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园博园好玩吗:大河网-大河报 : 沙家浜部队戏曲成就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58:32

    沙家浜部队戏曲成就传奇

  • 2007年07月26日 09:52
  •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 [发表评论]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7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大河网讯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1998年沙家浜部队官兵在长江抗洪大堤上(翻拍)

京剧《沙家浜》的许多唱段都脍炙人口L

军史专家刘石安(左)向记者讲述沙家浜部队的故事

  核心提示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近半个世纪来,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经典唱段脍炙人口,流传不衰。阿庆嫂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伤员的故事,正源于1939年秋江苏阳澄湖畔群众掩护江南抗日义勇军数十名伤病员的真实经历。英勇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成就了京剧《沙家浜》,而《沙家浜》也使这支队伍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沙家浜团(现为沙家浜连)。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沙家浜部队由浙江调防到河南。在豫30多年来,这支铁军又先后参加了驻马店等地洪灾、豫南地区采石厂塌方、明港火车站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救助和京汉广光缆干线河南段施工等重大工程的修建,与河南人民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八一建军节前夕,本报记者应沙家浜部队之邀,寻访这支传奇队伍的风云足迹……  □记者孟冉通讯员王宇文图

  跨越68年的鱼水情

  7月13日,济南军区驻豫沙家浜部队驻地暴雨倾盆。

  当天,由江苏省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中共沙家浜镇党委、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以及常熟媒体组成的慰问团莅临部队驻地,看望沙家浜部队官兵。

  “作为沙家浜部队的一名老战士,看到部队建设得这么好,战士们的军容军纪如此严整,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当天下午3时30分,年近古稀的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刘石安先生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拉开了军民联谊会的序幕。

  沙家浜部队首长夏世富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部队官兵对“家乡”亲人的诚挚欢迎和美好祝愿。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中共沙家浜镇党委为部队送来了10部电脑和5万元现金,与会战士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常熟市阳澄湖畔是沙家浜部队的诞生地,13名“家乡”代表带来的不仅是丰厚的礼物,更是苏南人民的深情厚谊。随后,沙家浜部队战士将一面写着沙家浜连全体官兵名字的红旗赠给了慰问团。

  “我多次来沙家浜部队,感觉非常亲切,为啥?因为这支铁军是1939年后在我的家乡成长起来的,是在我的乡亲‘阿庆嫂’们的精心呵护下留存下来的革命火种啊!”沙家浜镇党委书记朱亚辉动情地说。

  京剧《沙家浜》里的伤病员有18个,被誉为“18棵青松”,真实生活中,其实当年江南抗日义勇军(以下简称“江抗”)在沙家浜留下了36名战士。这36人是如何被留在了阳澄湖畔?

  36名伤员变“18棵青松”

  “芦苇荡是沙家浜最美丽的名片。”通过朱亚辉的介绍,记者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隐藏在芦苇丛中的小河曲折幽深,水路狭窄之处似乎已见尽头,忽然又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碧水波光连成一片,那就是阳澄湖了。

  68年前,就是在阳澄湖那片神秘幽深的芦苇荡里,诞生了一支由36名伤病员组成的坚强的抗日革命队伍。

  据军史记载: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新四军挺进敌后,展开了大江南北的游击战斗。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央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提出了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同年5月1日,根据陈毅的部署,新四军第六团向沪宁线东路地区进发,与当地抗日武装江南抗日义勇军会合,随后部队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继续东进。

  而此时,国民党的“忠义救国军”向“江抗”发起攻击,形势十分严峻。“江抗”奉命西撤,在阳澄湖畔留下了一批伤病员。

  “这批伤病员共有36个,绝大多数是闽东籍老乡。”据刘石安透露,在文艺作品中,为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利于舞台演出,《沙家浜》戏里的新四军伤病员人数改成了18个。

  留守在阳澄湖畔的新四军36名伤病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悉心照料。1939年11月,以这批伤病员为骨干成立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组建了特务连,后来在陈毅、谭震林、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统率下,逐渐由弱变强,经历了光辉的战斗历程。

  “沙家浜部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队伍,它所体现的沙家浜精神,已成为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战斗精神的缩影。”曾为这支部队老战士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如是评价。

  毛泽东亲自命名《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展现的是一段军民情深、共同御敌的精彩乐章,那么这个剧目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在京剧《沙家浜》出现之前,根据36个伤病员的真实战斗经历改编的戏剧有

  两个名字,并且是沪剧。”刘石安告诉记者,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战地记者崔佐夫采访华北野战军一纵队司令员刘飞。刘飞指着打扫战场归来的一支部队嘱咐崔佐夫,此队伍的最早一批战斗骨干是留在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江抗”伤病员,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段经历很值得一写。

  时隔9年,1957年6月,崔佐夫经过实地采访,写出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这为后来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打下了基础。

  巧的是,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前夕,《红旗飘飘》刊物编辑部向全军征集革命回忆录,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的刘飞写成长篇文章《火种》,着重叙述了36个新四军伤病员的英雄形象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的鱼水深情。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院在《火种》的基础上,由该院编导文牧执笔写成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后改名为《芦荡火种》。该剧最初在部队巡演,剧组一度被誉为“部队文工团”。档案记载:1964年3月,该剧在上海重新上演时,大获成功,连演370场,观众多达56万人次。一个剧目由一个剧团连演9个月,经久不衰,这在解放15年来的上海戏曲舞台上还属首次。

  此前的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毛主席认为《芦荡火种》需要做大的修改,首先战士的形象要饱满,变一号人物阿庆嫂为郭建光,最重要的是将乔装改扮潜伏于胡传魁婚礼中伺机歼敌的结局,改为飞兵奇袭正面武装攻入。”刘石安说,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一锤定音,他认为剧中有沙奶奶,当地有许多姓沙的人家,京剧可取名叫《沙家浜》。

  据了解,当年,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是指澄、锡、虞湖荡地区周边环境,那里河网交错,紧邻日伪政权心脏地带,斗争环境十分险恶。

  阿庆嫂原型是茶馆男老板

  京剧《沙家浜》中的春来茶馆是新四军的情报站,郭建光、阿庆嫂等一批人的英雄行为深入人心。这些英雄形象的原型都是谁呢?

  “戏里的春来茶馆现实中叫东来茶馆,老板是男的。”刘石安说,东来茶馆老板叫胡广兴,带着侄子胡小龙以开茶馆掩人耳目做地下交通工作,因戏里男主角太多,茶馆老板被改成了老板娘,阿庆嫂原叫阿兴嫂,想把胡广兴的“兴”字带上,但是觉得“兴”读起来显得平,改成“庆”就有力多了。另外,根据胡传魁“胡搞”的性格,便让他姓了胡,刁德一主要突出他是地头蛇,为人特别奸刁。

  《沙家浜》里的郭建光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新四军政治干部。“这个艺术形象并不是以某一个具体的人为原型创作的。”刘石安说,当时,36个伤病员中职务最高的是政治部主任刘飞,他因伤留下不久后就转到上海治疗,随后,参谋长夏光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带领战友紧紧依靠阳澄湖人民跟日伪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者创作时用了他的“光”字,但郭建光的形象又与夏光本人不完全一样。

  “《沙家浜》里耳熟能详的‘智斗’一场戏,是真的吗?”记者问。“当然是真的,但‘智斗’也有在真实战斗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升华。”刘石安笑了,他说,阿庆嫂的“智斗”主要刻画她熟悉当地情况和敌人的互相矛盾,知己知彼得以保护战士。

  从“江抗”沙家浜,到京剧《沙家浜》,子弟兵和阳澄湖畔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1940年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因部队改编和多次战争,苏南人民与沙家浜部队失去了联系,沙家浜部队去了哪里?

  沙家浜部队告别“阿庆嫂”

  1940年年初,“新江抗”告别“阿庆嫂”们,奔赴新的战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接中央军委命令,沙家浜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下属3个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沙家浜铁军浴血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采访时,记者在沙家浜部队荣誉室看到一幅

  广为人知的照片:大街上,一排排战士抱着枪支席地和衣而眠。“1949年5月下旬,我们的部队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晚上进入市区后,为不惊扰群众,战士们就露宿在马路边。胜利之师睡马路,自古以来所没有。”沙家浜部队政委苏理明说,第二天早上,上海市民看到马路边的战士,大受感动,都说“这是真正的子弟兵,我们欢迎这样的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沙家浜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先后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三八线”上的阻击战,完成43天的战斗任务后,北移整训,1952年10月凯旋,随后于1955年1月参加了我军建军以来的第一次,至今也是唯一一次的陆海空军协同渡海联合作战,为解放一江山岛立下赫赫战功。

  进入新时期,沙家浜部队继承发扬着英勇作战和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继续着辉煌。

  电视上找到了“沙家浜”

  在部队离开沙家浜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家乡的“阿庆嫂”们四处打听部队音讯,但始终不得。富有戏剧性的是,1998年夏,沙家浜部队官兵在长江大堤抗洪的英姿刚出现在电视上,就吸引了阳澄湖畔关注的目光。

  戈柄根,江苏省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是此次慰问团的团长,他向记者讲述了意外找到沙家浜部队的过程——

  1998年夏的一天晚上,时任常熟市副市长的戈柄根正在观看《新闻联播》,一面印着“沙家浜”字样的红旗突然出现在屏幕中。“我心头猛地一震,盯着屏幕搜寻沙家浜战士的身影。”戈柄根说,他相信看到的抗洪的“沙家浜”,就是当年的“江抗”。很快,常熟市有关部门与沙家浜部队取得了联系,当年就来到驻地慰问了“郭建光”们。从此,“阿庆嫂”们与沙家浜部队建立起固定联系,每年举行一次联谊活动。

  “虽然失去联系将近60年,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沙家浜人民的养育之恩。”原沙家浜连指导员、现任该部队政治部主任的于成说。

  36名伤员树起永远的丰碑

  就要离开部队了,慰问团再次来到荣誉室,向挂在墙上的那些黑白照片和一连串名字鞠躬致敬——他们是当年留守阳澄湖畔的36名伤病员中的一部分。

  36个“血染着的姓名”今天都在哪里?档案记载:36名伤病员中,战争年代牺牲的有1944年1月攻克宝应大官庄牺牲的叶成忠、1948年在余姚丈亭镇进行敌前侦察牺牲的张世万等8人,新中国成立后病故的有刘飞、黄烽等18人,截至2001年,当时健在的老战士还有分别居住南京、无锡和上海的夏光、吴志勤和钱卓云,剩下的王佑才、赵阿三等人下落不明。

  在沙家浜连荣誉室里,36名伤病员的事迹和京剧《沙家浜》剧照并排放在“第一号”展区。部队首长说:“36个老战士是我们的军魂,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占据着每一个战士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当下,沙家浜部队正在淮河抗洪前线奋勇抢险,风浪激流中,鲜红的旗帜猎猎飘扬……

 

责任编辑:吴勇

版权所有: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大河文摘报、大河健康报、河南商报、今日安报、今日消费、期货日报、漫画月刊、新闻爱好者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大河网发布,大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大河网-大河报”或“大河网”。咨询电话:0371-65795752。

相关新闻

  • 新版《沙家浜》成为“注水剧” (2006-09-12 09:47:35.0)
  • 《沙家浜》不戏说 许晴“智斗”陈道明 (2006-09-09 08:46:59.0)
  • 徐沛东否认《沙家浜》侵权 (2006-05-29 05:04:42.0)
  • 毛泽东提出三点意见 京剧《沙家浜》的来龙去脉 (2006-05-27 23:47:46.0)
  • 音乐被指抄袭 改编被指侵权 电视剧《沙家浜》频频“惹是生非” (2006-05-26 10:02:28.0)
  • 《沙家浜》音乐被指抄袭 (2006-05-25 07: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