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灯箱型材批发:美丽聪慧的事业伴侣—王一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12:13

美丽聪慧的事业伴侣王一知

 

1925年春天当张太雷送走陆静华回常州不久,中央机关和《向导》报编辑部也从慕尔鸣路的那幢小楼里搬走了。原来住在一起的瞿秋白和杨之华也租房子另住了。小楼一下空出来许多房子,这时搬来了施存统王一知夫妇和孩子。他们都是很熟悉的老朋友。施存统(复亮)浙江诸暨人,曾是中共成立时东京小组组长、上海大学的教授,中共一大代表,共青团一、二届总书记,解放后曾经担任过劳动部副部长。在随后的工作和生活的接触中,漂亮活泼的王一知十分钦佩张太雷的才气学识,两人谈得十分投缘,随后不久就产生了恋情。1925年5月由瞿秋白力荐,中央派张太雷去广州替鲍罗廷当助手和翻译。王一知作为张太雷的助手一同前往。当时她与施存统的孩子也随去了。施存统失恋后受了刺激住进了医院。上海大学女学生钟复光写信给他,表示同情和愤慨,慢慢地使这位施存统先生又“复亮”起来了。后来大家熟悉的音乐家施光南就是施存统与钟复光的孩子。

王一知原名杨代诚,1901年出生于湖南湘西芷江县城一个封建家庭。她父亲杨凤笙虽受过东洋高等文化教育,但他仍是满脑子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王一知的母亲谭氏,因不小心打碎一只摆在神龛上的祖传明代细瓷,而惹怒了婆母。杨凤笙不问青红皂白对谭氏一顿毒打,并跪在其母亲面前发誓“从今以后不再进谭氏房”,婆母才算消了气。此后,杨凤笙果然10余年不进谭氏的房。杨的母亲去世后,经许多人说合才肯与其妻同居,谭氏36岁才生下王一知。杨凤笙借口不孝有三,对谭氏由冷淡转为厌弃,对王一知也就失去了怜爱之心。谭氏因封建礼教的折磨,40岁白了头,50岁含恨离开了人世,这一年王一知才14岁。王一知目睹家庭这一切,她怀着满腔悲愤,毅然违背父命,离家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桃源师范。在这5年中,其父亲没给过她一文钱,王一知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通过勤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文凭。 本想去北京报考女师大的,由于突然变故只好在向警予创办的溆浦小学做了半年的小学教员。

1922年2月受同窗好友王剑虹的鼓动,与丁玲(蒋冰之)等六人一起到上海平民女校上学。当时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以“提倡平民教育”为名,开设的党团活动机关,由李达同志出面主持办学。陈独秀、陈望道、沈雁冰给她们讲课。由于王一知进步很快,同年8月由俞秀松、刘少奇介绍入党。

王一知认识张太雷是在1922年来上海平民女校后,当时张太雷也担任上海女校的领导和教学工作。但与同学的接触较少,直到1923年7、8月间王一知与瞿秋白、张太雷、施存统、邓中夏、邵力子等在同一个党小组,组长是许德良。这时王一知才开始与张太雷有接触,并被他的开朗活泼的性格所感染。再加上王一知与王剑虹是同学,而张太雷与瞿秋白是同学,他们常在瞿秋白家相聚,一起聊天讨论革命大业。1924年8月张太雷从苏联回来主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工作,当时在团中央妇委工作的王一知对张太雷有了较多的了解。

1925年5月中央派张太雷、王一知去鲍罗廷翻译室工作,张太雷是翻译室负责人。当时这个翻译室成员中还有后来成为越南共产党员总书记的胡志明等。随张太雷去广州后,王一知与张太雷同志生活在一起,住在鲍罗廷公馆里。当时王一知办了一份面向妇女群众的《光明》周刊,邓颖超、蔡畅等同志都在上面发表了文章。王一知也写了许多文章宣传革命道理,鼓舞广大妇女参加革命。

1926年底张太雷、王一知又随国民政府搬迁到武汉工作。为了让张太雷安心工作7月下旬王一知回到上海待产。同年10月20日就生了一个儿子张知春。满月时张太雷喊来周恩来、邓颖超边汇报工作边小酌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张太雷就提着箱子出门了,王一知几次要起床相送,都被张太雷拦住了。王一知做梦也没想到,张太雷这次匆匆离开,与其母子俩竟成了永别。

12月上旬王一知带着孩子到达香港,原想等待广州起义结束后与张太雷团聚的。没想到起义的第二天,张太雷就献出了年仅二十九岁的生命。起义失败后王一知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1928年初她又回到上海。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等常常来看望她,帮助安排生活。王一知重新振作了精神,受命与龚饮冰一起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成为李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原型)的上级领导。为了革命工作,王一知与龚饮冰结了婚。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专门用车把龚饮冰、王一知和其女儿伊红接到红岩分别进行了接见。(中央学校常务副校长龚育之先生就是龚饮冰的儿子。因为王一知在党内的名气很大,所以有一次毛泽东主席见到龚育之时说,我认识你妈妈,她当年在广州是个风云人物,龚育之忙说,那是我的养母不是生母。)1948年4月,王一知按党的指示去了香港。1949年2月她回来到了党中央所在地平山县西柏坡,再次受到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曾对王一知说过:“解放后,可以在共和国中挑选一个适合于自己职位的工作。”

1949年她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组织上动员她做妇女工作,可是她选择了党的教育事业。1949年上海解放后王一知奉命接管吴淞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50年后,王一知历任北京京华中学校长、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王一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苦心探索教育、教学、教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李铁映、伍绍祖,包括施存统的儿子施光南……都是她当年的学生。她曾任一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副主席。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1年11月23日在京逝世,享年89岁,同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新华社关于王一知逝世的消息。王一知著有《五四运动引导我走向革命》和《回忆太雷》等论著。

王一知与张太雷生活在一起大概有两年多一点时间,他们是真正的自由相爱。她给张太雷事业的支持、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愉悦,是典型的革命伴侣。王一知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新女性,她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受幼年时期的影响,她的内心特别钟爱教育,所以后来她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来完成过去没有完成的夙愿。不愧为一个充满激情、积极能干、永不停步的时代新女性!

1979年的春天王一知曾经到过常州,寻访张太雷同志的足迹,常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