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运营:峨眉山(行走乐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54:26

峨眉山(行走乐山)

(2011-05-03 21:54:35)     四川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这四大名山分别为佛教中普贤、文殊、地藏、观音四大菩萨道场,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在佛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的佛教史上也占有重要一席,影响较大,峨眉山也因佛教的长盛不衰名扬四海,为妇孺皆知,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却在峨眉山长期存在,为世人知之甚少。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它的孕育和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源远流长。考之史书道教源于古代的巫术,方士,神仙,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与鬼神结合的产物。到了战国时代,这种思想,逐渐壮大,形成一种社会势力和文化影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关注。秦汉之世,这种思潮,有所发展,到了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张陵,精思炼志,传说顺帝汉安元年(142年),有天神太上道君(即老子)降临蜀郡,传授张陵“天师”称号及“正一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对过去的方术和神仙家思想核心,进行了总结,又加以发挥,抬出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编辑《想尔注》,招了聚门人,建立五斗米道,在社会上传播,于是道教便由此产生,百姓奉事之以为师,弟子多至数万户,到了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峨眉山便在期间成为在仙道之地。道家真经叙述峨眉山大仙的《五符经》《三皇经》《九仙经》《飞弦羽经》以及丹经也就产生了!
    近人王家YOU先生在其《道教论稿道教简况》中说:“鹄鸣山(道教发源地)即青城山,不但是青城八百里,包括邛崃山脉、峨眉山在内的地域。”葛洪在《抱扑子》中亦说:“娥眉山、绥山,皆此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峨眉山中部的中峰岭是个好山头,道教先占,在上修建了乾明观。但佛教也想此地,于是住宝掌峰的明果大师,凭借他的才智,说服了部分道教徒皈依佛法。一部分道士被迫离观,明果乘势进驻中峰改观为寺。
    道教在发展中,把古代一些哲人、圣王及传说中的仙人拉到教中来,尊为仙师,以示道教之古远与尊严,神圣和玄妙,同时还将各处名山封成道教的“洞天福地”,用以表达教之雄赫与博大,《抱朴子》中述:“炼丹必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乃可作大药(丹)。”
在这种信仰中,峨眉山便在道教徒们的心中成了“虚灵第七洞天”“灵陵太妙之天”,史书中也有关峨眉道教的最初记录,《魏书  释老志》中写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生地,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百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眉,教帝  于牧德。”颇具权威性的国家正史也这么结论,说服力就更强了                                                        把古代的巫术、方土、神仙等原始道家思想推至轩辕时期,高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道:“青城山、峨眉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为《释老志》作了补充。晋人所撰《五符经》具体的说:“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三皇经》说得更是绘声绘色:“《三皇经》乃神宝君所出,西陵真人所撰,此文在天玉府之中,诸仙人受之以藏诸名山石室,皆不足具,惟独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此中所谓皇人,即道家所说的天皇真人,又名广成子,就是所谓老子的化身。《三皇经》是道教早期经典,成书与晋代,由此可推测:早在汉以前就有隐逸和方士在峨眉山隐居修炼了!张陵的基地是鹤鸣山,他为便于传教和掌管教务,把他的势力范围,划为"二十四治",峨眉山因古代已有高人逸士在山上隐居,自然被划定在"二十四治"之内。这么一来,峨眉山就在这种划分中成为道教的"洞天福地"了。后来的道士,在全国范围内分设"三十六洞天",峨眉山被子列为"第七洞天",成为当时著名仙道之地了。    关于古人隐居峨眉山的历史,多有记载。汉代刘向《列仙传》:“楚狂陆通,食索卢木实及芜菁子,隐峨眉山。” 皇甫谧撰《高士传》载:“接舆避楚王聘,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 《青神志》说:“汉武之世(25-55)有史通平者,自会稽来蜀,至峨眉山,谒天皇真人,得三一之法。” 《峨眉山志》记载:“翟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龙还家……”这些都是被记录下来的古代隐士、道家,而无名隐士就更多了!有这么多的人选择峨眉山作为避世场所,道教徒们把峨眉山列入仙道洞府之一,就很自然了。明代之士郭子章在万历十七年(1589)游山时在大峨寺里题写了“灵陵太妙之天”六个大字,僧人刻之干碑,一碑一字,立干游道之旁。吕洞宾是唐代道士,传说他在文宗年间(827-840)曾来峨千人洞中隐居,
仙山由来
    汉代文士刘向,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在他们的道书中,称峨眉山为仙山,有仙人修行,是有其根据的。他们所谓的仙人,实际上就是一些住在山上的隐士。由于隐士们的行为超常便被他们附会为神仙了。刘向《列仙传》中记述的接舆,是较早上峨眉山修道的人,而且已得道成仙。他的事迹散见于一些史书中:《楚辞涉江》载:“接舆首兮,桑扈裸行”。接舆剃光了头,像桑扈(人名)样,裸体蓄夜,疯颠狂唱,故世人称楚狂。论语:《微子第十八》载:孔子游列国,在楚见一狂者说唱。“凤兮!,我兮何德之衷,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已,而已。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他言之有理,下车试问,狂避而远之。皇甫鉴撰《高士传》载:“楚狂见楚昭王政令无常,狂不仕人,谓之楚狂。王使聘通、请治江南,通而不应。使者去,妻从市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老南昌违之哉。门外车足迹,何深也。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妾事先生,躬耕自食,亲识以为衣,其乐自足矣。不如去之于足夫”,负釜甑,妻载维器,变名易姓,隐蜀峨眉山。
    五斗米道入峨眉。
    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道士隅静修〈属上清派〉。为奏报武帝有多少道教经收。志潜来峨眉山,搜集祠名、神名、仙迹、经典等。为他撰写《灵宝经目》汇集资料。五斗米道在峨眉山兴盛到唐盛时期。由于历史原因,逐渐衰落。    乾明观易名中峰寺
    随后峨眉山道教开始分化、
(一)道祠荒废,倒塌、毁灭,名存实亡。道徒逃逸,还俗,归依佛门,道佛同宗,赖以生丰收。如东汉明帝建光相寺。(58年为五斗米疲乏建。又如雷洞祠等,皆空无人影。
(二)转移山下,建城区三清观,(唐懿宗时建)。飞来岗上建喜庆楼。猪肝洞等等。
(三)受老子〈〈化胡经〉〉和佛教天台宗,密宗中融为道佛相容。直到 汉朝前:《峨眉山志》载:“大峨石前,楚狂旧庐”。楚狂名陆通,字接舆。楚昭王时方士。出生与孔子同时。(孔子前551至479年)当时楚国很强,并吞多国,疆土千里。楚民多为苗族,专伐华夏(汉民族)诸候。好战。楚王无道,强夺妇女为妻。伍子胥父谏劝被杀,伍子胥逃逸免难。百姓怨声载道。此时信奉老,庄的观念。《道德经》流行。形成黄老心术。求清静无为,厌烦战争。昭王为镇服六国,东讨西伐,连年战争。此时王聘陆通去治江南,拒聘。因之受发弄。为胸襟避现实,借游名山为名,隐逸到峨眉山。战国时期,峨眉山无名称,其境无路,獠蛮野居,荆棘纵横,兽野争已,虎蛇称雄。陆通携眷登山,信鸡公石、又名凤嘴石。(后人起名)结芦搭茅、食蒿咀果、猎兽捕禽,其艰难可想而知。后人对他抗恭不仕,隐逸之举,皆为崇敬。宋太祖称峨眉山是“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宋太史黄鲁直,苏明久在嘴石建有“陆隐君祠“。又建”鹤飞天外“坊。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写有:<<楚狂接舆夫妻>>:“接与昭冲玄、伉俪变真逸。傲然矢微聘,耕织代禄秧。凤歌诚文宣、龙德遂隐密。一游峨眉山,各载保灵术”。后人把楚狂接舆尊为山神,又称山王,山祖。清,峨眉城南建峨神庙(二中校),镌碑“峨山之神”。以示祭祀。汉:东汉,张陵,(?至156年)。以符水为民治病。凡治病者必先交米五斗,后称为五斗米道。张陵,在东汉明帝(58年至75年在位)时,任江州〈重庆〉令。后弃官,和弟子百余人赴蜀大邑县鹤鸣山修道。他造《灵宝经》二十四卷。尊《道德经》并加译注。崇死去几百年的老子为教主。自称“奉天行道”,故称“天师道”。这是中国道教创始两大教派(天师道,太平道)之一。东汉时期,蜀中黄道盛行。其时五斗米道比较成熟。因崇以主神(老子)为主的多神教。创天、地、人、神、鬼、妖等为多神。为蜀中汉民族,蜀僚容易接受。再加上唐代从高祖到玄宗一百五十多年间,多为崇道贬佛。因此五斗米道能传入峨眉山并立足发展。五斗米道设二十四郡管理制。其中据《华阳国志》载:犍为郡设址彭山县江口场。江口场为府河,南河汇合处,古为水上交通要道。乃五里长街,百舟停汇之地。五斗米道在此设有讲坛。下有渔歌(地名),管辖鹤鸣山、青城山、峨眉山、鉴华山等道坛。郡以下设治。鹤鸣山为总治。又称祖师治。峨眉山为北平治辖
到了汉末,张陵之孙张鲁成了割据巴汉的地方军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五斗米道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四川成为五斗米道的基地和大本营,一般认为道教是在大约(168-200)年间传上峨眉山的,当时的峨眉山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林深山陡,行无完路,野兽出没,道士们在山上首先得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当时的山上远没有现在的条件,道士们,只能在平缓地带修建很小的茅棚休住,活动范围很小,人数少,与川西平原的发源地联系不甚方便,影响很小。
三国晋代:五斗米道传至张陵孙张鲁时,政教合一,于建安三年〈198年〉设立“峨眉治”。五斗米道传入峨眉山后,在这块静土,传播道教文化。建祠庙,收道秆,塑神像,创神名,编神经,名燥一时,西晋峨眉山已有规模比较大的祠庙————乾明观。当时山上已有神名:“三皇”,〈天、地、人皇〉。“二神”,〈阴阳二神。〉“八神”。《轩辕去蚩尤之凶》。“十二天将”。〈为人,蛇、米合、勾陈、青龙,天空、白常、玄武,太阴,天后等。张陵撰写《峨眉山神异记》三卷。到了晋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道教的传播,社会的认同,道士日增,才有了山中著名的道观—乾明观的兴建。据《峨眉山志》说:此观为乾明道士所建,道中有道士百人,初具规模,明代君王中,多数支持佛教,对道教一般是限制政策。加之道士们墨守陈规,不知顺应时势。改变方略就更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也为佛教在峨眉山的得势提供了客观条件。是以不得不把力量撤下峨山,到了峨山之磨猪肝洞,龙池湖畔及县城郊区建宫观。道教落得如此失败,但峨眉山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是仙之地,《云南通志》:“三国时孟优,素怀道念,常往来澜沦、泸水之间,得异人长生久视之术,随外济人。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军中误饮哑泉,丞相派人求之,优进草药,立验……后入峨眉山中”。长生久视之术是道家所为,看来孟优入了道教,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养生修炼,与世无争,只要有个容身修炼的清净洞府就满足了。《峨眉山志》载:“晋,释明果,资州人,幼年剃发龙游山,竭秦竺法护于大兴寺。一日,闻护开示,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顿司厥旨。回蜀、就宝掌峰,单锡中峰,始号朝明观。彼中道士,每于三月三日、效翟武升仙之法,岁以为常、一白蟒也。寻理其处、乃见冠簪白骨满密。羽人悔司,观即改为中峰寺,迎师承事焉”。这段小史,不可凭信,但从侧面反映了佛道之争。乾明观名称由来,是依易经天为乾,日月为明。即天地日月共明之义。是神之展示,信士仰观的地方。
五代:
唐:又把吕洞宾在峨眉山神化。吕洞宾唐道士,并没有到过峨眉山。相继就编造有:“道纪堂,幽馆别室,合三百五十间。左有千人洞,授道台。另有黄帝休息石、三望坡等等神话。吕洞宾剑划十字洞”,“一山五口紫芝洞碑”。猪肝洞修道,纯阳殿行宫,分写“大峨石”三字等仙道足迹。因此峨眉道教兴旺起来。不难看出峨眉山道足迹,都是起兴于宋,元明三代。孙思邈在峨眉
 孙思邈,唐代道士。〈581-682年,活101岁〉。道教学者,医学家。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精老、庄、百家,通药物,明阴阳,推步。并兼好佛学。曾拒隋文帝,唐太宗,高宗所授官职。隐终南山研医、药物学。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先后两次来峨眉山采药,炼丹和传道。据《道教文化矢典》110页载:大业中〈605-618年〉来峨眉山在牛心寺住十三年。山有一洞,称药王洞,又名丹砂洞。时年二十四岁。相隔九年,年卅三岁。贞观年间〈627-650〉复来峨眉山隐居、炼丹、采药,共住甘三岁。这次来住呼去峰,三仙洞、顶峰、九老洞等处。离开峨眉山已五十九岁。孙思邈在峨眉山的传教活动:
(一)传道教“正一派”教理。改进五斗米道交米制。宣传“我受于太上老君,教以正一新一道法”。他揉杂儒、释,将忠、孝、仁、义、善、恶灌于道、医之中。《中国通史》746面页
(二)研《神农本草经》。改医圣〈张仲景〉单药治病法。择采古方,兼取后世偏杂之法,及药治病。比古旧丹鼎、符篆更趋明进。
(二)峨眉山草药盛广。何首乌、山药、黄莲、三七、川乌等百种数千。他多研药理,药用、药性,后编入《千金要方》。后人崇敬他,在降龙寺,〈即现在的善觉寺,又称二坪〉建有药王殿。由于他精通药物,权理医理,深受唐太宗器重。唐高宋时,以苏敬为首,编写《唐新本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部份被收录。(中国通史)
(三)
有唐一代,峨眉山道教盛行,这从大诗人李白《登峨眉山》一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是崇道的,称峨眉山为仙山,在他的诗中,多提到仙人,很少提出及菩萨,所以,李白对峨眉仙山的宣传,对峨眉山道教的介绍,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峨眉山演变为普贤圣地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突然暴发,唐王朝由盛到衷。道教也由之衰落。同时《华严经》道之盛行、武则天就译梵本《华严经》八十卷。
终南山和尚澄观,是《华严经》讲习大师,深受帝王公卿尊崇。勒为德宗门师,尊为教授和尚。诏“镇国大师”称号。唐宪宗赐他金印,封为“清国师”。穆宗、敬宗相继封为“大照国师”。文宗加封为“大统国师”。是赫赫有名的大国师。他云游名山,讲授《华严经》。大历十一年(776)来峨眉山“求见普贤”。见山上晋易中峰,南北朝构大乘寺,晋升建白水寺,汉建初殿,光相寺。唐建西坡寺,木皮殿、中心寺,清音阁,锡瓦殿等,香火兴旺,佛音趋胜。他返长安禀奏德宗获准,“强化五台山为文殊,峨眉山为普贤盛地地位”。时年是大历十二年(777年)。唐高祖李渊认为老子李耳为祖先,大力支持道教,峨眉山道教的力量在此时是相当雄厚的,山中道士“道法”高深,致使唐朝天子也不得不答应和满足道士的某些要求,唐代文人短成式编辑的《酉阳杂俎》收有一则神话:峨眉山唐代道士杜光庭的《神仙感遇传》有一个故事:杜还在他的《洞天福地记》一书中,用许多史证来阐明峨眉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在三十六洞天中,位列第七。
又一故事:唐玄宗后期,到宋、元三朝是峨眉山道教衰落时期。
道教衰落  峨眉山道教在后唐、宋前五百多年间,一直处于衰落低潮流言蜚语。其因:
(1)全国道教都处于衰落时期,统治者不支持。其主要是安史之乱给道教很大破坏。
(2)正一道组织松散、戒律不严。道士多有家室,不信宫观,逐渐衰落。
(3)道教在峨眉山衰落时期,恰是佛教兴盛时期。佛教在唐建华严寺、西坡寺、灵岩寺、毗卢殿等。并从唐代起,历代有赏赐、金银、佛像,经书诗词,楹联,袈裟、法器等。为唐僖宗(李儇)敕令慧通禅师,重建黑水寺。并赐“白玉为钩环,无缝藕丝袈裟”领法器若干。道教则无声无息。
据宋、范成大、淳熙三年(1177)游峨眉山著的〈〈峨眉山行纪〉〉来看。其中黄冠无足迹。所写道足迹,只有“龙神堂、两龙庵,茂真人庵、牛心寺、雷洞寺、六仙桥、玩丹石,峨眉新观,雷洞坪”等九处。他游龙门洞。写“漳溪自两山石门中涌出,是为龙门峡”。并没说到“十字洞”,“千人洞”等等。可见道教之衰落。   
    到了南北朝,隋代,因当时的统治者认为道教对巩固自己的政权有利,对道教是扶持的,峨眉山的道教得以延续并发展,到了唐代,唐太宗姓李,认老子为祖宗,诏曰:“朕本系出于柱史”崇奉道教。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皇帝”。道教在唐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在大业中(605-618)登峨眉山采药,在贞观年间(627-650)因不受唐太宗之爵,复来峨眉山隐居炼丹,助长了峨眉山道教的声势。唐代为峨眉山道教鼎盛时期,难怪当年大诗人李白登上山后,大受感染,发出了:“傥逢木羊子,携手凌白日”的感叹。诗人岑参在《临眺峨眉隐者》的诗中也不禁流露出:“且欲寻方土,无心恋使君”的情怀来,鲍溶在《寄峨山杨炼士》诗中更是把“道士夜念蕊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的仙逸情景描述了出来,
                                           
宋:南宋紫阳派。为振兴道教,大力宣传神力。黄帝问道于广成子搬到峨眉山。原载《庄子  在宥篇》。说黄帝在崆洞山方道。峨眉山道士,根据道藏经书:“历安某些人仙体道鉴记载:“天真皇人、不知其得道之始,然是前动修真报道之人也。身长九尺,玄毛披体,皆长尺余。皇帝时在峨眉绝阴之下,苍玉为屋,黄金为座黄帝再拜问道,授以五牙三一之文,与太上灵宝无量度人妙经授帝”。这样峨眉山道教老祖宗就有了。
南宋时期,道士们在大峨石修陈檀祠,木鱼峰侧建东岳庙,伏虎寺下筑关帝庙。接着道士们又在川主修东岳庙,峨眉城北建天齐王庙,明代是峨眉山道教开始走向衰败的时期。
曾得宋太祖赏识并由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的著名道士陈抟在开宝年间(968-975)在峨眉山短住、传道,自号“峨眉真人”这给峨眉山道教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在大峨石上题留了离奇古怪的笔迹:“福寿”二字,被人视为神笔,普通一石,由此竟成了道教遗迹,大丈石之上还有传说中的吕纯阳题刻的“大峨”二字,如今四字尚存,已成著名胜迹。后来真宗支持道教,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士们又乘势把道教传说中的葛田大仙隐居的二峨山(即现在的绥山)去,并在山顶上修建了葛仙祠和黄花庙,在半山上又修建玉皇观。道士们这样做是为同佛教争地盘,二是在峨山被佛教占领的有道路,
宋范成大游山时,在中峰寺到“真人与尊者,幽居接松竹”。所以在南宋时,峨眉山还建成有葛仙祠,陈抟祠,黄花庵、东狱庙、关帝庙等。佛教见道教建庵不加干涉,道,佛教两面三刀家有互相竟争抵制。
元:
明:明四川巡抚郝卫瀛役在明万历十三年(1585)在千人洞侧修建纯阳殿,召来道士住守。
清代康熙皇帝以支持佛教为国策,后来乾隆亦支持佛教。道教受到冷落,走向衰败!至此,峨眉山上,黄冠道绝,山上原有的道教洞府和地名,僧人一直都沿用。仙道故事,仍在山上流传,故后来的文人雅士在他们的文字中,仍称峨眉山为仙山。
日新派是张三丰创,又称“三丰派”。明初朱元璋对道教支持。但道教腐化堕落,有的秘密组织造反。因之受到朝庭对道教的整顿,到洪武年间,道士受到抑制,更加衰落。峨眉山佛教兴旺,道教渐次逸失。张三丰集载他于(1403)年拜峨眉山。见山上道教一片荒落,他在诗中写到“洞口瑶草封丹室,静中谁识古仙客”。他博学多材,儒、释、道论理皆通。并创“大道论”介绍道教,佛合流他来峨眉山想振兴道教,结果只给了峨眉山道教一个喘息机会。但是后来却影响四川巡抚赫赢和四川监察史刘宗祥分别先后培修纯阳殿,度塑吕洞宾立,座,卧像。纯阳殿美名称道祠,实际中供普贤,释僧信寺。张三丰留诗: 朝隐青城幕大峨,蜀中往阅人多。最爱峨眉峰顶月,清晕白上道人袍。道人在明朝规定穿黄袍,峨眉山道士,明、清年间都改穿庶民白衫。明弘治间,督学王敕将凤嘴石改为歌凤台。明文规定“凡上官行部至此,必先行祭于飞来岗前古星主殿(后更名为山神庙)。”明,彭汝实撰文:“有楚狂旧隐兹山,峨眉之光也。千古以远、吴有踪足迹”。道教当时还是酝酿阶段。陆通虽隐逸峨眉山,只能称方士。方士者,在一方修炼,清静无为,志习老庄。但楚狂拉舆给峨眉山道教后来的发展带来萌芽。到了明中叶,山中道教已无多少势力,信奉道教的四川巡抚卫赫赢,为挽救摇摇欲坠的道教,在万历十三年1585新建的纯阳殿,明人龚啊贤在《纯阳殿碑记》中说“皇人去今远,纯阳继皇人,而仙距今才千余年,人耳且皆知之,祠纯阳则皇人为不泯”王还在碑文中说:“峨眉,蜀名山也,仙迹甚多。”四川监察御史列宗祥也在碑文中说:“世传峨山之胜,以普贤大士名,而不知猪肝、飞来诸峰则以仙踪,平分毗卢一席。”
明成化二年(1466年)重建的普光殿里,殿中以铜铸天地水府,天君侍者,雷地出王之神像,以为百千年之香火也。”(明蜀王朱怀国《峨眉山普光殿记》),在雷洞坪庙堂中,也塑供道家雷电风雨之神。
明,胡世安,三游峨眉山。著(译峨籁)。并写《峨眉山道里纪》。他与范成大游山,相隔先后约四百五十多年。中间宋约一百年,元162年,明约250年。他对峨眉山道教文化,祠庙,建设记载比较详细。前后共记载--七处。其中洞丌个,峰三个、坪四个、池七个、庵丌七个、堂十个、殿五个、楼四个、阁五个、亭三个、桥十一个、坡三人、观六个、祠五个、庙四个。另外记载“天皇授道于轩辕”。授道台,五十三步,三望坡等等。足以说明,峨眉山道教,在宋、元、明时又得到恢复和发展。究其原由:正一道教传至张鲁,特别是张鲁降操后更加衰败。直到五代陈抟来峨眉山,用禅宗“唯心是法的思维方式,改革、整顿正一派。金代、元、明朝全真道兴旺。提倡“三教合一”。以太上为主,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和“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教旨。在峨眉山搞佛,道相融,也得到僧释认可和支持。其全真道主要三个支派活动显著。清:龙门派,邱处机,又祖邱祖派。在张献忠义军攻入四川后,道教几乎停止活动。武当山邱祖派,派陈清觉道士,来四川传道,(道教文化矢黄),于康熙年间,将青城山、青羊宫、二仙庵、峨眉山等道教统规为邱祖派。一直嗣延到解放前、后。自邱祖派传到四川,对四川道教起到稳定作用。全真派在峨眉山数百年,最终衰退落。清初峨眉山道孝还残存--会宗堂,又名向宗庵。道人明光。(又名疯道人),奉三教合一,供普贤、广成,楚狂三木牌。顺治迁光明山下,后又改为峨眉进山大寺--报国寺。至此道祠,道庵在峨眉山彻底消失。
九老洞中的赵公明像,仍由僧人照常敬香,清代太安和尚重建先峰寺时,专门把第一殿作为道教财神殿,塑供赵公明神像,享受人间香火,山门上的联语也是:“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依然保留着道教仙人的身影,伏虎寺僧人还把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写的“福寿”二字拓刻于碑,明初张三丰抄录的唐宋诗人的墨迹亦勒石竖于山门前,供人观赏,大峨石上吕洞宾写的“大峨”和陈抟写的“福寿”等道家遗迹均得到保护。
峨眉山九老洞的传说,最著名的有轩辕问道,九老洞的传说、财神赵公明,轩辕皇帝是位贤哲,年老后,在黄河边上搭棚居住。一天晚上,他梦到神人指点他去峨眉山,来到峨眉山后,在九老洞受九老指引到宋星坪释仙长求道。得到仙经后,他专心诵读领会,百年后终于悟得经中真谛,得道成仙。
  九老的传说讲的是离九老洞不远的仙峰寺,里面住了一个和尚和他的两个小徒弟,一天和尚让两个小徒弟上山捡柴,自己信步来到山洞前遇到九个白发白须的老头,邀请和尚一起下棋。并随他们到洞中游玩,后来和尚想起徒弟捡柴回来进不了寺,便不敢久留。辞别九老返回庙里,可是两个小和尚却成了老和尚,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九老洞由此而来。
九老洞内供奉的是财神爷赵公明,洞内有一石床,据说是赵当年遗物,赵公元帅执鞭跨虎,神采奕奕,旁边有一棵摇钱树,亦称发财树,有招财进宝之意。
   孙思邈真人洞宋   苏轼
先生一去五百载
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
不明尸解做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