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天地杂志:财政部官员谈宏观调控三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2:01:12
财政部官员谈宏观调控三招

 

 



  
  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部门之一,财政部正在酝酿更强力而有效的手段,以其特有的结构调整功能,与发改委、央行、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手,驾驭固定资产投资这匹倔强的烈马。
    
  5月11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努力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这是在不到一周时间里,第二位财政部官员公开表态,谏言宏观调控。
  数日前,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就表示,中国将维持紧缩的信贷政策,但将维持货币供应的宽松,如果有必要,中国政府将可能调整利率。他同时暗示,将在限制投资的基础上,维持经济的强劲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财政部官员的发言显然并不仅是一种姿态: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部门之一,财政部正在酝酿更强力而有效的手段,以其特有的结构调整功能,与发改委、央行、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手,驾驭固定资产投资这匹倔强的烈马。
  
  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超10万亿
  增速偏高、规模偏大、结构不仅合理,面对固定资产投资上日渐显露的诸多问题,胡静林司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超过40%的省份有6个。
  而同时,按照胡静林的预计,照目前的增速,全年将完成投资额10万亿元以上,预计今年投资率将突破50%。
  持有这种观点的不只是胡静林一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6年春季报告》,就曾预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为20%,规模将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
  “如此大规模和高投资率在国内外工业化历史上从未有过。”胡静林司长说。
  而对投资结构,胡静林的判断也并不乐观。
  一方面,前期过热行业的投资仍然居高不下。采矿业、制造业投资增长仍继续保持在高位。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出现过快增长势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20.2%,个别地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甚至成倍上涨。
  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过快也同样令人担忧。一季度,城镇施工项目计划投资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占去年全年施工项目计划投资2/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
  胡静林认为,信贷与土地两个“阀门”正在遭受冲击。
  
  财政宏调三张牌?
  胡静林分析指出,正是政府、银行、企业三者投资冲动形成的扩张机制,直接冲击着信贷、土地两道“阀门”。
  从政府看,地方政府仍有很强的争投资、上项目的动力。政府热衷投资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重化工业,二是城市基础设施,这些项目投资金额很大,对社会总投资影响较大。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各地开工建设新项目的积极性很高。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研究员表示认同。他分析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投资热潮就带有“浓厚的‘政治周期’色彩”。
  面对地方政府、银行、企业难以遏阻的投资冲动,胡静林认为,需要继续严把土地审批与信贷投放两个“阀门”,真正从紧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规模。
  而在发改委、央行等部门打出一系列宏观调控重拳之后,胡静林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来加强固定资产调控的三大方略。
  其一,把握投资预算下达节奏,调控好政府投资。他认为,国家预算内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42%,成为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今后将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投资预算下达节奏,切实审查投资方向,对不符合“五个统筹”要求的项目,资金缓下或停下。
  其二,规范政府债务,抑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快增长。目前城建打捆项目贷款,一方面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迅速膨胀,另一方面,加大部分城市政府债务风险。
  根据抽样调查,目前部分城市债务规模大、增长快、偿债能力差,如不及时控制,债务风险将会越来越大。为此,财政部门需要从政府债务管理的角度,清理城市债务、评估债务风险,在此基础上,严防城建投资超越财政承受范围。
  其三,建立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胡静林指出,我国企业生产环境、资源、安全成本长期严重低估,是造成目前经济粗放增长、企业投资盲目扩张的重要原因。
  为此,他认为应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排污权交易与有偿取得改革,补足企业生产的环境、资源、安全成本,建立起生产要素投入约束机制,“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的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