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虹爸爸:朱元璋(1328年-1398年)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2:30:38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下2)           (2007-03-19 12:19:47)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2)

朱元璋的不朽遗嘱:“不征国”的国策(2)

·李蔚·

 

      我们中国在历史上走的主要也是武力扩张的道路。从秦商鞅变法开始,到大明建立,一千七百多年来(公元前359——1368年),一直这样。

商鞅(约前390-前338)是我国武力扩张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和最有力的实行者。商鞅认为: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不仅是开辟疆土的惟一途径,而且是巩固内政的必要措施。“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国家强盛而不对邻国开战,祸患就会在国内发生。)为此,秦国将对外的扩张战争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侵略战争为纲,一切服从侵略战争,一切为侵略战争服务。“壹民于战”(使人民专一于战争)(36)。 “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战时甘心为王打仗,平时死心踏地当劳动工具。(37)     立有战功者进爵,享受各种优待。“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杀死敌人一个兵士的,提爵一级,奖田地一百亩,给住宅地基九亩。)(38)    相反,“不能死之,千人环规黥于城下。”(对于不能冒死作战的,在千人围观之下刺字割鼻,以儆效尤。)(39)    要使“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要使人民遇到打仗,就要像饿狼见到肉那样,迫不及待地扑上去。)(40)   以至“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41)

经由商鞅变法,秦人就这样彻底地被军国主义的思想所毒化,充当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的工具;同时,秦国大力奖励生产,国家富强起来,具备了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力。有了这两个条件,到秦始皇时,终于以无比残暴的铁血手段,消灭了关外六国,统一了中国。

秦为何要侵占别国?这个问题,秦始皇在初并天下后,是这样解释的: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魏王始约服入秦,以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42)

灭韩、赵、魏、荆(即楚),是因为它们“倍约”、“倍盟”、

“畔约”,背叛了与我缔结的和约;灭齐,是因为它狗胆包天,竟敢拒绝我的使节!灭燕,是因为它的太子派人企图谋害我。总之,都是别国的不对。你在我压迫之下,不得不屈从,与我“约”;而既“约”,你就得永远遵守,永远受我的压迫,否则,我就要消灭你。我是强国,你怎敢不接受我派去外交官,这不是想造反吗!你本来就应当完全听从我的摆布,怎敢不服“领导”,反而派刺客谋我!你既谋我,我当然就要消灭你!——这是彻头彻尾的强权政治!在道义上完全站不住。
    秦始皇统一中国,被捧为“千古一帝”,但那是以秦国人民的无穷苦难,尤其是六国人民的大量牺牲为代价的。据《史记》的有限记载:秦为统一全国,杀人掠地,仅是几次大的战役,就杀害了各国军士合计约一百五十万人。秦将白起,在长平(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一次就活埋了赵国的俘虏四十万人。可见战争的残酷。西汉贾谊在《过秦论》里表述当时的情况为:“伏尸百万,流血漂卤(橹:大的盾牌)”。而这些被杀害的,都是青壮年男子。中原大地的中坚力量,几乎被暴秦一扫而空!秦人也大批大批战死。被后来不厌其烦加以吹捧的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所谓“历史功勋”,在当时,无论对于关外六国人民还是对于秦国人民本身,都是一场大灾难!六国没有后人,六国残存的人民一律被秦国所吸收,并进而被同化。已经死去的六国人民的悲惨遭遇,和早已牺牲的秦人的苦难故事,无人为之记录和表达。作为秦的幸存者们及其同化者们的后人,我们不能体会六国人民在被消灭时的痛苦;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只会歌颂我们的祖先——秦的历代开拓者为我们所创建的这个统一的中国。而统一在后来也确实意外地对我国带来了若干好处。

在秦之后,对中国疆域的开拓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汉武帝。汉武帝四面出击,小一部分国土以和平手段取得,而大多是武力征服所得。
    在东方:秦时,今朝鲜只有一部分在中国版图内。汉武帝以武力占据了约今朝鲜半岛之半。其时为元封二年(前109年)。是年,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武帝借机击灭朝鲜,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43)

元朔元年(前128年),高丽南、东穷大海的东夷(未详今之所在)讼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以其地为苍海郡。此为和平取得的疆域。元朔三年(前126年),此郡建制撤消。(44)

  东南方面:今福建,汉初为闽越国,亦称东越。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自称武帝,攻杀汉将、吏。第二年冬,武帝遣将,将其平定,徙其民于江、淮间,暂时虚其地。(45)

  南方:广东广西一带原称南越。元鼎四年(前113年),南越由附属国内附而为诸侯国。南越相吕嘉不愿内附,杀南越王、王太后及汉使者,另立新王。武帝多路遣军,予以平定,以其地为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武帝东行至左邑桐乡(在今山西省)时,听说南越已破,改此地名为闻喜县。至汲县新中乡(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时,汉军得到吕嘉的首级,武帝改其地名为获嘉县,可谓得意忘形。(46)

 西南方面:为联络西南夷,制服南越国,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曾派兵千人至夜郎(治所在今贵州省),“厚赐,喻以威德”,取地为犍为郡。“是时,邛、筰(今四川西昌一带)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汉使到达时,“皆请为内臣”,“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这是东夷而外,又一宗和平取得的土地。(47)

元鼎六年(前111年)冬,武帝发兵平南夷,设牂珂郡(郡治在今贵阳附近,一说在今贵州凯里西北)。依附南越之夜郎侯,入朝,武帝以为夜郎王。其他亦震恐,请臣置吏,以为越巂(治今四川西昌市东南)、沈黎(治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汶山(治今四川茂县北)、武都郡(治今甘南西和县西南)。这片国土是武力征服和在武力威慑下取得的。(48)

在今云南的滇国,元封二年(前109年)秋,武帝遣将临其境,并击灭劳深、靡莫,滇王举国降,于是以为益州郡(郡治今云南晋宁县东)。(49)

西方:元鼎五年(前112年)秋,西羌众十万人,与匈奴勾结,攻安故(县治今甘肃临洮县南),围枹罕(今甘肃临夏市)。第二年冬十月,武帝发兵十万人征伐讨平。(50)

河西走廊: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命霍去病领兵出北地(郡治今甘肃宁县西北)。深入二千余里,至祁连山,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匈奴单于欲召在今酒泉的匈奴浑邪王和在今武威的休屠王问罪。元狩二年(前121年),秋,两王遣代表与汉联系,准备投降。其间,休屠王后悔,浑邪王遂杀害了他,与霍去病会面。霍斩其部企图逃走的八千人。全部降者四万余人(号称十万),分别安置在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县)、北地(郡治今甘肃宁县西北)、上郡(郡治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云中(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五郡。而以他们原来的居地为武威、酒泉郡。(51)

西域:所谓“西域”,指今中国新疆及其西的中亚一带。计凡三十六国,东从玉门、阳关,西到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武帝对西域的开辟,开始用的是和平手段,派遣张骞出使。张骞返回时,西域各国皆有外交代表随同前来。(52)

但是,从元封三年(前108年)冬十二月开始,改而采取军事手段。遣军击车师(在今新疆吐鲁番市及吉木萨尔县一带),虏楼兰王(王治今罗布泊东北,一说今新疆若羌县)。天汉二年(前99年),派楼兰国兵,再次袭击车师。(53)

地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盛产良马。为掠夺马匹,武帝两次派兵侵略其国。第一次:太初元年(前104年)秋八月,发骑兵六千、步兵数万进征,以失败告终。残兵返至敦煌时,所留者不过十之一二。武帝闻讯大怒,派人拦截,不许回国,敢入玉门者,斩。(54)

第二次:太初三年(前102年),发兵六万人(私负粮食及私从者不在内),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橐驼万数。同时,发兵十八万于酒泉、张掖北,以卫酒泉。到第二年春,终于取胜,大宛投降。汉军掠取良马数十匹,中马以下三千余匹。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军班师回国途中,所过小国,纷纷派其子弟从入贡献。(55)

汉武帝对外扩张,以对北方匈奴的战争为最持久,消耗国力民财最多。匈奴曾多次进入汉地侵扰。武帝在位54年(前140-前87),史籍记载的匈奴入抢,即有21次之多。对他们的掠夺行为,汉军多次进行抵抗。这种抵抗是完全必要的,完全正当的。

但是,汉军在防卫中,却往往深入匈奴地界,杀人掠畜。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匈奴右贤王侵入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武帝令卫青等,率十余万人,分三路出击。光是这一次,就俘虏右贤裨王十余人,匈奴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畜数十万以至百万。其数量超过匈奴掠夺汉地所得者不知多少倍。(56)

汉军在进入匈奴地区之后,就将其地占据起来。元朔二年(前127年)春,匈奴入今河北、北京边境杀掠。武帝遣军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至陇西,全线反击,杀敌数千,得牛羊百余万,取黄河南土地后,即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筑朔方城,立朔方郡,从汉地移民十万口,以巩固占领。(57)

在汉武帝和当时朝廷绝大多数官员心里,匈奴等同于侵略。他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外患,必须消灭匈奴,而没有汉、匈两大民族、和平相处、共存共荣的观念。汉军一次次地深入匈地腹地,大批杀害匈奴人。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兵,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获首虏万五千级。第二年春,卫青再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斩杀匈奴人三千多。  同年夏四月,在同一地区再屠杀匈奴万余人。就在这次战争中,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初露头角,斩首二千余级,封冠军侯。(58)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以“灭匈奴”为天职的霍去病率万骑,出今甘肃临洮县,攻打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同年夏,霍去病越过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进,斩首三万余级。(59)

元狩四年(前119年),夏,卫青将骑兵五万、步兵数十万,至漠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霍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60)

而在战斗中,汉军也付出了沉重的血的代价。太初二年(前103年)秋,汉二万骑出朔方,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当时称为“浚稽山”的,被匈奴军八万人包围,全军覆没。(61)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军边战边进,抵达今贝加尔湖,掳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而汉军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战后入塞回国者不满三万匹,士卒物故亦数万。(62)    天汉二年(前99年),夏五月,汉军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得胡首虏万余级,而汉军战死者亦十之六七。(63)

战争的严重消耗,国家人力、物力、财力均极度紧张,不堪重负。缺人怎么办?多次“发七科”,就是说,只要你是犯罪的官吏;或是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者;或是入赘为婿者;或是商人;或者过去是城镇商业户籍;或者本人虽然不是商业户籍,但父母或祖父母为商业户籍者,这七类人,都得当兵上前线,为实现皇帝的扩张野心而战。(64)马匹不够怎么办?征用官吏民众的马匹。(65)  经费不够怎么办?征税:“初算缗钱”;造币:“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卖官:“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爵共11级,每级17万,第七级叫“千夫”。买到这级爵位以上的,但有官位,就可以先得。王莽时黄金一斤直钱万,仅鬻武功爵一项,政府就总得三十余万金。(66)

司马光说:汉武帝“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根据之一,就是他的“繁刑重敛,外事四夷”。(67)  武帝死于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月。死前二年,深悔既往之穷兵凟武,下了一道罪己诏,由是不复出军,民困才稍微得以缓解。(68)

     在唐代,我国的疆域有了更大的扩展。同汉朝相比,国土的东、南、西、北四至,都朝外发展了。尤以西、北两个方向,发展得极远。在东方,不仅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像汉代那样,直属中国管辖,而且在其西南部,唐灭百济后,还在其地建立了熊津等五都督府(660-665)。(69)  在南方,汉代的疆土只及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唐代则“南尽林邑(即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皆为州县”。在西方,汉代的西域都都护府的管范围,最远不到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而唐代则扩展到了咸海至阿富汗、伊郎一带。我国的北部边疆,在汉代,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大漠阴山间——大兴安岭南端一线,而唐代则越过北纬50度线,至贝加尔湖,乃至接近北纬60度的叶尼塞河、安加拉河交汇处。(70)

当然,唐朝的领土范围并不是一直那么大:它从来没有同时达到过这样的范围,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非常短。例如,唐朝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年(661年),但到麟德二年(665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上只维持了三年时间。北方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灭薛延陀,置燕然都护府,辖有今内蒙古河套以北、蒙古国和叶尼塞河上游及贝加尔湖周围地区。但到仪凤四年(679年)突厥再起,就撤至阴山以南,也只维持了三十二年。

但唐代的疆域到底是很广阔的,这广阔的疆域,有些是以和平手段取得的。例如,在今内蒙古东境,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及河北滦河中上游一带,当时为契丹、奚的居地,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一月,它们的领袖人物要求内附,唐朝将其纳入版图,在这里建立了松漠府、饶乐府和峭落、弱水等十四个州。(71)    同年,西南徒莫祗等内附,以其地为傍、望、览、丘四州,隶郎州都督府。(72)    就是波斯(今伊郎),当时也归附大唐,唐以其领袖为都督,建立了波斯都督府。(73)

唐朝所以能够以和平的手段,开拓部分国土,有多种因素,包括由于大唐的兴盛而产生的强大吸引力,等。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作用亦极为重要。唐代疆域的基础,奠定于李世民时期。“无论在血统上,还是在文化上,李世民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交的产儿。只是血统上,以胡为主;文化上,以汉为主。”(74)   这种特殊的血缘和文化结构,在我国帝王中是少有的,决定了他的特殊的内外政策。他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75)  因此,凡是归附中央政府的部族头人,一律授以相应的官职,在当地继续执政;在中央政府里,对各民族干部一体杂用,不存偏见;对各民族人民一体尊重,一体爱护,一体予以妥善安置;而且促进不同民族间的自由通婚;一些部族且由中央实行“和亲”政策,出嫁公主给其领袖人物,密切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是,英明如唐太宗者,究竟也难以突破历史传统的局限。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和他的后人,对突厥、铁勒、薛延陀、西突厥、龟兹、高昌、焉耆、吐谷浑、高丽、帝那伏帝国、拓拔赤辞等都动过武,有些同样很残酷。

贞观三年(629),李世民派李靖为行军总管,众合十余万,分道讨伐北方的突厥。突厥当时十分强大,不断骚扰、抢掠中原地区,对其进行讨伐,以保卫边疆地区人民的和平生活,是完全必要的。问题是:讨伐应当有一个度,不能搞成你死我活。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在对境外侵扰势力务求消灭这一点上,英明的唐太宗与残暴的秦始皇、半残暴的汉武帝,如出一辙,采取的都是赶尽杀绝的政策,坚决除之,进而占有其土地、人口。当时,突厥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其首领颉利可汗,窜于阴山以北之铁山,余众尚有数万。遣使者入朝谢罪,并请举国内附。唐廷一方面遣使慰抚,进行麻痹,一方面,选精骑一万,带二十日粮,追击突袭。终于在贞观四年(630)二月,彻底消灭其于阴山,俘获可汗颉利。此役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李世勣在碛口又俘虏五万余口。自阴山至大漠的广阔国土遂为大唐所有,“分颉利之地为六州”。(76)

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薛延陀合二十万众,度漠南,击突厥。唐趁机出兵进攻薛延陀,斩首三千余级,捕虏五万余人,薛延陀北逃,至漠北,值大雪,人畜冻死者什八九。贞观二十年(646)七月,李世勣再次追杀薛延陀于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斩五千余级,虏男女三万余人。(77)

唐太宗时,吐谷浑寇岷州(治今甘肃岷县),被唐军击退。不久,又寇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李世民认为吐谷浑牧马青海,轻兵掩杀,可以尽致,乃命将进击,以精骑尾袭悬水上,得牛羊二万多。唐军另一支,破天柱部落于赤海,收杂畜二十万。又一支,俘名王二十,杂畜五万。最后在青海湖西大非川将吐谷浑击灭,在其地建立了地方政权。(78)

大唐伐天竺,破龟兹,征高丽的战争,也都很残酷。贞观年间,古印度五天竺里,以中天竺最强,其他四天竺皆臣服之。中天竺王掠俘大唐使者。使者脱身宵遁,就近召吐番及所属泥婆国兵,大破中天竺。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并在恒河将其最后击灭,擒其王、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军破龟兹,斩首万一千级,虏男女数万口,得七百余城。征高丽时,拔其十城,斩首四万余级,徙其民入中国者七万人。(79)

唐代在东、西、南、北四方边地,各建有一个既管理行政、又管理军事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政府——都护府。其中,南方的安南都护府,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它是在交州都督府的基础上建立的,从汉代起,这里就是中国的领土,不是唐代侵略扩张所得。但是它也担负着对外使用武力之责。(80)

北方的安北都护府,与安南都护府不同。安北都护府治回纥部落(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管辖漠北铁勒、回纥等族各羁縻州府,相当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思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这里的国土,部分是经由战争取得的,部分系和平所得。贞观二十年(646),唐出兵消灭了薛延陀部,以其地置奚弹、祈连二州。薛延陀部既灭,原由它所统属的铁勒诸部要求内附,唐分别以其地为翰海等六都督府、皋兰等七州。其后,贞观二十一年(647),骨利幹遣使入贡,以其地为玄阙州。远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一带的结骨,亦入朝求归,唐朝乃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81)

西方的安西都护府与安北都护府相似,其东部武力夺取,西部和平招抚。贞观十四年(640),武力平定高昌,置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二十二年(648),取龟兹(治今新疆库车县东皮朗旧城)。显庆二年(657),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是为武力夺得者。龙朔元年(661),招抚于阗(治今新疆和田县境内)以西、波斯(今伊郎)以东十六国,置都督府八、州七十六、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并属都护府。辖境东起阿尔泰山,西达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包括葱岭东西和阿姆河两岸诸城国。是为和平取得。(82)

至于东方的安东都护府,其辖地则完全系武力扩张之所得。贞观年间,高丽大臣盖苏文“弑其君而专国政”,又违唐令,“侵暴邻国”。唐太宗曾于贞观十九年(645)、二十二年(648)两次讨伐。其后,唐又于乾封元年(666)再度讨伐,终于在总章元年(668),将其平定,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一、县一百,置安东都护府,统一管理,使其成为唐的辖地。始以申张正义为名,终不义地将其侵占。(83)

 在武力扩张与和平发展两条路线中,我国为何主要采取前者?这是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问题,不是本文探讨的主旨。简单地讲,它与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应有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宗法思想异常深厚,历代皇帝无不以国为家,视全国为其家族的私产。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在未央宫摆酒庆祝。他端起酒杯,给父亲敬酒,说:“当初,父亲大人老看我是个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兄弟刘仲有本事。可是,现在你看,我与刘仲到底谁治的产业大?”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84)

国家既是皇家私产,当然产业越大越好,占有的土地、人口越多越好。我国统治者历来讲究“文治武功”。所谓“文治”,当然是对内而言;“武功”则不但要反击境外敌人的入侵,尤其要开拓疆土。哪一位皇帝在“武功”上站不住,对外没有或多或少地扩展一点土地,使祖传家业有所发展,就总好像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样子。而“武功”大的,就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大有作为”,在历史上受到极大地尊敬,前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无一不是如此。至于国民,在以国为家的统治者(家长)开来,不过是劳动工具而已,只要活着、能劳动、能够提供剩余价值以供剥削挥霍就行;他们处境的改善,从来不在皇帝的关注范围内。正是这种遍及全社会的“家天下”的观念作怪,人们评价当政者的政绩,往往不大注重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导致的国奴生活的改善,而是着重于国力的强盛、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国土的扩张。不首先关注国奴生活的提高,而是着重以国力的强盛来夸耀。——“家天下”的观念,是统治者对外侵略的强大思想动力。

光有动力并不可怕,如果这个动力受到约束,那对外侵略也不易发生。可惜的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又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正好对家长(皇帝)丝毫没有约束力。在中世纪的西欧,例如法国,皇帝受到“法”的一定的约束,皇家花园生产的水果未纳税,被告上法庭,结果官司打输,照样得交税。皇帝更受到贵族的相当大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那里,宗教对皇权也有一定的约束,皇帝没有经过教皇的加冕,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就无法行使其权力。皇帝要加税,还必须开“三级会议”,取得纳税人的同意。总之,他们实行的,从总体上来说,只是相对封建制。而这一切,中国有吗?都没有。我们是绝对封建制。一个是专制:群众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被排斥在国事管理之外,国家的一切,统治集团说了算;一个是独裁:在统治集团内部,一切“一把手”说了算,其他人只能举手拥护,积极贯彻执行。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由商鞅、韩非子两位思想家分别奠定,历代遵循罔替:商鞅在君(王)民关系上,力主君权,反对民权,为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韩非子则在统治集团内部,力主君主大权独揽,排斥其他大臣贵族,为独裁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皇帝个人一切大权独揽,国家的喜怒哀乐在于皇帝的一句话,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好大喜功的皇帝说出兵,倾国而动,敢有不从,必遭惩办。朱棣要“殄灭”北元,“永清沙漠”,大臣讨论。户部尚书夏原吉认为:应当休养兵民,严敕边将备御。讨论意见未及报告,朱棣又召问兵部尚书方宾,方宾也说:“现在粮储不足,不可兴师”。朱棣听了,老大不高兴。既而,刑部尚书吴申入对,与方宾说的相同。朱棣大怒,方宾吓得自缢。为压制不同意见,在方死后,朱棣还竟“命戮宾尸”;并且决定杀戮夏原吉。终于没有人敢公开叫板了,朱棣于是前后用驴34万头、车17万辆、挽车民夫23万人,向战区运粮37万石,开始了又一轮的、使匈奴、中原两方面人民都大遭其殃的大规模用兵。(85)

中国统治者主要依靠武力扩国的事实,也鲜明地反映在文字的创造上。有学者说:中国的最高首脑“王”字,是从一种武器即大斧演变而来。在甲骨文里,“王”即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金文里的“王”,下端的斧刃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后来,秦始皇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他自造了一个小篆“皇”字,其上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白”字,而是个“自”字,其下为“王”,这个字只有秦始皇能用。本来,金文的“皇”字,是像一盏灯,其上部是盛油的灯盘,盘上有三支火焰上冒,灯火辉煌。但是,经由武力扩张而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之手,在小篆里这个字被改写为“自”“王”,说明他大斧迷信之深。(86) 中国皇帝专制政权与武力的关系,确实从起始就极为密切。

有对外扩张的动力,有不受约束的客观条件,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于国力的强盛。国力强盛,有了实力,必然对外用兵,这是我国从秦到明一千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一条必然的规律。秦如此,西汉如此,唐亦如此。在初期,它们都曾相对弱小,国君竞竞业业,注意与国民的联系,夹着尾巴作人。一旦强盛,就忘乎所以,往往醉心于“武功”,东征西讨。

秦早期曾被卑视为“夷翟”。“孝公(前361——前338)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并且下令国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于是参政变法,秦国从此迅速强大起来。但是,强大后的秦国,不是集中力量致力于国民生活的改善,而是对外用兵,大批残酷杀人,侵略扩张。公元前331年,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魏献河西地。前317年,打败韩、赵、魏、燕、齐、匈奴联军,斩首八万二千。前311年,击楚于丹阳,斩首八万。前306年,拔宜阳,斩首六万。《史记·秦本纪》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统一全国。(87)

汉初,诸吕作乱,国力空虚。文帝刘恒(前179-前157年在位),“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    景帝刘启(前156-前141在位)继任后,“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88)    前后两代君主以“文景之治”而闻名于史。武帝刘彻(前140-前87年在位)当政,汉兴已有六十余年,天下乂安。同样不是着力于国民生活的改善,而是穷兵渎武,“利用当时人力物力,对外吞并,扩大疆域,奠定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的基础。中国人民统一团结的力量,不能在生产方面发展,却被野心的刘彻浪费在侵略事业上,汉族以及许多异族的人民,战争中死亡至少在百万以上。”(89)

唐太宗李世民(627-549年在位)即位之初,国家尚不富足,人民生活相当困难。李世民多所警戒,日夜匪懈,于殿側建立弘文馆,选天下文学之士以本官兼学士,更日宿直,听政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事,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后来,国力强盛,贞观十八年(644)决心东征高丽。谏议大夫褚遂良苦谏不听。“群臣亦多谏者,上皆不听。”此次征战,拔高丽十城,斩首四万余级,中国战士死者几三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使中、高两国人民都大受其苦。(90)

明太祖朱元璋敢于打破这个历史传统,提出“不征国”的国策,是破天荒的创举。扩疆总是从侵略邻国开始。对邻国不动武,不掠夺其土地,不奴役其人民,等于宣告中国从此放弃武力扩张,和平立国。这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上当然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是从秦商鞅变法、武力扩疆开始,到大明建立,一千七百多年来(公元前359——1368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大突破,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长久的历史意义。

 “征”,即征服,表现的是一种“天朝”心态,隐含着以强对弱、居高临下之义,这当然是一种历史的局限。而且“不征”的理由:“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是从中国统治者本身的利益出发的,远远说不上高尚,与国家、民族应当和睦相处、共求发展的现代观念相去甚远,因此不能太过恭维,但是这项国策“惟欲中外人民,各安其所” 的目的却是崇高的,应当予以充分肯定。(91)

应当指出:明代对“不征国”的国策,在贯彻执行上并不彻底,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首先就未能避免“国力强盛即侵略扩地”的历史错误。这是很可惋惜的。对“不征国”国策,朱棣采取“远交近攻”的态度,既有前述正确执行的一面——交好远国,也有违犯乃至破坏的一面——近则攻之。他的两大错误:一是南征,侵占安南;一是北伐,“永清沙漠”。

安南,古称交址,唐代以前曾在我国版图之内。五代时,安南独立,同其他邻邦一样,由中国封王,对中国进贡。后来,安南内乱不断,中、安边界战事时有发生。在安南陈姓几届国王接连被杀害,政权被黎姓篡夺,中国、占城不断遭到安南侵略,朱棣决定发兵进攻安南。安南“郡县相继纳款,抗拒者辄击破之”。1407年,安南基本全部陷落。宣诏访求陈氏子孙而不得。安南耆老一千一百二十余人造访中方,以陈氏已为黎贼杀尽,无可为王者,且安南本系中国土地为由,要求划入中国版图。明成祖趁机于当年六月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址,划入中国版图,设置行政管理机关,划分全区为17府、41州、157县。(92)

侵略安南,捍然将其吞并,理所当然地遭到安南人民的普遍反对。中官马麒至交址採办,大索珍宝,更激起当地人民的坚决抗争。要求独立的安南人民,另立“大越”国,与中国占领军激战多次。残酷的战争进行了20年之久,国家财力难以为继。朱瞻基(宣宗)即位之初,与近臣交谈,即有放弃安南之意。对中国来说,主动放弃已有领土,既要冒“示弱天下”的批评,更需受“丢了祖先土地、是败家子”的责难。大臣意见因此不一,朝廷迟迟未能决定。1427年十一月,朱瞻基终于英明决定:放弃安南,撤回文武吏士,允其独立,立陈皓为安南国王。安南独立的获得,不仅是战斗的安南人民的光荣,也是我国当时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彩之笔。朱瞻基说:“但得民安,朕何恤人言!”,——此话说得何等好啊!(93)

关于北伐:朱棣将对北元—蒙古的政策,从朱元璋时的防守,一改而为进攻,提出“永清沙漠”的作战目标,企图一举“殄灭”。(94)   在朱元璋时代,大明对北元的战争是防御性的,是对其扰边的反击。元主在逃离首都北平后,退居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数扰北边,明军于是“师进开平”。元主再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其将王保保“据定西为边患”。明军遂克应昌。王保保拥元太子退居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仍然犯边。明军进征,双方曾在今北京市怀柔县、河北省张北县等地发生激战。此时并其后,明军追破北元军队于和林、扑鱼儿海(今贝尔湖)、称海(今蒙古国称多尔东南宗海尔汗山、杜尔格湖附近)。  战事过后,明廷依然取守势,“封燕、晋诸王为边藩镇,更岁遣大将巡行塞下,督诸卫卒屯田,戒以持重,寇来辄败之”。(95)    明成祖不然,他想彻底消灭北元——蒙古,“永清沙漠”,于永乐七年(1409)派出十万骑兵北征,结果全军复没。从永乐八年(1410)开始,更御驾亲征,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病死北征返回途中,前后十五年间,亲征五次。曾深入到元太祖铁木真始兴之地——斡难河(源于蒙古国肯特山、流入俄罗斯鄂嫩河之石勒喀河的上游),还进军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土刺河上游之忽兰忽失温。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军抵达长清塞时,“夜望北斗,已在南矣”。其对北元——蒙古“巢穴”的深入,可谓尽矣。以北元——蒙古(鞑靼、瓦刺)为一方,以明为一方的战争反复进行,始终不断,与有明一代相始终,给双方社会平民带来极大的损害,历史责任双方都有。就大明而言,处置错误,所在多有。而明成祖的北征,乃其最重要者。

尽管朱元璋事先有份量很重的警告,千叮咛万嘱咐:国家强大以后,不可侵略邻国,杀人夺地,但是,随着国力的增强,朱棣还是做出了那样的蠢事。“不征国”国策,制定不过几十年,就被破坏。个中原因,很值得探讨。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导致扩张的两个基本要素——统治者视国为家、力求扩大家产的“家天下”的观念和“一人说了算”的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并未改变,一旦国家强盛,气候一到,必然旧病复发。但是,它这样快的就被破坏,同朱元璋提出这一国策时,没有对历史文化进行批判与清理,应当也有一定的关系。新的政治文化必须建立在新的基地上。要园满地实现“不征国”国策,对过去的政治文化遗产进行清理,无所忌讳地批判传统文化中的扩张侵略毒素,坚决予以剔除,应当是必要的条件之一。——这是“不征国”国策所以很快遭到破坏,留给后人的一个教训。

朱棣之后,在明代中后期,也没有再行扩张,但这并非由于“不征国”的国策得到了贯彻落实,而只是与前元一样,朝廷被纷乱的内政整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力量对外用兵。“不征国”的国策,于是无疾而终,被历史所遗忘,整个有明一代,不再被人提及。(2007·3·18) 

 

⑴杨会军:《美国》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一说总面积937·2614万平方公里,见《世界地图册》243页,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一说总面积约为937·614万平方公里,见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85页,重庆出版社2004年产4月版;一说总面积937万平方公里,见钱满素:《美国文明》1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⑵施展:《美国简史》14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11月版;唐晋:《大国崛起》429、405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参看杨会军:《美国》139页

⑶杨会军:《美国》133、538页;唐晋:《大国崛起》421页;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93页

⑷杨会军:《美国》139、539页;唐晋:《大国崛起》421页;钱满素:《美国文明》161页

⑸杨会军:《美国》138页

⑹杨会军:《美国》141、539页;唐晋:《大国崛起》421页

⑺杨会军:《美国》142页

⑻杨会军:《美国》539;页施展:《美国简史》23页

⑼杨会军:《美国》539-540页

⑽杨会军:《美国》163、540页

⑾杨会军:《美国》164-165 页

⑿吕一民:《法兰西的兴衰》9页,三秦出版社2005年5月版;陈文海:《法国史》76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⒀唐晋:《大国崛起》195-196页

⒁《世界地图册》134页,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年1月版

⒂陈文海《法国史》85、154-155页

⒃陈文海《法国史》89-90页

⒄陈文海《法国史》87页

⒅陈文海《法国史》204页

⒆陈文海《法国史》87页

⒇唐晋:《大国崛起》344页

(21)潘德礼:《俄罗斯》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2)潘德礼:《俄罗斯》49页

(23)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53页

(24)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53页;潘德礼:《俄罗斯》50页

(25)潘德礼:《俄罗斯》51页;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53-254页

(26)潘德礼:《俄罗斯》51-52页

(27)潘德礼:《俄罗斯》52-55页

(28)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256页

(29)潘德礼:《俄罗斯》56页

(30)潘德礼:《俄罗斯》57页

(31)潘德礼:《俄罗斯》58页

(32)潘德礼:《俄罗斯》59页

(33)潘德礼:《俄罗斯》64页

(34)潘德礼:《俄罗斯》66页

(35)《世界地图册》110页,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6)《商君书新注》17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版

(37)《商君书新注》81页

(38)《商君书新注》190页

(39)《商君书新注》192页

(40)《商君书新注》174-175页

(41)《商君书新注》168页

(42)《史记·秦始皇本纪》
(43)《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87-689页,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

(44)《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598页

(45)《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77-678页

(46)《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63-670页

(47)《资治通鉴》一587-590页

(48)《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72页

(49)《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85-686页

(50)《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69-670页

(51)《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30-633、658页

(52)《资治通鉴》一657页

(53)《资治通鉴》一687、718页

(54)《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99-702页

(55)《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704-708页

(56)《资治通鉴》一616页

(57)《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04—605页

(58)《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19-621页

(59)《资治通鉴》一630-631页

(60)《汉书·武帝纪》

(62)《资治通鉴》一640-6443页

(63)《资治通鉴》一712页

(64)《资治通鉴》一720页

(65)《汉书·武帝纪》

(66)《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一621-622页

(67)《资治通鉴》一747-748页

(68)《资治通鉴》一739-742页

(69)《资治通鉴》七6321页

(70)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29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11、9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71)《资治通鉴》七6263页

(72)《资治通鉴》七6265页

(73)《新唐史·波斯传》

(74)李蔚:《唐太宗诞生地诗文注释·历史大事记》245页,亚洲中辉联合出版公司2004年1月版(75)《资治通鉴》七6215、6247页

(76)《资治通鉴》七6072-6077页

(77)《资治通鉴》七6172、6238页

(78)《新唐史·吐谷浑传》

(79)《资治通鉴》七6257-6258、 6264-6265、 6230页

(80)《新唐史·林邑传》

(81)《资治通鉴》七6248、6252页

(82)《资治通鉴》七6154-6156、6264-6265、6324-6325页

(83)《旧唐书·高丽传》;《资治通鉴》七6202-6203、6352-6354页

(84)《史记》二386-387页,中华书局1972年5月版

(85)《明史记事本末》90页   

(86)左安民:《细说汉字》256-257、395页,九州出版社2005年3月版 

(87)《史记·秦始皇本纪》

(88)《纲鉴易知录》一296、271、297页,中华书局1960年5月版

(89)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166页,华东人民出版社1950年11月版

(90)《纲鉴易知录》四1178页

(91)《明史》二十八8402页。当然,朱元璋那样说,主观上也许只是为了便于后人接受。

(92)《明会要》下1511页,中华书局1956年10月版

(93)《明通鉴》一675页,改革出版社1994年7月版;《明史纪事本末》91-96页

(94)《明史纪事本末》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