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传奇外网:把解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4:07
作者:祁胜勇    文章发于:燕赵都市报    点击数:289    更新时间:2011-5-11        荐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燕赵都市报2011-5-10第10版
1
村里有了三级组织
肃宁县梁村镇张家庄张全岭老汉,现在的职务是“二区区长”,他领导着四个村民小组,每日上传下达,处理村民家事甚至家务,安全巡防,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这位集体经济时当过生产小队长的农民说,这回他又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又当了干部,自己是有组织的人。”
张全岭记忆中,从分了地,村里就只剩下村“两委”一级组织,其他的生产队、村民小组都不复存在,甚至许多年轻的村民都不知道。30多年来,农村承包责任制,被农民们称作“单干”。村民各过各的日子,村“两委”其实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大,就是在换届时投票选过村干部,其他时候村里的大事小情,就跟普通农民不搭界了。这些年,大家都是自由的,也是孤单的,许多人都这样感觉。
近年来,许多与张全岭一样的农民感到了“单干”之后的不安,部分农民眼里只剩下一个“钱”字,过去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观念越来越淡,村里“出了事没有人管,着了火没有人救,来了贼光喊不动手”。
过去乡村的安详已不复存在,不仅在肃宁,其他地方盗贼入室明抢的事件也屡屡发生;邻里之间,因为利益之争,各种纠纷也纷纷出现。
一年前,肃宁县推行“四个全覆盖”农村社会管理实验,张家庄改变了格局。以居住里巷划分,十户左右为一个小组,大家公推一位邻里间德高望重的人做组长(村民代表),四个组作为一个区,再选举一个区长,张全岭就是这样被选上来的。
“村街上摆了投票箱,每户出一个当家人做代表投票,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当选,因为组长这个‘官’,只有为大家服务,调结邻里矛盾的职责,也谈不上什么权力,一个巷子住了几辈子,谁有威信,谁最热心,大家心里都清楚”。
目前沧州肃宁在全县253个村庄,设有区长2867个,组长11008个。张家庄村支书张春辉对记者介绍,过去,村“两委”的干部“手大捂不过天来”,现在有了“腿”,有了区长、组长,成了三级组织,有问题很容易化解掉。
2
村民联防,盗贼不敢进村了
村里有了“三级组织”后,最明显的转变是治安好了。村民有了矛盾,组长、区长及时发现就解决了。去年秋天,村民张某将杨树苗种在了地邻曹某的地头,曹某以影响小麦生长为由将树苗拔了,张某又带了镰刀割曹某的麦子,曹某带了铁锹紧随。作为区长的张全岭得知后急忙赶到现场,将二人分开,并对张某在他人地里种树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晓之以法,动之以情。最后,两个人都认错,一场可能的血战因此而终。
张全岭说,有了区长的职务,在辖区内也好说话。村民张某有兄弟三人,张某拒绝赡养老娘,张全岭作为区长,感觉有责任,从家里搬了一袋面给老人送去,老人痛哭。同时,他又赶到张某家中苦口劝解,说老人的辛苦,劝对方要给孩子做榜样,最后说得张某也哭了,表示一定要好好孝敬老人。
区长、组长还负责辖区的巡防。村里组织了巡逻队,给一点补贴,但后来感觉不能长久,就建立了轮流制度,即各区、组、户轮流出人,夜里参加巡防队,巡逻守夜,主劳力不在家的,可以与邻居调换。这样的好处,不用报酬,人人都是在做自己的事,一年每户也轮不上几次,负担不大。夜里有了巡防队,白天老人们是义务的巡防员,盗窃、入室抢劫的现象基本绝迹。一次,村西北角一户进了贼,户主拨打了96999村治安联网热线,警笛声传遍全村,巡防队员们赶去,贼扔了作案用的摩托车,落荒而逃。从此,贼再也不敢进村了。
目前,肃宁县253个村庄都开始推广张家庄的模式。一年之后全县治安发案率下降85%,上访案件下降70%。
3
“3+1”的组织架构
“3+1”,这是肃宁县探索的维护农村稳定组织架构形象的别称。这“ 3+1”,即站、区、组、加巡逻队。组长、区长,都是邻里间有威信,主持公道,群众佩服的人,他们有了职务,有了名分,正气渐渐在乡村复苏。
64岁的尚村镇北大史村一区区长马东来介绍,村民有了矛盾,他常带领组长们入户解决,有时自己买礼品,但感觉很乐意干。几个月,全区共调解矛盾5起,协调平息多年上访案件1起。
在马东来所在的村庄,他这样的区长有6个,小组长30个。各村选举组长、区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5-15户一个组,以居住区域划分。比如里巷,这样就避免了宗族因素的掺杂;如果两个农户有矛盾,暂时不可调和,就把他们分到两个组,这样就保证了每个组里的群众意见好统一,村里的安排好落实,比如巡逻值班、邻里互助等;组长又是这个小组的管理者与村民代表,这样也方便他调解矛盾。
县里也相应出台了财政补贴政策,对村两委、村民组长实行奖励制度,对中间的区长每月每人给予80元补贴。区长们的工作很辛苦,他们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人,一般不出外打工,除了种地,常年在村里,白天巡查、调解矛盾,夜里巡逻,他们都是带头人。
尽管每月的补贴不多,但区长们有了“名分”干劲后很大。他们本来就是邻里间有威信、有热心的长者,北大史村一区区长马东来说,担任了区长我很荣幸,很想为村里发挥余热。
目前,肃宁县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综治维稳组织,共设置综治小区2867个,综治工作小组11008个,巡防队员1524人。
4
从“半截子”民主到全程民主
在肃宁,村里有四套班子,除了村两委以外,还有村代会和村监会。
村代会就是村里的全体村民代表(小组长),他们各代表辖区内10户左右的农民。村党支部书记有了新角色,他一般兼任村代会主席。
张家庄村民代表(组长)张建峰说,过去村里也有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就是在选村主任那几天管事,村官选完了,村里的决策,谁也不知道。现在不同了,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要通过村代会,我们回去问小组里的意见,代表小组十户村民,或者表决支持或者反对,现在村里的大事小事,比如办电、修路,都是村委会提议,然后村代会讨论研究表决,再通过村委会执行,村委会现在是执行机关。而在执行过程中村监会负责全程监督。
村民张全岭担任着村监会主任,村监会是由过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整合而来。过去有些“虚”,张全岭说,现在按制度,村两委大项的开支要通过村代会,小项的比如来了客人要吃饭,要先跟村监会打招呼,村监会不同意,他就不能吃。
新增的两“会”增加了村里事务的透明度,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腐败,以及村民与村官之间的对立。村支书担任村代会主席,也把党的领导落到了实处。过去,村两委对立、村党支部被架空,屡见不鲜。
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薛建中说,村委会加党支部是我国农村普遍的基本体制,问题非常多,权力结构不合理,关系也不顺。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但据说全国没有一个村的村委会主任被罢免过,上面没有办法,下面就罢免不了,乡镇政府也没有办法。“支部领,村委干,村代会点头才能算,村监会从头到尾看”。村里的决策、权力运行有了村民的全程参与,被称之为“从半截子民主”进步到全程民主。原本一度弱化的村组织也大大增强了力量,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兼村代会主席张春辉对记者说,过去村里有决策,没有猫腻村民也瞎猜疑,因为他不知情,好多上访就是因为不透明产生的。现在什么事都上村代会,都成了全村老百姓的意愿,管理起来非常顺。
张家庄村有这样一个例子,村里有一块地,被原来的一个老村干部占用多年,收不回来,村“两委”干部做工作也没有用,现在上了村代会,几十名村民代表一起表决,一致同意要求收回土地,全体盖章后的结果拿到老干部面前,对方清楚过去不从,仅得罪几个村干部,现在是要得罪一个村了,只好表示马上退还。
5
党组织全覆盖是核心
“四个全覆盖”是肃宁县根据中央政策结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包括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
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就是前文提到的将村民代表大会作为常设议事、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从“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基层维稳组织全覆盖就是“3+1”维稳组织体系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就是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组织,最大范围地把农民吸纳进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最终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肃宁县目前已建立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282个,带动农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四个覆盖中,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是核心,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肃宁县灵活进行党组织设置,在农村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工业园区、社区中建立党组织。党员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在张家庄,全体党员的家门口挂上了“共产党员”的牌子,55岁的老党员张克通说,我入党8年,一直是个“无职党员”,许多村民都不知道我是党员,现在担任了区长,又挂了牌子,我亮了身份,敢于在村里管事,不再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了。
截至目前,一年的时间里,“四大组织”已覆盖肃宁97%的村,“五个好”农村党组织达87%,排查矛盾隐患3825起,在村内化解率达到97.2%,各类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
有外界评论说,从三十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将土地分到户包干种地,到今天肃宁的探索,历史在走了一个30年的圆圈。
县委书记安伟华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解散了农民,我们“四个覆盖”的探索,就是试图将解散了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目前,肃宁“四个覆盖”的农村体制改革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目前正在沧州全市推广。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深入调研后,肯定说,肃宁县的创新是我们认识把握改革方向的一个极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