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陈赫泰坦尼克号: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吴立民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43:58
正心播客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772
  • 博客访问:37,556
  • 关注人气:276
相关博文
  • 博客生活的最佳伴侣

    新浪官博

  • 与大师同行。。。

    金刚童子

  •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吴立

    正心

  • 大云幢音 髻目无乱

    佛無生花

  •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

    夏一文

  • 听南师讲故事:举一则念佛的笑

    迦陵仙音

  • 放心持誦利人利己

    祥仔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德雅

  • 元音老人开示:持咒打坐方法(

    东方佛易道

  • 辛卯年元宵佳节祈福吉祥

    Erin

  • 一心不乱(净空法师)

    茶道花香

更多>>推荐博文
  • 董卿的妈妈照片首次曝光(组图

    王南方

  • 法国的独角戏—日本核危机中的

    偶尔一笔

  • 拜金女养成公式

    陈岚深海水妖

  • 怀念海婴先生

    曲水西风

  • 猎头哲瀚:面试时绝不能说的7件

    猎头哲瀚

  • 柯云路:药家鑫案对每个父亲的

    柯云路

  • 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

    刘继兴

  • 唐诗新述   权贵

    汉草

  • 武则天用哪些手段对付男人(三

    路卫兵

  • 今年315晚会的“三点式”

    温柔叙述

  • DIY春天里的果色生香

  • 墨西哥阳光下的幸福时光

  • 车价上亿豪华迎亲车队

  • 清华百年校庆绚丽光影

  • 柏林地铁上演另类艺术

  • 实拍:颐和园落日撒金

查看更多>>谁看过这篇博文

SHOWLUM

4月25日

得大自在

4月25日

谷谷

4月25日

路铭

4月24日

南郭愚公

4月24日

金口易言

4月24日

甘露禅堂

4月24日

正文 字体大小:大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吴立民先生

(2011-04-23 23:15:01)转载 



一、往生成佛要一心不乱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以成佛。释迦牟尼佛就是为度娑婆世界众生了生死而成佛这一大事因缘而来人间示现各种教化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教人了生死以成佛。佛教的大小乘、显密教,也都是教人了生死以成佛。显教各宗,教人转识成智以成佛,禅宗教人即心成佛,密宗教人即身成佛,而净土宗则教人往生成佛。往生成佛的关键则在临终一念,必需一心不乱。

 

    人生最后一念,至为重要,其力甚大,可以决定其人是往生或是轮回。念佛之人,按理临终应得佛念,必然往生佛国。根据《阿弥陀经》所说,若人念佛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问题是如何修行,才能一心不乱,而临终时,又是如何修行,才能保证一心不乱。

 

二、三种念佛法之比较

 

    往生成佛的法门很多,主要是念佛。念佛不单是口念,而且要心念,所以念佛法门中,就有实相念、观相念、持名念三种方法。实相念就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及。观想念就是依照《观无量寿经》,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无非极乐,立可转娑婆为净土,其所得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但此观法微细深玄,修成较难,所以也难普及。持名念则较上述两种念佛容易,不论上中下根,但如法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其所得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法门,经历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弘扬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通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三根普及,利钝全收的缘故,其所度脱的总人数,可说占佛法以来总人数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实讲理论,说实践,谈难易,论效果,确都融通各宗,易简卓绝。所以诸经所赞,都在弥陀,佛法修行,即在净土。

 

三、念佛的各种方法

 

    为了要适应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为了要适合念佛的根器,便有各种不同的念法,每一种念法,都有它的特长和作用,行人念佛,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能使你在这一刻定心扫除妄念的,便是这一刻的好方法,譬如医病,但医得病好的,便是对症良药,众生妄念是病,佛名是药,能除妄定心,便是良药。持名念佛为净土修行之核心,现将各种主要念法列目于下:

 

    1出声念,包括高声念。

    2莲花念,念时观想声从自己舌上莲花出。

    3金刚念,念时声音不大也不小,甚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听,自念自听。

    4默念,舌根动而不出声。

    5觉照念,一面念,一面F8BC光反照自性,凝成一片。

    6观想念,一面念,一面作观想。

    7追顶念,用金刚念法,将字句之间连缀紧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中间不留空隙,故名追顶念。

    8礼拜念,念时一面念一面拜,或念一句后拜一拜,念拜并行,身口合一。

    9记十念,念时用念珠记数,每念十句,拔过一珠。

    10定课念,将念佛定为按日功课,一日念好多遍,日日实行,道心不退。

    11四威仪念,行往坐卧四威仪中皆念,熏成习惯。

    12念不念皆念,此即无时无处不是心念,念兹在兹,行兹在兹,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

    13十念、十念往生,凡有五说:

 

    (1)念佛十德,如毫光等观,如《观无量寿经》所说,比较难行。

 

    (2)总称十种念法为十念,即寂静念、清净念、不浊念、明澈念、离尘念、离种种念、离垢念、光耀念、可爱乐念、无能障碍念。此种解析,较为支碎。

 

    (3)十口气念,即用追顶念法,不论佛号多寡,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待到出气已促,势须抽吸进一口气,方能再续念时,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即十气为一念。

 

    (4)十念者,十念相续也,谓当念念相续。

 

    (5)临终十念,此说根据《无量寿经》,当属正解。临终十念,易得往生。净土宗,古德亦称之为时宗,即以临终为念佛之正当时,而临终之人,亦为正当之机。此因临终之人,易生恳切殷重之心。且不久即逝,更无造罪之机。故临终十念,最关紧要。

 

四、要心息相依才能一心不乱

 

    以上各种念法,可说都是善巧方便,目的是为了临终时能一心不乱。要真心做到一心不乱,就要在任何一种念法时,都能心息相依,也就是念头能够和呼吸相应。因为佛法任何法门,都是要在定中修,定中证。净土法门也不例外。上述各种念佛法门,也都是要在定中修,定中证。也就是修证得念佛三昧。如何才能做到念时心息相依呢?这就要在念时注意调养呼吸,使呼吸能跟着念头走,使念头能够支配着呼吸。佛法修定讲安那般那,安般是梵语,安那是入息,般那是出息,安那吸,般那呼,吐故纳新,呼吸一定要调理得顺当,但最重要的是在呼吸的转折上,呼后必有一吸,吸后必有一呼,一吸转为一呼,一呼转为一吸,这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讲呼吸就是讲这一息。佛家深层禅定的功夫不在一呼一吸,而在一呼一吸的转折上,呼转为吸,吸转为呼,这就是息道,而不是气功。息与气不同,道与功也不同。凡是讲到功都是有为的,讲到道是无为的。气是一呼一吸,而息则是一呼一吸的转折。气功是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在十二经络上做工夫,在后天气和生活力上做工夫。息道则是在一呼一吸的转折上做工夫。在奇经八脉上做工夫,在先天气的生命力上做工夫,也就是在命根气上做工夫。人生临终最后一口气就是命根气,它不是上行气、下行气、平行气、遍行气,而是命根气,人生最后的结束就是命根气的结束。

 

    人的生活,在肉体上呼吸不能断,一断人就死了,而是息息不断。在精神上,是念念不停,念一停精神就没活动了,像植物人。息与念在一般人身上常常是不统一的。管呼吸的司令部是呼吸神经中枢,管思维的司令部是思惟神经中枢,两个神经中枢不统一,我们大脑皮层得不到好的休息。假使按安般守意的方法:推开尾闾,视鼻端白,安那般那,持出入息,使念头跟呼吸走或呼吸跟念头走,使息与念相融合、相协调,息和念就能一致,心息相依,心系于息,息住于心,这样就把思维神经中枢和呼吸神经中枢两个司令部协调统一,神经中枢两个司令部协调统一了,我们大脑皮层就处于最佳状态,既不是兴奋态,也不是压抑态,而是阴平阳秘的平衡态,这样才能一心不乱。所以念佛就要心息相依,安般守意。安般守意,也就是心息相依,安般不能守意,那就是心息不相依,息和念是分开的,两个司令部是不统一的,念佛就不能一心不乱。人临终时,最后一口命根气能跟着念佛的念头走,或者念佛的最后一个念头跟着这最后一口命根气走,息念相依相应,那就是临终念佛,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无疑。

 

五、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

 

    要保证临终念佛一心不乱,除了平日坚持修行,特别是要在心息相依情况下念佛外,还要注意临终时顺逆因缘,要增加临终顺缘,减少或避免临终逆缘。但就一般人来说,这种念佛行持,都是带业往生;西方允许往生,带业终须消了。所以临终念佛,往往出现业障,一时不能一心不乱,这就要靠《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唐宝思惟译,大正藏第十九卷九五六,简称《末法经》)中所说的“一字心咒”来加持,也就是大日金轮佛顶——一字顶轮王的种子字加持。《末法经》云:尔时光中复出声日,告释迦如来,我是一切如来智转轮王一字心咒,于一切过现未来一切诸佛,我是最上秘密心咒。即说咒曰(勃噜唵三合音)。《末法经》又云:我(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分布舍利已,当隐诸相好,变身为此咒,受持供养,所得功德,如我身无异。依咒功能,就能保证临终往生一心不乱。如经所说,若人临命终时念阿弥陀佛,欲生极乐,心数散乱,佛法不现前,诵此一字咒,明王本誓故,助行者令住正念,令生彼界。也就是说,临终念佛,心散乱时,诵此一字咒,即能保证一心不乱。这是真言密法,一字金轮佛顶尊的独特加持。

 

    为什么此一字心咒有如此大威力和独特功能呢?因为此一字心咒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分舍利已变身为此咒的。释迦牟尼佛为度娑婆众生了生死这一大事因缘而在人间示现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是人,同常人一样是四大和合,五蕴俱全的肉身。但佛修行禅定,修四念处,其色蕴因观身(四大)不净而净,四大合成舍利,成为法身。其受蕴因观受是苦而乐,其想蕴因观想无我而(大)我,其行蕴因观行无常而常,受想行三蕴成为解脱。其识蕴因戒定慧而转识成智,成为般若。所以般若解脱法身是涅槃三德相,而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性。佛涅槃之后分舍利已,法身变为一字,有无量光,如天鼓雷音,此光此音皆从佛顶放光而出,故能加持众生成就各种特异功德,特别是临终念佛,心若散乱,依靠此咒光音加持,能助行者,令住正念,一心不乱,决定往生。由此可见密宗与净土之关系,因净与禅,均系大密宗也。(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f42a50100tcxr.html

 

附录:

吴立民简介

  吴立民居士,号吴明,法名信如,1926年生。五岁丧母,不得不送到武汉孤儿院。抗日战争烽烟遍地,武汉沦陷,孤儿院解散,吴立民流落街头,后又辗转长沙,被北伐军著名将领唐生智先生收为义子。吴立民在二学园道场潜修佛法,并拜唐生智的军中掌法、东密大士顾净缘先生为师,法号信如。后来,吴信如也作为笔名,屡屡见诸报章杂志。吴老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于耀祥中学顺利毕业,深得唐生智、顾净缘先生厚爱。顾老不仅将爱女许配给吴立民,还将藏传密籍及东密传法许可灌顶印信传授给他。

  1948年,吴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唐生智身边做地下革命工作。全国解放前夕,积极协助唐生智举行和平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保护唐生智及其眷属免遭蒋介石抓捕之苦,不遗余力。建国后,唐生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吴老一直担任唐的秘书。其后又曾担任省政协秘书长、省政协文史委主任和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克己奉公,殚精竭虑,为落实政策,调动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积极性,四处奔波,不辞辛劳。不论何年何月,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吴老始终不忘修持,坚持佛学与佛教文化研究。他和学术界前辈一起,重建船山学社,任船山学社社长,以惊人的记忆力、渊博的学识和真知灼见,应邀为中青年人作佛教文化、丹功知识讲座,出席全国藏密气功学术研讨会,语惊四座。

  1990年离休后,吴老应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邀请,赴京主持佛教文化研究工作,并任中国佛教协会的高级顾问。自此,吴老全身心投入佛教文化事业,担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茶禅学会会长,主办《佛教文化》(双月刊),主编《佛学研究》杂志(年刊),兼任中国佛学院教授与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支持国家“八五”规划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佛教寺院及禅宗宗派源流》研究。在行政、编务、教学、研究之余,他经常接待外宾来访,率团到日本、法国、新加坡及香港、台湾进行友好访问,交流佛学研究成果。

  吴老学问渊博,显密兼弘,对印度佛学、中国佛学及儒、道、医深有造诣,尤其是藏密、东密、唐密学有师承,深得玄旨,研究成果引人注目。著作有:约有60种之多,其他书信、文稿、墨宝则难计其数。

  吴老八十三春秋,光彩照人,对后学的教育和影响难以估量,简单概括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对继承弘传佛教优良传统的贡献大。他坚持正信佛教,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反对迷信,把“如实知自心”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把普度众生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结合,把弘扬佛法与生命科学相结合,把继承佛教优良传统与创建和谐社会文化密切相结合。这对于身为党的干部、政协干部和佛教居士双重身份的他,既是本分事,又非常难能可贵。

  第二、唐密研究独步世界。1987年,文物部门在发掘陕西法门寺地宫时,发现了4枚佛指舍利及2000余件国宝级珍贵文物,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对这一古迹秘密,众人都无法圆满解读。吴老和法门寺及全国著名专家密切合作,以广博精深的佛学根底,考证揭示了法门寺地宫是唐密祖庭及唐皇室修持密宗的内道场,而地宫内各法器供养物是按照唐密曼荼罗的坛城形式布置安放的。赵朴老听到汇报后,高度评价这一佛教考古发现,认为唐密曼荼罗的发现与佛指舍利的发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就在,它不仅仅是重新揭示了一个被历史长河封存很久的佛教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揭密了中国自宋代以后就失传了的汉传密教(今称为唐密)的真相(因为出土的所有供品都按照唐密曼荼罗的样式摆放的),使这一断开的历史又重新连接起来。

  吴老对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秘密的破译惊动日本,惊动世界,认为唐密失传千余年,今天不仅失而复得,而且得到合理的破解,如同破解人体的遗传密码一样伟大。日本争着要首先出版吴老的研究成果,遭到吴老的婉言谢绝;后来《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一书首先在中国香港出版,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第三、对《药师茶供会仪轨》和中国茶道的独创。日本茶道举世闻名,却源于中国。吴老深忧中国茶道失传,且今日丛林中的禅密修持、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茶禅文化的弘扬及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都亟需中国自己的茶道。根据对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挖掘、整理,参考《瑜伽施食仪轨》,创编出《药师茶供会仪轨》,作为中国茶道之法本,将茶与禅,禅与密结合起来。此一独创,受到多方面的好评。赵朴老为此于1998年元月先后两次致函吴立民,表示“无任欢喜赞叹”。后又特成立了中国茶禅学会以鼎力弘扬,并邀请吴老继任茶禅学会会长。之后,将《药师茶供会仪轨》之法本传授给谢美霞居士。

  第四、道德高尚。吴老待人温厚,思想明澈,有见地、有行持、有功夫。他淡泊名利,忍辱负重,薄于奉己,厚于奉献。《禅宗宗派源流》被评为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湖南省首届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珍藏佛教的有关法语秘本,表示要把它贡献给从事人体科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代中国佛教居士中,不乏韩净清、贾题韬、郑颂英、李炳南、赵朴老等那样一批大德。但在道德文章、佛法与世法相融通方面能够“极高明,道中庸”,吴老堪称赵朴老后一人而已。

(来自http://wulimin.cn/wlm 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