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废后翻身记全文:岳晓东谈中国教育之八:1 + 1可以等于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33:02
                                                     岳晓东谈中国教育之八:1 + 1可以等于几

应试教育是中国的教育之痛,其最大的隐患是导致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因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丧失了个人的创造力。以前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小学生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不是落十天呢,那不是更有表现力吗?老师望了望学生,鄙视地回答:“你知道李白是谁吗?李白是李太白,他是唐朝最有名的诗人,他说九天就九天。”学生记住了,却由此没了创造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恢复自己的创造力?答案是学会发散思维。这可以从“1 + 1可以等于几”的思考题当中得到启蒙。

发散有多远 答案就有多少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1 + 1只能等于2。但从数字、符号、字母、标点符号及中文字的角度重新思考,它还至少有50个以上的答案,其罗列如下:

11、3、1、0、7、∞、//、X 、=、‖、+、《、》、丅、≈ 、<、>、⊥、II、T、X、L、V、:、;、“、”、二、丁、厂、八、儿、十、卜、イ、冫、刂、人、入、几、七、力、口、王、壬、田、卅、牛、木、中……

首先,1 + 1 可以等于11、3、1、0、7等数字。具体地说,1 + 1 等于11是最直观的答案,几乎所有初入学或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都曾有过这一想法。1 + 1 等于7也是直观的答案,但它需要有一点想象力。1 + 1 等于3是对人们婚姻的美好愿望,1 + 1 等于∞则是人们对家族繁衍或是对生意合作的企盼,当然这通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1 + 1 等于1 是哲学思考,如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等于一个人类,一只苹果加一只梨等于一种水果等。1 + 1 等于0也是哲学思考,如两个领导不合作,两口子闹别扭,都会导致摩擦扯皮,结果一事无成。

其次,1 + 1等于 //、X 、=、‖、+、《、》、丅、≈ 、<、>、⊥等符号完全是形似的结果,其无论是任何一种组合,都会给人“二”的感觉。同样,1 + 1 等于拉丁文或英文中的II、T、X、L、V、Y等字母也是形似或两笔字划的结果,而1 + 1 等于:、;、“、”等标点符号也是两点字划的结果。

最后,1 + 1 等于二、丁、厂、八、儿、十、卜、イ、冫、刂、人、入、几、七等中文字均是两笔字划相加的结果。1 + 1 等于王、壬、田、卅、牛、木、中等中文字则是两笔字划再加“十”的结果,其每个字中都含有一个“十”字。1 + 1 等于口则完全是形似的结果。

1 + 1可以有50个的答案突出表现了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提出,发散思维有三项指标:灵活性、流畅性、独创性。在上述答案中,能从数字、符号、字母、标点符号及中文字等角度思考1 + 1 等于几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能从上述角度得出1 + 1 的不同答案是思维流畅性的表现;能在这些思考中得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如数字中的∞、符号中的X及中文字中的“王”字和“田”字)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由此,发展思维也是想象力的同义词,它追求的一题多解,而非一题一解。

创新就是重拾童子心

人们为什么人会对于1 + 1等于几的思考非常不灵活,这是因为学校教育通常重聚合思维(也即逻辑思维)而轻发散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僵化,形成“凡题以标准答案为准,凡书皆是权威结论”的心理定势,终而导致严重的思维标准化。由此。学会创新,就是学会思维的非标准化,重新以童心看世界。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说过一句名言:“孩子入学的时候都是问号,毕业时全变成了句号。”可悲的是,对于1 + 1 等于几的思考,5岁孩子的答案往往比10岁孩子的答案多,10岁孩子的答案又往往比20岁孩子的答案多,20岁孩子的答案则往往比成人的答案多。如此年纪越大人越缺乏想象力,正诚如颜子所诫:以学自损,莫如不学。

由此,对于1 + 1可以等于几的思考不仅是对创新思维的挑战,也是对创新思维苏醒。说到底,1 + 1 等于几,答案绝不止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