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购房首付几成:全民围观郭美美是舍本求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9:57

郭美美事件中真正的主角中国红十字总会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网友质疑什么,红十字会否认什么,这反而激起网友更大的质疑。

红十字会连发三道声明,却更加激起网民质疑

郭美美事件中国红十字总会已经连下三道声明,公开回应:红十字会中没有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没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多次声明并没有使得“郭美美事件”偃旗息鼓,相反,每一次声明几乎都会激起网民的质疑。

有舆论直接指出,“三道声明中,中国红十字会一直处于被动澄清的状态,始终看不到该机构为扭转局面的主动作为。”央视《24小时》评论指出,中国红十字会光靠声明无法打消公众的疑虑,必须拿出事实证明才可以说服公众。[详细]

天价帐篷、万元餐费早已让红十字会公信力受损

公众和媒体为什么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的声明较劲?这是因为作为承载着中国慈善事业名誉的社会公益机构,从万元帐篷到虚假发票再到天价公务餐事件,中国红十字会正在遭遇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微博上,红十字会“非典型”的一面正在被网民“暴晒”。

一位电视台记者透露,两年前他到某级红十字会采访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项目,红十字会某领导很不客气地跟在场的十几家媒体说,“我们不是让先心病儿童到我们这里报名的啊,我们让你们报道是为了要社会捐款!!”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正在滑坡,谁都想一窥其黑洞。这一次,无论基于何种目的,“犯傻”的郭美美最初利用“红十字会”的标签正好炫出了一个洞口。[详细]

红十字会没有隐私可言,应自证清白

比让网民相信红十字会的声明更重要的,是让网民信任红十字会这个官办机构。这需要红十字会认真思考怎样走出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等等“体制上的尴尬”。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是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

因为它是一个官办的公益机构,所以更有责任通过坦诚且详实的信息公开体系构建,来拯救自己的信任危机。否则,即使“郭美美”被“人肉”出来了,或者渐渐在网络上消失,都不影响网民继续围观这一事件。[详细]

红十字会连发声明否认与郭美美有关。

4月份,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的天价餐费事件就引发过对于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爆料——围观——热炒——处理——散去”,这似乎成为了每一个网络热点事件的解决路径。只是,郭美美事件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中国慈善已经内外交困

已经有人指出,郭美美事件是一起网络炒作,那么,她与她的运营团队,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跳板呢?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中国红十字会,及其背后的中国慈善制度,岂止是有一两道裂缝,简直千疮百孔,令炒作者甘之如饴。中国慈善的困境,不是源自某一个点,而是内外交困。这外一面,接踵而至的“诈捐”,泰山压顶的“强捐”与“索捐”,以及将慈善事业作为政治投资,或当作一笔生意等。

内一面,正在于慈善总会等官方机构吸收潘锴红之流入会,并委以重任或崇高的名誉。说白了就是“官办慈善”,用公权力绑架慈善。这样的时代,任何事由,一旦摊上了官办,等于引火烧身,黑幕、腐败等丑闻,剪不断理还乱。因为“官办慈善”的重点,不在后二字,而在前二字。善款之开支,与慈善无关,而关乎政治平衡。[详细]

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生存根本

对官方慈善组织信息不公开、公信力不足以及民营慈善组织的规模较小等原因,使得中国慈善活动中,普通民众的参与率并不高。2008年是中国灾难频繁,国人捐款行为踊跃,公民个人捐款总额达458亿元,是2007年的近13.5倍。但在这种情况下,公民个人捐款额只占社会捐款总额的54%。不破不立,不止不行。如果在走向社会诚信的道路上时,路边某处质量不好的“建筑物”崩塌了,那这种崩塌后的重建,在奠基的时候就会“垒”上公信力。

在郭美美事件中,尽管中国红十字会及郭会长极力辟谣,但在其社会公信力已经全然沦丧的前提之下,或正应了那句俗谚:“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不要怪世人恶意揣测,而应该追问,它们何以不再能为公众所信任。[详细]

拒绝像“周老虎事件”一样悄无声息地偃旗息鼓

2007年火爆一时的“周老虎事件”同样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关注,当所有网民都将矛头指向可能作假的陕西省林业厅时,周正龙却承担下了所有的责任,最终也被判了刑。轰轰烈烈的“周老虎事件”也就这样在网民的围观中消无声息地偃旗息鼓了。

而“郭美美事件”丝毫不排除会有同样结果的可能,红十字会私下、不公开的处理甚至不处理它的工作人员,矢口否认将所有的责任推给郭美美,一旦网民关注的热情退去,红十字会也算是度过了这样一个危机。而这,无疑是最危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