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 西廷:让“包容”牵手“和谐”——包容性增长里的中国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14:51

包容生和谐漫画/李卫森

  3月,春回。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无论年轮如何增替,国计民生永远是两会聚焦的主题。去年岁尾,因为对民生的关注,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渴盼,“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在中国迅速传扬开来。怎样前瞻而睿智地划定一条普惠万民、促进发展的道路,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智慧。在郑杭生教授眼里,“包容性增长”这个“舶来词”提出得恰逢其时,且深刻地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

——编者

  “包容性增长”,一个有色彩、有温度的词语。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却因为“包容”而温暖众生。

  有人说,包容性增长是一个“舶来词”。的确,它最早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的。但在中国被广大百姓所熟悉,得从2010年9月16日算起。就在当天,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集中论述了“实现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而言,决不是一个简单借用的外来概念。正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不论是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本身,还是我们对这条道路的选择与钟情,都蕴含着丰厚的中国因素,闪耀着深远的中国智慧。

  中国文化对“包容”的崇尚其实早已存在。先从这个概念本身看起。“包容性增长”,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在社会学上,一直就有“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常说一个人被身边人“看不起”,说他在各方面得到的对待低人一等,这就是社会学所说的“社会排斥”,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层面上,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强势群体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采取歧视性态度,施以不公平政策。相应地,所谓“社会包容”,也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爱无差等”、“人人公平”。

  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被运用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为我们勾画出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这个共同的指向,让我们找到了它与中国传统智慧的结合点。

  在传统中找到“包容”的根须

  有现代因素,也有传统资源

  在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核心的八个字,是我国提倡包容性增长的文化根基。可以说,正是在这片追寻和谐的文化热土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顺利且迅速地扎下了根须。

  如果说中国古人“和而不同”的追求与包容性增长一脉相通,那么时代演进到今天,中国又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与包容性增长遥相呼应。

  中国人早已清醒地意识到,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正如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游戏”,到头来伤害的却是双方的利益。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了这个认识,中国开始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而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通向双赢互利,甚至多赢互利的最佳路径。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携手并进地共同发展?如何真正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更为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而这些,也正是包容性增长最为本质的呼唤。

  由此可见,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它既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根基,又有当今社会现实深层的时代内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