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密码的性质:越讀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41:03

越讀者

0-1 【推薦序】一本期待了很久的書

~洪蘭/陽明大學教授

 

這是一本我期待了很久的書,一本沒有說教、完全從讀者觀點出發的閱讀書,尤其是作者對小說的看法,真是深得我心。我在唸大學的時候,曾經非常羨慕唸中文系的同學,以為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看小說,然後理直氣壯的說「我在做功課」,不必像我們一樣,看小說得偷偷摸摸,有很深的罪惡感。後來一位從中文系轉出來的同學告訴我,我太天真了,當看一本小說,心中必須存著分析的意圖:分析角色、分析句法、分析句子背後隱藏的作者真正涵意時,它將讀小說的樂趣都剝奪光了,所以他轉去念歷史系,歷史一樣要分析,但是在讀的時候,心中已經認為應該要分析,所以不會排斥它,分析就不認為是苦。

 

我聽了大失所望,真是別家的草地比較綠,每行有每行的苦經,後來到美國去留學,看到美國的老師和家長都非常鼓勵孩子看小說,他們的學生可以大大方方夾著小說在校園裡走,不必覺得別人在讀正書而我在看小說,反而是小說看的越多的人越自豪,在有文藝水準的晚宴上,主客談的都是最新排行榜的暢銷小說,沒有看過的人插不上嘴,還覺得自己很遜。

 

這對在高中時被教官沒收許多本金庸小說的我真是很大衝擊,常在想閱讀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增廣見聞,增加詞彙並透過書中人物來體會人生嗎?如果是這樣,看小說有什麼不對?為什麼要禁止?現在很高興,終於有人站出來把我心中的話講出來了。

 

郝明義先生把閱讀定義為給頭腦的飲食,把它和給身體的飲食做了一個類比,也分成了主食──解決生存需求的閱讀;美食──思想需求的閱讀;蔬果──工具需求的閱讀,和甜食──休閒需求的閱讀。小說不為參考或查證,沒有一定目的,純粹為了娛樂、消遣,追求的是口感,依個人喜好而不同,所以作者說在飛香港的商務艙內看到一位衣著時髦的小姐聚精會神的看一本書,邊看邊做筆記,他很好奇是什麼書這麼吸引這位美貌的佳人,所以極力偷窺書的名字,到飛機降落,這位小姐把書合上,準備下機時,他終於瞄到了封面,原來是一本暢銷的談如何成功的書,令他大失所望,這小姐的美貌程度立刻大打折扣,的確,如果是我,我也會覺得很遺憾。

 

閱讀小說很像書中的一個例子,一個卡通片中的主角想回家,但是人在千里之外回不去,他泫然飲泣,旁邊人告訴他你回得去啊,不要哭,這個人隨手在銀幕上畫了一個門,說我們可以畫個門,門打開就回到家了,因為我們在卡通的世界中。他把門打開,果然就回到家了,這個例子的寓意很深,小說不是事實,但它是真實,在書中,我們隨著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而忽喜忽悲,但是把書合上,這一切都煙消雲散,不曾發生過,還有什麼比小說更好的教導學生人生意義的東西呢?

 

閱讀真的就像那扇畫的門,走進這個門,我們進入想像的世界,乘著文字的翅膀,無遠弗屆,所以西諺說「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世界」,像愛莉絲夢遊仙境一樣,經歷人生各種逆境,身體大忽小,一句話說錯就差點被紅心皇后砍頭,但是一覺醒來,仍在大樹下,你會拍拍胸口,很慶幸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但是看小說所產生豐厚的同理心感情會增加記憶的深度,下次碰到同樣情境時,會提取書中的經驗來應付。

 

書中檢討了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喜閱讀,郝明義先生把教科書歸類為維生素,它補充我們的營養,但是它本身不是主食,不能跟澱粉質畫上等號。如果教科書是維生素,它就可有可無,只要平日飲食均衡,沒有攝取維生素,身體一樣可以好好的,完全沒有必要叫學生背教科書,維生素怎能當飯吃呢?如果把它當飯吃,這個人要生病的。

 

作者引用民初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話:「教科書專為學習而編,所記載的只是各種學科大綱,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著作,但是對學習還是有價值的工具」,一語道破教科書的本質,它只是綱要,告訴學生哪些主題是應該要知道的,老師應該根據這綱要骨架去補充內容,去填上血和肉,成為活生生的人,一個再美的人如果只看到骨骸是無法產生美感的,這對歷史來說尤其如此,歷史是分析前朝得失,並從中汲取教訓,它絕不是背年代而已,很可悲的是現在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歷史,因為背年代把他們的胃口給背壞了,標準答案也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背不見了,作者說背書是把大腦的CPU當硬碟來用,CPU被浪費了不說,要使用起別的硬碟時,也無從使用起。

 

要求學生記住所有讀過的書,就好像要求吃東西的人把所有他所吃過的東西都保存起來一樣。叔本華這個比喻非常生動,一句話讓我們看到要求學生背書,錯一個字要打一下是多麼的不合理,只要入學考試不以教科書的內容為唯一出題根據,不考填空或選擇題而以學生的看法為主,目前的歪風會改正很多。閱卷的公平性可以借鏡作文的閱卷方式,畢竟電腦閱卷是公平的手段,學生大腦中讀進去了什麼才是考試的目的,不能為了手段犧牲了目的。

 

假如這本書能夠使主管國家百年大計的教育官員看到閱讀對孩子身心成長的重要性,大力推展閱讀,應該可以紓解青春期荷爾蒙大量湧出的澎湃感情起伏,使孩子平穩度過青春風暴期。

 

十六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說「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有想像力,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讀書能陶冶個性,每一種心理缺陷,都有一種特殊的補救良方」,每一種書都有它的作用,但是也沒有什麼是非讀不可的書,胡適說「多讀書,然後可以專讀一書」,先廣而後精,要讓學生選擇他喜歡的書。只要領進門了,我們就做到了啟蒙的責任,以後的修行就在個人了。

 

這是一本教人如何起步,帶他進入正確閱讀之門的書,我極力推薦它。

 

0-2 【前言】從一艘新奇的太空船談起

2007年1月,報紙上有一則小小的新聞,談的是一種有別於美國航太總署(NASA),由私人發展的新太空船概念。我循著線索,上網去了那個新聞焦點的源頭「藍色原點」(Blue Origin),看到主事者以這樣的開頭寫了一封信:
「我們正在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地,設法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以便可以讓許多人都可以使用,並且可以讓我們人類更盡情地繼續探索太陽系。」
因此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發展一種雖然裝載人數不多,進入太空也只能到「次軌道」(suborbital)的太空船,但這種太空船的突破性在於,可以垂直發射,又垂直著陸。

2006年11月13日,這個名為「新謝帕德」(New Shepard)的太空計畫,第一次發射了這種新奇的太空船,雖然最高飛行高度只有285呎(87公尺),但是垂直起降的模式實驗成功。因此接下來你可以看到從2003年開始很神祕地進行這個計劃的主事者,在德州買下一塊670平方公里太空基地,同時網羅美國許多航太專家來進行這件事情的貝佐斯(Jeff Bezos),像個快樂的孩子一樣在開香檳慶祝。
是的,就是那位創立亞瑪遜網路書店的貝佐斯。他離那艘太空船可以每年發射52次,為太空旅遊展開新頁的未來,更接近了一步。

這是個越界的時代。人類和動物的器官在越界,太空探索和旅行在越界,所有夢想在越界。
而越界的起因,在於知識與閱讀的越界。
貝佐斯本人當然是個最好的例證。他在書籍和網路之間所做的那次越界嘗試,所得到的成功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這次他神祕而低調地推出「新謝帕德」太空計劃,則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多年前越界閱讀的種子所結出的果實──他大學讀電腦、畢業後做財務分析,但是高中時候,曾經以一篇名為〈零重力對家蠅老化速率之影響〉的論文,贏得NASA的學生論文獎。受招待去參觀過太空飛行控制中心回來後,當時18歲的貝佐斯接受家鄉邁阿密的一家報紙訪問,說他將來的夢想是,在太空中建立太空飯店、主題樂園,以及太空軌道上的遊艇。
貝佐斯讀豐田汽車的精簡生產線企管書,讀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這是他最愛的一本小說),讀奈米機器人摧毀地球的科幻小說,也讀有關火箭工程的書籍。
說貝佐斯的成功源自於他的夢想及實踐力,他的夢想及實踐力源自於他多樣的越界閱讀,應該是不過份的推論。
    
我們置身人類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豐饒的閱讀時代。
以書籍來說,中文每年就將近二十萬種的新書(含簡繁體字),無所不有。何況還有無數方便可得的外文書籍。
以網頁來說,全世界又以難以計測的速度在分分秒秒地誕生著新網頁。還別提那許多轉發的email、訊息。
面對全球化的商業環境,有人說,世界是平的。
但是在閱讀的世界裡,可不是。世界正在無息無息,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拉開閱讀高低不平的差距。

因為需要閱讀,可以閱讀的東西無窮無盡,無所不在,而一個人每天二十四小時則是唯一不變的常數,所以每個閱讀的人都可能在自覺與不自覺中,侷促於一些界限之內。
界限,可能是考試教育鎖定教科書與參考書所形成的。
可能是中、大學長達十年時間閱讀胃口的影響所形成的。
可能是出了社會後的現實壓迫所形成的。
可能是對於「網路」與「書籍」一些既定印象及使用習慣所形成的。
可能是不善掌握閱讀時間、空間、工具、方法所形成的。
可能是從沒有意識過界限的存在所形成的。
可能是從沒有想像過跨越這些界限之後的風景而形成的。

《2001:太空漫遊》的作者亞瑟.克拉克,在書中如此描繪太初時代的原始人:
(他們)硬是和同伴嚼著各種漿果、水果和樹葉,頂過飢餓的痛苦──就在他們為了同一批食料而爭搶不已時,環繞四周的食源之豐富,卻遠超出他們的想頭。然而,千千萬萬噸多肉多汁,徜徉在大平原和灌木林裡的動物,不只超出他們能力所及,也超出他們想像所及。他們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

我們已經很熟悉Winner Takes All. 「贏家通吃」的說法。其實,只要把「Winner」替換為「Reader」,另一句話就是今天的寫實──Reader Takes All. Or, Nothing.
是的,Reader Takes All. Or, Nothing.

在網路與書籍交互激盪出越來越綿延無垠的密林之時,只有超越界限的讀者,才能盡享廣闊天地裡的一切豐饒,否則,一個侷限於既有觀念與習慣的讀者,只能和那個「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的原始人沒有什麼不同。

這本書,以及這篇文章,拿貝佐斯的故事來開頭,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由於貝佐斯個人的經歷,比較適切地點出我想要說一個「越讀者」,也就是習於越界閱讀者的特點。
壞處是,可能會讓人誤會,這又是在強調如何學習成功人士的閱讀之道的書。
沒有。這本書要說的並不是這些。
我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身為一個讀者,我對閱讀一直充滿了太多困惑。
我從小生長在韓國。在華僑社會裡,中文閱讀的選擇很貧瘠,那時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樣才能在週邊的環境裡搜尋到可讀的東西,怎樣才能跨越那個環境的局限。
高中畢業後,跨越重洋來台灣讀大學後,飢渴地抓到什麼都讀,亂讀了一通。美其名曰興趣廣泛,但不免時常看著滿書架的書,覺得空洞無比。
畢業後,陰錯陽差進了出版業,又因緣際會地在不同類型的出版公司與雜誌社之間做過各種性質不同、職階不同的工作,不論就身為讀者的需要,還是出版者的工作需要,對閱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又充滿了越來越升高的困惑。
1990年代,網路出現了。網路與書籍的界限,以及相互越界的混沌,把我的困惑攪動得更混亂了。

幸運的是,我在四十四歲那年,有個機會把我多年來在這些困惑中的思索,做了印證,也有了點新的歸納。接下來的七年,我跟著自己的歸納,一路做些實驗,也一路展開更多的摸索。所以現在寫在這裡的內容,只是一個不斷進行一些越界嘗試後的讀者,希望給同樣困惑的別人,一些或許可供參考的心得。

閱讀不再是皓首窮經,閱讀不再是閒情逸緻。
閱讀不再是有目的,閱讀不再是無目的。
閱讀不再是功利,閱讀不再是品味。
閱讀不再是文字,閱讀不再是圖像。
閱讀不再有網路與書籍之分,閱讀也不再有博士與高中生之分。

這是一個沒有越界閱讀,就不成閱讀的時代。
不論錯過了多少機會,不論多麼晚開始,閱讀都在等著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機會。何況在這網路時代。
這是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越讀者時代。

0-3 【內容書摘】社會化閱讀的好處與壞處

Read the Word 與Read the World終於有機會結合

台北市長郝龍斌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談一段他的回憶:「我印象深刻,台大畢業那天,坐在旁邊那位女生對我說,『今天畢業,我這輩子再也不需要讀書了。』」
郝龍斌說,那句話對他是個shock(震驚)。
我也有過一個類似的shock經驗。

我是在韓國生長到來台灣讀大學。
中學期間,有一位女同學,個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臉色潔白如玉,也因此,偶爾有些羞紅,也就特別明顯。

在班上,她像一個無聲的人,總是在安靜地讀書,最多,和一兩位女同學淺淺地笑談,從不曾記得她和任何男同學說過話。她是用功讀書的代表,高三的時候,輾轉聽到她家人憐愛又自傲地說她幾乎一整年都沒上床睡過覺。而她的考試成績,總是最好的,包括大學入試的那一場。

來台灣,她也是讀台大。大學四年,她仍然沒有和我們這些韓國來的同學有什麼接觸。偶爾在台大校園看到她,也總是微微地點一下頭,看得出她不是忙著去上課,就是去圖書館之類的。她不像我們這些同學的鬆散,仍然在全力以赴。
大學畢業之後,聽說她又去美國留學了。因為她從來都像一個無聲的影子,所以要到好多年之後,和其他朋友聊起來,才突然想起問問她的近況,是否已經成了一位學者。

被我問到的朋友瞪大了眼睛:「你不知道?她去了美國之後,就不再讀學位了。」
輪到我瞪大了眼睛:「怎麼可能?那麼一個愛讀書的人!」

這位朋友告訴我,去了美國之後,這位從小就一路最乖的女兒和學生,就聲明她不再讀書了。她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都在滿足母親對她的期望。而她拿到了美國的留學簽證後,認為自己的義務已了,已經對母親有所交待,所以她不再想當別人眼中那個只會用功讀書的好學生,她要當自己了。以前的她,根本不是她想當的她。

朋友說:「你現在看到她,非常活潑,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人。」

幾年後,我在美國見到她。的確。她沒變的是那高高瘦瘦的身材,潔白的臉龐,然而變了的是,那爽朗的笑聲,那有力的握手,那直接和你對望的眼神。

我從沒有聽她自己敘述過這是一段什麼樣的心路歷程。雖然我極其好奇,但多年中幾次見面,從沒敢問。一個到二十二歲之後才來的人格釋放與解放,有其值得欣慰之處,但,總有其辛酸。

英文世界裡,把「Read the Word」(閱讀文字),和實際歷練人生的「Read the World」(閱讀世界)並稱。意思是:每一本書都可能是一道窗戶,改變我們對世界觀望的方向;或是一道門戶,改變我們人生真正走出去的方向。有了閱讀的「窗戶」與「門戶」,又有因此起而行的行動,人生可能的走向,因而豐富起來。

從中學(現在可能從小學)起,台灣的學生在考試制度的壓力下,太容易把讀書和考試畫上等號。一旦讀書和考試畫上等號,考試結束後,讀書就是一個棄之唯恐不及的東西了。

由這一點,格外可以看出今天我們的考試教育,和中國一千五百多年的科舉制度,有多麼根本上的相通。清朝雍正年間官至兩湖總督的陳宏謀所說:「每見讀書之人,與未讀書者無以異。……竟似人不為科第,則無取乎讀書;讀書已得科第,則此書可以無用矣。」是最好的總結與預言。

台灣的學生,閱讀在中學六年這應該是自由自在的階段被窄化,到了大學四年應該上緊發條而集中火力的時候又找不到焦點,這些扭曲之下,等到大學畢業,許多人固然從此就和讀書告別,但也有些人這才真正有機會把Read the Word與Read the World結合起來思考。

於是,「讀書是改進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該讀些什麼書要依了生活來決定選擇。」(夏丏尊語)這樣一件屬於閱讀基本理由也是常識的事情,在我們大學畢業之前,卻沒什麼派得上用場的機會。總要到等我們出了社會,開始有了自己的工作,得以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後,才開始有其作用。

許多人這才開始根據自己的工作與職業,學習摸索自己的趣味或修養,體會到自己閱讀的不足,企圖從頭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與方法。

這,有有利的面向,也有不利的面向。

出了社會,體認到自己對閱讀的需要,開始渴望閱讀,有不少好處。譬如:你有可以供給購書的收入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是因自己的需要而開始讀書了。
但是社會化的閱讀也有兩個缺點:

一、你的閱讀習慣已經從中學的六年加大學的四年,錯亂了長達十年之久。現在要調整,可能四顧茫茫。

二、你有自己的工作。不像學生時代,閱讀就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之外可供閱讀的時間,可能是相當受侷限的。

於是,很可能,你更想努力閱讀。但是越想閱讀,越是感覺到排山倒海而來的各種需要你眷顧、光臨的閱讀內容。很可能手足無措。

少數人不受這些影響,正好可以趁著難得的解放,享受無目的的閱讀,自由自在的閱讀。
這不是得其所哉的事?又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我覺得朱光潛的分析,是最深刻的。

他先講了這種閱讀有利的面向:

「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己不感興趣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

接著,他又指出了問題:

「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泛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摘自〈談讀書〉)

這麼看,一個大學畢了業的人,仍然要花十幾二十年的摸索,才對閱讀是怎麼回事有所體認,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畢竟,你不只浪費自己一生求學階段最精華的十年時間,並且會讓這段時間養成的一些習慣持續影響你一段時間。

2007年2月,美國《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的總編輯莎拉.尼爾遜(Sara Nelson)和她同事來看台北國際書展。

有一天深夜,我帶她們去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敦南店。
莎拉看了一圈書店後,沒特別說什麼,只說:「這裡的年輕讀者真多,在美國,書店裡看不到這麼多年輕的讀者。」
我想給她做點可能的背景分析,話到嘴邊又停住了。
話,要怎麼說起呢?


兩種閱讀曲線

閱讀,必先識字,但,和識字是兩回事。
閱讀需要許多因素的搭配。
觀念、習慣、方法、方向、眼界,都是。
而這麼多因素相互搭配起來,讓我們可以把閱讀這件事如臂使手,如手使指地為己所用,需要一段時間的協調與運作練習。
譬如,一個理想的過程是:小學,建立充分的識字能力與自己閱讀的基本能力;中學,開始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然後由其中發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決定進大學攻讀相關的科系;進了大學,主修科系是建一條專門的閱讀門徑,選修及旁聽則建立間接但相輔助的廣博;大學後教育,或出了社會的自修教育,則沿著已經開好的途徑繼續往前開拓,還會隨機遭遇一些意外的奇花異草,讓自己左右逢源,另闢蹊徑。如此,不但路程越走越寬,在知識這座密林裡可以通暢的路也越來越多了。

這個路{,畫一個圖,像是圖1。



但是在台灣,中學生因為受到考試教育的影響,少了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讀書的中心在教科書與參考書上,所以中學階段的閱讀成了是一條相當單調的直線。到大學,應該是集中方向攻讀的時候,反而開始鬆懈的閱讀,容易沒有方向,像是圖2。



只是過去聯考「一試定終生」的時代,由於考試集中在聯考上,所以在離聯考時間還遠一點的時候,中學生在單調的直線上還有多一點自己逸出線外的彈性。
教改,本來希望紓解聯考「一試定終生」的壓力;教科書開放民間版本,原意是希望學生不受一種課本的約束。然而,現實的發展是:一綱多本使得學生要讀的教科書與參考書大量增加;多元入學,使得中學生課外生活,要接受父母更多的安排與擠壓,這使得他們更無從隨意而廣泛地閱讀,因而中學階段的曲線繃得更緊張也更單調。進了大學之後的曲線也更鬆懈與更沒有方向了。

不談少數例外,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個閱讀曲線要真正發展出自己的生命,很可能是在出了社會之後。

0-4 【內容書摘】潘朵拉盒子裡的最後一個禮物

我們可以畫個門,開了門就回到家了。

看了前面談的這些困惑,尤其這些困惑對我們後續路程的影響與耽擱,很少人能輕鬆得起來。
但是,噓,說一個祕密,我們一定可以輕鬆得起來。

有一次我看一齣卡通。
卡通的主角,一定要在一段時間裡完成一個任務回到家。但是他遭遇的危險越來越多,越走越遠,最後時間只剩三秒鐘的時候,他人在千里之外。任務,是絕對達不到了。
他泫然欲泣。旁邊一個人卻告訴他:「你回得了啊。不要哭啊。」
他說:「這怎麼回得去。」
那人說:「可是,我們在卡通世界裡啊。」他隨手畫了一扇門,打開,「我們可以畫個門,開了門就回到家了啊。」
他們畫了門,開了門就到家了。

對於人生,閱讀就像是那扇門的作用。
不論是書,還是網站,有時候你一打開,就從眾裡尋他千百度,一下子成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更有意思的是,你打開得早,有打開得早所能見到的美妙。打開得很晚,也有打開得晚的風光。
打開得早,如果能從學生時代就打開,不但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並且能及早因為閱讀而給你的人生迸發出火花,因著這一點火花再給你的人生就此帶來不同的光亮,與異采。
然而,如果很晚才打開,也有很晚打開的好處與享受。
林語堂說:「讀書的所得,靠讀者的識見與閱歷,同靠作者的識見與閱歷一樣的重要。」
這又在告訴我們,如果你在黑暗中摸索甚久才打開了這扇門,你會多麼珍惜,也體會得到這扇門對你的意義與價值。

我也同意這個說法。
前面說過,當我在四十四歲那一年才讀到一本書,真正讓自己對閱讀這件事情有所體會的時候,有著羞慚與惋惜的兩種感觸。
但,我還有一個感觸則是:何其有幸。

在出版業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才讀到這一本書,與其說是不幸,不如說是有幸。
這麼多年來,我在閱讀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清楚的有一些,迷糊的更多。

譬如,困惑與迷糊我的事情裡,有一點是,我到底該怎麼形容閱讀是怎麼回事,才能把許多前人個別聽來都有道理,但是對照起來卻相當矛盾的說法兜得起來呢?

《如何閱讀一本書》,讓我在學習、印證許多閱讀方法的同時,突然想出應該用對待四種飲食的比喻,來說明閱讀方法的重點。更進一步,我感受到這本書的不足之處,那就是,我固然了解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但是在那之前最少同樣重要的另一件事情──如何尋找一本書呢?於是,我又開始了接下來七年多時間的另一段摸索。

這麼說起來,多年的思索後讀到關鍵的一本書,不但幫我就閱讀這件事情的心得和困惑,做了許多印證和總結,也讓我對閱讀環境的現實與理想,充滿了新的好奇。如果沒有經歷這麼多年的尋覓與顛簸、發現與失落,我讀那本書的感受不會這麼深刻,收穫也不會這麼豐富。

又過了幾年後,我讀到另外一個人也談了走走冤枉路的收穫,為什麼有一番特別的意義:

「他們能把在我們心靈深處翻騰的模糊想法加以照亮並固定成形。但是,只有在我們帶著在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實實在在碰到的問題和意見去向他們討教,他們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如果我們只是聚集在他們權威的陰影之下,像溫順的羊群一樣躺在樹蔭下,他們對我們是無能為力的。而只有當他們的評判與我們的相互衝突並戰勝了這種衝突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評判。」維琴妮亞.吳爾芙在《普通讀者》中如此說。

所以,閱讀永遠為我們開著一扇窗戶,一扇門。
不論讀這本書的你,是一個正在中學階段,被填鴨填得兇的學生。
還是一個進了大學不安於所去所從的大學生。
還是一個出了社會,被後有知識的浪潮所追趕,前有自己工作生涯要開展的雙重壓迫所苦的社會人。
還是一個像我這樣,苦苦為閱讀是怎麼回事而思索,到四十多歲才算開竅的人。
我們的身分不同。但是面對的問題相同。機會也相同。
只要相信,我們隨時伸手,都可以畫出那道門戶。
畫出那道門戶,我們就可以超越束縛──不管那束縛來自學校,父母,還是我們自己的習慣、惰性,或困惑。
只怕不開始。永遠不要怕晚。

除了愛情,沒有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0-5 【內容書摘】第一條路或第一桶金

在密林中開不出了第一條通往溪邊汲水點的路徑,一切探索都持久不了。

置身於今天這麼多書籍、期刊、如此多部落格、網站等等形成的世界,如果要你形容自己的處境,會怎麼形容呢?
我的形容是: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知識的濃密森林中,對東西南北的方向都搞昏了。

知識是一座密林,網路的出現,使得密林更加深邃。
一個想要探索這座密林的人,總免不了下列的挑戰:
一、能在密林中開出一條路。
二、能隨機地採擷些奇花異草,卻又不致於妨礙到自己的開路工作。
三、逐漸能對這座密林的全貌有所了解。
這三件事情,一定要先做到第一點,也就是開出第一條路,其他兩件才有可能。
不論我們迷失在密林裡的哪個座落,總要先從自己的立足點開始,理出一條通到某個汲水點的通路。
有了這第一條路,我們才真正有資格說自己想要,並且能夠探索這座密林。
沒闢好這第一條路,我們在密林裡東奔西走,或是採集奇花異草,只能說是瞎逛亂走。
瞎逛亂走,不是容易氣盡無力,就是原地打轉,根本走不了多遠,探索密林的全貌不可能,想尋覓某一片樹葉也渺不可得。這時,就算有一台插翼的蓮花跑車,不是在密林裡沒有多少迴旋空間,就是不知道要使用到什麼方向。
找出自己的專門閱讀興趣,就是在密林裡開第一條路。

怎麼找出你的專門閱讀興趣?

我的經驗是:

一、選一個你感興趣的閱讀題目。
題目儘量不要大,譬如什麼哲學、科學、心理學的,而要小,譬如「做愛」、「飛機」、「咖啡」。
不知道怎麼選?
想想你印象中為什麼事情感動過,懷疑過,好奇過,夢想過。這些都可以是你的一個閱讀題目。

二、利用這本書Part 3及Part 4談的方法,針對你感興趣的這個題目,設法從書店及網路上找出一種到三種你覺得必讀的入門書。
你可以先找五十種書出來,然後交叉使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三個方法,從中過濾出這一到三種入門書籍。(等你有了經驗,熟練了之後,想踏入任何一個陌生的知識領域,十幾二十本書也就可以找到了。)

三、把這個題目裡一到三本入門書,利用「熟讀精思」的方法仔細閱讀。這些書,搭配著相關的網站,你自然會發現接下來應該繼續閱讀的書種。

四、不論是從一開始,還是到這個階段,還是在接下來的過程,都最好認識(至少)一位可以在這個題目上給你發生一點引路、印證的人。不時跟他請教一下。

五、你要設定個時間表,逐步收集閱讀四、五十種書。這些書最好要涵蓋「主食」、「美食」、「蔬果」、「甜食」四個面向。
設定時間表的時候,不要忘了豐子愷所說的:「我們要獲得一種知識,可以先定一個範圍,立一個預算,每日學習若干,則若干日可以學畢,然後每日切實地實行,非大故不准間斷,如同吃飯一樣。」

六、除了書籍之外,也盡可能地從網路上收集就這個題目有過的重要整理及討論資料。收集的時候,盡量從古至今,從中國到西方(及其他地區),包含你能使用的各種語文的。

七、分別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八面作戰」三個方法,把這些書籍與網頁做個整理與吸收。可以先就各種書,再就這個主題領域的全貌整理出心得。(請參閱本書part 6各文所談到的方法。)

八、然後,你到了要給自己驗收的時候。
你應該找一家自己最信賴的書店(當地沒有就去外地),來到他們的圖書館區,站到你集中精力閱讀的這個題目的分類立櫃之前,瀏覽一遍他們架子上的書種。使用類似177頁檢查立櫃的方法,說得出他們的立櫃的缺失在哪裡,少了哪些應該擺的書,以及為什麼。 沒有這樣的書店,就找當初的引路人(或第三人)來印證一下。

接著,你要去找這個領域裡,大家公認當代研究最頂端的幾個人的最新文章或書籍,看看他們所說的是否你都已經明白,你所思考的,是否已經可以和他們交談。(如果你有心再超越他們,當然更好,但那個主題和這篇討論如何開第一條路的文章,還是有些不同。)
這個時候,你知道,自己算是有了一個「專門的閱讀興趣」,好像在密林中開出了第一條通到了溪邊汲水點的路。

第一條路的比喻,也可以換為第一桶金。
財經新聞,每年都要回顧一下當年的富豪排行榜,榜上,一些新登場的明星尤其閃閃動人。
而報導裡提到這些新生的富豪,介紹他的財富如何快速累積的過程,不免會提到他的「第一桶金」。第一桶金,代表他賺到的第一筆大錢,也是他事業的真正起步。在他賺到第一桶金之前,再怎麼努力,辛苦有餘,回報不足。但是有了第一桶金之後,財富的累積則會加速擴張,左右逢源。會賺錢的人,都懂得錢滾錢的奧妙。而第一桶金,是可以讓錢滾錢的一個起步基礎。

世界性的富豪如此,環顧我們四周朋友裡會理財的人,也莫不如此。過去,所謂「百萬富翁」,正是這個意思。

第一個「百萬」,是第一桶金。你有了第一桶金,才開始有一張入場券,可以進場參與錢滾錢的遊戲。

如同財富的世界裡,你在賺到第一個「百萬」或「千萬」之前的錢,都是談不上可供你理財的小錢、零錢,閱讀在擁有你的「第一桶金」之前,不論你如何「博」,可能只是散漫;如何「專」,可能只是狹隘,都算不得數的。

有了密林中的第一條路,或是第一桶金,才算是有了自己的專門閱讀興趣,或是胡適所說的「專門學問」。從這個專門閱讀興趣出發,閱讀的金字塔理論才逐漸使得上力。

第一條路沒開出來之前,你在密林中的探索,困頓不前之後,終究會力盡而竭。
第一桶金沒有賺到之前,你的財富累積,只是零星有限。

閱讀也是如此。沒有開出第一條路,沒有賺到第一桶金之前,你所有關於閱讀的熱情,只是假象;你所有關於閱讀的力量,只是虛幻。

0-6 【內容書摘】Reader Takes All:越讀者時代

不論樂不樂意,我們都要拋棄把知識零碎化的習慣,重新認識並建立新的知識架構。

在閱讀的階梯上,我們終究會面對知識架構的問題。

中國人本來自有一套知識架構。
在長期科舉制度之下,以四書五經為核心形成的考試知識,與其他所有歸之為「小說」類的知識,固然理論是分裂的,但是在菁英讀書人的彌補及聯繫之下,這兩大分立的知識區塊,仍然容成了一套自有的知識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下,個人的知識如何學習、累積、擴展、應用、考證等等,自有一套辯證過程,形成許多理論與方法。

十九世紀開始,西方的影響力進入東亞。當時他們從十五世紀開始的人文與科學發展,正因工業革命而躍升進另一個嶄新的階段──人類有史以來未曾有過的新階段。工業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知識經濟的革命,因科技而引發科技的突破開始滾雪球。歐洲各國競爭不想在這波革命中落後,競相研究知識如何引發新的科技突破,科技突破又回頭激發新知識的歸納與探索,兩者激盪相生,不斷刺激出新的知識領域,進而改變知識架構的樣貌、內容與方法。

因此,到鴉片戰爭雙方一正面相遇,中國垮掉的不是對戰力與國力的信心,而是當西方如此動態的知識架構與中國如此靜態的知識架構相衝撞之後,發現原來那套自成體系的知識架構之脆弱,不堪一擊。

曾經長期導入,並信賴中國知識架構,但是距離稍遠一點的日本,比較好辦。他們只要從明治維新開始,淘汰這套知識架構,徹底接受西方的知識架構,事情也就比較容易推展了。

但是中國本身則難以如此。對於這套起自於本身,有著如此源遠流長歷史,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證明其理論及實用價值,又與我們的生活如此一體結合的知識架構,說要放棄,說要改革,大家的想像、論述、行動,其爭論可想而知。
所以,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裡,我們看到了許多事情。

影響極大的,先是張之洞。

張之洞提出《勸學篇》,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然後,「西學」一分為二,再主張「『西政』急於『西藝』」。這些主張雖然有其迫於時勢的理由,但也從本質上造成了「中學」與「西學」的割裂,以及「西政」與「西藝」(約莫相當於「理科」與「文科」)的斷章取義。中國人開始對自己與他人的知識架構,都有了名正言順,可以切割對待的立場與理由

這對之後一百多年的發展,影響深遠。

五四前後,不但中西之辨更甚,各種理論與制度之爭辯也更激烈。中醫與西醫之爭,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漢字羅馬化與注音符號之爭,正體字與簡體字之爭,無一不爭,如此,再加上從社會發展到種種政治制度之爭的摻入與發酵,更使得我們對待知識與閱讀,習慣於以各種相爭不下的派系來切割對待。互不相讓,也就互不相容。

已經被「中學」與「西學」之分,「西政」與「西藝」之分切割得十分厲害的閱讀觀念,加入了這些政治與意識型態的作用之後,從此更加七零八落。

再過三十年,到1949年之後,海峽兩岸出現不同的政權。兩個不同的政權,延續著從五四以來的各種爭辯,不但在文字的使用上走向不同的路,各自在自己的政權範圍內更順理成章地劃出種種禁忌,讓七零八落的知識及閱讀,實際更加破碎不堪。

這已經早就不是中西之爭的分裂。這一百多年來的中國文化及社會環境,不論因為這些主觀因素,還是客觀的戰火及社會動盪等因素,基本上就是把知識架構,以及知識架構之下的閱讀這件事情,日益走向切割再切割,零碎再零碎之路。

過去,在漫長的戒嚴時期,台灣在這種歷史與文化背景之下,許多人對閱讀的認知、態度、習慣、方法,以及所能擁有的環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所以,我們的社會,會長期重「理」輕「文」,是合理的。說起來,「理工」領域裡的知識與閱讀,似乎可以避開「人文」領域的敏感紛爭,可以自成體系,自有架構。但是大家容易忽略,沒有人文領域的結合,理工是有侷限的。

我們的學校教育,會越來越趨向於考試導向,也是合理的。訓練學生應對一道一道的試題考試,要比薰陶、引領他們探索一個被零碎化的知識架構,充滿諸多禁忌的知識架構,又輕鬆,又有效果,又更能滿足家長的需求,何樂不為。

考試的作用被放大了。學校的作用就被放大了。學校的作用被放大了。考試的作用就更被放大了。

唯一越縮越小,越切越碎的,是我們對知識的心態。至於知識架構?就更不在話下了。

1980年末之後,台灣隨著政治的解嚴、經濟的起飛、出版的國際化、媒體的多元化,使得我們擁有了從沒有過的開放而自由的閱讀環境。

但是,長期影響我們的歷史與文化因素,不是短短十來年時間所能彌補或是調整得過來的。

不論就主觀或客觀因素來說,怎麼面對一個新的閱讀時代,我們還沒回過意來;怎麼揮別我們歷史與文化背景裡對閱讀這件事情所有的那些慣性見解與方法,我們還沒轉過神來。
甚至,更嚴重。

知識架構的切割與零碎化,又不只是我們面對的問題。

「近代科學分野嚴密,治一科學問者多固步自封,以專門為藉口,對其他相關學問毫不過問。」朱光潛說。

進入二十世紀,是一個科技的世紀。科技的日益精密發展,導致科技日益的精密分工。(不然又為什麼要稱之為精密呢?)知識的領域不斷往外衍生擴張,不斷向內深化分裂,不論科學還是人文,舉世皆然。

知識架構的切割與零碎化,是進入二十世紀之後的人類的共同苦惱。只是我們的苦惱在一些特別的時空背景下,被考試制度的教育填塞了糖果,因而或是自以為找到出路,或是根本就沒覺得那是問題,還以為那就是一個人的教育過程裡的正常過程。

一百五十多年前,當中西知識架構第一次碰撞的時候,有識之士看出雙方知識架構之差異,而有各種大聲疾呼我們與他人的差距。疾呼的聲音雖然不同調,嘈雜又爭吵,但起碼大家是注意到了這件事。

一百五十多年後,當網路發生的作用在不同人手裡產生天壤之別的作用時,我們卻很容易從自己的網路企業之發達,網站使用人數可以排進全世界前十名而沾沾自喜,電腦視窗上一個個頁面可以越開越多,就真以為自己和別人並肩齊驅了。

我們以為網路的全球化,使得世界是平的。
對不起,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正以從來沒有過的急劇高低不平而呈現。

在書籍和網頁的數量都爆炸到今天這種程度的時候,我們面對閱讀方法,來到了一個臨界點。對於閱讀方法的需求,雖然長期存在,但從沒有像今天這麼重要。
在商業社會裡,我們常說「Winner Takes All.」(贏家通吃)。
今天,則是 Reader Takes All.「越讀者時代」時代來臨。
Reader Takes All. 可以說只是上半句話,下半句則是,Or, Nothing.。

如何找到自己的閱讀之道,是人類追尋聖杯的恒久課題。
只是到了今天,這個課題有了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意義與作用。掌握到方法的人,就可以掌握到開啟所有知識的鑰匙;掌握不到方法的人,根本就難於起動閱讀。
你有了懂得閱讀的神奇鑰匙,所有的資源為你所盡享;沒有那把鑰匙,你只會被無邊的知識與資訊壓迫得窒息,或是逃避。

過去,我們可以有種種理由及方便,使得自己揀取零碎的閱讀與知識就得以果腹,但是今天,在「網路」與「書」形成如此深密的叢林後,你要不就得掌握叢林的全貌,要不則得像最原始的人,餓死於最豐足的食源之前──因為沒有通往食源的路徑。

不論我們願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都逼到了我們的面前。
面對Reader Takes All的時代,我們必須每個人都建立自己個人的知識架構。

《理想國》裡,有這麼一段話:
「當某個人喜愛某樣東西時,他喜愛的是這樣東西的全部,還是喜愛它的某個部份而不喜愛它的其他部份?」
「全部。」
「那麼我們也要肯定,智慧的愛好者熱愛全部智慧,而不是愛一部份智慧而不愛其他部份智慧。」
「沒錯。」

這也是鼓勵Reader Takes All的意思吧。

0-7 【內容書摘】建立個人知識架構的可能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做哈佛大學的博士研究自許,而開始建立他個人的知識架構。

柏拉圖的《理想國》裡,有一段很有名的寓言。

洞穴裡有一些人面壁而坐,腿腳和脖子都被鎖鏈綁著,因此身體動彈不得,連頭也不能回。他們的身後,燒著火堆,火堆前面有些東西在舞動,被火光照出影子,投射到那些被鎖鏈固定的人面前的洞壁上。這些人日復一日,只能看著映在前面壁上的影子,以為這就是世界的全部。

有一天,有人解開了他們的鎖鏈,他們才慢慢走出山洞,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真正的光線──陽光。但這是非常不適應的一個過程,而他們再回到山洞,把自己看到的景緻告訴那些仍然在盯著壁上影子的人,那些人也聽不進去。

中國近代的扭曲破碎的知識架構,加上畸型中學教育,讓我們太多人一直習慣於觀看火光在牆面上晃動的影子。

網路時代新造的一片鑰匙,可能幫我們開了半邊身體的鎖鏈,讓我們的身體可以多加活動了一些。但是比沒有這片鑰匙還危險的是,我們會因為自己身體可以活動了一些,還以為這就是自由了。卻不知道我們只是換了個坐姿與方向,繼續盯著火光映照在牆上的影子。

只要我們能記住網路時代的這個風險,隨時提醒自己這個不足,畢竟,今天的網路還是帶給我們一些前所未有的機會。

網路出現與發達,給每個為知識架構的切割與零碎化而苦的人,都打開了兩個可能。

還沒有開出第一條路,還沒拿到第一桶金的人來說,網路,只是讓知識密林的深度與廣度都暴增了十倍,百倍。他不是知道這座密林的寶藏無窮,但卻苦於無從使用,就是只不過懂得在密林的樹幹之間迴旋一下跑車,就以為掌握了密林的全部。

然而,對一個在知識密林裡已經開出第一條路,拿到第一桶金的人來說,又是一種不同的情景──網路是自阿里巴巴以來所能想像的最大的開門咒語的百倍擴大。

在他自己已經開出的那一條路上,從此他不再是步行,而是騰空飛躍;當他要開闢新的路徑,探索自己完生陌生的知識領域,從此他擺脫現實世界的牽絆,有了登高俯瞰的工具──因為他已經掌握住只有當開出一條路之後,知識才會發生作用的那把神奇的鑰匙。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人人都必須建立自己個人知識體系的時代,也可以建立自己個人知識體系的時代。

哈佛大學的網站上,一位教授對「博士論文研究」的目的,提出了這樣的定義:
Ph.D. thesis research is a task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 can later take on independent,long-term research commitments.
博士論文研究,是為了確使學生日後可以堅持進行獨立而長期的研究。

過去,推廣閱讀的時候,常聽到「終生學習」的說法。我很不習慣。從閱讀飲食的角度來看,「終生學習」不啻於說是要「終生飲食」。人活著不就是要閱讀,要學習嗎,有什麼特別值得說的?

網路如此方便地可用之後,我可以接受「終生學習」的說法了。──因為,我知道,這裡的「學習」,可以指的不再只是一般的學習,一般的閱讀了。

我們可以,也必須,每個人都以一個博士候選人的身分,來進行自己「獨立」而「長期」有「決心」的研究了。

當你開闢了第一條路,有了第一桶金之後,想知道如何繼續往更高一層,或更新的領域跨出一步?全世界大學的博士研究招生說明上,都有各個科別需要閱讀的書目。

更何況,像MIT這種大學,即將把他們所有的課程內容都已經公布上網了。
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第一條路,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沒有指導教授也沒關係,只要有這些書目已經列在這裡,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指導了。
剩下的,你只是要走下去。
自己個人的知識架構,就從此建立。

至於架構的路線出來了之後,實際有什麼技巧怎麼讓這個架構日益生動起來,我摸索過來的心得,都寫在這本書裡,在此就不再多加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