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亲子装批发:试论南北朝陶瓷的历史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5:27
试论南北朝陶瓷的历史地位 (2010-03-21 10:27) 标签:

杂谈

    近几天,特别有写文章的冲动,于是打开计算机敲打起键盘,一天下来写了三千多字。突然想起,因为出差忙,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光顾自己的博客了,于是就把我这篇拙文先贴出来请朋友过目。

自公元420年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建立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为止,在这169年中,中国南北两地各有朝代更迭,长期维持在对峙分裂之中,史称为南北朝。

长期以来,中国古陶瓷研究界的前辈和同仁们,从来没有对这一时期的古陶瓷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只是简单把它归纳在六朝(所谓六朝是指以南京为都城的六个朝代,既三国的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陶瓷范围之中,甚至陶瓷不分,集体将北朝的各种琉璃釉陶器误判成瓷器(见《中国陶瓷史》)。殊不知南北朝的陶瓷在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第一次拉开了中国陶瓷工艺革命的序幕,为中国瓷器艺术由初创期真正走向全面成熟,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一、     革命始于琉璃釉的再次出现

我在《古陶瓷鉴定学》一书中提出和论证了与《中国陶瓷史》作者们完全不同的一些观点,其中之一就是琉璃釉的外来说。我们知道所谓琉璃釉器,就是把制作铅玻璃的原料涂抹在陶胎表面,经800℃左右的窑火烧制而成。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4500年,埃及先王朝的巴达里文化期已经出现挂有琉璃釉的冻石。埃及进入王朝时代之后,以硅酸为主的陶土得到开发,试制成功琉璃釉陶,并迅速流行。公元前1750年—前1170年,琉璃釉陶制作工艺经两河流域传入伊朗,比起我国琉璃釉的出现要早1500年上下。我国最早的琉璃釉陶器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关中地区,既现代人所称的“汉绿釉”。它似乎与张骞通使西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直到东汉宣帝时期,它也主要在两个地区流行,既北、南丝绸之路沿线,一是西安、洛阳一线,一是四川巴蜀地区,直至唐、宋时期都没有改变这一基本格局。

我国汉代统称外国人为胡人,晋代又将北方各游牧民族包括其中。他们都不在汉王朝的实际管辖范围之内。随着匈奴势力的败北,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日益平凡频繁,釉陶制作工艺由胡人传入中原就顺理成章了。现代科技告诉我们,琉璃釉中的氧化铅含量高达70%左右,正是这一重要制釉原料,古人称为“胡粉”。这也间接证明,它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公元220年历史进入三国,匈奴势力再次崛起,丝绸之路随之中断,琉璃釉陶器又在国人面前消失了。当它再次展现在国人面前时,那已经是200年以后,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之际的事情了。由此可见,就是在琉璃釉器首次流行的东汉时期,国人也没有完全掌握其制作工艺,否则是不会消失的。我的上述论点都可以从史书中找到相关证据,详情请见《古陶瓷鉴定学》。

当南北朝琉璃釉器再次出现时,已经完全由汉时的“丑小鸭”蜕变成为“白天鹅”,以至于许多专家都“不识庐山真面目”,误将陶器当瓷器。汉代琉璃釉器是以含铁杂质较多的粘土为胎,其釉除含有铜、铁等金属呈色剂外,亦含有部分杂质,多数产品看上去色泽深暗。北朝琉璃釉器已全然不同,多数产品采用含铁量极低的优质瓷土为胎,釉质纯净,其色白中泛黄,有用铜绿和铁红做局部装饰者,色泽艳丽,十分醒目。亦有部分产品用含铁量较高的优质粘土为胎,胎质极其细腻,远优于昔日汉陶,表面施无色透明琉璃釉,采用还原焰烧制,由于采用通体施釉支烧工艺,烧成后的整个器物呈现亮黑色,亦有局部或整体泛红者,那是因还原不充分氧化所致。我们应该称这类器物为琉璃釉黑陶和琉璃釉红陶,而非部分专家们所说的“黑釉瓷器”。该类产品出现时间仅现于北魏、东魏和北齐很短一段历史时期,其它各朝均未有见,其出现范围也仅现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少数地区,存世量级少,属琉璃釉中的稀有品种。

二、     瓷器与陶器的本质区别

瓷器与釉陶原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最开始也是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互不干扰。如果说釉陶是舶来品,瓷器却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凡古陶瓷爱好者都曾面临过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瓷器和陶器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一部《中国陶瓷史》的作者受西方学者影响,为瓷器制定了三个标准:“第一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主要表现在Al2O3的提高和Fe2O3的降低,使胎质呈白色;第二是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如果以此为标准,我国古代许多最优秀的瓷器品种都会被排除在外,甚至宋代五大名窑中有四种都不能算瓷器,除定窑外它们胎中的铁含量都严重超标。要弄清瓷器与陶器的本质区别,首先要真正了解我们祖先是怎样发明瓷器的。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瓷土来烧制硬陶。当时都采用“裸烧”工艺,也就是说,坯体不装匣钵,码放在一起,直接与窑火接触。在多次实践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烧窑用的木柴,燃烧后变成的草木灰如果能飘落到烧制品的表面,就会在上面形成一种玻璃状物质,它能大大提高制成品的表面硬度并降低吸水率,后人称其为釉。俗话说:“无灰不成釉”,早期的釉,就是这样形成的。它多出现在器物的朝上部位,又称天然釉。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钾、钠、磷、钙等元素,在陶瓷工艺中可以起到降低瓷土熔点的作用。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发现,如果把草木灰与瓷土按一定比例掺和在一起,再施涂到坯体所需的部位上,烧后就可以形成釉面,原始瓷器就这样诞生了。

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在烧制硬质陶器的过程中发明了瓷器。那么鉴别瓷器的首要标准就是要有高温釉;其次就是要有能够负载高温瓷釉的胎体,既所谓Al2O3 含量较高的“瓷胎”;至于1200℃左右的烧成温度也是必然条件,否则就不可能产生高温釉。至于Fe2O3的高低,从来就不能作为鉴别瓷器的标准,中国人为了能制作出符合自己审美趋向的瓷器艺术品,往往还要向含铁量低的瓷土里加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纵观瓷器艺术的发展历史,制釉工艺的改进,应当是其发展的基本标志。它与后来出现的彩绘等装饰工艺相比要重要得多,也是瓷器制作最本质的东西。

三、     从胎釉同源走向胎釉分制

从瓷器发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早期瓷器的制作工艺是采用胎釉同源的制作方法。制胎的原料和制釉的原料采用的是同一种原料,至多也只是有粗细之分,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有无草木灰这一成份。由于这一时期的釉里含有大量草木灰,所以称其为“灰釉”瓷器。又由于早期瓷器的胎和釉里含有较多的铁杂质,所以釉面多呈青黄色或黑褐色。这种胎釉同源的简单制瓷工艺,前后延续了约两千年,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改变。

从胎釉同源迈向胎釉分制,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化,我们的祖先却用了实实在在两千年的时间。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胎釉分制工艺,应当是开启了中国瓷器工艺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青瓷的釉面上,其玻璃质感和透明度较前朝有了明显提高。其次是胎质的变化,胎质的细腻度明显提高,含铁量逐步降低。这一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白瓷产品,但离此目标也只差一步之遥,为隋、唐白瓷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工艺革命,就没有誉满天下的唐代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更不可能出现宋代专为皇室烧造的五大名窑。中国的古陶瓷能被国人所喜爱,世人所敬仰,南北朝的陶瓷工匠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它与通常人们所说的“六朝青瓷”不可同日而语。

南北朝的陶瓷工匠们是如何掌握胎、釉分制的制瓷工艺的呢?它与琉璃釉制陶技术的再次引进密不可分。琉璃釉器从一开始就是采用胎、釉分制的制作工艺,只不过中国早期的瓷器生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汉代琉璃釉的制作却集中在中原一代,很可能还掌握在胡人手中,双方没有交流。是否原料的问题?一度原料中断?南北朝的历史则完全不同,北方政权多掌握在“胡人”手中,他们对外来文化采取了更加开放的立场。我们通过考察和发掘这一时期的古窑址可以清楚看到,生产青瓷和琉璃釉陶器多在同一窑场,技术上的相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也应当从中领悟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曾经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才能进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