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今日早报两年省下3400多万元满意度高达9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31:59

两年省下3400多万元满意度高达90%

  不过,这场“自讨苦吃”的改革,在近期的涉改人员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竟高达90%。

  为何有如此之高的满意度?

  杭州市车改办同志说,首先,车改节约了公务交通的成本。

  杭州市在车改前,共有1200辆公车,1000多名司机,每名司机因编制不同年均工资3到5万,加上车辆购买、油耗、护养等,一年公车消费近2亿。

  现在,实行车改的56个单位,共上缴公车417辆,除了公车服务中心挑选了50%作为工作用车外,其余均补充执法单位的车辆不足,今后上缴的多余车辆,都将统一公开拍卖。

  据杭州市车改办统计:第一批车改单位的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32%,第二批单位则下降了30%。按两年口径计算,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为3442万元。

  

  转变了机关工作方式

  能在单位开的会,就不去景区开了

  “市级机关可车改单位全部车改后,每年车贴总额相当于前几年一年更新与购置公车的费用,而一辆公车每年2万元运行费,临时聘用司机的3万元工资等费用,都可以省掉了。”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处一位处长说。 

  这位处长介绍说,除了直接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无法统计的间接成本。

  正如何荣坤提到的那样,车改促进了工作方式的转变,很多单位感到“叫车”不方便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三天两头到下面区县去开会了,多改用传真、电话、邮件等方式解决。

  “很多局长都跟我们反映,现在会议室都比以前满了,因为为了节约成本,能在自己单位开的会,就不去外面开了。”该处长说,而以往,一些部门开会,总喜欢挑郊区风景好、安静的地方,往往大大增加了会议开支。

  

  额外多了300元“车贴”

  普通公务员成为最大受益者

  杭州市车改的另一大支持者,就是普通公务员群体。因为公车,并不是所有公务员都有机会天天享用的。

  但取消公车后,所有涉改的公务员多了一份补贴。最低的补贴虽然不过每月300元,和局长们每月2600元的补贴差距不小,但毕竟这块用车补贴是额外增加的。所以在调查中,普通公务员对此项改革也非常支持的。

  一直骑自行车上班的何荣坤也坦言:“局长们当然会有些不适应,处长以下的干部,在这项改革中受益最大。”

  杭州市发改委的相关人士说,“现在去市政府门口看看,许多领导干部已经开始习惯挤公交车、打出租车来开会了,这种工作作风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开了先河。”

  

  “公车私用”等腐败少了

  杜绝了不正之风

  而据杭州市纪委称,车改以来,没有涉改单位“公车私用”等腐败问题的投诉。杭州市的车改,已经成为杭州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从制度上解决了“公车私用”、“公车专用”及超编、超标购置配备公车等弊端,杜绝了不正之风。

  杭州车改在实行之初,便备受媒体关注。两年来,各级媒体纷纷报道,各大媒体几乎一致肯定杭州车改,并不吝溢美之词。如新华网等媒体评价杭州的车改“实实在在促动了公车制度的既得奶酪,与以往只动皮毛、无关实质的‘作秀式’公车改革,不可同日而语。”

  公车改革的“杭州模式”,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浙江省纪委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2003年起就亲身参加车改的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坦言:“最欣赏杭州车改”,公开呼吁杭州车改应成为全国车改的典范。

  ■车改成效                                  

  两年省下3400多万元

  满意度高达90%

  ■车改隐忧                                  

  严禁用车补贴沦为“福利”

  杭州车改不会走回头路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之所以把车改称为“自讨苦吃”的改革,是因为车改夺走了官员们的公车,就等于一定程度上夺走了官员们的“官威”。

  因此,杭州市车改办在一份材料中坦言:“目前对车改还存在着不同看法,一些单位领导推进积极性不高。”

  在杭州市一些部门,主管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在同一幢大楼办公,一些机关甚至和事业单位“混岗”,这让没有拿到车贴的事业单位人员多少有些落寞。

  还有一些不太自觉的涉改人员经常以“共同调研”之类等冠冕堂皇理由,拉上事业单位人员,顺便用上事业单位的公车,导致事业单位用车紧张。

  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经常坐下属事业单位的车子,个别事业单位的领导抱怨自己几乎成了领导的“专职司机”。这是杭州车改后新出现的不正之风,这些新问题正在考验杭州车改的公信力。

  改革过程中,杭州市始终在担心车改福利化倾向泛滥。

  “车贴不是福利。”杭州市车改办表示,虽然他们一再强调公务用车补贴不是福利,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福利化倾向,但仍有不少涉改人员把车贴当做“津贴”,舍不得使用或者多用,却把那10%的公共交通专项费用当成人人可用的“香饽饽”。

  “一些单位还经常超出预算,或者超范围使用。杭州市车改办一位长期参与车改工作的处长说,“所以我们呼吁财政部门加强审核,审计部门加强审计,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专项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车改办主任何新根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杭州的车改是不会走回头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