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校长陈志强:元宵节——中国古代情人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52:15
元宵节——中国古代情人节

2008-02-20 15:16:06|  分类: 古代民俗 阅读257 评论20   字号: 订阅 - 文化大观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有两个,一个是七夕乞巧节,另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何说元宵节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男女授受不亲,所谓食不同桌,寝不同席。严男女之大防,年轻女子很少有机会参与其它社会活动。那时,平常人家的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腹为婚,毫无自由爱情可言。如此一来,那些情窦初开的未婚男女或有情人就很少有相识或约会的机会。虽然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交谊的机会。机会总是人创造的,每逢过节时,家长们会网开一面,青年男女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如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绝好的交谊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之际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寻找意中人。

 

同时,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古代社会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妇女们戴上“三从四德”的沉重精神枷锁,所谓笑不露齿,足不出户。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寻花问柳,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使多少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些女子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趁此良宵与自己的梦中情人幽会谈情。因此,元宵夜,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传情达意的渠道,情侣们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互倾相思之情,并相约来年此日再度幽会。所以,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从这个意义上讲,元宵节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宋代欧阳修著名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堪称千古绝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玉兔东升,金乌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一边观赏花灯一边谈情说爱是何等的罗曼蒂克,或压根就没心思观灯。。。。。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这就是描述元宵夜情人幽会的情景。古代以元宵幽会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等,或许这就是月下老人特意安排的。 

【元宵节】  亦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夜”、“元夕”。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晚上举行。因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旧时以通宵张灯,供人观赏为乐,故又名“灯节”。一说始于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家家挂灯。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一说始于西汉。唐徐坚《初学记》:“《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到南北朝时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描写元宵张灯,“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并有祀门户、祭蚕神、迎紫姑等活动。隋时每年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外国使者;“灯树千火照,花焰七枝开。(隋炀帝诗)唐代更盛,将张灯时间,从一夜增至三夜。搭灯轮,开灯市,夜游观灯,直到黎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引唐《两京新记》:“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者昼日。”诗人崔液《上元夜》诗:“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到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放灯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节日之夜,京师(开封)“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霏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而灭。有些地方还“竟陈灯烛,光彩夺华,直至达旦。”南宋淳礻右 三年(1243年),又增加十三日一夜,放灯增至六夜。在都城临安,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悬挂玉栅,异巧华灯,有的则以竿出灯毯于半空,远睹若飞星。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引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明代定都金陵后,永乐七年(1409年)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即放灯增为十夜,为我国历史上最长灯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骨尖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清代仍盛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是日,在饮食方面,民间习惯吃元宵(汤圆)、年糕、饺子等,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至夜,除张灯外,还有猜灯谜、走百病以及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滚狮、等风俗。传承至今,仍盛行不衰。藏、布依、朝鲜、满、黎、畲、达斡尔、仡佬、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活动内容因族因地而各异。如布依族过元宵节,有的地方上山给祖坟亮灯,称“给祖先拜年”;有的地方鼓乐齐鸣;有的地方玩龙灯、跳狮子、舞花灯、放爆竹;有的地方则举行放河灯活动,以此来占卜来日吉凶。布依族在元宵节前为玩年期,元宵节后为劳作期。节后翌日始下地劳动、出行谋生。

 

【闹元宵】  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夏历正月十五前后,民间敲锣打鼓、结队游行。此俗起源甚早,明万历《海盐仇志》:“上元前后,里中年少合金鼓管弦为乐,曰闹元宵。其乐有《太平鼓》等。”此俗到清代仍盛行。顾禄《清嘉录·闹元宵》:“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届时,每户数人持锣鼓#钹,沿街敲打。鼓点节奏较快,气愤热烈,曲名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等,俗呼“走马锣鼓”。范来宗《锣鼓》诗:“轰连爆竹近还遥,到处喧阗破寂寥。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元旦过元宵。”

 

【走百病】  亦称“走桥”、“走三桥”、“消百病”、“游百病”。旧时汉族妇女的一种避灾求福的活动。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一般在夏历正月初一夜举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至清代此俗仍十分流行。康熙间《徐钒词话》云:“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详。名走百病。”安徽桐城、江苏六合等地,妇女结队出游时,每人必携一瓦罐(俗称“烧罐”),途中,将瓦罐弃于桥梁之畔,以为可消灾禳病,称“丢百病”。清姚兴泉《龙眠杂忆》:“桐城好,百病走慌张,点着灯笼忙碌碌,打来烧罐响仓仓,带个呔婆娘。”苏南地区正月十五夜“走百病”,必历经三座桥梁方可止,谓之“走三桥”。山东威海等地,除过桥外,还得谒庙,以求神保佑无病。东北吉林农村,旧时妇女出游,还有连袂就地打滚的活动,俗曰“脱晦气”。云南地区正月十六日下午举家出游,凡小孩均抱大石块扔于深潭;多病之成年人则将旧衣物扔于十字路口。当地民间认为,此举可在来年消灾除祸,无病无痛。周用《走百病》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六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睛兼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