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非他不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14:25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

                                                                                                                                                          ——《瓦尔登湖》读后感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早上,一个叫梭罗的青年站在湖畔,看着自己独力建造起来的屋子,不禁自心底涌起一分自豪。

梭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抛弃令自己疲惫的城市生活,来到杳无人烟的康科德镇乡下的瓦尔登湖畔。远离人群的瓦尔登湖,给予了年轻的梭罗无尽的启发。他终日与自然相伴,脑中闪现出无数朴素而闪光的思想,恰如静静镶嵌在康克德大地上的瓦尔登湖,蕴藏着无数普世然而被世俗蒙蔽的价值。尽管独居于山林深处,梭罗却始终如他所说的那般是“自己王国的国王”。这恐怕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的我们难以企及的——我们早已学会了灵活地在他人——更多时候是自己——设定好的范围内卑微地生存。

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19世纪的美国在工业革命的汽笛声中飞速前进,来自全球的移民们充斥着这片荒芜的大陆。他们在大河边开设纺织厂,在大山中挖掘金矿,在森林里砍伐比自己年长得多的树木,在各处留下寻找金钱的脚印。随着他们的脚步,美国仅花了半个世纪就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风车步入了列强行列。

但这一切似乎与瓦尔登湖无关。当然,也与梭罗无关。作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哈佛大学毕业生,他回到了小镇康克德,走进了山林深处。

时间恍如白驹过隙,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国早已是世界的头号强国。然而走进深山的梭罗,一直都没有被人们忘记。在那座小木屋的王国里,这位国王引领了超越时代的价值观。

如何与自然相处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追寻的答案。中国人喜欢把单纯的事情附上别样的涵义。一千七百年前陶渊明告别尘世走进了大山,同时和自己一千六百年以后的后生梭罗一样,他在山脚下建造了一所屋子,也喜欢在山林中写下自己的感悟。幽幽的蓝天,宽广的原野,回头一看,自己筑起的篱墙上菊花正开得灿烂,远处终南山云雾缭绕。天地之间,此刻仿佛惟存己一人。至于后来的人,是怎么把这样的景色和他对官场的厌弃联系起来的,而学生们又是怎样背诵这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色以通过考试的,陶渊明那公元四世纪的脑袋是万万不会想到的。

二十八岁的梭罗回到了家乡康克德。这片富饶的土地偏安一隅,没有被卷入工业革命的大潮。在这里梭罗用最朴素的方式过着简单的生活,散漫的耕种,随性的捕猎,时而在瓦尔登湖泛舟,时而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愉快的交流。漫无目的般的生活,却折射出生活的真实色彩。他写道:“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魔鬼的作弄还是上帝的安排。他们草草地得出结论,人类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赞美上帝,并永享他所赐的福’。”梭罗是一个叛逆者,而他所叛离的对象正是他自己。尽管大学毕业后靠自己的发明小有成就,他并没有凭此去大发横财。在瓦尔登湖畔,有更重要的东西,吸引着他在这里绽放自己的生命。那就是自由。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很多人看到了这句话的后半,却忽视了它的主语:每个人。梭罗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是充满着无限的自豪的。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价值,这是一种毫无功利性的天生的能力。在他的一片天地间,万物仿佛打破物种的界限,连结成了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和谐而富含诗意的共生着。而这并没有耗费梭罗太多的精力。相反他作为这有机体的一部分,清醒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并得出超越时代的结论。“历史总能给人以智慧。蕴藏于事物中的真理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

深受东方哲学影响的梭罗,对自然有着无上的崇敬。在他看来,自然与自由是完美的组合。“德不孤,必有邻”,梭伦引用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又近于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观念。追求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主旋律。不论这追求受到怎样的打压,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它总会随风而起,洒遍大地。斯巴达克被迫成为角斗士,不愿忍受失去自由之苦的他率众起义,名震古罗马;陈胜吴广不堪暴政压迫,揭竿为旗,聚义大泽乡;美利坚的先民为追寻自由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大陆,面对殖民主义的卑劣行径,在莱克星顿打响了人类民主政治的第一枪。而妄图扼杀自由的,无不是对自然发出挑衅和不屑的愚蠢的势力,终尔落得永世的骂名。

大道无形,优雅无像。梭伦的哲学是一本自然之书。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故乡康克德渡过,然而他的思想早已超越国境线囊括了整个世界。他用长长的篇幅向我们阐释:尊重自然,追寻自由。

百多年过去了,梭罗的小屋早已颓坯,而瓦尔登湖还用它碧绿的眼睛注视着人间。梭罗的王国同梭罗的思想一样,成为了永恒。在那里,每个不朽灵魂都闪现着自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