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字组词:善恶之争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46:27

作 者 导 言

         在罪恶尚未进入世界之前,亚当能享有与造物主直接的交往;可是,自从人类因犯罪而与上帝隔绝之后,他们就失去了这种无上的权利。虽然如此,借着救赎计划已经开辟了一条途径,使地上的人仍能与上天取得联络。上帝借着他的灵与人交往,并借着启示他所拣选之仆人将神圣的光分赐与世人。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后1:21)

         在人类历史的起初两千五百年间,并没有写成的启示。那些曾受上帝训诲的人用口授的方法教训人,父子相传,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至于写成书卷的经典,则始自摩西的时代。那时已将灵感的启示汇订成册。这工作一直延续了一千六百年之久,--从创世记和律法书的作者摩西起,直到写福音中最崇高之真理的约翰为止。

         《圣经》自述乃上帝所著,然而却是借人手写成的;而各卷中不同的笔调,也表现了作者的不同性格。《圣经》中的真理固然“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但却是用人的言语表达出来。那位无穷者曾借着他的圣灵,光照他众仆人的心思意念。他曾使他们看见异象和异梦,表号和象征;得到真理之启示,然后用人的话语将这些意念具体的表达出来。

         十条诫命是上帝亲口颂布,亲手书写的;完全是神的作品,而并非人的作品。可是《圣经》全书乃是用人的话语表达上帝所赐的真理,这就显明了神与人的联合。这一联合也存在那位既是上帝的儿子,同时也是“人子”基督的性格上。这样,“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1:14) 这一句话,在基督固然是真实的,在《圣经》也是如此。

         写作《圣经》的人既生存于不同的时代,他们的身份职业既不相同,而智力和属灵的天赋也各异,所以《圣经》各卷的文体有着很大的区别,而所彰显主题的性质也各有不同。这些不同的作者因用了不同的语气;故往往对于同一的真理,一个人比较另一个人表达的更为明显。所以一个题目经过几个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关系上去发挥,对于一般肤浅,不求甚解,或有成见的读者,或许会显着有自相矛盾之处;但一个审慎,敬畏上帝,而有清晰眼光的读者,却能看出其中基本上的和谐。

         真理既经不同的作者发挥出来,就可以有多方面的表现。一个作者对于一个题目的某一方面受到较深的印象;他能掌握那与自己经验或理解力和体会力相称的几个要点;另一个人则掌握到另一方面;于是每一个人都在圣灵的引导之下,将自己心中所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写出来,各人对真理写出不同的一方面,而全部却呈现着完全的和谐。这样,显示的许多真理都能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能适合于处境和经验不同之人们的需要。

         上帝乐意借着人为媒介,将他的真理传给世人;他也亲自借着他的圣灵,使人有资格和能力来担任这一工作。他引导人的思想选择所当说的和所当写的。真理的财宝虽是放在瓦器里,但它毕竟是从天上来的;所作的见证虽然是用世人不完全的语言表达出来,但它总是上帝的见证;而且上帝每一个顺命有信心的儿女,都可以在其中看出神圣能力的光荣,满有恩典和真理。

         上帝已经在他的圣言中,将有关救恩必需的知识交付与人。人应当接受《圣经》为具有权威而毫无错误之上帝旨意的启示。它是品格的标准,真道的启示者,和经验的试金石。因为“《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上帝虽已借着《圣经》将他的旨意启示给人,但这并不是说圣灵的继续同在与引导不再需要了。反之,我们的救主还应许赐下圣灵向他的仆人解释《圣经》,启发并应用《圣经》中的教训。再者,《圣经》既是上帝的灵所默示的,则圣灵的教训就绝不至于与《圣经》的教训相抵触。

         圣灵的赐予,绝不是--而且永不会--取《圣经》而代之的;因为《圣经》明说上帝的圣言乃是测验一切教训与经验的标准。使徒约翰说:“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上帝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4:1) 以赛亚说:“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 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赛8:20)

         现在有一等人说自己有圣灵的光照,就认为自己不再需要《圣经》的指示,这一等人的错误使圣灵的工作受到极大的侮辱。他们以为自己意念中的幻想就是上帝对他们心灵所讲的话。其实这控制他们的并不是上帝的灵。这种顺着自己观感而忽略《圣经》风气,只能产生混乱,欺骗,和败坏。它只能促进那恶者的计谋。圣灵的工作对基督的教会既是极关重要的,所艾萨克但想利用极端主义者和狂热派来藐视圣灵的工作,并使上帝的百姓忽略我们主所亲自赐下的能力来源。

         根据上帝的话,他的灵要在传福音的时期中自始至终继续不断的工作。即使在新旧约《圣经》的著作期间,圣灵在启示《圣经》的工作之外,也未曾停止将真理的亮光启示给其它个人。《圣经》本身也记载借着圣灵如何警告,责备、劝戒,并教导人一些与著作《圣经》无关的事。并且提到某几个时代的先知,没有将他们所讲的话记录下来。照样,在全部《圣经》写成之后,圣灵还要继续工作,光照,忠告,并安慰上帝的儿女。

         耶稣曾应许门徒说:“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4:26;16: 13)《圣经》明说,这些应许决不是限于使徒时代的,乃是要延展到各时代的基督教会。救主向跟从他的人保证,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而且保罗也说过,圣灵在教会中的恩赐和显现,乃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2-13)

         保罗曾为以弗所的信徒祈祷说:“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17 -19) 保罗为以弗所教会所求的,乃是上帝圣灵的恩赐,为要光照他们的悟性,并向他们的心思启明上帝圣言的奥秘。

         圣灵在五旬节作奇妙的显现之后,彼得就劝告众人要悔改,奉基督的名受洗,使他们的罪得赦;并说:你们“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上帝所召来的。”(徒2:28-39)

         主曾借着先知约珥应许紧接着上帝大日景象的出现,必有他圣灵的特别显现。(见珥2:28) 这个预言在五旬节圣灵沛降时已得到初步的应验;可是这应许充分的实现乃是要在福音的工作结束,上帝的恩典最后彰显之时。

         善与恶之间的大战,将要愈演愈烈,直到末日。在每一个时代,撒但的怒气不住的向基督的教会发作;所以上帝将恩典和圣灵赐给他的百姓,坚固他们,使他们有力量抵抗那恶者的势力。在基督的使徒们奉命往普天下传福音、并将这福音为后代之人写成书卷时,他们曾经得蒙圣灵特别的光照。但当教会临近她最后蒙拯救的日子,撒但要尽更大的力量作工。他“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的下到你们那里去了。”(启 12:12) 他要“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 (帖后2:9) 那曾经一度在上帝众天使之中居最高地位的主谋者,竭其全力进行欺骗和毁坏的工作已经有六千年之久了。他要用历代以来修炼的技巧和诡诈,以及所养成的极端的残酷,于最后的大战争中,全部使用在上帝的子民身上。正在临到危险的时候,跟从基督的人要向全世界传出救主复临的警告,预备一班人在他降临的时候得以“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彼后 3:14) 地站立在他面前。今日我们对上帝的恩典和能力所需要的补给,并不比使徒时代教会所需要的还少。

         作者曾蒙圣灵的光照,得以看到善与恶之间长期战争的种种情景。并多次蒙主准许,得以目睹生命之君,我们救恩的创始者基督,与那邪恶之君,罪恶的创始者,就是第一个违犯上帝律法的撒但之间历代的大战争。撒但对基督的仇恨,一向是在对跟从他的人身上表现出来。在已往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撒但是一贯地恨恶上帝律法的原则,一贯的采用欺骗政策,给邪道披上真理的外衣,拿人的律法来代替上帝的诫命;令人敬拜受造之物,而不敬拜那创造万物的主。撒但曾竭力对上帝的品格进行诬蔑,令人对造物主怀着错误的观念,以至不但不敬爱他,反而惧怕并且恨恶他;撒但又不住的力图废除上帝的律法,令人以为自己已不受它条款的限制;同时,凡是胆敢抗拒他诱惑的人,他就加以迫害。以上种种情况都可以在众先祖,先知,使徒,殉道者,和宗教改革家的历史上看出来。

         在最后的大战争中,撒但所要使用的策略,所要表现的精神,和他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先前的各世代一样。所以历史必要重演,不过那未来的争战异常剧烈,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撒但的欺骗要更加狡猾,他进袭的意志将更加坚决。倘若可行的话,他要把选民都迷惑了。(见可13:22)

         上帝的灵即将《圣经》中的伟大真理向我指明,并将过去和未来的种种景象显给我看,就吩咐我将启示我的事告诉众人,要我循着历代善恶战争的史迹,叙述出来,藉以显明那即将临近之未来战争的真相。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选了一些教会历史的史事,将这些大事联贯起来,以便说明一些重大而有考验性的真理在不同的时代是怎样逐步发展,怎样传给世人,因而激起撒但和贪爱世俗的教会仇视这些真理,就是由那些 “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之人的见证保存下来的。

         在这些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战争的先兆。根据《圣经》的记载和圣灵的光照,我们可以看穿那恶者的阴谋,并看出凡要在主降临时显为“没有瑕疵的”人所必须避免的危险。

         过去标明教会改革进展的大事乃是前代的史实,是为一班改正教人士所公认的;也是没有人能反驳的事实。本书限于篇幅,只得将历史作简略的叙述,将所有的事实尽量简缩,凡观览所需,以不妨碍正确了解为原则。时或遇有史家已将一些事迹作简短概括的叙述,足供读者对其题目得到正确的概念;或有作者已将某些细节作了合适的总括,我就引用了他们的话; 可是在所节录的话中,有一些并没有注明来源,因为我引用的话,并不是我作权威性的根据,只是因为这些话能有力地表达某一点意思。在叙述现时代进行宗教改革者的经历和见解时,我照样引用了他们出版的作品。

         本书无意发表多少有关以前战争的新道理,乃是要从历史中找出一些直接关系那将要临到之大事的事实和原理。可是,我们既把过去的历史看为光明与黑暗全部战争史中的一个阶段,就能在这些史实上看得出新的意义来;借此也可以把未来的事看得更清楚,并为一些象过去改革家一样蒙召遇着丧失地上一切利益的危险,去“为上帝的道,且为耶稣作见证”的人照亮前程。

         本书的内容旨在叙述真理与邪道之间大战争的经过,暴露撒但的诡计,并提供抵挡他的有效方法;对罪恶存在的大问题予以充分的解答,说明罪恶的起源和罪恶的最后处理,以便完全显出上帝在对待受造之物所用的一切公正和慈爱的方法;证明上帝律法的圣洁和不能改变的本质。作者恳切祈求上帝,使读者诸君因本书的影响,能脱离黑暗的权势,“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西1:12) 愿颂赞归于那爱我们并为我们舍己的主!

         怀爱伦于主历一八八八年。

 

 

第一章  世界命运的预测

         “耶稣快来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他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 19:41-44)

         耶稣从橄榄山顶上,望着耶稣撒冷。一片美丽升平的景象,毕呈在他面前。那时正是逾越节的时候,雅各布布的子孙由各地前来,庆祝这国家的令节。在花园内,在葡萄园中,以及在碧绿的山坡上,都支搭着巡礼者的帐幕;在周围的几个山上,巍立着堂皇的宫殿,及拱卫以色列国京都的坚厚堡垒。锡安的女子似乎是自豪地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决不至于悲哀;”又显出可爱的样子,自以为邀得天上恩宠,正如古时皇家乐队所唱的歌词,“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诗48:2) 在这里可完全看到那庄严伟大的圣殿。夕阳的余辉照耀着圣殿云石的墙壁,耀眼犹如白雪,还有那黄金的门,楼,和尖阁,也都反射出万道金光来。这种雄姿堪“称为全美的,”并为犹太全国所夸耀。当以色列的子民注视到这一幅景象的时候,谁不感到欣慰赞叹呢!但这时耶稣心中的感想则迥然不同。当他“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他哀哭。”(路19:41) 在这万头攒动,庆祝他凯旋进城,挥舞着棕树枝,赞美歌声山呼谷应,万口同声拥护他为王的时候,这位救世主的心却因突然的,神秘的忧伤而压倒了。他是上帝的儿子,是向以色列人所应许的那一位,他的权力曾胜过死亡,并从坟墓中召出死亡的俘虏;他这时却哀哭了,况且他的忧伤并不是普通的忧伤,乃是一种非常的,抑制不住的惨痛。

         他虽然深知自己面临的遭遇如何,但他这一场哀哭却不是为了自己。这时客西马尼园业已在望,那里是他将要受苦的地方。他也看见了羊门,就是历代以来一切被献的祭牲所经过的门,这门也将要为他而开;届时,他必须“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赛53:7) 离那里不远是髑嵝地,就是十字架的刑场。当基督把自己献上为赎罪祭的时候,必有大黑暗的恐怖笼罩在他所必经的路上。虽然如此,那在这欢乐时辰中给他投下悲惨幽郁的,还不是因为他想到这些情景;也不是因为他预知自己所要遭受的非人惨刑,以至他那无私的精神受到影响。他乃是为耶稣撒冷城内将要遭劫的千万人民而哀哭--因为他来所要赐福拯救的人们竟盲目无知,不肯悔改。

         上帝一千多年来对他选民特别眷顾与保护的历史,这时全展开在耶稣面前了。那里有摩利亚山,那由应许而生的儿子曾在该处被捆绑在坛上,成了一个不抵抗的牺牲,--作为上帝圣子被献的表号。(见创22:9;16-18) 在那里,上帝与有信心之人的父坚定了赐福的约,就是弥赛亚降生的光荣应许。在那里,有献祭的火焰,从阿珥楠的禾场上升到天庭,阻挡了行毁灭的天使的刀,(见代上21:) --这就是救主牺牲,为罪人作中保的一个适当表号。耶路撒冷曾为上帝所重视,超过地上一切的城邑。“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诗132:13) 在那里,历代都有圣先知发出他们的警告。在那里,有祭司摆动他们的香炉,烟云缭绕,与会众的祈祷一同升到上帝的面前。在那里,天天有人献上被杀之羔羊的血,预指上帝的羔羊。在那里,耶和华曾亲自在施恩座上的荣耀云彩中显现。在那里,有顶天立地的神秘梯子树立,(见创28:12;约1:51)--在梯子上,有上帝的使者上去下来,这梯子也向世人显明那通到至圣所的道路。以色列国如能对上天保持忠顺之心,耶路撒冷城就必坚立直到永远,为上帝所特选的。(见耶17:21-25) 然而这蒙眷爱的子民所有的历史,却是一篇退后与悖逆的记录。他们抗拒了上天的恩典,滥用了自己的特权,并轻看了自己的机会。

         以色列人虽曾“嬉笑上帝的使者,藐视他的言语,讥诮他的先知,”(代下36:16) 但他仍然亲自向他们显现,“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他们虽然屡次拒绝他,而他仍然发出怜悯的召请。上帝的爱胜于父亲疼爱儿子的爱,他“因为爱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从早起来差遣使者去警戒他们。”(代下 36:15) 及至劝告,恳求,和责备全归无效之后,他便把天庭最佳美的恩赐送给他们;不但如此,在这一个恩赐中,他简直是把天庭所有的一切都倾赐给人类了。

         上帝的儿子亲自奉差遣到这个顽梗的城邑,发出恳切的劝告。昔日引领以色列子民如同从埃及挪出一棵好葡萄树栽上的一位,就是基督。(见诗80:8) 他亲手在它面前驱逐了那里的异邦人。他曾经把它栽植在“肥美的山岗上。”周围圈上篱笆,小心的守护着它。又差遣仆人去培植它。他曾扬声地问, “我为我的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什么可作的呢?”虽然如此,但到了他“指望结好葡萄”的时候,它“倒结了野葡萄;”(见赛5:1-4) 然而他仍旧抱着有丰收的希望,亲自来到他的葡萄园中,以为这样或许可以救它免遭毁灭。他把葡萄树周围掘松;又加以修剪栽培。他不倦不息地努力要挽救自己所种植的葡萄树。

         这位光明荣耀的主在他的子民中间出入凡三年之久。他 “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徒10:38) 安慰伤心的人,叫受压制的得自由,使瞎眼的得看见,瘸腿的能行走,耳聋的能听见,长大麻疯的得洁净,死了的人复活,并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参看路4:18;太11:5) 他向各阶层的人发出同样的慈声:“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虽然他所得的报答是以恶报善,以恨报爱,(见诗109: 5) 但他还是坚决执行他慈悲的使命。凡向他求恩的人,他从来没有拒绝。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日日忍受着辱骂与贫困;他活着是要服务穷苦的人,减轻他们的愁苦,请求他们接受生命的恩赐。这恩典的波涛既被刚愎的心所抗拒,就以更高的浪潮,即无可形容的怜爱,涌流回来。但以色列人已经离弃了他最好的朋友与唯一的援助者。他那出于爱心的劝勉被人藐视了,他的忠言被人拒绝了,他的警告被人讥诮了。

         希望与赦罪的时辰快要过去;上帝久已容忍的忿怒之杯快要满溢了。那历代以来背道与叛逆所积累的凶恶乌云,即将倾降在这犯罪作恶的子民头上;而那唯一能救他们脱离厄运的主,却被他们轻视,侮辱,拒绝,并快要被钉在十字架上了。及至基督被挂在髑髅地十字架上的时候,以色列国蒙上帝恩眷与赐福的时日也就满了。原来就是一个人的沈沦也是莫大的不幸,因为一个人的性命比全世界的财宝还要贵重得多;何况当基督俯瞰耶路撒冷时,全城与全国的厄运都呈现在他面前,--更何况这个城,这个国,曾一度被上帝拣选作为他特别的产业呢。

         先知们曾为以色列的背道,以及他们的罪所招致的悲惨荒凉而哀哭。杰里迈亚巴不得自己的眼为泪的泉源,以便为他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因为耶和华的群众被掳去了。(见耶 9:1;13:17) 但他的慧眼不只见到数年的事,也见到历代以来的事,他所感到的该是何等的忧伤啊!他看到那行毁灭的天使拔出刀来,要攻击这久已成为耶和华居所的城邑。从橄榄山上,就是日后提多及其军队所要驻扎的地方,他望到山谷对方的神圣殿宇和回廊,在他泪眼朦胧的观察下,有凄惨的情景出现,城的四周都被敌军包围了。他听见军队出动的步伐声。他听到被围困的城中妇孺的啼饥声。他看到神圣而美丽的殿宇,宫院与阁楼,都付诸一炬,凡他们莅临之地尽都化为废墟。

         他又展望到未来的日子,只见这与自己立过约的子民分散到各地,“象荒凉海岸上的破船一样。”他看出他们今生所要遭受的报应,不过是他们在最后的审判大日所要喝的忿怒之杯的第一口苦汁而已。他神圣的怜悯,热切的爱情,发出了悲哀的叹息,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子,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太23:37) 唉,你这特蒙眷爱超过万国的子民啊,巴不得你知道眷顾你的日子,和关系你平安的事!我已经阻留那执行赏罚的天使,我已经呼召你们悔改,但是依然无效。你们所反对所拒绝的,不只是仆人,代表,和先知,而是以色列的圣者,你们的救赎主。如果你们遭到毁灭,那是咎由自取,因为 “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5:40)

         基督以耶路撒冷代表全世界,就是因不信,叛逆而刚愎,并即将遭受上帝刑罚的世界。堕落的人类所遭遇的祸患,压在主的心上,从他口中逼出极惨痛的呼喊。在人类的痛苦与血泪之中,他看到罪恶的惨史;他的心因受无穷之爱的激动,怜悯地上受苦受难的人;他渴望要拯救他们每一个人。然而这时连他的手也无法挽回人类祸患的狂澜;因为来向这唯一援助之源求助的人实在太少了。他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将救恩带给他们;但是很少有人肯来就近他,以便得到生命。

         天上的大君流泪了!无穷上帝的圣子心中忧伤,因悲痛而垂首了!这种情景使天庭全体充满了惊奇。这情景向我们说明罪的极其凶恶;使我们看出拯救罪人脱离干犯上帝律法的后果是多么的艰难,甚至使无穷能力的主也感到棘手。耶稣展望到末世,看到世人受了一种欺骗,正象那造成耶路撒冷毁灭的欺骗一样。犹太人所犯的大罪,就是拒绝基督;今日基督教界所犯的大罪,就是拒绝上帝的律法,这律法乃是他天上与地上之政权的基础。耶和华的诫命将要被人轻视,被人废弃。千万的人虽然受了罪恶的捆绑,作了撒但的奴仆,注定要受第二次死亡的痛苦,但在蒙眷顾的日子他们竟不肯听从真理的道。这种盲目真是可怕!这种执迷不悟真是可怪啊!

         在逾越节的前两天,基督末次离开圣殿,并痛斥犹太领袖的虚伪之后,他又同门徒出去到橄榄山上,与他们一同坐在绿草如茵的斜坡上,眺望着耶路撒冷城。他再注视着城墙,城楼,和宫殿。他再度看到那耀目的辉煌圣殿,这殿像是圣山上的一顶极光荣的美丽冠冕。

         在一千年前,诗人曾颂扬上帝眷爱以色列人,以他们的圣殿为自己的居所,说:“在撒冷有他的帐幕,在锡安有他的居所。”(诗76:2) 他“却拣选犹大支派,他所喜爱的锡安山;盖造他的圣所,好象高峰。”(诗78:68-69) 这第一座圣殿是在以色列最强盛的时候建造的。戴维王曾为这工程收集巨额的材料宝物,而且建造圣殿的样式,乃是被圣灵感动而得的。(见代上28:12,19) 以色列国极睿智的王所罗门完成了这项工程。圣殿的壮丽乃是空前的。但上帝却借着先知哈该预言到第二个圣殿说,“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我必震动万国;万国所羡慕的必来到;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该2:9,7)

         及至尼布甲尼撒毁灭圣殿之后,在基督降生前五百多年,它又由那些终身被掳而又回到荒废的故乡之人重新建造起来。在这些人中,有若干曾经见过所罗门圣殿之荣耀的老年人,他们在这后来远逊于昔日的建筑重奠新基的时候痛哭流涕了。先知曾生动地描写当时一般人的伤感,说:“你们中间存留的,有谁见过这殿从前的荣耀呢?现在你们看着如何?岂不在眼中看如无有么?”(该2:3;拉3:12) 随即有应许给他们说,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

         但这第二次建的圣殿,到底比不上第一次建的圣殿壮丽; 也没有什么现象证明有上帝的临格,使之成圣,如同从前的圣殿所有的一样。在落成奉献典礼中,没有什么超自然权能的表现。没有看到荣耀的云彩充满这新建的圣殿。也没有火从天降下,焚烧坛上的祭牲。在至圣所内的基路伯之间也没有荣光显现;里面没有约柜,施恩座,和法版。天上又没有发出声音来,使求问的祭司能知道耶和华的圣旨。

         几世纪以来,犹太人曾尽力想要说明上帝借哈该所发的应许是怎样的应验了,但也是枉然;他们的骄傲与不信蒙蔽了他们的心,以至不明白先知之话的真意。这第二次建的圣殿,虽然没有耶和华荣耀云彩降临的光荣,却有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居住在他里面的主--就是借着肉身显现的上帝亲自莅临。当拿撒勒人耶稣在圣殿的院宇中教训百姓并医治病人的时候,真可以说是“万国所羡慕的”莅临他的殿中了。在基督亲临圣殿的这件事上,也只有在这一件事上,可以说第二个圣殿比第一个圣殿更有荣耀。但以色列人却把上天所赐的恩典弃绝了。在那一天,当这一位谦恭的教师走出圣殿的金门之时,那荣耀便永远离开这殿了。救主所说“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 的话,当时就应验了。( 太23:38)

         门徒听见基督预言圣殿将要遭毁灭,便充满了恐惧和惊奇,并渴望要更充分地明白他话的意义。过去犹太人为增加圣殿的光荣起见,曾费了许多财力,劳力,技巧,和四十余年的光阴。大希律曾把罗马人的财物与犹太人的珍宝都浪费在这个工程上,甚至于罗马皇帝也曾赠送礼物来增加圣殿的光荣。有巨大的云石,大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从罗马运来,作为修殿材料的一部分;门徒曾指着这些石头来引起主的注意,说: “夫子,请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可13: 1)

         对于这些话,耶稣作了一个严肃而惊人的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太24:2)

         从耶路撒冷遭毁灭的事上,门徒联想到基督亲自带着属世的威荣降临,登上世界大帝国的宝座,来刑罚那些顽梗的犹太人,并折断罗马帝国的轭。主曾告诉他们,说他要再一次降临。所以他们一听到耶路撒冷所要遭受的刑罚,他们就想到主的降临;故此当他们围着救主一同坐在橄榄山上的时候,便问他说:“什么时候有这些事?祢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太24:3)

         未来的事已经慈怜地向门徒隐蔽了。假使门徒当时能充分明白这两件可怕的事实,--就是救赎主的受难受死和圣城圣殿的毁灭,--他们便要被恐怖压倒了。基督只向他们提及末日之前大事的概略。他的话在当时还不能充分了解;但在他的百姓需要其中的教训时,这些话的意义便要显明了。他所说的预言具有双关的意义:一方面是预示耶路撒冷的毁灭,同时也预指末后大日的惨剧。

         耶稣向侧耳倾听的门徒讲说那将要临到悖逆的以色列人的刑罚,尤其是因为他们拒绝弥赛亚,并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所要临到他们的报应。在这可怕的高潮未来之前,必有一些不容误会的预兆出现。而那可怕的时辰将要突然而迅速的来到。因此救主警告他的门徒说:“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太24:15-16;路21:20) 当时的耶路撒冷城内和近郊地带,犹太人都视为圣地,所以当罗马人带有偶像的军旗竖立在城外的圣地时,基督的门徒就应当逃跑,以求安全。当这警告的预兆出现的时候,凡要逃跑的就不可耽延。在犹太全地的人,也要象耶路撒冷城中的人一样,应当立时遵照那信号的警告而逃命。凡在房上的,决不要下来进到屋里,去抢救他最宝贵的财物。凡在田间或葡萄园中作工的人,也决不可跑回家去,取那因天热而脱下的外衣。他们切不可踌躇片刻,免得被卷在这场普遍毁灭的漩涡中。

         在希律王统治之下,耶路撒冷不但大为美化了,同时也建有城楼,城墙,和堡垒,再加以该城所坐落的有利地势,所以被认为固若金汤,牢不可破。这时若有人公开预言这城要遭毁灭,那简直是象在挪亚的时代一样,要被人讥为痴人说梦。但基督却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24: 35) 耶路撒冷因为罪的缘故,已经是上帝忿怒的对象,又因它顽梗不信,所以它的劫运是注定的了。

         上帝曾借着先知弥迦宣告说:“雅各布布家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当听我的话;你们厌恶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依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么?灾祸必不临到我们。” (弥3:9-11)

         这些话忠实地描写到耶路撒冷居民的腐败和自以为义的情形。他们一面自称严格遵守上帝律法的条例,一面却干犯了全部律法的原则。他们恨恶基督,因为他的纯正与圣洁显明他们的不义;他们谴责他,并把自己犯罪作恶所招来的一切困苦烦恼,都归咎于他,以他为祸首。他们虽然明知他是无辜的,但他们却说,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起见,必须把他处死。犹太人的领袖也说,“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约11:48) 他们以为如果牺牲基督,他们也许可以再度成为一个强盛而统一的民族。他们这样推论之后,便都同意照着大祭司的决定而行,宁可让一个人死,免得通国的灭亡。

         这样,犹太的领袖们便“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了。可是,他们虽然因救主指责他们的罪而把他杀了,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的义行,甚至看自己是上帝所宠爱的子民,并期望上帝来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呢。因此先知便接着说:“所以因你们的缘故,锡安必被耕种象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象丛林的高处。”(弥3:12)

         在基督亲自宣布耶路撒冷的劫运之后,他迟延着不向城中和国内降刑罚,约有四十年之久。上帝在拒绝他福音而又杀害他圣子的人身上显出的耐心,真是令人惊奇。那不结果子之树的比喻,足以显明上帝怎样对待犹太国。命令已经发出了, “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路13:7) 但神圣的慈悲还要宽容它一个短的时期。在犹太人中,还有许多未曾认识到基督的品德与工作的人。还有后一代的儿童,没有得到机会接受他们父母所弃绝的真光。因此上帝便借着众使徒和他们同工传道的工作,使真光照亮他们;让他们看出先知的预言是怎样地应验了:不但是基督的降生与生活,就是他的死与复活,也都已应验了预言。儿女没有因为父母的罪而被判刑;但是及至他们明白那赐给他们父母的全部真光之后,他们又拒绝了那补赐给他们的真光,那么他们就要与他们的父母的罪有分,而自己也就恶贯满盈了。

         上帝对耶路撒冷城的忍耐,只有使犹太人更加顽固刚愎。他们既恨恶而又残害了耶稣的门徒,就是拒绝了恩典的最后召请。因此,上帝便撤回他所给予他们的保护,并收回那遏制撒但和他使者的能力,把全国交给他们所拣选的首领去管理了。但全国的人民已经弃绝了那本可以帮助他们制服自己恶性冲动的基督的恩典,而今邪恶的冲动反而占了上风,胜过了他们。撒但鼓动人们心中最热烈与最卑鄙的情欲。那时人不再讲情理;他们已失去理性,--被情感与盲目的狂怒所支配了。他们变成鬼魔似的残酷。在家中,在国内,在富贵贫贱的各阶层中,都是猜疑,嫉妒,仇恨,纷争,叛逆,凶杀。到处没有平安。朋友亲属彼此出卖。父母杀儿女,儿女害父母。民间的官长连自己也无自制之能。放荡不羁的情欲使他们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犹太人曾凭着假见证把上帝无辜的儿子定了死罪。这时他们自己的性命,也因虚假的控告而得不到保障。在他们的行动上,他们早已声明:“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赛30:11) 这时他们的愿望果然实现了。敬畏上帝的心,再不拦阻他们了。撒但已在领导着全国,国内政治宗教的最高权力,都已在他的支配之下了。

         彼此对立的各党派的领袖有时联合起来,强掠并虐待同一个可怜的对象,但过后又彼此以武力相见,互相残杀。连圣殿的神圣性也不足以遏制他们的残酷与凶狠。有许多前来敬拜的人都在祭坛之前被杀害,圣所便被尸体所污秽了。但在盲目的,亵渎的狂妄之下,这些残杀凶恶之事的煽动者竟公然宣告说,耶路撒冷没有被毁灭的危险,因为这城乃是上帝自己的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起见,他们在罗马军兵已经包围圣殿的时候,还贿买假先知出来劝告说,百姓要等待从上帝而来的搭救。直到最后的一天,群众还坚信至圣者必要降下干涉,击败他们的敌人。但是以色列已经弃绝了上帝的保护,现今是得不到保障了。哀哉,耶路撒冷!内讧内乱,彼此残杀,血染市街,同时有敌军攻陷了她的堡垒,杀死了她的战士!

         基督所说关乎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言,字字都应验了。犹太人从经验上体会到他所警告的真理:“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

         有许多的时兆与奇事出现,预指灾祸与刑罚的来到。在深更半夜,有一道奇异的光芒照射在圣殿与祭坛之上。在夕阳落山的云端,出现了战车战士聚集备战的幻象。夜间在圣所中供职的祭司们,因神秘的响声而震惊;大地震动了,随后听见群众的呼喊声:“我们快逃开吧!”巨大的东城门本是极沉重的,需要二十个人才能把它关上,还有巨大的铁闩把它稳稳地系在坚固的基石中,但在半夜的时候,竟然不假人力而自开了。(注一)

         有一个人在耶路撒冷城的街上走来走去,宣告那将要临到这城的灾祸,一直传了七年之久。他日以继夜地狂放悲歌: “东方之声兮!西方之声兮!四方之声兮!攻击圣城圣殿之声兮;攻击新郎和新妇之声兮!攻击全民之声兮!”这个怪人曾被捕入狱,遭受鞭打:但他的口中却不出怨言。他对于所受羞辱和虐待的回答只是:“祸哉,耶路撒冷!祸哉,其中的居民!”他警告的呼声没有停止,直到他在自己所预言的灾祸中被杀的那日。

         在耶路撒冷的毁灭中,没有一个基督徒遭害。基督早已向他的门徒发出警告,所以凡相信他话的人,都儆醒等候所应许的兆头。耶稣说:“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路21:20-21) 在薛提亚统率罗马军兵围城之后,正在有利于即刻进攻的时候,他们却出人不意地突然解围了,这被围困的城邑正处于苦战绝望想要屈服投降的时候,罗马的将军却毫无理由地下令军队撤退了。其实这是上帝的慈悲安排,指示他自己子民逃脱的良机。主所应许的兆头已经向那些等待着的基督徒显现了,现在正是给一切听从救主警告的人一个机会。上帝掌握了当时的局面,使犹太人和罗马人都不能拦阻基督徒的逃亡。在薛提亚撤兵的时候,犹太人是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那在撤退中的敌军;正当两军相遇全面交锋的时候,基督徒就得了一个出城的机会。在这时,四乡里也没有那些会阻拦他们的敌军了。在耶路撒冷被围的时候,犹太人正聚集在城里守住棚节,因此全地的基督徒尽可以逃走而不受阻扰。他们赶快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就是约但河外比利亚地的柏拉城。

         犹太的军队在追击薛提亚和他的军队时,猛然突袭他们后面的部队,几乎把他们完全消灭了。罗马人经过极大的困难才把军队撤回。犹太人几乎是毫无损失地押着战利品凯旋耶路撒冷。然而这次表面上的胜利只有带来不幸的后果。它只有鼓励他们更顽固地抵抗罗马人,终于使那不可形容的灾祸迅速地临到这注定遭劫的城邑。

         在提多大将再度包围耶路撒冷城的时候,该城所遭的灾难是极其悲惨的。那时正当逾越节,有数百万的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城内。他们的粮食若是善予保藏,原可以供应城中居民数年之用,但城内敌对的党派在嫉妒分争之余,早已把存粮破坏糟蹋了;现在,饥荒的种种惨剧都演出来了。一升小麦售价一他连得。饥荒的灾情极其惨重,以至人们啮食自己的皮带,鞋履,和盾牌上的皮面。许多人在夜间偷出城外,采取野草,虽然有很多人被敌军捉去用惨刑处死;即使能有人安然回来,但他们那冒极大危险所得来的一点东西却往往又被人抢夺去了。当时有权的人施用极惨酷的拷刑,迫使困疲欲死的平民交出他们所藏的最后一点食物。而且这样的惨事往往是少数衣食温饱的人所为,意在囤积以备后用。

         千万的人因饥荒和瘟疫而死亡。人的情感似乎已经消没无余。丈夫抢妻子的,妻子抢丈夫的。儿女从他们年老的父母口中抢取食物。先知所发的问题,“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赛49:15) 然而在这遭劫的城内得到了答案,“慈心的妇人,当我众民被毁灭的时候,亲手煮自己的儿女作为食物。”(哀4:10) 再者,一千四百年前先知所预言的警告也应验了:“你们中间柔弱娇嫩的妇人,是因娇嫩柔弱不肯把脚踏地的,必恶眼看她怀中的丈夫···与他所要生的儿女,她因缺乏一切,就要在你受仇敌围困窘迫的城中,将他们暗暗的吃了。”(申28:56-57)

         罗马的军长尽力设法用恐怖手段恫吓犹太人,迫使他们投降。那些倔强的俘虏被提了出来,施以严刑拷打,随后把他们钉在十字架上,竖立在城下。这样被处刑的,每天有好几百人;这严酷的惨事继续下去,直到约沙法谷及髑髅地到处都竖满了十字架,甚至人在其中也无法走动了。这就悲惨地应了犹太人在彼拉多审判台前所发的可怕誓言:“他的血归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27:25)

         提多大将本来很愿意结束这场可怖的惨剧,使耶路撒冷城免于遭受全面的毁灭。当他看到满山谷堆积的尸首时,他心里充满了颤栗。他从橄榄山顶上遥望着那壮丽的圣殿,欣赏得出神了,于是便发出命令,不许他的部下动圣殿的一块石头。在他试图攻入这坚城之前,他曾向犹太的首领们发出一个极恳切的劝告,叫他们不要逼他在圣地内杀人流血。如果他们肯出城,在另一个地方交锋,罗马人便不会侵犯圣殿的神圣。约瑟弗也曾亲自发出一个极动人的请求,劝他们投降,以便救自己的性命,城邑,和敬拜之所。但他们却以苦毒的咒骂回答他。当这最后一个调停人站在他们面前发出恳劝的时候,他们竟用镖枪投刺他。犹太人已经拒绝了上帝儿子的请求,所以这时的劝谏与忠告只有使他们更加坚决,顽抗到底。提多为保全圣殿所作的努力终于徒然;那位比他更伟大的主已经宣布过了,在那里必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

         犹太领袖们的盲目强项,以及围城之中所有可憎的罪恶,煽起了罗马人的憎厌与愤怒,最后提多便决定要猛攻圣殿,将它占领。虽然如此,他还是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要尽量保护圣殿免遭毁灭。然而他的命令竟被漠视了。在他夜里回到营帐休息之时,犹太人从圣殿中突然冲出,袭击外面的阵地。在这次作战中,有一个兵士将一个火把丢进了圣殿廊前的一扇门内,于是圣所四围的香柏木厢房立刻着火了。后来提多赶到那里,有许多的军长和士兵跟着他,他命令兵士去救火,但都置若罔闻。这些兵丁在愤怒之下,纷纷将火把丢进那接连着圣殿的房间内,然后他们用刀剑杀戮许多在圣殿中避难的犹太人。从圣殿的台阶上,鲜血象河水一样流了下来。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杀了。人们听见一阵阵的大叫声,比交战杀伐的声音更为响亮,说:“以迦博!”--意思就是“荣耀离开以色列了!”

         “提多无法制止士兵的狂怒;便同手下的几个官兵一齐进入圣殿,观看这神圣建筑的内部。殿中的辉煌景色使他们惊讶不已;这时火焰还没有烧尽圣所,于是他便作最后的努力,要挽救这殿,他一跃而出,再吩咐兵士防止大火的蔓延。百夫长力勃拉利还用指挥杖去迫使他们服从;但那些拚命攻击犹太人的疯狂兵士,因了战争的兴奋,和抢夺劫取的无餍欲望,这时,连指挥杖所象征的皇帝权威也视若无睹了。兵士看见周围每一样对象都发出金光,在熊熊的烈火中,光耀夺目;他们以为圣殿内必是藏有无数的财宝。有一个士兵趁人不防备,把一个烧着的火把塞进殿门的枢纽里;全部建筑在一刹那间便燃烧起来了。浓烟和烈火迫使那几个军官退出圣殿,于是这座壮丽高大的建筑物,只好任其遭劫了。

         “这场大灾,在罗马人看来,是一件骇人听闻的惨事;而在犹太人看来又怎样呢?圣城所坐落的整个山头,象一座火山一样四面着火。房屋轰然一声,一座一座地倒塌了,被卷入烈火吞没无遗。香柏木的屋顶成了一片火焰,镀金的尖阁看上去好象烧红的大铁锥一样;城楼上的火焰与烟云直升天空。邻近的山头映得通红;照出黑暗中的人群正在恐怖焦急中注视着这一场大劫;在上城(译者按:耶路撒冷分上下二城。)的城墙上与高处站着许多人,有的脸上露出失望,苦恼,面无血色,有的显出有雠难报的怒容。罗马兵士跑来跑去的呐喊声,倒在烈火中之叛徒的哀呜声,大火焚烧的怒吼声,和梁柱倒塌的轰隆声,混成一片。四面山谷中的回声,回应着站在高处之人的尖锐叫啸,沿城一带,响应着哭泣号啕的声音;饥饿垂毙的人们重新鼓起残余的一点力量,发出痛苦绝望的哀呜。

         “城内的屠杀比外面所见到的情景更惨。男女、老少、叛徒、祭司、以及顽抗的,和求情的,都一律在这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中被砍倒了。被杀之人的数目,远超过杀人者的数目。军兵只好在死人堆里爬上爬下,进行杀灭的工作。”(注二)

         在圣殿被毁之后,不久全城就陷落于罗马人的手中,犹太的领袖们放弃了他们那些牢不可破的堡垒,提多大将进去占领的时候,发现堡垒都是空的。他惊异地望着这些防御工事,并宣称这是上帝将城交在他手中;因为这样雄伟的堡垒,原非任何猛烈的武器所能攻陷。结果,全城和圣殿都被夷为平地,连根基也被挖出来了;至于圣所坐落的地基,也“被耕种象一块田”一样。(耶26:18) 自从被围直到这场大屠杀为止,死亡的人数凡一百余万;剩下的人都被掳去了,或被卖为奴,或被带到罗马,用以增加胜利者凯旋的光荣,也有的人被带到圆形戏场投在野兽群中,此外还有一些人则分散在世界各地,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犹太人已经为自己铸了镣铐,并为自己盛满了忿怒之杯。这全国所遭遇的毁灭,以及此后在困苦流离中所受的一切祸患,都不过是他们亲手所撒之种的收获而已。先知说:“以色列啊···你自取败坏;”“···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何13:9;14:1) 他们所受的灾难,往往被人看为是上帝所直接判决的刑罚。那个大欺骗者正在利用人的这种看法,来掩饰他自己的工作。犹太人因为顽固地拒绝了上帝的慈爱与恩典,所以上帝就撤回他保护的手,撒但便可任情的管理他们了。在耶路撒冷遭毁灭的巨灾浩劫中,就可见撒但在那些服从他管理之人身上所施用的毒辣手段了。

         我们因为享受所赐的平安与保护,真不知欠了基督多少的债。那使人类不致完全屈服于撒但权下的,乃是上帝约束撒但的能力。上帝的慈悲与忍耐常遏制那恶者残忍恶毒的权势,这就是世上背逆与忘恩之徒所应该感激上帝的地方。但何时人越过了上帝忍耐的限度,他就要把约束的能力撤回。上帝并不以执行审判者的姿态看待罪人;他只是让那些拒绝他恩典的人自食其果。人每次拒绝一线光明,轻视或忽略一道警告,放纵一次情欲,干犯上帝的一条律法,就是撒了一粒种子,后来必要得到收获,毫厘不爽。上帝的灵若是一直被罪人拒绝,最后只好从他身上收回;此后这人就再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心中的邪情恶欲,也没有保障可以脱离撒但的凶恶与仇恨了。对于一切轻忽上帝恩典的邀请,并抗拒上帝慈悲恳劝的人,耶路撒冷的毁灭乃是一个可畏而严肃的警告。再没有什么能比这个警告更确切地说明上帝对于罪恶的憎恨,和有罪的人所必受的刑罚了。

         救主所说有关耶路撒冷遭受刑罚的预言,将要应验在另一件事上;对于这件事,耶路撒冷的凄凉荒废只可算是一个隐约的预表。从这蒙拣选之城的厄运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拒绝上帝恩典并践踏他律法的世界所必遭受的灭亡。大地在这犯罪作恶的数千年中,证明了人类不幸的记录是幽暗的,人心在思考中厌倦了,思想也疲惫了。世人拒绝上天权威的结果真是一系列的可怕。虽然如此,但那有关将来之事的启示,却提供一幕比这更为幽郁的景象。这以往的记录--骚扰,相争,革命, “战士在乱杀之间所穿戴的盔甲,并那辊在血中的衣服,···”(赛9:5) 等等,若与上帝约束之灵从罪人身上全部撤回,不再抑制人类的情欲和撒但忿怒之时的恐怖状态相比,那真是算不得什么了!到那时,世人就要看到从来未曾见过的事,就是撒但统治的最后结果。

         但在那日子,正如耶路撒冷遭毁灭的时候一样,上帝的子民,就是一切“在生命册上记名的,”(赛4:4) 必蒙拯救。基督已经宣布,他要第二次降临,招集他忠心的百姓;那时 “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 24:30-31) 那时,那些不顺从福音的人,要被他口中的气所灭绝,并被他降临的荣光所废掉。(见帖后2:8) 象古时的以色列人一样,恶人要自取灭亡;他们要被自己的罪孽所绊倒。他们因了罪恶的生活,使自己与上帝不能兼容,他们的天性因罪恶而极其卑劣,以至上帝荣耀的显现对他们竟成了毁灭的烈火。

         但愿人人儆醒,免得疏忽基督所给予他们的教训。他曾警告门徒说,耶路撒冷城要遭毁灭,又给了他们一个预兆,使他们知道毁灭何时临近,以便逃命;照样,他已经警告世人关于最后毁灭的日子,又给了他们许多兆头,使一切愿意的人都可以知道毁灭的临近,逃避那要来的忿怒。耶稣宣告说:“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路21:25;太 24:29;可13:24-26;启6:12-17) 凡看到他复临的各种预兆的人,应“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24: 33) 他向世人发出忠告说:“所以你们要儆醒。”(可13: 35) 凡注意这警告的人,就不致被丢在黑暗之中,那日子也不至出其不意地临到他们。但对于那些不儆醒的人,“主的日子来到,好象夜间的贼一样。”(帖前5:2-5)

         今日世人不相信那向现代所发的警告,正如昔日犹太人不接受救主论到耶路撒冷所发的警告一样。无论如何,上帝的大日早晚终必在恶人不知不觉之时临到。当人的生活照常进行的时候;当人专心于享乐,营业,经商,与积攒钱财的时候;当宗教领袖正在夸大世界的进步与文明,而众人却醉生梦死于一种虚伪之安全感中的时候,--那时,正如半夜里的盗贼偷进没有防备的居所一样,突然的毁灭必要临到一切不儆醒与不敬虔的人,“他们绝不能逃脱。”(帖前5:3)

       
      
         注一: Milman,“History of the jews.”卷一三,

         注二:同上卷十六。

 

 

第二章  殉道者的信心

         当耶稣将耶路撒冷的厄运和他第二次降临的景象启示给门徒时,他也预言到从他被接离开他们直到他带着权柄和荣耀再来拯救他们,这一段时期中他百姓所必有的经历。在橄榄山上,救主见到了那将要加于使徒时代教会的暴行;他的慧眼也看明了跟从他的人在未来的黑暗和逼迫时期中,所要遭受凶狠剧烈的迫害。他用几句意义深长的简捷话语,预言到这世界的掌权者将要怎样对待上帝的教会(太24:9,21-21) 基督的门徒必须踏上他们的夫子所走过的同一条遭受屈辱,诬蔑,和痛苦的道路。那向世界的救赎主所发泄的仇恨,也要向凡信他名的人发泄。

         早期教会的历史证实了救主的话。地上和阴间的掌权者都联合起来攻击跟随基督的人,藉以攻击基督。异教已看明若是福音获得胜利,则她的庙宇和神坛势必铲除净尽;故此,她集合她的全部势力来摧毁基督教。于是逼迫的火焰点燃起来了。基督徒的财产被夺去,并从自己家中被人赶出。他们“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来10:32) 他们“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来11:36) 无数的人用自己的血印证了自己所作的见证。贵族和奴隶、富户和穷人,智士和愚夫,一律都被无情地惨杀了。

         这样的逼迫在尼罗皇帝统治之下,约在保罗殉难时开始,或弛或张地延续了两百多年。基督徒被诬告犯了一些最严重的罪,并被控为饥荒,瘟疫,地震等大灾难的祸根。当他们成了群众仇恨和猜疑的对象时,有许多人为了财利,以告密的手段出卖无辜的人们。他们被定为叛国的匪徒,宗教的死敌,和社会的毒害。无数的人被抛给斗兽场中的野兽,或被活活烧死。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有的则披上了兽皮被投入场中,任猛狗撕裂。他们的受刑常被作为公共节期的娱乐节目。广大的人群聚集观看取乐,以大笑和喝采来嘲弄他们惨痛的死亡。

         基督的门徒不论在何处藏身,总是象野兽般的被人追捕。以至他们不得不躲避在荒凉偏僻之地“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11:37-38) 千万的人住于墓穴中,他们在罗马城外的山脚下,在泥土和岩石中挖了深长的地道,这些黑暗复杂的地道一直伸展到城外数里之遥。在这些地下的隐蔽处,基督徒埋葬了他们的死人;当他们被人猜忌而失去法律保障时,他们也就在这里找到了栖身之所。当那赐生命的主来唤醒一切打过美好之仗的人时,许多为基督殉道的人,将要从这些幽暗的洞穴中出来。

         在最凶暴的逼迫之下,这些为耶稣作见证的人保持了他们信仰的纯洁。他们虽然失去了生活上的各种舒适,终日不见阳光,居住在大地黑暗而温暖的怀抱中,但他们总是不发怨言的。他们以信心,忍耐和希望的话彼此勉励,来忍受困乏和苦难。他们虽然失去世上所有的享受,但这并不能使他们放弃对基督的信仰。患难和逼迫只能使他们更快地得到他们的安息和奖赏。

         许多人正象古时上帝的仆人们一样,“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来11:35) 这使他们回想夫子的话,就是当他们为基督的缘故受逼迫时,应该分外的欢喜快乐,因为他们在天国的赏赐是大的;因为在他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他们因自己配为真理受苦而欣喜,于是他们的凯歌从猛烈的火焰中上闻于天了。他们凭着信心,仰望基督和众天使站在天城的城垛上,以深切的关怀注视着他们,并嘉奖他们的坚定意志。随后有声音从上帝的宝座那里传到他们耳中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

         撒但虽然用暴力来摧毁基督的教会,但他一切的努力都是徒然的。当这些忠心高举真理旗帜的勇士在他们的岗位上光荣牺牲时,耶稣的门徒所殉身的大战争并未就此停止。他们借失败获得了胜利。上帝的工人固然被杀了,可是他的圣工却稳步前进。福音继续传开,信徒的数目也不断的增多。它深入了最难进入的地区,甚至传到罗马的御营中。有一个基督徒向一些推动逼迫的异教官长申辩说:你们可以“杀死我们,残害我们,裁判我们。···你们的不公道正足以证明我们的无罪。···你们的残暴,并不能使你们成功。”这种逼迫反成了更有力的邀请,叫别人也来接受他们的信仰。“我们被杀的越多,我们的人数就越多;基督徒的血乃是福音的种子。” (注一)

         千万的人被监禁,被残杀;可是另有人起来补充他们的空缺。而且那些为信仰殉身的人便确定是属于基督的了,他也认他们为得胜者。他们已打了美好的仗,当基督再来时,他们将要接受荣耀的冠冕。基督徒所忍受的苦难使他们彼此更为接近,并且更加亲近他们的救赎主。他们生活的榜样和临死的见证经常为真理作了申辩;而且在人所最难意料的地方,有撒但臣仆也离开了他的行列,而投身于基督的旗帜之下。

         于是撒但布置了新的计划,把他的旌旗插在基督的教会当中,以便更有效地对上帝的政权作战。若是基督的门徒能被诱惑,因而招致上帝的不悦,那么他们的力量,果敢,坚定,将要衰退,而他们就很容易地成为他的掠物了。

         那大仇敌这时企图借着欺骗的手段,来达到他用武力所未能达到的目的。于是逼迫停止了,代之以暂时的兴旺,和属世尊荣可怕的引诱。拜偶像者接受了基督信仰的一部分,而拒绝了其它主要的真理。他们口头上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并相信他的死和复活;可是他们并不自觉有罪,也不感到有悔改或心灵更新的必要。他们既然作了一些让步,他们就建议基督徒也应有所让步,以便人人可以在信仰基督的大原则上团结起来。

         于是教会便处于极可怕的危险之中了。监禁,刑罚,火刑,和刀剑比起来,倒要算为幸福。有一些基督徒坚定不移,宣称他们决不能妥协。其它的人则赞成放弃或修改他们信仰的某些方面,与那些接受了基督教一部分信仰的人团结;并主张说,这样作或许可能使他们彻底悔改。这是忠心的基督徒身心最痛苦的时期。撒但披着伪装基督教的外衣钻进了教会,为要败坏他们的信仰,并使他们的心意转离真理之道。

         最后,大多数的基督徒同意降低他们的标准,于是基督教和异教团结起来了。敬拜偶像者虽然口称悔改,并加入了教会,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拜偶像的习惯,只不过把他们跪拜的对象改换为耶稣,甚至为马利亚,或圣徒的像而已。拜偶像的邪恶影响进入教会之后,就继续地发生其毒害的作用。错误的教义,迷信的礼节,拜偶像的仪式,与教会的信仰和崇拜混杂起来了。基督的门徒既与拜偶像者联合,基督教就渐渐腐化了,而教会也就失去她的纯洁和力量。纵然如此,还有一些人没有因这些诱惑而步入歧途。他们仍坚持效忠真理的创始者,单单敬拜上帝。

         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中,向来就有两等人。一等人研究救主的生活,并诚恳的设法改正自己的缺点,以求合于基督的榜样;而另一等人,则逃避那暴露他们错误的清楚而实际的真理。即使在最良好的情况下,教会内的分子也并非完全是真实,纯洁和忠诚的。我们的救主固然教导我们不可让故意放纵罪恶的人加入教会;同时他也曾使一些在性格上有缺欠的人与自己接近,并以自己的教训和榜样帮助他们,使他们可以有机会看清楚他们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在十二使徒中有一个是叛徒。犹大之所以被接纳,并不是因为他性格上有缺点,而是因为主不顾他的缺点。他与门徒同列,为要让他因基督的指导和榜样,而明白什么是基督徒的品格,并借此看出自己的错误,以至于悔改,然后借上帝恩典的帮助,“因顺从真理”而洁净自己的心。主虽然如此慈爱地让真光照在他身上,可是他却没有行在光中;他因放纵罪性,招引了撒但的试探。他品格上的劣点得了权势。他的思想随从了幽暗权势的操纵,在他的过错受到责备时,他就发怒了,终于犯了出卖他夫子的可怕罪行。凡自称敬虔而心怀罪恶的人,必要同样地恨恶那些责备他们罪行而打搅他们安宁的人。他们遇有适当的机会,就要象犹大一样,出卖那些为了他们的好处而责备他们的人。

         使徒们曾在教会中遇到一些有敬虔外貌而内心却怀藏罪孽的人。亚拿尼亚与撒非喇行了欺骗的事,他们假装为上帝作了完全的奉献,可是因贪心而为自己留下一份。真理的灵向使徒们揭露了这些伪善者的真面目,于是上帝的刑罚把这可憎的污点从教会中洗除了。那监察人心的基督的灵显着地表现在教会当中,就使伪善和行恶的人大大恐怖。他们不能与那些在习惯和品性上经常代表基督的人长久共处;于是当试炼和逼迫临到他的信徒时,惟有那些甘心为真理撇弃一切的人才愿意作他的门徒。因此,何时逼迫延续不断,教会就比较纯洁。可是逼迫一停止,便有比较不真诚和不敬虔的人加入教会,这样就给撒但开了方便之门,使他得到立足之地。

         光明之君和黑暗之君中间是没有什么联合的,所以在跟从他们的人中间,也不能有什么联合。当基督徒同意和那些方从异教中出来而没有彻底悔改的人联合时,他们就是走上了一条离真理越走越远的道路。撒但见到自己欺骗了这么多的基督徒,便大为欣喜。于是他将力量完全用在这些人身上,促使他们去逼迫那些仍然效忠上帝的人。那些曾经一度护卫基督的信仰而后来背道的人,去反对基督的真信仰是最有办法的;于是这些叛道的基督徒便会同一些半信异教的人,向基督的道理中最主要的特点进行攻击。

         既有这些披着宗教外衣的人进入教会,施行欺骗和可憎之事,凡要忠心坚决抵抗这些事的人,就不得不作一番拚命的奋斗。那时《圣经》已不再公认为信仰的标准了。宗教自由的教义已被斥为异端,而且凡拥护宗教自由的人,反而遭到恨恶,被人排斥。

         经过长期剧烈的争战之后,少数忠实的信徒认为如果这叛道的教会不肯放弃虚伪和拜偶像的罪,他们就决意和她割断一切关系。他们看出如果他们要听从上帝,则这种分裂是无法避免的。他们不敢容忍任何对灵性有致命之害的谬道,也不敢留下一个足以危及子子孙孙信仰的榜样。为求和平与团结起见,只要不妨碍他们对上帝的忠贞,他们尽可让步;可是他们认为如果必须牺牲真理的原则去换取和平,其代价是太高了。如果为求团结而必须牺牲真理和正义,那么,就让它分裂吧,即使引起战争也在所不计。

         这鼓励当时那些坚决不移的圣徒的原则,如能重新振作现代自称为上帝子民之人的心,那么教会和世界都必受到良好的影响。如今一般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表示惊人的冷淡。许多人认为教义问题究竟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看法已在逐渐得势了。这种退化的现象正在加强撒但党羽的势力,以至多年来忠实信徒冒着性命的危险所去抗拒并暴露的虚假理论和阴毒欺骗,这时倒被千万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所赞同了。

         早期的基督徒确实是一班特殊的人。他们无可指摘的操行和毫不动摇的信仰,乃是一种不断使罪人感觉不安的谴责。他们人数虽少,又没有财富,地位或尊号,可是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他们的品格和教训为人所共知,作恶的人就必战兢恐惧。因此,他们被恶人恨恶,正如埃布尔被不敬虔的该隐恨恶一样。为了这同一的原因,该隐杀死了埃布尔,那些想要摆脱圣灵约束的人也照样把上帝的子民杀害了。犹太人之拒绝并钉死救主,也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因为他性格的纯洁,圣善,对于他们的自私和腐化乃是一种经常的斥责。从基督的时代直到如今,他忠心的门徒不断地激起了喜爱并顺服罪恶生活者的仇恨和反对。

         既是这样,福音怎能称为和平的信息呢?当以赛亚预言弥赛亚的降生时,他称他为“和平的君。”当天使向牧羊人宣告基督的降生时,他们在伯利恒的平原上歌颂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路2: 14) 可是基督曾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10:34) 基督的这一句话,好象与以上的预先宣告有了矛盾。其实我们如能正确地了解这两方面的意思,便可以看出它们是完全一致的。福音确是一个和平的信息。基督的道理若为众人所接受,所遵守,那么和平,融洽,与幸福,必要洋溢于全世界。基督的宗教能使一切接受其教训的人团结起来,如同弟兄般的亲热。耶稣的使命就是使人与上帝和好,借此使人与人之间也彼此和好。可是世界大部分还伏在基督的死敌撒但的控制之下。福音既带给他们一种与他们的习惯和欲望完全不同的生活原则,他们就要起来反抗。他们恨恶那足以暴露并指摘他们罪的纯洁生活,于是他们就要逼迫并毁灭那些劝他们服从福音的正直和圣洁之要求的人。正因这个缘故,--福音所带去高尚的真理,必要激起人的仇恨和反对,--所以福音又称为“刀兵。”

         容许义人在恶人手中遭受逼迫的奥秘的神旨,常使信心薄弱的人感到大惑不解。因为上帝往往让极卑鄙的人顺利亨通,而极良善和极纯洁的人,倒为恶人的残暴势力所苦害,所以有些人就想放弃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了。他们疑问说,一位公正,仁慈而有无穷能力的上帝,怎能容忍这种不公正的行动和压迫呢?这是我们不必过问的事。对于上帝的慈爱,他已经给了我们充分的凭据,我们不应该因不能了解他的作为和美意而怀疑他的良善。救主曾预先看到门徒在患难和黑暗的时期中所要产生的疑虑,所以他对他们说:“你们要记念我从前对你们所说的话,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约15:20) 耶稣为我们所受的苦,比任何跟随他的人在恶人残暴之下所能受的苦惨重多了。凡蒙召为道受难而殉身的人,无非是在追随上帝爱子的脚踪而已。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其实不是耽延。” (彼后3:9)他并不忘记或疏忽他的儿女;他让恶人暴露他们的真面目,是叫一切愿意遵行他旨意的人,对于这些人不再存什么幻想。再者,义人被置于苦难的炉火中,乃是要熬炼他们,使他们纯洁;叫别人因他们的榜样而看出这信仰和敬虔是真实的;同时,他们言行一致的作风,也要定那不敬虔和不信之人的罪。

         上帝让恶人兴盛,并显露他们对于他的仇恨,乃是要在他们恶贯满盈而被毁灭时,人人都可看出上帝的公义和慈爱。他报应的日子迫近了,那时凡违犯他律法并压迫他百姓的人,将要得到他们行为的报应;那时恶人对上帝忠心的子民所有的每一件残暴或不公正的行为,将要受到惩罚,如同是行在基督身上一样。

         另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今日的教会所当注意的。使徒保罗宣称:“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 但是现在为什么逼迫似乎是非常的消沈呢?唯一的原因,就是教会已经效法了世界的标准,所以引不起反对。今日流行的宗教已经失去了基督及使徒时代信仰的纯洁和神圣的特质。基督教之所以能博得群众的赞许,乃是因为它与罪恶的妥协精神。因为它对《圣经》的伟大真理的漠不关心,并因为它缺乏真正的敬虔。只要把早期教会的信心和能力恢复过来,则逼迫的风云必将再起,逼迫的火焰也必复燃。
        

         注一:Terullian's “Apology”par 50(ed. T. and T. Clark,1869)

 

 

第三章  灵性的黑暗时代

         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曾预言日后的大背道,其结果就是罗马教皇势力的建立。他说,在基督复临之前,必有 “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沈沦之子,显露出来; 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使徒保罗接着进一步警告他的弟兄们说:“那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了。(帖后 2:3-4,7) 在那个早期时代,他已经看到种种异端邪道渗入教会,为罗马教的发展预备了道路。

         这“不法的隐意”起初是在暗中静静地发动的,及至它势力日增,深得人心之后,它便逐渐公开地进行那欺骗和亵渎的工作。异教的风俗习惯大都是在人不知不觉之中潜入基督教会的。教会在异教徒手中所受的剧烈逼迫,把妥协和屈从世界的风气一时都抑制住了。及至逼迫停止,基督教传进王宫和贵族之间以后,教会便失去了基督与使徒们谦卑俭朴的精神,效法异教僧人和官僚的傲慢与虚荣;并且废除了上帝的律法,而代之以人为的理论和遗传。在第四世纪初叶时,君士坦丁皇帝在表面上的悔改信教,使教会大为兴奋;同时属世的精神就披上公义的外衣,步入教会之内。从此以后,腐化的影响便迅速蔓延了。异教虽在表面上销声匿迹,但实际上她却胜利了。她的精神控制了教会。她的教义,仪文和迷信,都搀入那些自称为基督徒者的信仰与敬拜之中了。

         异教与基督教的妥协,终于产生了预言所示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上帝的“大罪人。”这庞大的虚伪宗教制度,乃是撒但权势的杰作,--是他为自己登上宝座,按己意统治世人所作一切努力的结晶。

         撒但曾一度想与基督妥协。在上帝的儿子受试探的旷野中,撒但曾来到他面前,将天下万国和万国的荣华指给他看,并表示愿将这一切交在他手中,只要他承认幽暗世界魔王的无上权力。基督却斥责那狂妄僭越的试探者,并迫使他离开了。然而撒但现今用这同样的方法试探人类的时候,他却收了极大的效果。为要取得世俗的利益及荣誉起见,教会便被引诱去寻求地上大人物的赞助与支持;她既然这样拒绝了基督,就进一步的被诱惑去效忠撒但的代表,--就是罗马城的主教了。

         罗马教的主要教义之一,就是声称教皇为普天下基督教会看得见的元首,并具有至上的威权,可以管理世界各地的主教和教牧人员。此外,更有甚者,就是教皇已僭称了上帝的尊号。他也被称为“主上帝教皇,”并被宣布是绝无错误的。他要众人都向他敬拜。撒但在旷野里的试探中所作的同样主张,他今日仍借着罗马的教会贯彻到底,并且竟有许多人欣然向他敬拜。

         但一切敬畏上帝的人必能应付这胆大包天的僭越者,正如基督应付那奸猾的仇敌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路4:8) 上帝在他的圣言中,从来没有暗示他已委派任何人担任教会的元首。以教皇为至尊至上的教义,乃是与《圣经》的教训直接冲突的。教皇除非用僭取豪夺的手段,绝不能有权力统治基督的教会。

         罗马教徒坚持反对基督教徒,并诬告他们是信异端的,说他们故意脱离真教会。但这些诬告正应该用在他们自己的身上。那落下基督的军旗,并离弃了那“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的人,正是他们。

         撒但深知《圣经》能使人洞悉他的骗术,抗拒他的权力。即连世界的救赎主也曾运用《圣经》来抵挡他的袭击。对他每一次的进袭,基督皆迎之以永生真理的盾牌,说:“经上记着说。”在他应付仇敌的每一提议时,他总是运用《圣经》中的智慧和能力。所艾萨克但为要维持他统治人类的权力并建立篡位者教皇的威权起见,他就必须使人们不明白《圣经》。《圣经》是高举上帝的,必须把智慧有限的世人置于其应有的地位;故此,撒但必须把《圣经》中神圣的真理加以隐蔽与禁止。这就是罗马教会所采用的理论。数百年来,她禁止《圣经》的销售。禁止人阅读《圣经》,也不准他们家里藏有《圣经》,而只让他们听取一班神父和主教们无原则地曲解《圣经》的教训,来支持自己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之下,教皇便几乎被公认为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并赋有统治教会与国家的权威了。

         撒但既把那错谬的发现者除掉,就可以任意妄为了。先知的预言说过,罗马教皇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但7: 25) 这种工作,他当即下手尝试了。为使更多的教徒在表面上信奉基督起见,便制作一些神像来代替所敬拜的偶像;于是敬拜偶像和圣物的风气,便渐渐的潜入了基督教的敬拜中。最后在一次宗教会议上,便正式成立了这拜偶像的制度。(注一) 为巩固这种亵渎的风俗起见,罗马教竟敢擅自从上帝的律法中,删掉那禁止人拜偶像的第二条诫命,并把第十条诫命分作两条,以补足十条之数。

         向异教让步的精神,打开了一条门路,使人更进一步轻视上天的威权。撒但利用教会中不专心事奉主的领袖们,企图窜改第四条诫命,想要废除古传的安息日,就是上帝所分别为圣并赐福的日子,(见创2:2-3) 而高举异邦人所遵守的“可敬之太阳日”来代替它。这种更改,最初并不是公开进行的。在第一世纪,所有的基督徒都是遵守真安息日的。他们热切关心上帝的尊荣,还相信他的律法是永不改变的,所以他们热心维护律法每一条的神圣性。但撒但却极其狡猾地利用自己的代理人来达成他的目的。为吸引人注意日曜日起见,便定这一日为记念基督复活的节期。在这日他们举行宗教礼拜;但还是公认它为娱乐的日子,而安息日则仍被遵守为圣日。

         为贯彻他自己的计划准备条件起见,撒但在基督降世之前,就已经引诱犹太人造出许多严格的条例加在安息日上,使遵守安息日的事成为重担。这时,他又利用自己所给人的这种错误见解,使人轻看安息日,说它是犹太人的制度。他一面使基督徒遵守日曜日为欢乐的节日,一面使他们定安息日为禁食,悲苦,和忧愁的日子,来表示他们对犹太教的仇恨。

         在第四世纪初期,君士坦丁皇帝下谕将日曜日定为全罗马帝国的公共节期。因那时他的异教臣民是敬奉太阳日的,而且一般基督徒也很尊重这一天;皇帝的政策是要解除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利害冲突,教会的主教们也催促他实行这个政策。故他们利令智昏,热中权力,以为基督徒与异教徒若能同守一日,可以促使异教徒在名义上接受基督教义,如此则教会的权力与光荣便要大大增加了。那时,虽然有许多敬畏上帝的基督徒渐渐被引诱去承认日曜日为圣日,但他们一面还是承认真安息日为耶和华的圣日,并依照第四条诫命去遵守。

         这时那大欺骗者尚未完全成功。他坚决要将基督教界置于自己的麾下,并利用他的代表人,就是那自称为基督的代表的傲慢教皇去行使他的权力。撒但利用那些半悔改的异教徒,野心勃勃的主教,和贪爱世俗的信徒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各地时常举行宗教大会,从世界各地招集教会的主要人物前来参加。几乎每一次会议都把上帝所制定的安息日压低一点,同时把日曜日相应地提高了。因此,这异教徒的节日终于被尊为一种神圣的制度,而《圣经》的安息日却被宣布为犹太教的遗物,而且凡遵守的人都要受咒诅。

         这大背道者在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事上,已经成功了。上帝的诫命中,只有一条向全人类明确的指出真实的永生上帝,而他竟敢把它更改了。第四条诫命显明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如此就把他与一切假神分别出来了。第七日之所以被分别为圣,作为世人休息的日子,乃是要为记念上帝创造之工。设立安息日的原意,是要在人的心中时常记念永生上帝为他们生命的根源,和尊崇敬拜的物件。撒但竭力要鼓动人不忠于上帝,不顺从他的律法;因此他便特别致力于攻击那指明上帝为创造主的诫命。

         现今的基督新教徒声称,基督既在日曜日复活,就使这日成为基督教的安息日。然而这种说法却没有《圣经》上的根据。基督和他的门徒并没有如此尊敬这一天。以日曜日为基督教圣日的制度,乃是那“不法的隐意”(帖后2:7)所首创,而这个势力在保罗的时代就已经发动了。请问,上帝曾在何时何地承认过这个罗马教的产品呢?有什么有力的理由可以偏袒这种《圣经》所不认可的变更呢?

         在第六世纪,罗马教已经坚强地建立起来了。她权力的宝座安置在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的主教被称为全教会的元首。罗马教已承继异教的系统了。那“龙”已“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那兽。(启13:2) 在但以理和启示录中所预言教皇施行逼迫的一千二百六十年从此就开始了。(但7:25;启13:5-7) 基督徒必被迫选择,到底是要放弃自己的忠贞,去接受罗马教的仪文与敬拜呢,或是要在牢狱中折磨自己的生命,在拷问台上,火刑柱上,或在刽子手的斧下舍生呢。耶稣以下的话此时便应验了:“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家人恨恶。”(路21:16-17) 忠心的信徒所受的逼迫是空前残暴,以至当时的全世界竟成了一个广大的战场。经数百年之久,基督的真教会必须在穷乡僻壤与人迹罕到之处避难。这就是先知所预言的情形:“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上帝给她预备的地方,使她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启12:6)

         在罗马教开始掌权的时候,也就是黑暗世代的开始。她的势力愈增强,而黑暗也就愈形加深。人的信仰便从那真的基础基督,转移到罗马的教皇身上了。一般人为要求得赦免和永久的救恩,就不再信赖上帝的儿子,却代之以仰望教皇,和他权威的代表人--神父与主教了。他们受教说,教皇是他们地上的中保。若不借着他,无人能到上帝面前;而且对他们,他是代表上帝,所以人人必须绝对的服从。人若偏离了他的命令,就足以使最严厉的刑罚临到自己的身上和灵魂。因此,众人的心便远离了上帝,而转向容易犯错误,荒谬,而残暴的人,更是转向那借着这些人行使他权力的幽暗魔王了。罪恶竟披上了一件圣洁的外衣。每当《圣经》被人禁止流行,而人自称为至高至上的时候,其结果总不外乎犯诡诈,欺骗,和卑鄙的罪。人的律法和遗传既被高举,那么,废弃上帝律法所必引起的败坏就出现了。

         那时真正是基督的教会遭遇危难的日子。忠心高举真理旗帜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为真理作见证的人虽然没有完全断绝,但有时异端与迷信似乎将要完全得胜,而真实的宗教信仰险些要从地上消灭了。一般人已经看不到福音的真光,同时形式的宗教却愈来愈多,众人都被宗教的种种严格规则所压倒了。

         他们受教,认为非但要仰望教皇为罪人的中保,同时也要靠自己的行为赎罪。长途跋涉去朝拜圣地,刻苦修行,敬拜圣物,以及建造教堂,神龛,祭坛,并捐献巨款给教会,--这些事,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是要用来平息上帝的怒气,或获得他恩宠的;他们把上帝看作凡人一样,以为他会因琐事而震怒,并可用礼物或苦行来和解的。

         当时虽然罪恶普遍地流行。甚至在罗马教会的领袖之间也是如此,但这个教会的势力似乎仍然在不断地增加着。在第八世纪的末叶,罗马教徒出来主张说,在早期教会中,罗马城的主教本来就有他们现在所有的属灵权力。为证实这种主张起见,他们必须想办法给它加上一副权威性的假面具;于是“说谎之人的父”也就很自然地为他们想出办法来。僧侣们伪造了许多古代的文书。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议会法令这时忽然发现了,证明教皇的至上权威是从最早的时期流传下来的。于是这个已经拒绝真理的教会,便饥不择食地接受了这些欺骗。

         那在真实的根基上(见林前3:10-11) 建造的少数忠实信徒,因为异端邪说的垃圾妨碍了工作,便感到困惑而无法进行。他们正象尼赫迈亚时代修造耶路撒冷城墙的工人一样,有人说,“灰土尚多,扛抬的人力气已经衰败,所以我们不能建造城墙。”(尼4:10) 有一些本来是忠心的建造者,因不断地与逼迫,欺诈,罪恶,以及撒但所能想出来拦阻他们前进的种种障碍争战,就感到疲惫灰心了;于是为了追求和睦并保全生命财产起见,他们便离开了真实的根基。至于其它不因仇敌反对而丧志的人,却毫无惧怕地宣告说:“不要怕他们,当记念主是大而可畏的;”(尼4:14) 于是他们象古时造城的工人一样,各人都在腰间佩剑,仍旧进行工作。(见弗6:17)

         在每一个时代中,上帝的仇敌都为这同样的憎恨并反对真理的精神所鼓动,同时他的仆人也必须具有这同样的严密,警戒,和坚守忠诚的精神。基督向早期的使徒所说的话,也可以应用在他一切的信徒身上,直到末时:“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儆醒。”(可13:37)

         黑暗似乎越来越深沈了;拜偶像之风也越发普遍。信徒们竟在偶像面前点燃灯烛,向它祈祷。最荒诞最迷信的习俗和礼节,风行各地。人们的思想完全被迷信所支配,甚至似乎已失去了理性。神父和主教们自己既然贪爱宴乐,纵情色欲,沈醉于败坏之事,则一般仰赖他们为导师的民众,自然全然陷溺于愚妄和罪恶之中了。

         在第十一世纪,教皇贵钩利七世宣布教会是完全的,这是教皇又进一步的僭越举动。在他所宣布的公告中,有一条说根据《圣经》的教训,教会是从来没有错误的,而且永远也不会有错误。但当时他并没有提出《圣经》的证据。这个傲慢的教皇接着又主张自己有黜废君王之权,并声称他所宣布的每一个判决,任何人都不得更改,而他自己却有权推翻别人的决议。

         在教皇对待德国皇帝亨利第四的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着的例子,说明这自称绝无错误者的专横作风。因为亨利擅敢冒犯教皇的威权,教皇便宣布开除他的教籍,废了他的王位。同时,还鼓动亨利手下的公候造反,他们就背弃并恫吓他,使他不得不向教皇求和。他携同王后和一个忠心的仆人,在仲冬严寒的时节,攀越阿尔卑斯高山,以便到教皇之前卑躬服罪。及至他到了教皇贵钩利驻跸的城堡,便把卫兵留在城外,进入宫殿的外苑。在冬日严寒之下,他免冠徒跣,衣衫单薄,站在那里等候教皇的传见。直到他禁食认罪三日之久,才蒙教皇予以赦免。就是这样,他还必须等候教皇正式下令许可之后,才能恢复王位,行使王权。贵钩利因这次的胜利而非常得意,并夸口说他的职责乃是颠覆骄横的君王。

         这傲慢至极目空一切的教皇的作风,与基督的柔和谦卑相较,真是何等显着的对比啊!基督形容自己是站在人的心门之前,请求人让他进去 ,以便带来赦免与平安。他曾教训自己的门徒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太20:27) 一世纪一世纪地过去,从罗马城所传出来的教义,越发荒诞不经了。在罗马教会尚未成立之前,异教哲学家的学说就已经为教会所重视,并在教会中发生了影响。许多自称是悔改信主的人仍然固守着异教的学说,不但自己继续的研究,而且也鼓励别人去研究,以便借之扩大在异教人中的感化工作。因此许多严重的错误异端,便混入基督教的信仰之中了。其中最显着的一端,就是人的灵魂不死和死人仍有知觉的信仰。这种教义奠定了罗马教建立圣徒为人代求,和崇拜贞女马利亚教条的根基。从此也构成了终身不悔改之人受永远痛苦的异端邪说,这邪说很早就已成为罗马教信条之一了。

         这样就为异教的另一个谬论开了门路,就是罗马教会所称为“炼狱”的道理,以便用来恫吓许多愚夫愚妇与迷信之徒。根据这种异端宣称有一个执行酷刑的所在,凡不必永远沦入地狱者的灵魂,便要在炼狱里为自己的罪受罚,及至罪恶的污秽被炼净之后,他们便可升入天堂。

         罗马教会为了从信徒的恐惧心理和罪恶生活上图利起见,又虚构一种荒诞不经之说;那就是她所提倡的特赦的道理。她应许说,凡参加教皇军役的人,或去扩张他在世上之领土,或去惩罚他的敌人,或去消灭那些反对他属灵的至上权威的人,他们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罪,都可全部赦免;而且他们因这些罪而应受的痛苦和刑罚,也可以同时勾销。她又教训人说,借着捐款给教会,他们也能脱罪自由,甚至可以释放那些在炼狱火焰中受痛苦的已故亲友的灵魂。由于这些方法,罗马教廷便金银满库,足供那些冒称“没有枕头的地方”之主的代表者尽情地奢侈挥霍,放荡邪淫。

         这时,《圣经》上的圣餐礼节,已被拜偶像式的弥撒祭所代替了。罗马教的神父们竟伪称他们能借着他们那种无意义的画符念咒,把普通的酒和饼变成基督的真肉,真血。(注二)他们怀着亵渎僭越的心,公然宣称自己有创造万物的创造主上帝的权能。他们甚至用死刑来威胁一切基督徒,要他们承认这种可憎的,侮辱上天的异端。成千成万拒绝这种教条的人,竟被处火刑焚死。

         在第十三世纪,罗马教成立了最惨酷的机构;就是信仰裁判所。那时黑暗的魔君和罗马教的领袖们密切合作了。在他们的秘密会议中,有撒但和他的使者控制着恶人的思想;同时在冥冥之中,也有上帝的天使在场,将他们罪恶的命令留下可怕的记录,并把他们罪恶的历史写了下来;这些记录,就是在人看来,也是残忍不堪的。这“大巴比伦”已经“喝醉了圣徒的血。”千万殉道者血肉狼藉的遗骸向上帝呼叫,求他追讨这背叛势力的罪。

         罗马教皇已经成了全世界的独裁统治者。各国的帝王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众人的命运,不论是今生或来世的,似乎都已操在他的掌握之中。数百年来,罗马教的教义已被广泛而绝对地接受了,她的仪式,规例已被恭谨地奉行,她的节期也被普遍地遵守了。她的神父僧侣们为人所尊敬。并领受人的慷慨布施。当时罗马教会所得的尊荣,威严,和权力,可以说是空前的。

         “罗马教廷的中午,正是社会的半夜。”(注三) 不但是一般人民几乎都不知道有《圣经》存在,就连神父们也是如此。罗马教的领袖们正象古时的法利赛人一样,恨恶那显出他们罪恶的真光。上帝的律法本是公义的标准,这时既被废除,他们就能横行无忌,尽情作恶。各种欺诈,贪欲,淫荡的行为,到处风行。人们只要有名有利,就无所不为。教皇和主教们的宫庭成了极荒淫邪恶的场所。有一些教皇和主教的罪恶是那么可憎,甚至连世俗的官吏也认他们为不可容忍而过分邪恶的怪物,要设法罢免他们。几百年之久,欧洲各国在学问,艺术,和文化方面,是毫无进步的。道德和智力上的麻痹状态临到了当时的基督教界。

         处于罗马教权势之下的世界状况,正好应验了先知何西阿的预言:“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你既忘了你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 “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奸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 (何4:6,1-2) 这一切都是因废弃《圣经》而产生的后果。
        

         注一:Second Council of Nice,A. D. 787.

         注二:Cardinal Wisemen's Lecturcs on “The Renl presence 8,sec. 3,par. 26.

         注三:Wylie,“History of protestantism,”卷一,第四章。

 

 

第四章  忠贞的擎光者

         在罗马教掌权的漫长时期中,全世界都黑暗了,可是真理的光芒并不能全然消灭。每一个时代都有上帝的见证人,--他们笃信基督为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唯一中保。他们以《圣经》为人生的唯一准绳,他们也遵守安息日为圣日。后代的人永不会充分赏识这些人对全世界所有的贡献。当时人竟诬告他们为旁门左道,非难他们的动机,破坏他们的名誉,他们的作品被禁止发行,或被诽谤和窜改。可是他们并不摇动,却世世代代保持自己信仰的纯洁,作为传给后代的神圣基业。

         在罗马教会掌权之后的黑暗时期中,上帝百姓的经历已经记录在天上,可是在世人的历史文献中却少有记载。他们的遗迹不多,而且所有关于他们的记录多半还是在逼迫他们之人的控告辞中。罗马教会的政策,乃是要将一切反抗她教义和命令之人的遗迹全然消灭。凡她所认为是属于异端的人物或作品,她企图要毁灭净尽。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人表示怀疑,或胆敢过问教皇所颂布的教条,这人就有丧失性命的危险。罗马教会也曾设法毁掉一切有关她虐待反对之人的记录。罗马教会的议会曾通过议案,规定一切载着这一类记录的书籍和作品,都要付之一炬。在尚未发明印刷术之前本来就没有多少书籍,而所有的书本也不容易保藏;所以罗马教会的毒计是不难实施的。

         凡在罗马教会管理范围之内的教会,没有一个能长久享受信仰自由的。教皇握得大权之后,他便伸手压迫一切不承认他威权的教会。于是众教会便一个一个地向她低头了。

         在大不列颠群岛,纯正的基督教很早就奠定了基础。不列颠人在早世纪所接受的福音,这时还没有受到罗马教会叛道的腐化影响。不列颠各教会从罗马城所得到的唯一“恩赐”,乃是一些信奉邪教的皇帝所加在他们身上的逼迫,因为古罗马帝国反基督教的势力竟伸展到那么遥远的地区。许多英格兰的基督徒因逼迫而逃到苏格兰去;然后从那里将福音传到爱尔兰,这些地方的人民多有欢喜领受福音的。

         及至撒克逊人侵入不列颠,邪教就得了统治权。撒克逊人不屑领受他们所征服之奴隶的教导,于是基督徒被迫退隐到山野之间。虽然如此,那一时隐蔽了的真光,仍然没有熄灭。过了一个世纪,它便在苏格兰照耀出来了,并且所射出来的光芒一直照到远方之地。爱尔兰出了几位以敬虔闻名的哥仑巴和他的同工们。他们将四散的信徒聚集到一个名叫爱欧那的小岛上,他们就以这个偏僻的岛屿为向外布道的中心。这些传道人中有一位是遵守《圣经》中安息日的,他便将这真理介绍给这些人。他们在爱欧那成立了一所学校,并从这里派出传道士,不但到了苏格兰和英格兰,而且也到了德国,瑞士,甚至意大利半岛。

         罗马教廷早已注意到不列颠,而且决心要将这地带收归自己的权下。在第六世纪,她的宣教士便着手教化英国的撒克逊异教徒。罗马教的宣教士蒙这些骄傲的蛮族善意接待了,而且其中成千的人宣称信服了罗马教。及至传教的工作进展到相当程度之后,罗马教的领导人和他们的信徒便遇到了原始教会的基督徒。二者相形之下,显然有些不同。这些基督徒在品格,道理,和举止方面乃是淳朴、谦卑,并符合《圣经》的;而罗马教徒却显出教皇制度下的迷信、奢华,和傲慢的作风。罗马教的特使饬令这些基督教会承认教皇的至高权威。不列颠的信徒则委婉地回答说,他们固然要以爱心对待众人,可是教皇无权在教会中居至高的地位,所以他们顺服他,也只能象顺服每一个跟从基督的人一样。罗马教屡次设法使这些人归顺罗马; 可是这些谦卑的基督徒,对罗马特使的傲慢作风显感惊异;并坚决地答复他们说,在基督之外,我们不承认任何人为师尊。于是罗马教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了。罗马教的特使威胁他们说: “你们若不愿接待那带和平给你们的弟兄,你们便要迎见与你们作战的敌人。你们若不同我们联合起来去向撒克逊人指明生命之道,你们便要遭到他们致命的攻击了。”(注一) 这并不是虚言恫哧。结果这些为圣经信仰作见证的人遭到了战争,阴谋,和欺骗的摧残,直到不列颠的各基督教会或被毁灭,或被胁迫服从教皇的权威为止。

         在罗马教势力范围以外的地区,有许多基督徒的团体几乎完全没有受到罗马教的腐化,竟达数世纪之久。可是他们被异教所包围,年复一年,所以总难免不受谬道的影响;虽然如此,但他们仍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准绳,并保守其中的许多真理。这些基督徒笃信上帝律法的不变性,并遵守第四条诫命的安息日。保持这种信仰和习惯的教会,多数是在中非洲和亚洲的阿米尼亚。

         在抗拒罗马教势力的各教会中,瓦典西宗派可算是站在最前列的了。教皇设立宝座的地方,恰好也就是他腐化影响和虚假教义受到最顽强抵抗的地方。瓦典西人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庇德蒙省,这一带的教会坚持独立数百年之久;可是过了多年,罗马教终于强逼他们归顺。他们对罗马压迫的抵抗无效之后,这些教会的领袖们迫不得已,最后承认了这个似乎全世界所服从的至尊权。虽然如此,还有少数人坚决不承认教皇或主教们的权力。他们决心效忠上帝,并保持自己信仰的纯洁和淳朴。于是他们中间分裂了。凡要保持古代传统之信仰的人即行退出;其中有些人离开了阿尔卑斯山地带,到国外去高举真理的旗帜;还有一些人退到偏僻的山谷里和高山上,在那里保持他们敬拜上帝的自由。

         瓦典西派的基督徒多年所保持和宣讲的信仰,与罗马教会所散布的虚假道理相形之下,显然不同。他们的宗教信仰乃是根据《圣经》的明文,是属于基督教的真正系统的。可是,这些卑微的农民既住在那么偏僻的山区,又必须每日在果园和牧场上操作,他们之能找到那与背道教会之教皇的邪说迥不相同的真理,并不是凭着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所领受的并不是新的信仰;而是从他们先祖承受下来的遗产。他们乃是为使徒时代的信仰,就是“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而竭力争辩。真正的基督教会乃是“在旷野中的教会,”而不是那设宝座于欧西世界中心的骄傲教廷;这教会也是上帝已经交付给他子民传与世人之真理财宝的守护者。

         真教会和罗马教分裂的主要原因,乃是罗马教对安息日的仇恨。正如预言所说,罗马教的权势要将真理抛在地上。上帝的律法要被践踏于尘埃中,而高举人的遗传和习俗。凡受教皇管理的教会很早就被迫尊重日曜日为圣日。在当时的谬论和迷信的气氛之中,许多人的思想都模糊了,以至连上帝的真信徒们也一方面遵守真安息日,同时也在日曜日停工。可是,这还不能使罗马教的首领们满意。他们不但要人尊崇日曜日,而且也要人干犯安息日;他们还用极尖刻的话斥责一切胆敢尊敬安息日的人。人若想要服从上帝的律法而不受迫害,那惟有逃出罗马教势力范围之外的一途了。

         瓦典西人是欧洲最早翻译《圣经》者之一(见附录)。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前数百年,他们已经有自己语言的《圣经》译稿。他们所有的乃是最纯洁的真理,他们之所以成为罗马教仇恨和逼迫的对象,正是为此。他们声称,罗马教会乃是启示录中叛教的“巴比伦”,于是他们冒了性命的危险,起来抗拒她的腐化影响。在长期逼迫的压力之下,难免有人在信仰上作了一些妥协,而逐渐放弃他们信仰上的原则。可是总有一些人坚持了真理。在悠久的黑暗和叛教时期中,总有一些瓦典西人否认罗马教的至高权力,拒绝敬拜偶像而遵守真安息日。在反对势力最猛烈的摧残之下 ,他们保持了自己的信仰。他们虽遭刀枪的杀戮,和火刑的焚烧,但他们仍为上帝的真理和他的尊荣屹然立定,毫不动摇。

         高山峻岭的保障里,--历代以来是受逼迫者的避难所--成了瓦典西人的藏身之地。在这里,真理的火炬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中得以长明不灭。在这里,真理的见证人保持了亘古不变的信仰,竟达一千年之久。

         在欧洲的山地里,上帝曾为他的百姓预备一个雄壮巍峨的避难所,与交付他们的伟大真理相称。在那些忠实的逃亡者看来,这些山寨正象征着耶和华不变的公义。他们将雄伟的山峰指给自己的儿女看,借此向他们讲说那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的上帝。他的言语句句坚定,有如永世的山岭。上帝以大能束腰,用力量安定诸山;所以除了全能者的膀臂之外,无人能使诸山挪移。他照样坚定他的律法,作为他在天上和地上政权的基础。人的手或许能加害于同胞,甚至杀死他们;可是他们若妄想更改耶和华的一条律法,或抹煞他对遵守他旨意的人所发的一句应许,还不如把众山岭连根拔起来丢在海里呢。照样,上帝的仆人在忠实遵守他的律法上,也应当象永不挪移的山岭那么坚定。

         环绕瓦典西人居所的山岭,经常向他们见证上帝创造的大能,并向他们保证上帝的眷顾和保护。久而久之,那些在地上作客旅的圣徒,对这些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的象征物起了爱慕之感。他们也没有因命途艰苦而发怨言;在孤寂的深山中他们并不觉得寂寞。他们反倒因上帝为他们预备了躲避世人愤怒和残酷的避难所而感谢他。他们常因有崇拜他的自由而欢喜。他们被仇敌追逐时,山岗的铁壁往往成了他们稳固的保障。他们在丛山危崖绝壁之间,歌颂上帝;罗马教皇的军旅也无法使他们感恩的歌声止息。

         那些基督徒的虔诚乃是纯洁,淳朴而热烈的。他们重视真理过于房屋,地产,亲戚,朋友,甚至过于自己的性命。他们认真地设法将这些真理铭刻在他们儿女的心中。他们的青年人很早就受《圣经》的训诲,学习尊重上帝的律法。那时《圣经》抄本极少;故此他们将其中宝贵的训言背诵纯熟。许多人能背诵新旧两约中的大部分。他们把有关上帝的事与自然界的幽雅景致,日常生活中所领受的恩惠,都联系起来。他们教训小孩子感谢上帝,以他为一切福惠和舒适的赐予者。

         作父母的虽然是柔和而亲热的,但也没有因溺爱自己的儿女,而让他们放纵私欲。他们看出儿女的前途是一个受考验和艰难的人生,也许还不免为道殉身。所以儿女从小就学习度清苦的日子,一方面受长辈的管教,同时也要养成独立的思想,学习采取独立的行动。他们很早就学习担负责任,谨慎自己的言语,并明白保守缄默的智慧。一句失检点的话让敌人听见了,不但危害到说话者本人,而也会牵涉到成千成百弟兄们的性命;因为真理的仇敌对一切胆敢争取宗教自由的人,如同豺狼捕捉掠物一样的凶狠。

         瓦典西人曾为真理而牺牲属世的成功,并恒切忍耐地为口腹而劳碌。他们尽量利用山间的每一块可耕之地;并且设法使山谷和山坡上的瘠地增加出产。儿女们所承受的唯一遗产,乃是艰苦生活的实际教育,而节约和严肃的克己乃是这教育中的功课之一。他们受教认为上帝指定人生要成为一种有规律的人生,而且他们的生活需要,非经亲身的劳动,计划,思虑和信心,是无法获得的。过程固然辛苦疲劳,可是在实际上却是有益的,而且正是人类在堕落状况之中所必需的,这就是上帝为训练并造就世人所设的学校。青年虽然要受辛劳艰苦的磨练,但他们并没有疏忽学识方面的培养。他们受教知道所有的才能都是属于上帝的,而且都是为他的圣工而受培养,受造就。

         瓦典西的教会在纯洁和淳朴上,与使徒时代的教会相仿。他们不承认教皇和主教们为至上,而单以《圣经》为至高绝无错误的权威。他们的牧师不象罗马教会趾高气扬的神父们,乃是效法他们的主“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他们喂养了上帝的羊群,并且带他们到青草地上,和他圣言的生命之泉。这班人聚会的场所与世人骄奢的建筑差远了 ,他们未能在壮大华丽的教堂里,而只能在高山的阴下,阿尔卑斯山谷里聚集礼拜,而且每当遇险的时候,他们或许要在岩石的避难所里聆听基督的仆人讲解真理之道。作牧人的非但宣传福音,而且也拜访病人,教育儿童,劝戒有过失的,并在弟兄之间调解纠纷,增进友爱。在太平的日子,他们靠信徒乐意捐输维持生活;但每人也学会一种手艺,在必要时可象制造帐棚的保罗一样,维持自己的生活。

         青年人从牧师们领受教育。他们虽然也注重普通学识,但《圣经》却是他们的主要课目。他们将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以及许多新约书信背诵出来。他们也用不少功夫抄写《圣经》。有些抄本抄下全部《圣经》,而其它的只有节略的精选;凡能讲解《圣经》的人,往往在这些篇幅上加上简略的注解。那些要抬举自己高过上帝的人所想埋没的真理财宝,如此就彰显出来了。

         瓦典西人有时藏在又深又黑的山洞里,在火炬的光下,恒切不倦地,一节一节,一章一章地,把《圣经》抄写下来。这种工作不断地在进行着,上帝的圣旨便象精金一样照耀出来了;而且惟有那些亲身担任这工作的人,才能体会到《圣经》的话是如何因他们所受的熬炼而更显光明,清晰,有力。在这些忠心工作者的四围有天上来的使者环绕着。

         撒但曾促使罗马教的神父和主教们把真理葬在邪道,异端,和迷信之中;可是它却以最奇妙的方法,在整个黑暗时期中得蒙保守,不受邪道的沾染。因为它是上帝的印证,而不是人的手迹。世人曾不倦地设法模糊经中简明的意义,并使它显着自相矛盾;可是上帝的道象浮在洪水汹涌波涛之上的方舟一样,胜过了那想要毁灭它的每一次风暴。金银的矿床总是埋在地下深处的,非经钻探挖掘,就无法采取;照样,《圣经》中有许多真理的宝藏,只向诚恳,谦虚,而以祈祷精神去寻找的人显明出来。上帝的旨意乃是要《圣经》作为全人类的课本,作为儿童,青年,和壮年终身学习的数据。他将自己的话赐给人,乃为将他自己彰显出来。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每一条新的真理,就是著作《圣经》的上帝品德之新的启示。上帝命定人类要借着查考的方法,与创造主发生更亲切的关系,并完全了解他的旨意。《圣经》就是上帝和人类之间的交通媒介。

         瓦典西人固然认为敬畏耶和华就是智慧的开端,但他们并没有忽视与世人接触的重要,即对一般世事人情应有的体验,以便放宽自己的眼界,操练自己的辨识力,有一些青年从山间的学校里被派到法国和意大利的学府中,他们在这些地方可以找到深造的机会,有比家乡更广大的学习,思想,和观察的范围。被派去的青年总难免受到试探,他们亲眼看到邪恶的事,亲身遇到撒但狡猾的差役,用最阴险的异端和最恶毒的欺骗向他们进攻。但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对这一切已经为他们作了准备。

         在这些青年人所去的学校中,他们势必不敢信任任何人。他们将自己最宝贵的财物--抄本《圣经》,缝在自己的衣服里。他们将这些经年累月辛辛苦苦抄来的篇幅,经常带在身边,每遇良好的机会,不会引起人的猜疑时,就审慎地将一篇放在那些似乎愿打开心门接受真理的人所容易看见的地方。瓦典西的青年人在母亲膝下受训时,即以这种工作为目的;他们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并且忠心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在这些他们看出来,在教皇和神父们的指引之下,成群的人徒然在那里设法为自己的罪伤害自己的身体,想借此得蒙赦免。罗马教既教训他们要靠自己的善行来救自己,他们就不住地注意自己,而又想起自己的罪,看见自己将要受到上帝忿怒的责罚。他们虽苦待自己的身心,可是依然得不到平安。凡有良心的人,就这样被罗马教的教条所束缚了。成千的人离开了亲戚朋友,在修道院的密室里消磨一生的光阴。成千的人想借多次的禁食和残酷的鞭伤;或夜半儆醒祈祷;或长久躺卧在黑暗小室里那寒冷而潮湿的石头地上;或跋涉漫长的路程;或是自卑的苦修和可怕的酷刑,以求得良心的平安。许多人因受罪愆的压迫,又惧怕上帝报应的忿怒,就经常地在痛苦之中折磨下去,直到身体不能支持,他们得不到一线光明,便与世长辞了。

         瓦典西人渴想拿生命的粮擘给这些因缺乏灵粮而将要沦亡的人,并将上帝应许中所含平安的信息向他们说明,又向他们指出基督为唯一得救的希望。他们认为人犯了上帝的律法之后,再想用善行去赎自己的罪,乃是虚假的教义。人若想依靠自己的功劳,就必看不见基督无限的爱。耶稣为人类牺牲性命,乃是因为堕落了的人类作不出什么可以得上帝喜悦的事。基督徒信仰的基础乃是那被钉而又复活之救主的功劳。人的心灵对于基督的依赖和与他所发生的联络,必须象肢体与身体,或象树枝和树干那样实际,那样密切。

         教皇和神父们的教训曾教人看上帝--甚至于基督的性格为严酷,阴沈和可怕的。他们把救主形容为完全不能同情堕落的人类,甚至必须请神父和死了的圣徒们来为人代求。所以那些因上帝的话而蒙了光照的瓦典西人渴望将他们慈悲,爱怜的救主指给那些人看,说明救主正在向他们伸手,请他们带着一切罪恶,忧虑和疲劳来到他面前。撒但曾在人面前堆积许多障碍物,使人看不见上帝的应许,不能直接来到上帝面前承认罪恶,而蒙受赦免与平安;瓦典西人渴望将这些障碍物扫除净尽。

         瓦殿西的传道人恳挚地将福音的宝贵真理向每一个寻求真理的人解明。他们谨慎地将那郑重抄写的《圣经》抄本拿出来。常有心地诚实而被罪恶摧残的人,只能看到一位刑罚罪恶,等着要施行审判的上帝。他既能将希望带给这一等人,这就是他最大的喜乐。他往往带着战战兢兢的口吻和满眶的热泪,双膝跪下,向他的弟兄们说明宝贵的应许和罪人的惟一希望。真理的光就这样照入许多黑暗的心里,将悲愁的乌云驱散,使“公义的日头”带着医治之能射入人心。往往他将某一段《圣经》重复诵读,因为听的人要求再听一遍,似乎是要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他们特别喜欢重复背诵:“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壹1:7;约3: 14-15)

         许多人看穿了罗马教的虚伪教义,他们看出依靠人或天使为罪人代求是多么地无用。真光照入他们心里之后,他们就欢喜感叹道:“基督是我的祭司,他的血是我的祭物,他的坛就是我认罪的地方。”他们全心投诚在耶稣的功劳之下,反复地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来11:6;徒 4:12)

         这些颠沛流离,备尝忧患的听众,似乎难以领会救主这么大的爱。福音所带来的安慰是那么广大,他们所得的光照是那么充足,他们似乎是被提升天了。他们以信心的手握住基督的手;他们的脚在“万古的盘石”上也立稳了。惧怕死亡的心全然消除了。如果他们能因被监禁或被焚烧而尊荣他们救赎主的名,他们是乐意忍受的。

         上帝的道就是这样在秘密的地方拿出来读,有时只读给一个人听,有时读给一小群渴慕亮光和真理的人听。他们往往整夜这样作。听众的惊异和羡慕是那么深,以至读经的人常要停下来,让听众的悟性能以领会救恩的信息。他们常问道:“上帝果真肯悦纳我的奉献么?他肯向我表示笑容么?他肯饶恕我么?”于是有《圣经》的话读出来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信心握住了这应许,他们就欢喜地说道:“不必再作长途的旅行,不必再痛苦的走到圣地去立功。我能带着我一切的罪恶和污秽来到耶稣面前,而他必不拒绝悔罪的祈祷:‘你的罪赦了’,我的罪--我一切的罪竟都蒙赦免了!”

         这时便有神圣喜乐的热潮涌入人心,他们便以颂赞和感谢称耶稣的名为大。那些人快乐地回到家里去将恩光分散给人,并向别人尽情讲述他们新的经验;他们向人说,他们已经找到了那又真又活的路。有《圣经》的话带着神奇而严肃的能力直接向渴慕真理之人的心说话。所发出来的乃是上帝的声音,凡听见的人也信服了。

         工作完成之后,真理的使者便又登程他往了。可是他那谦虚的风度,他那恳挚,认真,敦厚的热忱,使人受了深刻的印象,时常谈讲。往往听他讲道的人没有问他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因为他们先为惊奇,后为感恩和喜乐所充满,以至没有想到要问他。及至他们要请他到他们家里去的时候,他答复说,他必须拜访其它的迷羊。于是他们自相议论说,这会不会是一位天使?

         他们往往就再看不到这一位真理的使者了。他已走往别处,或许在某个偏僻的地窖里消磨他一生的光阴,或许他的骸骨已经暴露在他为真理作见证的地方。可是他所留下来的遗训不能被人磨灭。这些训言却要继续在人心中作工;而其美好的结果,必须到审判的日子才能充分显明。

         瓦典西的传道士们既向撒但的黑暗国度进攻,黑暗的权势就要更加惊奇起来了。邪恶之君注意着圣徒推进真理的每一次努力,于是他就激动他爪牙的恐惧。罗马教的首领们看出这些谦卑的游行布道士对于罗马教的威胁。如果真理的光不受拦阻,它势必将那笼罩在众人身上谬论的乌云驱散,而使人心转向上帝,终必破坏罗马天主教的权威。

         这些人既保有古代使徒教会的信仰,他们的存在就不住地证明罗马教的叛道,所以激起了他们最恶毒的仇恨和逼迫。瓦典西人不肯把《圣经》交出来,也是罗马教所不能容忍的罪障。她决心将他们从地面上完全消灭。于是展开了可怕的讨伐战役,要杀害住在山间的上帝的百姓。有“异端审讯专员”追逼着他们的踪迹,于是无辜的埃布尔倒在嗜杀的该隐面前的悲剧,这时便重演而又重演了。

         瓦典西人的肥沃田地屡次被敌人蹂躏,他们的房屋和会堂被人焚毁,以至原来有安居乐业之人民的地区一变而成了旷野。正如猛兽尝了鲜血,兽性就越发发作起来,照样,罗马教的专员看到他们所害之人的痛苦,就更加兴奋。他们进入山野,追逼这些为纯正信仰作见证的人,并在他们藏身的山谷,森林和岩石穴里剿灭他们。

         没有人能说这一群律法所不再加以保护的人品行上有什么污点。连他们的仇敌都说他们是一群和平,安分,虔敬的人。他们的大罪乃是不肯照着教皇的意思敬拜上帝。为了这一个罪,人和魔鬼所能发明的一切侮辱,痛苦和酷刑,都堆在他们头上了。

         罗马教廷既决定要消灭这一个他们所恨恶的宗派,教皇便发出一道谕旨,定他们为叛教徒,并任凭众人杀害他们。(见附录) 他并不说他们是游手好闲,不诚实或不守秩序的人,乃是说他们看上去是敬虔至善的,以至“引诱了真羊圈里的羊。”因此教皇下令:“那一派毒恶可憎的败类如果不肯放弃自己的异端,就要拿他们当毒蛇一般地予以消灭。”这傲慢的教皇说这话的时候,可曾想到将来有一天还要把它句句供出来么?他知道这些话都已记录在天上的册子里,并要他在审判的时候作交待么?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 25:40)

         教皇的这一道谕旨吩咐教会的全体教友参加反异端的讨伐运动。为要给人相当的奖励,他宣布凡参加这运动的,“得以免去教会加在他们身上一切普通的和个别的刑罚;可以不守誓约;凡他们非法得来的财产,可以算为合法的;凡能杀死一个叛教徒的,可以免去一切的罪愆。这一道旨意也对一切有利于瓦典西人的契约一概宣布无效,并吩咐瓦典西人所雇用的仆人要离弃他们,又禁止任何人帮助他们,最后准许众人夺取他们的财产。”(注三) 这一个文献清楚地说明幕后的主谋者是谁了。所发的音调乃是龙的怒吼,而不是基督的口吻。

         罗马教的领袖们不肯使自己的品格符合上帝律法的伟大标准,却按自己的意思立一个标准,并勉强众人服从。他的唯一理由乃是罗马教廷如此决定。于是演出了最可怕的惨剧。腐败而傲慢的神父和教皇执行了撒但派他们去作的工,他们的性情里根本没有怜悯的余地。从前鼓动人钉死基督,杀害使徒,并鼓动嗜杀的尼罗皇帝去杀害当时代圣徒的恶魔,这时又在发动人去除灭上帝所喜悦的人了。

         那些敬畏上帝的子民在逼迫之下所表现的忍耐和坚稳,足为他们的救赎主增光。他们虽然受到讨伐的袭击和残忍的屠杀,但他们仍不住地派遣他们的传教士去散布宝贵的真理。他们被追逼以至于死;但他们的血浇灌了所撒的种子,这种子也结出果实来。在路德马丁出世数百年之前,瓦典西人就这样为上帝作见证。他们散居各地,散布宗教改革的种子,到了威克里夫时代,这改革运动就开始了;在路德马丁的时候则发扬光大,并将要继续发展下去,直到末日。推进这伟大运动的人,乃是那些甘心“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启1: 9) 而忍受一切痛苦的人。
      

         注一: D'Aubigne,“History of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卷一七,第二章。

         注二:Wyulie,卷一,第七章。

         注三:同上卷十六,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