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力量第一季 优酷:关于“台”与“臺”(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2:40:32

关于“台”“臺”

报载:台湾有人认为“台、臺通用,意义不同”,“坚持正式文件用标准字体”,即用“臺”而废“台”;规定“台”只能用于“非正式文件”。行政院长吴敦义表示,简体的“台”已经成为大家书写的习惯,只要大家看了认得,也没有什么不便。笔者以为吴敦义说得比较通脱,公允。

台湾,三国时称夷州,至明代中晚始有臺湾之称。至于为什么称为“台湾”,读书不广,未见记载。按:臺,《说文》云:“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省。看来,臺湾这个地方当是离海面较高,所谓“观四方而高者”。湾,《广韵》:“水曲也。”用作动词,即于水曲处系船停泊。可以臆测:历史上大陆百姓乘船出海,通过海峡,时至港湾处停泊避风,称其为“臺湾”。

至于“台”字,当读为“怡”(饴、贻音同),本义喜悦(心旷神怡)、引申而为适口、甜蜜(饴糖)、赠送(贻赠)。考甲骨,无“台”,而有同音之字“以”。“以”右旁乃侧体之“人”形,左边一手提物,即“以”左边的那个“厶”;此“厶”便是“台”之上部:大约象征一可口之物。此物放在“口”上,就是“台”了。故甚疑“台”最先当是可口、甜蜜,而后引申为喜悦、怡悦。

由此看来,台湾教育部主张正式文件用“臺”而不用“台”,是有字源学的依据的。

但是,借“台”代“臺”,也不是随意取用。除了笔划简单易学、易记外,更有语音学上的根据。

“台”读“怡”音,殷代的《汤誓》(《尚书》篇名)算是最早的了:

“汤曰:来,女(汝,你们)悉听朕言,匪台(亦作余、予,即第一人称“我”)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史记.殷本纪》同)这一段话既用“台”,又用“予”带第一称。

这是夏桀、商汤的年代。

但是读“邰”(tai)音,在尧舜时代已经出现。按:周人的始祖稷,世居周原之姬水,善稼穑。帝尧封稷于”,右“邑”表意,左“台”即表声。可见当时作为声旁的“台”tai的音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附带说一下,武王后来打败商纣王,建立新朝即称“周”。周,上田下口(形似灌田之水井)自尧至于今,武功至宝鸡东,仍是八百里秦川之中心产粮区。参见《史记.周本纪》。

由此可见,“台”即在上古,就有两种读音,是故今之“臺湾”写作“湾”;说“台”到唐宋时才有“台”的读音,似也欠考。既有语音依据,已经约定俗成,鄙意也不必更改。

而且,即便“台”非“观四方而高者”,但宋元以来“俗体字”已经以“台”代“台”,错了也“将错就错”好了。文字演变史上这种“以错为正”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