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35定焦镜头: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眼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24:03
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眼光 2011年05月31日10:03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眼光--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历来都有世界眼光。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国家命运,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后来“以俄为师”,这也是一种世界眼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正是坚持世界眼光的体现。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世界眼光。党的9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是党坚持世界眼光,能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时候;没有科学的世界眼光,不能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正确坚持的时候。因此,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问题,绝不能没有科学的世界眼光,绝不能离开世界发展的大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吸纳当今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一、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坚持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的总和”的结晶,始终坚持着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特质,也要求应用它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与世隔绝,脱离世界文明轨道,自我封闭,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之类。所谓“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是19世纪初的空想主义者企图说服富人搞共产主义移民区,建立示范榜样的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然不是宣扬“地域性的共产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是两码事。狭隘的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表面上是在争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实际上是以另类形式推行民族间的隔阂、仇恨和压迫,拒绝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它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格格不入。它既可以表现为一种大民族主义,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地区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关系。毛泽东批评对民族化的狭隘理解时,以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来阐述: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但是军乐队总不能用唢呐、胡琴,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民族化也不能那样化。[1-1]

  当然,在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之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对这个提法产生过疑问。从字面上讲,如果没有准确的翻译,外国人可能会产生与狭隘的民族主义难以区分的误解。特别是在1948年6月,共产党情报局曾通过决议,谴责南斯拉夫共产党有所谓民族主义、反苏和亲西方资本主义倾向。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参加情报局,可以不理会此事。但由于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对于苏联共产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没有完全听从,南斯拉夫问题发生后,苏联曾怀疑毛泽东是“半个铁托”。为了消除苏联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的疑虑,中共中央在共产党情报局作出《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后也作出决议,声明完全赞同情报局反对南共的“民族主义”。因此,1956年9月,毛泽东在同参加中共八大的南共联盟代表团谈话时表示:我们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过去听了情报局的意见,我们虽然没有参加情报局,但对它也很难不支持。因为当时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2]正是因为有这个背景,20世纪50年代初正式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将1938年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这个表述一般说来不会引起歧义和误解。与此相联系,还有“毛泽东思想”的提法问题。第一个“历史决议”正式提出的“毛泽东思想”,在苏联共产党看来,似乎也有民族主义倾向。胡乔木在解释党的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时说过,为什么八大没有提毛泽东思想?也是因为苏联的关系。苏联始终拒绝承认毛泽东思想,在苏联报刊上绝口不提毛泽东思想。凡是中共文件中提了的,他们刊用的时候都给删掉。这成了一个禁区。正因为如此,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也将作为附录的第一个“历史决议”中凡是提“毛泽东思想”的地方都作了删改。此前,毛泽东在一些文件中已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过,不要把他与马、恩、列、斯并列。如果平列起来一提,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套,只是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这样不好,我们请他们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他的这个想法也不能不成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一个重要考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顾虑不存在了,而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实有了新的更大发展,完全可以说“我们自己有了一套”。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广泛使用开来。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它既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同时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或时代化。而无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还是时代化,都需要具备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世界眼光,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包容性。没有世界眼光,就不可能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世界眼光,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没有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就很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就理论分析言,这像是两个问题。其实,它们是从不同的维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向度。民族化主要是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横向发展,即空间的普适性。时代化主要是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纵向发展,即时间的普适性。当然,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向度的着力点言,有时会强调民族化,有时会强调时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讲民族化时没有时代化,或者讲时代化时没有民族化。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
【1】 【2】 【3】 【4】 

 
(责任编辑:秦华)
相关专题 · 石仲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