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路比沙菲雅:也谈天性与人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15:15

 

也谈天性与人性

 

草 民


  
  人民网2002年2月5日星期二《思想文综》发表老潘一丁先生的《天性、人性和精神文明》一文,草民读后颇有感触。很想和潘先生聊一聊。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草民是一个糟老头(1925年生人,属牛的)拿退休金的中学教师(物理教师);既非学者,更非政要,也不是大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一介草民。对《社会学》完全是外行。所谈问题多是杜撰,漏洞百出,有些话甚至是在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望请老潘先生多加指教。

 

本文仅限于“天性”与“人性”,至于“精神文明”问题未敢涉及。

 

首先研究生物的共性——“天性”。其次研究灵长目动物的特性——“猴性”。最后研究一下同属于灵长目动物的人类的特性——“人性”。

 

“猴性”对于“天性”而言,是特殊性和共性的关系。”猴性”对于“人性”来说也是特性与共性的关系。

 

生物的“天性”是生物界所共有的本性。“生存”是所有生物的共性,也就是生物界的“天性”。生物的生存过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生存竞争就是生物界天性的具体内容。生物界各个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的各个个体之间都充满着生存竞争。但各个不同物种的生存竞争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因此才表现出各个物种的各自不同的特性来。

 

天性和特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关系。共性寓于特性之间。人性仅仅是天性在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

 

人类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不过是生物界的一个种群而已。在上帝——大自然的眼里,人并不比其他任何一种生物种群有什么高贵之处。人类生存过程也和所有的生物一样,都充满着生存竞争。这就是生物界(人类也在其中)所共有的天性。求生存就必须竞争,这对于一切生物都如是,人类也毫不例外。

 

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自身孤独的生存下去,他必须依靠其他生物才得以生存下去。例如:细菌是依靠分解、吸取动物、植物体内的某种物质作为营养,以维持它自身的生存;食草类动物以吃植物作为他自身的生存条件,食肉类动物是以吃其他动物而生存,植物则依靠其他生物的排泄物或死亡后的遗体被细菌分解后作为植物的养料而生存的。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物的生命作为他自己的生存条件!对于某一个生物个体来说,不是去吃别的生命,就是被别的生命吃掉,不是在有生之年就被别的动物吃掉,要么就是死后的尸体被别的生物吃掉(包括被微生物所分解)。这就是生物界的发展规律——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显然,既然是竞争,那就必须有竞争对手,这无异于说生物之间,无论是同一物种的各个不同个体之间,还是不同物种种群之间既存着相互竞争,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依存决非友好相处,而是互以其对方为生存条件。互相竞争也好,相互依存也好都不是那么温文尔雅,而是及其冷酷的现实。看来求生存并不那么容易!

 

人类属于灵长目动物的一个“科”。研究“人性”之前,首先研究一下灵长目动物之中的一个种群-猿猴的特性-“猴性”,这对于研究人类的特性-“人性”,大有裨益。

 

猿猴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动物,它与人类同属于灵长目。由于生存竞争的需要,这种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群居的,它的每一个群体就形成了一个社会。每个猴子在猴群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中最孔武有力的雄性猴子就充当猴王。当然,猴王是“打”出来的,也就是说猴王之所以能够称“王”,就是凭借它的“武功”(也就是“暴力”)。别的猴子打不过他,只好臣服于它。猴王是这个群体中地位最高的猴子,他在这个群体中享有最高的权利。它有优先进食的权利,还有优先与雌猴交配的权利。不要小看这两个权力。“进食”就是“吃”,“吃”是维持现实个体生存的首要因素,“交配”则是繁衍后代的必要手段。这就是说猴群中最“优秀”猴子——猴王具有优先生存、优先繁衍后代的权利。其他的猴子只有按照他们各自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安排进食和交配顺序。这个进食权、交配权的先后顺序标明了这支猴子社会地位的高低。当然这个“社会地位”也是“打”出来的。体力强的猴子理所当然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

 

猴王并不是白白的享受那些权力的,它在猴群中负责带领猴群觅食、防卫其他“兽”类的侵袭,他还负责带领体力强壮猴子巡视它的“领地”保卫它的“王国”不受其他猴群或其它动物的入侵。此外,他还得维护猴群内部的生活秩序,——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安排进食顺序和交配顺序。惩罚那些不遵守纪律猴子。看来猴王的责、权、利是很明确的。

 

猴群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在食物不充足的时候社会地位低下(体力弱)的猴子就得因饥饿而死;社会地位低下(体力弱)的雄性猴子还有另一个悲惨的命运,那就是这种猴子一生都享受不到与雌猴交配的机会,它繁育后代的权利就被剥夺了。

 

猴子只有在他们的群体中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脱离群体的孤独的猴子等着它的命运就是被其他凶猛的动物吃掉。愈是体弱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猴子对群体的依赖性就愈强。从表面上看来,猴子社会未免过于冷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强壮的猴子优先进食、优先交配,这就保证了这个种群中的强壮者优先生存、优先将它的遗传因子遗传给后代,而弱者则被淘汰。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荣、强盛。猴群就是依靠这种等级森严的有组织的生存竞争方式,才能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对于猴子的个体来说,为了生存,必须争优先进食权、优先交配权也就是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愈高,生存权就愈有保障。猴王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猴子。因此猴王这个位置,就是一些身强力壮的猴子梦寐以求的美差事。当老猴王年老体衰时便会有新的一个强壮的猴子发动一场“革命”,于是猴子王国就发生了“天下大乱”,直到老王被赶下统治舞台,新猴王登基为止。猴子王国才能重新恢复了原有的“平静”。被赶下台的老猴王的命运当然很惨,不是被驱逐出群体,要么就是被虐杀。猴子王国的统治权的更迭和统治权的维系,都是依靠“武力”(也就是“暴力”)来完成的。

 

以等级森严的社会组织,作为猿猴群体之间、猴群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方式,从而保证猿猴种群的生存权。以力争较高的社会地位作为猿猴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方式,以决定猿猴个体的命运;是生存?还是被淘汰!。这就是猿猴的特殊性,也就是“猴性”。

 

关于“人性”:

 

灵长目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而人类又是灵长目中最高级的动物。经过近百万年的生存竞争,人类已经居于生物界的统治地位,人类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无敌手”了,这就是说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中,人类已经失去了竞争对象。但是人类还是永远无法摆脱上帝所赋予生物界的“生存竞争”这个普遍规律的束缚。失去竞争对手的动物,他的竞争对手必然就是他自己!——也就是人的竞争对手就是人类自身!以人类自身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之一。

 

对于人类来说争取生活得更优裕、更舒适,为了要满足这个愿望,自古以来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权”另一个就是“钱”。权、钱归纳在一起就是“利”。以争“利”做为生存竞争的主要目标又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之一这就是灵长目动物的“共性”——“猴性”在人科动物中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人性”的实质。

 

这样来谈“人性”的实质,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怎么?“人性”竟然来源于“猴性”?“人性”的本质竟然是争“利”!岂有此理!

 

中国人受儒家影响很深,人们笃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信条。所以牟“利”这件事,就如同性交那样,尽管人人对此事乐此不疲,但确人人讳言之。

 

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牟利”这件事当然也不例外。人类从采集野果进入到农耕社会、从狩猎进入到畜牧社会、从自给自足封建式的小农经济社会进步到大工业生产的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进步到信息社会,那次社会的进步不是由于“利”的驱使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最活跃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因素促使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利”!前面已经说过,牟“利”是人类的特性(是“天性”在人类群体的一种特殊表现。),这个本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生存竞争,而生存竞争正是促进生物进化的动力。因此牟“利”的自然属性就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牟‘利’捉推人类社会进步的正面效应,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是必须纠正的一种误解!

 

前面已经说过:当人类已经居于“万物之灵”的绝对优势地位以后,人类的生存竞争对象就是人类自身。人类的生存竞争既有各个人类群体之间的竞争,也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其中以群体之间的竞争处于主导地位。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以国家之间的竞争居于主导地位。

 

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本有文字记载的人类自身的生存竞争史。数千年来人类历经了无数次的相互厮杀,而且规模愈来愈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琢磨着怎么杀人!新的科学技术几乎无一不用于杀人;古代的石器、青铜器、铁器、火药,以及近代的各式最新军事技术装备,——坦克、飞机、导弹、核弹、毒气、细菌……其目的就是为了杀人。世界上各个国家花费最大的就是“军备”所谓“军备”就是杀人。以自相残杀为竞争手段,也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之一吧!这句话听起来又很刺耳!

 

上世纪的上半叶在不到三十年(1911~1945)的时间里人类爆发了两次波及全球的大屠杀,(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两次大战中,动用了人类可能利用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夕,人类动用了空前规模的杀伤武器——核弹。战争结束后人们还在继续研制各种大规模的杀伤武器,而且杀伤力愈来愈大。目前世界上的核大国军火库中所储存的核武器,其爆炸能力就足够将地球毁灭数次的。

 

国际之间的战争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争“权”。人类追求“利”的另一方面是“钱”。“钱”来源于生产,生产出来的成果只有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才能赚取利润,利润就是“钱”。有了钱才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过去人们以为“生产”是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资本家就是从生产劳动过程中轧取“剩余价值”而获“利”的。于是人们就去拼命的扩大生产,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滞销,产品积压在仓库里,产品卖不出去就还不会换来“钱”。于是生产萎缩。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萧条、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失业者,社会动荡不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发现了产生经济危机的主要环节是在“消费”上。消费萎靡,市场就萎缩,市场萎缩就使产品积压,产品积压只好压缩生产。凯恩斯提出了解开经济危机的扣子就是如何刺激消费。而消费大户不是富有的大款、政要等显赫人物。尽管这些人很奢侈,但究竟人数不多,消费总量不大。消费大户则是广大的普通百姓、普通劳动者。于是政府带头投资、募股兴建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资本家适当的增加工资,使普通劳动者的腰包鼓起来。普通劳动者的腰包鼓起来了,才有了消费欲望,于是市场购销两望。经济危机的扣子解开了。于是生产规模扩大,利润增大,财源滚滚来。“钱”大大的有!从表面上看,大款赚“钱”,大家消费,皆大欢喜。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确是个双赢的妙招。消费规模愈来愈大,生产规模也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则是,污染的规模也愈来愈大,环境破坏的规模也愈来愈大!城市的四周被恶臭的、有毒、有害的垃圾包围,而且包围圈也愈来愈厚。都市上空被有毒的烟雾笼盖着,水源被有毒的物品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愈来愈恶劣。

 

人类在与其他生物种群的生存竞争中的确是“胜利者”。人类按照人类的生存的需要砍伐了大片森林,产除了原有的植被,大片的土地按照人类的要求成了农田、变成了都市、城镇。人类侵占了其他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土地、空间,迫使大量的物种灭绝,或将近灭绝。人类按照自己的好恶制定标准,那些生物是有“益”的,那些生物是有“害”的。……人类的生活的确比任何一个生物物种都要舒服的多。“人”这个生物物种可以大量的甚至是无限制的繁衍。

 

然而,人类毕竟是生物,生物求生存的本能(天性),仍然是支配人行为的核心,制作超大规模的杀伤武器也好,经济领域里面的高消费,高生产、高利润也好,人与自然领域里面的高破坏、高污染等等,;人类的各个行为归纳在一起,都是人类生存竞争的具体体现。其潜在意识则是要求“生活的更好”归纳起来还是个“利”字。

 

但是人类究竟还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特殊东西,那就是“理性”。所谓“理性”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理思维的能力。所谓“人性”不过是“天性”加“理性”而已。(人性=天性+理性)。

 

不要以为“理性”都是好东西,它同样具有负面的东西,人类借助“理性“——推理思维能力,研制了超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大规模的破坏生态环境……这些事情不也是“理性”加“天性”的结果吗?

 

数千年的历史出现过很多先贤,都在研究人类如何避免相互屠杀,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等等……,但都没能成功。直到最近,人类发明了超大规模的屠杀武器,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继续屠杀下去,人类只有自取灭亡的结局。同时也开始认识到,人类的居住环境也在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破坏自身居住环境的本领也愈大。如果继续下去人类必将走向自我毁灭的途径。人类在反思过去的历史,反思我们的先辈都干了些什么事情?为了什么目的才干这些事情?如此继续干下去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吗?具体地说,那就是战争能够达到交战双各自的目的吗?无限制的高消费、无限制的扩大生产能力、无限制的人口繁殖,等等能够实现人类的愿望吗?如此继续下去不但不可能得到什么“美好的生活”!与之相反人类将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历史的经验教训迫使人类“理性”思维开始走向正面的导向。21世纪即将来临之前,一些有先见之明的的精英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协商”、“双赢”等原则。精英们开始思考人类的生存竞争到底应当如何进行?人类能够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吗?看来人类必须首先克制自己的欲望,必须放弃某些欲望,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稳定的美好生活。克制利欲,决非不要“利”,而是为了得到更加长远的,更靠得住的、稳定的“利益”。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看来人类必须克制人类的欲望、克制人类的无限繁殖,克制每个人的消费,克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克制”的目的绝不是不要牟“利”,而是要通过“克制”谋取更长久的“利”益。你要生存,我要生存,他也要生存。你要好生活、我要好生活、他也要好生活,大家都要求好生活。只有各自谦让、克制有可能办得到。此外人类还发现人和自然之间也必须和谐相处,和谐不是不要竞争,相互竞争的内涵就包容着相互依存。世界上每个生物物种都在整个生物界占有一定的位置,任何一个孤立的生物种群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人类步入理性社会是一个艰苦的、长远的、反复的历程,但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

 

(人性=天性+理性)。但理性也有负面效应,因此,“人性”的进展前途也有两个可能。不是自我毁灭就是自我克制。

 

一些“学者”不承认人类之间的竞争,就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些人自视很高,自认为人类已经摆脱了自然状态,可以自己决定自身的命运了。果真如此吗?仅就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看,人类已经开始揭开基因的秘密,似乎是可以为所欲为了,人类不但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还可以去支配“上帝”!但是人类却无法摆脱牟“利”的普遍规律。人类终究是生物。生物求“生存”、争“生存”的愿望仍然是人类的本能(本性)。求生存就得竞争,生存竞争的规律绝对不会因为科学的进步就能摆脱得了的。

 

问题是如何竞争对人类更有“利”!注意!还是“利”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