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豌豆射手剧透:近年来利益理论研究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0:59:55
近年来利益理论研究述评长浩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新时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整个社会比过去更关切经济利益等原因,推动了我国理论界对利益问题的研究及对利益问题的争鸣。为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对这方面的争鸣拟作述评。

一、关于利益概念的界定

这是在利益问题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理论界对利益概念的定义不下100 种,几乎是一人一义。在这里限于篇幅,不可能把各个定义一一陈述。只能把意思相近的作一下归类,然后对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下述评。

第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即利益。持有此观点的人颇多,几乎占半数以上。他们认为需要是利益存在的根源,没有需要就没有利益。因此完全可以用需要去定义利益。[1]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需要不是利益,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才是利益。[2]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需要就是需要,利益就是利益,不能把这两者混同起来。需要与利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仍停留在需要上,后者则满足或实现了。第三种观点认为,要满足主体需要就要有对象,因此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就是利益。[3]因为这些对象十分稀缺,正是这些对象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并决定了主体利益的内容。第四种观点认为,人们获得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是通过一定政策和制度实现的,因此制度、机制和生产关系就是利益。[4]

第五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从一定的社会制度中获得特殊利益的人群才能说制度就是利益。其他人群则不然。虽然利益受社会制度尤其是生产关系所制约,但它只是制约关系而不是产生的关系。就如水的流向和流速受渠道走向和坡度的制约,但渠道并不产生水一样,利益是主体基于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而形成的对产品的占有关系。[5]笔者赞成最后一种观点,因为利益实质上是一种权利,是社会制度赋予一定的主体对一定对象的占有关系。离开对一定对象的占(拥)有关系,不能称之为利益,而这种占有是在社会(制度)认可的条件下发生的。

二、关于利益构成的要素

为了更全面地把握利益概念,一些学者在定义利益的概念的同时,还深入地讨论了构成利益的要素问题。从现在所接触的论著看,有“六要素说”(薛永应) [6] 、“五要素说”(王伟光) [7]、“三要素说”(张成兴)、[8]“二要素说”(杨焕章) [9]等四种不同的观点。

“六要素说”指哪六个要素呢? 就是指:需要、社会关系、劳动成果、利益的社会内容、利益质的规定性、利益量的规定性。正是这些要素构成利益概念。

“五要素说”包括哪些要素呢?包括:需要、生产关系、劳动成果、社会实践和人的欲求。正是这些要素构成利益。

“三要素说”就三个要素:需要、生产关系和能实现人需要的对象,构成利益。

“二要素说”更为简单,它包括生产关系以及主体依据生产关系对产品的占有,构成利益。

拿“六要素说”、“五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比较看,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把需要、生产关系和产品等三个要素看作是构成利益的必要要素,不同在于“六要素说”多了三个要素即利益的社会形式、利益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五要素说”多了两个要素即社会实践和人的欲求。

从这三种说法的共同点看似乎它们都正确,都把需要、生产关系和产品当做构成利益的要素。而从这三种说法的不同点看,似乎“三要素说”比前两种更正确,因为分析前两种说法看它们多出的一些要素有的是多余的,有的是不成立的。从“六要素说”多出的三个要素而言,均是不必要的,因为它并不反映利益概念的本质。这样把许多“规定性”拿进来用之于解释利益概念,效果只有一个,就是使之人为地复杂化。“五要素说”多出的两个要素也是如此。从整个人类而言,社会实践确实是形成利益的基础,但就具体的个人而言,并非如此。有的人的利益并非是通过劳动获得,而是通过遗赠。在当代有的人的利益如婴儿的利益是生下来就被社会赋予的,如生存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等。谁剥夺了这些权利就是侵权。有的残疾人终身接受国家救济。另外,有的人的利益是通过投入要素如土地、资金等获得的。所以说在定义利益概念时没有必要把社会实践和劳动引进来。因为这样无助于说明利益概念,反而影响到定义的逻辑严密性。同时社会上的利益都是受社会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制约和规定着的,人们意识到与否并不影响它的实在性和客观性。现实上的利益没有一个是由人的欲求构成的,所以把人的欲求当做利益的要素之一并不成立。所以,比较起来,“三要素说”比“六要素说”、“五要素说”更抓住利益概念中本质的东西。

那么,用“三要素说”与“二要素说”作比较,谁更正确呢? 应该说是“二要素说”。因为利益本质上是主体在一定生产关系上对能实现其需要的对象和条件(包括物质产品、金钱、财产、荣誉、地位、资格、官位以及社会规定给予各种权利) 的拥有关系。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把需要引进来定义利益。把需要引进来定义,并没有帮助明确利益概念,反而会引起混乱。现在有的需要如吸毒、个人虚荣心、领导的虚荣心等即使实现了,也不一定成为利益。有的主体对一些东西是不需要的,如古代中国有的四五岁就当皇帝,有的当了皇帝又要出家“, 皇帝”的头衔对他们并不构成需要,但是谁冒犯了他们的权力和权威就是侵权,就是死罪。有的人死了,就其个体而言已没需要了,但他的财产在那里别人随便去动它仍是侵权。可见,利益实质上是一定的主体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对一定对象的拥有关系,这与他个人的需要与否并无直接关系。所以,没有必要把需要引进来定义利益。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把需要引进来定义利益,原因何在? 就在于把利益要求与利益等同起来了。利益要求不仅带有主观性,而且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益则不同,它不仅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确定性。在这两者中是不能划等号的。但是,用利益要求去代替利益,把这两者等同起来了,这样自然与需要相通了。因为利益(要求) 自然是需要的表现,需要自然是利益(要求) 的自然基础。无怪乎有些学者用主观性和客观性[10] ,以及自然性和社会性[11]去说明利益的两重性。实际上具备这两个两重性的是利益要求,而不是利益本身。利益作为一定的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包括生产关系基础上对某对象的占有关系,如某一经济实体依据国家的财产和法律制度对其厂房机器的占有关系,那又如何区分出其中哪是主观性、哪是客观性、哪是自然性、哪是社会性呢?!

三、关于利益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是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在利益功能和社会作用问题上一致的观点。然而,怎样理解这一动因,它包含哪些内容? 从这一动因出发,怎样评价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观点上有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利益作为人们的基本动因应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利益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动因;二是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改造社会的原动力。[12]

有的认为,仅这两个还不够,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利益是支配人们关系的基本原则;②利益制约着人们的认识、评价、情感和道德观;③利益还是改造和完善自身身体、器官、性情、性格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基本动力。

还有人认为,用几条来归纳还是不够的,它应该包括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在内的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因为马克思用“人们奋斗所争的一切”来概括。

有的学者认为,在利益动因中,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社会现实中存在着处于不同利益层次上的利益主体,如全球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团利益、单位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等,利益主体层次愈低与个人愈近,它对个人的作用就愈大。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万有引力”,它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精神文化利益作用则不同,利益层次愈高如国家利益、全人类利益等,就愈能激动人心,推动人们作出牺牲和奉献。所以,人们必须注意物质利益和精神道德利益作用不同的特点,在运用实践上要有所区别,一方面不能搞大锅饭和一大二公,另一方面,离个人利益愈远的社会工作,愈要注意运用精神道德的利益予以调节和激励。

有的学者还认为,充分认识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地位是重要的,精神文化利益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有重大的作用,但物质利益的作用更根本。过去我们为了公平牺牲了效率,一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就是源于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有这样的教训。至今这个问题我们似乎还没有解决,从最近学术界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讨论中可以看出。

有的学者指出,正因为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因而经济才决定政治,“市民社会”才决定国家,文化、道德、宗教等才随着利益的发展而发展并为一定的社会利益服务。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以研究利益的作用为契机,形成了物质利益的一元论的唯物史观(普列汉诺夫语) 。正因如此,利益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解决社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利益问题是解决一切重大社会问题的关键。而通过社会现象认识其背后的利益根源,则是认识社会现象(事件) 本质的重要途径。从利益的动因论出发,可以形成利益观、利益原则和利益方法。这些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把握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重大事件的原因、把握各种利益格局、制定战略策略、设计经济机制和制定社会经济政策、安邦治国等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利益动因论是利益理论的精髓、核心和基石。

有的学者认为,从利益动因论出发,对社会基本矛盾运行及其作用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生产力既不能自我形成,更不能自我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在利益的推动下人们的生产实践联系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机制起作用的缘故。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因之一,这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但是在利益是否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分歧很大。有部分学者认为,得出这一结论即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的,因为正是人的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人的活动由利益所推动。[13]事实上也是如此,人们正是在利益的推动下,进行生产实践以及组织社会、改造社会的实践,从而才创造了人类今天的高度文明。

有部分人不同意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其根本依据是利益并不是决定社会面貌的东西。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利益只是人的动机和历史规律之间起中介作用的东西,决定利益动机的是历史规律。[13]

有的认为,决定社会面貌和社会性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而不是利益,但人的利益也起作用,它是生产力内部的一个重要要素。[14]有的认为,利益是人们具体行为的动因,但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的认为,不是利益,正是生产实践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最正宗的经典作家的观点。[15]

 

参考文献:

[1]王桂泉. 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J] . 党政干部学刊,2001(2) .

[2]张兴让. 利益论[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董明堂. 利益的本质与利益评价[M]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6]薛永应.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念[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9]杨焕章. 三个代表是唯物史观的新发展[J]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 (2) .

[7] [10]王伟光. 论利益范畴[J]. 北京社会科学,1997(1) .

[8]张成兴. 论试利益概念[J]. 青海社会科学,2000(4) .

[11]谭培文. 利益范畴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解读[J]. 海南师大学报,1999(3) .

[12]张成兴. 论利益的社会作用及其实践价值[J]. 沈阳师院学报,2000(5) .

[13]穆怀中. 论利益在人的动机与历史规律之间的中介作用[J]. 学术季刊,1996 (2) .

[14]杨信礼.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 (4).

[15]吴学琴. 社会发展动力经典理论新析[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4).

渤海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11-5-5 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