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概念:万里海疆,难有“静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0:56
“国家战略”遍沿海
仅2009年国家就一口气批复了5个,沿海将再无宁静之地。
才三年,国家已经相继给9个省份披上了沿海开发的“国字号”战袍,最新的战袍则给了浙江省,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至此,自2008年1月,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开始,中国1 . 8万公里海岸线上的11个省份中的9个已先后获批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仅2009年国家就一口气批复了5个。
尚未正式上榜的只有广东、河北两省了,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去年8月,广东省编制完成的规划初稿已报送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也已明确将其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而不甘人后的河北,无论是在环渤海经济圈,还是京津冀经济区,都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地方政府甚至从新出炉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提前宣告加冕成功。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部分专家看来,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第一轮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沿海开发后,沿海诸省再次挑起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任,是为“沿海二次开发”。
冲锋的号角已经响起,11个沿海省份在绵延万里的海岸线上的巷战已经猎猎风响。
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看来,这一个个“国家战略”已经将之前的一个个经济圈连接成片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的是福建海西和浙江,而长三角和环渤海之间的是江苏和山东。”沿海将再无方寸宁静之地。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韩立民教授的研究表明:海岸带既不同于陆地,又不同于海洋,最大特点就是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沿海如此众多的国家手笔,会造就一个怎样的近海环境?重蹈“偏污型”旧路?
中国最后一片洁海,入海排污口超标率竟高达96%。
得益于各省竞逐“国家战略”的冲动,不少行业也已悄然完成了沿海地区的跑马圈地。
以钢铁为例,“新首钢”屹立在渤海曹妃甸,而鞍钢则在辽宁营口兴建大型基地,宝钢投资于广东的湛江港,武钢则最终落户广西防城港的企沙半岛,至此,中国钢铁行业的四大巨头已迅速完成了占据海港的战略部署。而石化、风电等行业亦如出一辙,“按照国家能源局主导编制的江苏和浙江沿海风电规划,所有的江苏海岸都变成风电场,而所有的浙江海域也都是风电场。”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刘容子感慨。
在他看来,这一轮的沿海发展规划是条块同时进行的,“地方政府和重点行业共同完成了对海岸线的割据。”英国《金融时报》则提醒说,这一割据,可能重复走上“偏重型”、“偏地型”、“偏污型”的发展老路。
一切并非杞人忧天,国家海洋局历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5年至今,连年有超过80%的抽检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近80%近海海域的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广西北部湾海域,曾被誉为是中国最后一片洁海,然而,广西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8年,广西监测的26条入海排污口中,有25条超标排放,超标率高达96%。
而在2009年,由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带队的九部门海洋环境联合执法检查组走访了沿海开发前沿的四省区,检查结论令人扼腕:沿海快速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风险和近岸海域环境隐患。
在江苏,沿海分布的二十多个化工园区,部分企业偷排废水甚至被检查组抓了现行,而部分围填海项目“未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严重违规。
什么也阻挡不了
“以前争保护区的,现在都变成历史的罪人了。”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翻看各省的沿海开发规划,围海造地是共同的主题。在刘容子看来,沿海地区经过第一轮的大开发以后,土地红利已消耗殆尽,尤其是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后,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唯一办法就是填海造地,这也是各省频频将发展规划上报国家批复的重要动力。
曹妃甸的围海造地规模被称为世界最大,到2020年,将靠围海吹填成方圆310平方公里的陆域。而不少专家担心,渤海湾潮流动力将因之不断减弱,将会对天津港、黄骅港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福建的围海造地运动一度教训惨重,60%的厦门西海域被填,使得这个号称“不冻不淤”的天然良港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给围海造地让路,沿海地区的一些自然保护区不得不面临缩水的命运,即便顶着“国家级”的保护伞。
浙江的沿海发展规划获批后,刘容子忍不住担心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命运。1990年,这个列岛经过了一代人的努力才申报成功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现在国家级保护区的帽子却成了沿海开发的绊脚石,“以前争保护区的,现在都变成历史的罪人了。”他说。
专家们的意见往往被弃置脑后,在一次讨论江苏滩涂开发规划的场合,中国林业大学的教授就提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许可尚未拿到,滩涂围垦规划绝对不能做的意见,这令组织评审的咨询公司领导大为恼火,“我找你干嘛来了”。
2003年,国家海洋局的一位专家拿着曹妃甸的工程可行性报告,实地考察连接曹妃甸和陆地的公路的施工情况,按照科研报告,这条连接路将留下几个涵洞,以给海流预留生态通道,就像青藏铁路为藏羚羊预留生态通道一样,而当时,究竟是留四个还是六个涵洞是报告里争论的焦点。然而,这位专家发现,最终施工的结果是一个涵洞都没保留。
刘容子难免忧心忡忡,“包括围海造地、港口建设在内的密集开发,使得我们没有缓冲的时间来进行综合的评估,等将来发现不合理了,海岸线也恢复不了了。”
难补的缺位
“我们对海岸带知之甚少,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都没有做。”
开发披上了国家战袍,而保护的力量却从未脱离体制掣肘。
环保部不下海,海洋局不上岸,而海岸带恰恰就处于陆海交界。“条”有管理海洋的国家部门“五龙闹海”,“块”则有沿海省份的“十一太保”,使得海洋环境治理处境尴尬。
2001年,渤海湾启动碧海蓝天治污计划,但五年后,555亿元的巨额投资被证明打了水漂,渤海的水质非无好转,却趋恶化。而之所以失败,公认的原因就是治理队伍的错综复杂:除当时的环保总局和国家海洋局外,还包括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在内的十三个省部级单位。这样的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不再上演?
更致命的是,“我们对海岸带知之甚少,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都没有做。”刘容子说。
在各省竞相上报沿海发展规划的同时,因为“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海洋整体的空间规划,所以很难对地方的沿海规划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厦门大学张珞平教授最近正忙于国家海洋局交代的海洋主体功能区试点工作,全国陆地的主体功能区划在2005年已率先启动,而海洋的直到2009年才开始做前期研究。这个课题将第一次试图回答“每块沿海区域的主体功能区怎么划分、究竟该怎么发展、应该采用怎样的开发强度”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张珞平乐观估计,课题的试点工作会在2012年年底完成,如果顺利,十二五末期将进行全国推广。
这意味着,各省的沿海规划还将在没有国家海洋总体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推进五年。专家们担心的是,五年后的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现实中不合理的合法化。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孟登科 实习生 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