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的对联:民国风头最劲的九位大家闺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2:08:06
黄蕙兰   黄蕙兰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在中国 徐来

  唐生明的太太徐来,是当时有名的歌舞片明星,貌美如花,又会做人,台上台下艳光四射,是影坛的标准美人。唐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奈何徐来早就是名花有主,丈夫是著名的音乐人黎锦晖,两人早已结婚生了一个女儿。于是他仿效古代小说里淫媒搭线的故事,先设法接近了徐来身边的眼皮子浅的女秘书张素贞。徐来是大明星,由于影迷太多,她请了私人女秘书帮她处理观众信件,于是唐生明便通过张来接近徐,于是终于有一天黎锦晖夜晚回来发现唐、张、徐三个人睡在一起。唐见他回来干脆拔出枪来要他识相乘早离婚。于是黎、徐两个人办理了离婚手续。(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她只不过是外交家顾维钧的妻子,还是第三任的,是个爱摆阔的贵妇。可她的名头在欧美更加响亮。人们知道她是Madame Wellington Koo 或者Hui-lanKoo。她一度是时尚东方女性的代表,有一阵子在欧美社交界是与宋美龄齐名的。据说有一次Vogue 杂志评选“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她还压过宋美龄一头,得了第一。(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王映霞   王映霞,民国时的“杭州第一美人”,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1928年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婚礼,才子佳人,名动全城。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当时柳亚子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1940年,两人离异。1942年,在重庆百龄餐厅,王映霞与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的钟贤道结为连理。婚礼极为排场,王莹、胡蝶、金山这些当时的大明星也前去赴宴。山城重庆为之轰动,有说法称:“钟贤道拐了个大美人!”(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黎莉莉   黎莉莉擅长舞蹈,王人美则在歌唱上很突出,明月社鼎盛时期,黎莉莉与王人美、薛玲仙、胡笳并称“四大天王”。黎莉莉原名叫钱蓁蓁,父亲是日后党内极富传奇色彩的重要人物 钱壮飞。(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周璇   周璇之爱最美好的版本是同石挥的失之交臂。他们因为《夜店》而结缘,为了事业和误解而分开。分手,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或许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周璇和石挥的一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因为分手,他们保留了这段感情最终的美感。(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胡蝶   1931 年,胡蝶主演《歌女红牡丹》成名,此后主演根据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因缘》红极一时。1933 年胡蝶高票当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电影皇后”。(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唐瑛   唐瑛是上海的名门闺秀。那年,唐瑛与陆小曼被称为交际场上的明星,素有南唐北陆之说,唐瑛曾与陆小曼合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静安寺,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相当于巴黎高级时装店。公司开业典礼上明星云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云裳”把世界最流行的服装款式拷贝到中国,很快,“云裳”的服装风靡了上海滩,有人做过统计,在巴黎流行的某一款时装,十天之后,基本上就会出现在上海街头。(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林徽因   林徽因对徐志摩的回忆,总是离不开那些文学大家的名字,如雪莱、曼殊斐儿、吴尔芙。而徐志摩在对她的一片深情中,则是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领她进入英国诗歌和英国戏剧的世界 同时也迷惑了他自己。以至于徽因和志摩的关系,非情爱而是浪漫,更多的还是文学关系。(来源: 顾晓绿 著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团结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张爱玲

  《小团圆》《雷峰塔》和《易经》三部张爱玲自传体小说,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极致细腻地铺写张爱玲对周遭不同人物的爱恨情结。《雷峰塔》和《易经》是张爱玲用英文创作的,已于上半年出版。昨日,由台湾知名译者赵丕慧翻译的中文版在台湾正式上市。中文简体版《雷峰塔》或将于年底出版。

  《雷峰塔》和《易经》中文版的引言是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所写,“1995年9月张爱玲逝世,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在其遗物中找到《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及《The Book of Change》(《易经》)的手稿后,便按遗嘱把它们都寄来宋家。”据悉,《雷峰塔》和《易经》部分重写了《小团圆》里面的故事,《雷峰塔》是张爱玲以自己4岁到18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糅合其独特的语言美学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易经》接续《雷峰塔》的故事,描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事实上,这两部作品原是张爱玲在上世纪60年代转向英美文坛创作的失败敲门砖。中文版由台湾知名译者赵丕慧翻译,她的翻译并未采用“张腔”,而选择了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