放于阴凉干燥、无异气味的环境中。

  3.黄茶、红茶与乌龙茶:相对于绿茶来说,陈化变质较慢,较易贮藏。一般可放置在密闭干燥容器内,避光避高温及有异气味的物品,可较长时间保存。

  另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有包装茶和散装茶二种。由于茶叶是一种易吸潮、吸异味,易受污染、易受环境变化而变质的不易保存的商品;散装茶的卫生质量和感官品质难以得到保证。另外,散装茶的销售价格随意性较大,同样质量的茶叶在不同的市场,其价格往往相差很大,消费者的利益易受到损害。与散装茶相比,包装茶的优点:一是不易受到污染,不易变质。二是规范的产品包装上有明确的等级、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生产标准等内容,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容易投诉,避免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失。

 

  文章来源: 中国三峡农业科技网

 

回到目录

  机彩棉96519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机采棉96519是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抗黄萎病新品系,1999年引入岳普湖县小面积试种表现良好,随后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四年来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常规品种。

  一、种植表现

  1、产量表现。1999年小面积试种当年平均产皮棉108公斤/667平方米,较"新岳一号"(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1.3%。以后逐年扩大种植,2000年单产皮棉114.4公斤,较"新岳一号"增产14.1%;2001年单产皮棉126.9公斤,较"新岳一号"增产17%;2002年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单产皮棉112.5公斤,较中棉所35增产7%,表明该品种植株生长稳健,抗旱性强,有利稳产。

  2、抗逆性。四年田间调查显示,在8月中下旬黄萎病、枯萎病发病高峰期,零星植株发生枯萎病,表明该品种高抗萎病,较耐枯萎病。此外,该品种抗旱性强,较耐盐碱,在短期干旱缺水条件下,仍生长良好。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性。机采棉9651Q具早熟性,全生育期130天;植株呈塔型,株型紧凑,属I~n型分枝;株高60-65厘米;茎秆稍细,嫩茎为绿色,老熟后呈红褐色;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叶量适中,上、中、下分布均匀合理,通透性好;第-?果枝节位7节,高度22-7厘米,主茎节间4-6厘米;单株结铃性强,平均单株结铃6.7个;铃尖圆型,中等偏大,单铃重5.5-6克;霜前花率90%以卜,絮色洁白,吐絮畅且集中,易采收;出苗快而整齐,易保苗,全生育期生长稳健,现蕾结铃快而集中。

  2、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测试中心测试,2.5%跨长30.9毫米,比强度23.3CN/tex,麦克隆值4.1,整齐度51.5%,反射率76.6%,黄度6.9,气纺品质1906,短纤维指数小于3.5,纺纱均匀指数166,综合指标符合优质棉纺织要求。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合墒后犁地,按照"齐、平、松、碎、墒、净"的六字标准平整田地。结合犁地施磷酸二胺5公斤/667平方米,尿素20公斤/667平方米,农家肥2-2.5吨,施后深翻耙耱均匀,喷施氟乐灵150克/667平方米防除田间杂草。

  2、适期早播。采用棉花专用种衣剂包衣,当地面5厘米地温稳定在10度时即可播种,我县在4月10号左右,最晚不超过4月20号。严格播种质量和用种量,用种3公斤/667米',播深3厘米,种子人湿土1厘米,做到下籽均匀,交接行准确,不漏播不重播,覆土严密,空穴率不超过2%,确保一播全苗。

  采用1.4米宽膜种植,膜上四行,(30+60)厘米宽窄行,留苗1.2~1.3万株/667平方米,收获株数1.1株以上。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幼苗2叶一心时定苗补苗。

  3、水肥管理。一般7月1号左右灌头水,结合头水施尿素5~10公斤/667米'。花铃期施钾肥10公斤/667平方米以上,分两次施放,二水根据植株长势、土壤湿度及水资源具体情况来定灌溉日期及数量,一般7月中下旬进行,8月20日后停止灌水,全生育期灌水2-3次。苗期、花铃期结合除草、打药、化调化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44次。

  4、化调化控。适时化调,可以确保棉株生长稳健,增强抗逆性,上、中、下果枝搭配合理,改善个群关系,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生育期化调3-4次,第一次于3-4叶期,用缩节胺0.5-1.5克/667平方米;第二次于7-8叶期,用缩节胺1.5~2.5克/667平方米第三次化调在头水前三天,用缩节胺2.5~3。5克/667平方米;第四次在打顶后3-5天,用缩节胺4-6克/667平方米,将株高控制在60~65厘米。  

  5、适时打顶。打顶要及时,促使植株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当果枝台数达10-12台或7月10日左右,打去一叶一心,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进行:

  6、病虫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生物防治和改进耕作措施防治为主,如铲除埂边杂草,搞好害虫越冬寄主处理,冬闲时灌水灭蛹,铲埂除蛹,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冬季加强温室大棚虫害防治,开春后全县灭蚜。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科技

回到目录

  棉花91-2品系特征及栽培技术

  91-2棉花品系是我团1997年从农七师农科所引进试种,并经提纯和单株自交扩繁,于2001年开始大量推广。该品种结铃性强,适应于低温播种,高温出苗,大水肥条件下单株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花铃期较耐高温和低温等特点,两年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好拾花。

  一、特征特性

  1、品种表现

  91-2生育期130天左右,霜前花率占90%以上,各生育时期长势强健,株型发育健壮,抗倒伏和结铃性强,铃长尖型,铃大,铃壳厚;叶片中等偏大,色泽洁白,吐絮畅不夹壳株高75~80厘米,始果节高度15厘米左右,单铃重5.6'-'6克.衣分41%。

  2、产量表现

  1998年大面积试种籽棉单产320公斤/667平方米,三年种植平均单产294公斤/667平方米。2002年在南疆农一师8团试种,单产籽棉460公斤/667平方米。

  3、纤维品质

  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1998年测试,2.5跨长30-31毫米,整齐度50.5%;比强度23CNhex;马克隆值3.8-4.4;伸长率6.6%;反射率76.79%;黄度7。2000-2001年经自治区和伊犁州棉麻公司纤检,2.5%跨长29毫米,整齐度50.0%;比强度22CNhex;马克隆值4.4;伸长率6.6%;反射率76.8%;黄度7.4。

  4、抗逆性

  91-2对枯黄萎病有较好的耐受性,选择土地时要在无病区或少病区种植。第一次发病后有少量的死苗(约有3-5%)而后进入滞育期,这时1-2可以正常生长发育结铃,吐絮,对产量影响不大。9]昌2因叶背茸毛长,对叶螨有一定的抗性,苗期抗风沙比较好,耐受一定的低温,在花铃期可以耐受35qC以上的高温,蕾铃的脱落率比其它品种要低。

  二、栽培要点

  由于该品种生长势较强,铃壳厚,铃期长,铃重的可塑性大,应促控得当,水肥充足,停水时间不宜过晚,防止贪青晚熟。

  1、播种

  91--2种子较大,发芽出苗慢,种子经卫福包衣可大大提高出苗率.适宜的温度条件F适墒早播是抓全苗、早苗的关键,实现4月苗,5月蕾,6月花,8月絮是栽培措施的要求和目标。

  2、合理密植

  虽然91--2株形较松散,个体优势强,但适宜的密度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中等以上肥力的条田,收获株数应保证1-1,2万株/667平方米为宜,留苗株数1.2~1.3万株/667平方米,肥力较差的条田,收获株数应在1.2万株/667平方米以上,留苗株数在1.3-1.4万株/667平方米。

  3.合理施肥

  全层测土平衡施肥是进行经济合理施肥的主要手段。秋季的全层施肥已奠定了丰产的基础。所以要抓好苗期的弱苗升级工作,重施花铃肥,做好头水和二水的追施化肥丁作,每次施10"-15公斤尿素。

  4、合理灌水

  生育期灌水3"-4次,6月中旬进头水,8月20日停水,头水要轻灌,二水要灌饱,三、四水根据情况,粘土地轻灌,有利于铃正常吐絮。

  5、合理化控

  91-2下部果枝长,果枝始节高,宜采取早控、轻控的原则,根据记载,91-2苗期、蕾期、花铃期主茎日生长量分别为0.46、1-48、o.23厘米,苗期、蕾期91--2生长比较快,矮壮素;7-8片真叶,用1.5-2克/667平方米矮壮素;头水前可用3-4克/667平方米化控应早进行,3-5片真叶,可用1-1.2克/667平方米缩节胺;第四次化控可在打顶后7天,用4-6~/667平方米缩节胺(或113'-12克/667平方米整枝灵)。根据田间密度、长势控制在65-70厘米高度内。如果亩株数在8000株以下,也可适当放高5厘米左右。

  6、适时打顶

  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留果枝台数9~10台,结合调控措施,将株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7、后期催熟

  91-2的生长势强,钤期长,后期水肥过旺的条件下,易贪青晚熟,对这些条田可于9月10日以后用乙烯利25克/666.7平方米加水30公斤,进行催熟,9月20日以后用于50克/666.7平方米,进行第二次化学催熟或在9月底、10月初用303~/666.7平方米百朵进行催熟。

 

  文章来源: 农七师123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回到目录

  卡特兰栽培技术

  卡特兰为兰科卡特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花大优美,花色丰富鲜艳,花期长,有特殊的芳香,是高档观赏花卉,也是切花的高级材料。

  一、生态习性卡特兰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丛林中,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至26℃,越冬温度夜间为8℃至10℃,白天要高出夜间5℃以上。在这种环境中,卡特兰的叶片和假球茎呈深绿色,富有光泽,花芽可顺利成长开花。若温度在5℃左右,则叶片呈现黄色,假球茎产生皱纹,花芽不能长大,花鞘变褐,生长严重受阻。若夜间温度高于20℃,往往会导致花期过短。春、夏、秋应遮去阳光的50%左右,空气湿度四季保持在80%以上。

  二、繁殖技术卡特兰多用分株繁殖,生长良好的植株3年左右分株一次,于春季新芽萌动时进行。将母株从盆中脱出,去掉培养料,用利刀将假鳞茎连接处切断,使新株有3个以上的假鳞茎,待伤口稍干后即可上盆栽植。

  三、上盆与换盆盆栽卡特兰通常用蕨根、泥炭藓、苔藓、树皮块或碎砖等为培植材料。上盆前盆底先填充一些较大颗粒的碎砖块或木炭块,再用蕨根2份、苔藓2份、泥炭藓1份混合使用,或使用加工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龙眼树皮、栎树皮。栽植深度以使新芽的生长部位刚好露在培养材料的表面或稍没过一点为宜。栽种2至3年后的卡特兰,植株逐渐长大。原来的盆钵已无法容纳其拥挤的根系,盆钵内的培养材料也大都腐烂。这时应及时换盆,并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一般换盆的时间以新芽刚刚长出时进行较合适。即将开花的植株,需等开过花以后再换盆。

  四、日常管理春、夏、秋三季是卡特兰生长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不可过分干燥,并注意遮阳至半荫。冬季卡特兰处于休眠期,要控制浇水,约10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应给予充足的光照,施肥以稀薄的液肥为好,生长季节每1至2周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冬季应停止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卡特兰十分容易患细菌性软腐病,受害后茎变成褐色和软腐状,腐烂组织发出恶臭味。养护时应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及时用利刀割除受害病部,并用农用链霉素等抗生素喷灌。

 

  文章来源:中国花卉报

回到目录

  波斯紫罗兰栽培技术

  通常情况下波斯紫罗兰在2至5月播种,发芽适温20至26℃,发芽需光,在发芽室中4至9天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18℃左右,育苗期为7至8周,上盆后8至11周开花。生长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强光下应注意遮荫,强光集中照射将使某些品种枯萎。

  一、种苗生产中各个生长期的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长出(要4至9天)播种后无需覆盖,适宜基质温度20至26℃,pH值5.0至5.5,EC值小于0.75,发芽期应始终保持基质湿润,但绝不能饱和。

  第二阶段:到第一片真叶出现(需11至16天)基质温度保持在18至24℃,湿度中等。但为了使种子发芽良好,浇水前需让基质轻微干燥。基质pH值5.2至5.6,EC值小于1.0。光照应充足,但避免夏季强光直射。当子叶完全展开后,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全苗后用广谱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阶段:到成苗(需21至28天)最适基质温度16至24℃,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光照充足。浇水前使基质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这样有利于根系生长。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于1.5。本阶段交替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线虫和地种蝇等植物根部虫害,可用克线膦、氧化乐果等农药灌根。

  第四阶段:炼苗(需7天)基质温度控制在14至2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于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况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

  二、波斯紫罗兰成品花栽培技术要点:土壤:波斯紫罗兰适宜种植在腐殖质含量45至65%的轻质泥炭土中,土壤需轻微肥沃,结构疏松,不良的空气条件易导致根部问题。土壤pH值为5.0至6.5,EC值1.5至2.0,pH值过高会导致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出现。

  水分:生长期应经常保持植株有规律地湿润,但避免浇水过多,否则易导致根部病害。浇水最好从下面渗入,这样可保持基质表面较长一段时间干燥,可有效减少地种蝇和黑蝇等虫害的威胁。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钾或硝酸钙,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

  光照:波斯紫罗兰开花需一定数量的光照,并十分耐光照,但光强超过75000lux时需遮荫,否则植株生长不良。

  生长调节:大约在上盆后3周开始使用生长调节剂,可用B9、ALan、A-Rest等,处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种而异,但必须重复使用。

  病虫害:易发生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根腐病,灰霉病则用5%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分别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防治。

 

  文章来源:中国花卉报

回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