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玩骰子手势图讲解:南水北调的忧虑:富水区呈现干旱常态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1:33:46

南水北调的忧虑:富水区呈现干旱常态化

2011年06月07日03:14新华网李杨我要评论(56) 字号:T|T

  2005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在介绍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意义时曾提到,“(这)是满足向北方送水的现实要求,同时又是完善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解决汉江中下游和武汉地区防洪问题的最经济 、最有效 、最关键的措施”。

  向北方送水和完善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一上一下 ,道出了丹江口水库似乎跟丹江口人没有太大的联系 。“以前是向下游的汉江放水,以后是向北调水,总之跟丹江口市没什么关系 。”2011年6月3日,丹江口市一位出租车司机抱怨道。

  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已经是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历史罕见的旱情来临,南方各地的抗旱情能力也遭遇拷问。据一位专家称,由于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长期以来,当地还存在着重防汛轻抗旱的现象。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丹江口水库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就干旱是否会影响南水北调、引江济汉能否平衡水源再分配等问题采访了各方人士。

  新闻链接温总理:

  水资源利用要考虑生态保护

  6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到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区及丹江口水库实地察看了水情、旱情、灾情。

  4日上午,在丹江口水库坝顶,工作人员告诉温总理,目前水位比常年低8米。温家宝语重心长地说,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工程,必须建设好。但有四个重大问题应该全面考虑:第一是水质问题。要保证一廊清水到北京,这既涉及库区周边水环境,也涉及到南水北调沿途输送环境;二是移民问题。要保障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和长期稳定就业。三是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的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四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影响,要综合考虑。据新华社

  新闻背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间表

  1959年,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

  1978年10月,水电部以急件发文,要求抓紧进行南水北调的规划修改补充工作上报。

  1981年,水利部正式下达中线工程规划科研计划。

  1987年,长江委与各省市协作,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重点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引水方案。

  1991年11月,长江委明确了中线工程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不再要求通航,并推荐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调水方案。

  1992年底,长江委提出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5年,国务院决定对东、中、西三条线由水利部组织论证、国家计委组织审查。论证审查工作持续到1998年3月。

  2010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朝着“南北双赢”的目标迈出关键性一步。

  种田人

  守着水库,地里闹干旱

  2005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因为调水的需要而开始大坝加高工程,大坝的高度将由 162米增至176.6米。大坝加高后,蓄水位达到170米时,原本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的一些住户需要搬迁,74岁的李培新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搬迁之前,李培新老人有一套带院子的砖瓦房。大坝加高后,2009年,李培新和老伴搬到了丹江口市的一个小区里,虽然住进了楼房,但李培新老人还是返回库区,种起了地。

  2011年6月2日上午,烈日炙烤着大地,李培新和老伴依然在忙碌着,他们正准备在这里种上一点儿芝麻。不过,眼下的干旱,让老人的这种想法打了不少折扣。“这种干旱从来没遇到过,从去年9月份开始就没有下过雨。”李培新老人说。

  其实,大多数丹江口人都没指望用上水库的水,即使是那些种田人。6月3日中午,74岁的庹老太正在给自己菜园里的豆角浇水,这些水来自于旁边农夫山泉工厂里通过管道排出来的废水,这些水虽然不能喝,但很清澈,庹老太就用它来浇菜。

  因为丹江口市的许多企业都需要通过管道从水库里抽水,所以像庹老太这样利用管道渗透出来的水浇灌的人并不少见,不过,他们大多是浇灌一下小菜园而已,对于大片的农田,却爱莫能助了。

  肖国元告诉记者,他老家还种着几亩地的小麦,刚刚在家收割完,但因为干旱,这一季小麦收成明显不好,而且原本要播种的玉米也因干旱停播了。

  “原本比较肥沃的地都是位于现在的丹江口水库库底。”当地人告诉记者,随着大坝的水位一天天上涨,能耕种的农田也一天天地升高,“开始是在山谷里,后来在山脚下,然后是半山腰,现在是山顶了”。

  农田越种越高,最终的结果就是灌溉不力,而且基本没有灌溉设施。“以前好的土地基本不用浇灌,靠天就行,就算有些不靠水的地方也有水渠,但现在这些水渠都荒废了。”曾经在山东威海打过工的出租车师傅赵师傅告诉记者,“这里的人几乎不会用其他方法灌溉,北方用的抽水机器我们这里很少有人用。”

  养鱼人

  “说不定就不让养鱼了”

  没有地种,打工又赚不到钱,27岁的肖国元决定在丹江口水库养鱼,而在此之前,在这里养鱼的人早就占满了水库里各个库岔的位置。

  “没办法,大家没有地种,就都去养鱼了。”在跟记者聊天过程中,“没办法”这三个字几乎每隔两三句话就能从年纪轻轻的肖国元嘴里说出来一次。

  由于丹江口水库规定,在大坝附近水面上不能养鱼,于是丹江口的养鱼人纷纷选择在远离水库中央,靠近山体岸边水域采用网箱养鱼。肖国元选择了一处离丹江口二桥不远的水湾,这个地方再往北一点就是豁然开朗的“小太平洋”位于河南境内的丹江口水库。

  为了养鱼,肖国元用上了前几年打工积攒的1万元钱,添置了装备,但对于接下来能不能赚钱,他心里还不清楚。“可能需要熟悉一段时间吧,过个两三年肯定能见效益。”肖国元踌躇之余也有一些自信,但他又话锋一转,“也说不定,过个两三年就不让养了呢。”

  “不让养鱼”,其实在很多养鱼户中已有流传,“之前好像有过传言,说养鱼对水质有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大坝加高后会限制库区的渔业养殖”。据说,当年选中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源头,与丹江口水库优质的水源不无关系,一个很好的例证是农夫山泉就建在丹江口水库边上的一处山上,可以直接从水库里取水,而且,“很多渔民平时都是直接喝水库的水,直接用这里的水来煮面炒菜”。

  随着水库中养鱼的越来越多,对水质会不会造成影响,并没有人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根据2008年修订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中明文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因此,当地不少养鱼人认为,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国家肯定会出台限制禁养投饵网箱方面的政策,但同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没办法,到时不让养了再想办法。”肖国元说。

  气象

  下雨了,但没下到丹江口

  端午节期间,饱受干旱折磨的荆楚大地终于迎来一场及时雨。据武汉中心气象台介绍,当地的降水最早出现在6月3日,共有28个县市出现小雨,8个县市出现大雨,另有7个县市出现暴雨。根据气象干旱综合指数预估,本轮降雨后鄂西北和鄂北岗地旱情维持,鄂东干旱有所缓和。

  然而,这场降雨直到6月5日仍未在丹江口水库一带出现。6月5日上午,记者乘车从丹江口到武汉,直到到达离武汉150公里左右的随州时,天空中开始有了雨滴,但雨势较小,据武汉媒体同行介绍,“其实武汉这两天也没有下大雨”。

  中央气象台网站显示,6月4日20时到6月7日20时,当地降水主要集中在湖北东南部一带,而湖北西北部的十堰、丹江口、襄阳、荆门等汉江上游区域降雨不明显。这与武汉中心气象台的预报并无二致。据武汉中心气象台预报,6月5日至7日湖北各地阴有小雨,部分地区将出现中雨。专家建议,湖北南部地区水库塘堰需抢抓降水过程进行蓄水,抓紧中稻移栽和作物田间管理;中北部地区则需继续做好抗旱工作。

  南部需要蓄水,中北部需要继续抗旱,已经说明了目前的降雨格局。而从丹江口市水务局了解到的信息是,此次降雨并没有让干涸的丹江口水库及周边受旱农田“受益”,当地至今未能等来一滴雨。这也让苦盼多时的丹江口市水务局颇感遗憾与无奈。

  6月5日17时,肖国元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丹江口虽然天空阴沉,但依然没有下雨,这种天气已经持续三天了 。“没有雨,收完小麦后本来要种的玉米肯定种不成了。”肖国元说。

  还未调水先遭大旱拷问

  若遇大旱之年,向北调水还是往下放水,将成为重要抉择

  丹江口市如今有50万人口,拥有77546.2亩耕地面积。位于水库下游汉江流域的湖北的鱼米之乡,灌溉用水基本依赖于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一旦降低,势必会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造成影响,同时,下游用水也会受影响。所以,若遇大旱之年,往北面调水还是往下面放水,将成为丹江口水库面临的重要抉择。面临同样抉择的还有长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引江济汉工程在大旱之年也要面临是向汉江调水,还是满足自身水源需求的重要抉择。

  官员干旱不影响南水北调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需求,丹江口水库大坝从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丹江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也从157米提高到170米。对于大坝加高的需要,2005年,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副局长宋信荣教授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说,对加高调水与不加高调水的效益分析比较来看,加高调水同步进行方案最优。

  测算表明,在降水平均年份,丹江口水库不加高调水规模只有73亿到101亿立方米;加高后可达130亿到138亿立方米。遇特枯年份,如果不加高,丹江口水库死水位从139米降到130米,即使发电完全停止,年调水仅34亿到50亿立方米;而加高后,遇最枯年份仍有60亿立方米的水可调。

  但是,由于干旱,现在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只有134.84米,不少民众开始质疑,水位这么低,会不会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计划?实际上,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工期原因,原本将于2010年开始调水的计划又后推了5年,也就是说,如今丹江口水库的水一滴也没有往北方调。

  不过,对于这个伪命题,相关官员在回答时无一例外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不会影响向京津地区供水”。河南省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的工作人员李家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情况不会出现。因为,这是专家们反复论证过的。”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办公室梁主任也表示肯定不会影响。“南水北调是多年的论证结果,依据的是丹江口水库多年以来的水文资料,一两年特殊干旱说明不了情况。”梁主任说。

  从有统计以来的丹江口水库水位变化来看,以前的确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干旱。今年5月17日,丹江口水位一度下降到134.7米,比死水位下降了4.3米。

  学者水库不能满足调水需求

  李家峰所说的“反复论证”和梁主任所说的“多年的水文资料”,实际上都跟多年平均年入库水量有关,而这组数据正是当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制定时参考的依据。

  记者拿到手的一份长江水利委员会2001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的报告中指出,根据1956 年~1997年实测资料,算得丹江口入库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88亿立方米。报告认为,水库加高后可以进行多年调节,因此即以该平均入库水量作为计算依据。

  然而,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谷兆祺等教授却在一份《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补水方案》中指出,未来丹江口的入库水量肯定会比388亿立方米少很多。《方案》认为,近年来,受气象变化影响,地球变暖,加之丹江口水库上游社会经济的发展,丹江口水库来水明显减少。

  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按现在的供水规划,多年平均近期由陶岔年调水95亿立方米,远期年调水130亿立方米,即使加高丹江口大坝,也不能满足供水量的要求,尤其是在偏枯年份,缺额更大。”

  这份方案最终认为,“从长远且不利的条件考虑,丹江口水库来水及可以北调的水量将不能完全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要求。因此,远期考虑从长江向丹江口水库补水是合适的。否则建成了较大输水能力的渠道,会有相当多的年份没有足够的水来输送。而从长江调水补充到丹江口水库,可以充分保证枯水年份北方的用水需要”。

  忧虑大坝加高破坏下游生态

  不可否认,南方的干旱也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根据公开报道,在全球变暖趋势之下,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仅在1999年至2010年的10年间,位于长江源头的岗加曲巴冰川就退缩了2110米。

  “主要是气象灾害造成,人类剧增的生产生活用水则加剧了水力不足的现实。”具体到此次干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与三峡大坝一样,丹江口水库加高之后同样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位于北京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本报记者,他曾经完成《中国水危机》一书,阐述了中国七大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以蓄水为例,丹江口大坝加高之后,在汛期可能会积蓄更多的来水,表面看起来提高了下游的防洪能力,但实际上,这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