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璧是谁演的:角形玉杯(西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2:07
 角形玉杯(西汉)          这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这件西汉玉角杯通长18.4厘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此杯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角形玉杯:这件角形玉杯,出土自墓主棺椁头箱。用一整块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椭圆,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径5.9-6.7厘米,口缘厚0.2厘米,重372.7克。器表上面线刻一尖嘴兽,回环往复,生动逼真。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就着石头的形状施刀,综合运用玉雕的各种工艺方法,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二千年后玉角杯仍放射出温和恬润的光泽。         文物基本资料         名称:角形玉杯;        制造年代:西汉;        材料:新疆和田玉材;        规格::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        收藏地: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         文物简介         西汉角形玉杯通长18.4厘米,口径5.8—6.7cm,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玉杯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玉杯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文物外形特点         杯形如兽角,口椭圆,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汉代之绝品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与何家村兽首杯相比         与何家村兽首杯相比,角形玉杯底端没有短流,亦没有兽首,是不同于兽首杯的一种角杯。这种角杯在中国新石新时代就有陶制品,在战国的铜器刻纹上也发现了它的形象。在饮酒时,这种角杯不同于兽首杯从短流中下注的方式,而是从口部饮用,完全符合传统的用杯习惯。这种来源不同的角杯,后来逐渐融合,在唐三彩中就发现了兽首无流的角杯。自唐代以后,角杯渐不多见,后世只偶尔作为特殊工艺品加以仿制,标价数千。 现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背景资料         南越王墓的偶然发现         文献记载,南越王葬所非常隐秘。相传第一代南越王赵忙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掘,丧事是在十分神秘的气氛中进行的。出殡时四辆灵车分别从四城门运出,且多设疑家,遮人眼目。三国时,吴主孙权曾派几千兵卒南下广州,在今越秀山一带寻掘南越王墓,结果只找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可见第一、二代南越王墓是何等的隐蔽!那么,葬所如此隐蔽的南越王墓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广州市区北部有一座海拔 49.7 米的小山,山势南北长东西窄,形如卧象,故得名象岗。象岗原与越秀山相连,是越秀山最西边的一个小山岗。这座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小山岗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元明时,这一带古树参天、野花遍地、牧笛嘹亮、樵歌悠扬,是一处野味十足的名胜,曾招来不少厌烦都市生活的观光客。“象岭樵歌”还有幸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也就是在明代,由于扩展广州城、大开北门的缘故,象岗与越秀山被拦腰切断,成为一座孤零零的小山。        清代在象岗山顶建有城防炮台——巩极炮台,与其北面和东北面的保极、永宁、耆定三炮台共同构成广州城北的坚强防线。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象岗被划为军事禁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的荣耀并不能长久地留在现代人的记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象岗的名字失去了往昔的魅力,几乎被人们忘掉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广州这个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繁华都市,地皮紧张、价位暴涨。象岗山一带正是广州最繁闹的地区之一,它的北面是大宾馆、大酒店、民航和车站(火车站和汽车总站)集中分布地区,东西两面是游人如织的越秀公园和流花公园,车水马龙的解放北路紧贴岗脚,岗南是广州市主要街道之一的东风路。解放路和东风路繁华无比,沿路商肆鳞次栉比,几无方寸空闲之地。        1980 年底,广东省基建处不惜巨资,在象岗顶挖山平土,历时3 年,把山岗削低了17 米,平整出一块约 5000 平方米的地皮,计划在此建造4 幢高层公寓楼。        1983年6月9 日,当北面的第一幢楼动工开挖墙基时,揭露出了一些大石板(即墓的顶盖板),石板与石板之间裂缝下面,空洞洞的,一片漆黑。遇到了这种出乎意料的新情况,工地负责人宣布暂停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把发现的情况报告给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终于醒来了,它睁开了眼,疑惑地注视着 20 世纪 80 年代人世间的巨变。也许墓主会首先发出这样的疑问:这里就是我曾经居住过、统治过的南越国吗?        《人民日报》在 1983 年 11 月 11 日第三版以《我国考古发掘又一重大收 获——广州发现西汉南越王墓》为标题进行了报道。文中称此墓:  其科学价值,可与满城陵山汉中山靖王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相比拟,在全国汉墓考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岗第二代南越王墓的发现,对研究秦汉期间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国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为探索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墓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座墓葬发掘以后,有关单位拟就地筹建博物馆加以永久保护,供国内外学者和人民群众参观。  全国考古界权威杂志——《考古》在1983 年第12 期以基本相同的标题刊登了一篇报道。文中说:象岗南越王墓是岭南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石室墓,墓中出土遗物,是岭南 汉墓中出土数量最多,收获最大的一座。墓中出土19 枚印章,是全国汉墓中罕见的。有金印、包金铜印、玉印、象牙印、玛瑙印等多种。其中在墓主身上发现9 枚,最大的一枚呈龙钮金印,文曰“文帝行玺”,可确定墓主是第二代南越王。值得注意的是,除墓主遗骸以外,在墓道、前室、左耳室、后左室、后右室中还发现十多具殉葬人的遗痕。从同出的印章、封泥、随葬遗物以及残存的骸骨牙齿推测,他们的身分应是墓主生前的姬妾、侍御和杂役徒隶。说明南越国上层统治者流行殉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