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圆锯机315:中国物价何以超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7:02:10

中国物价何以超美国

                                2011年07月06日

  近日,一条微博在互联网上疯狂流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拿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比,部分实物产品价格已相对较高,但劳务产品价格却明显低得多。未来中国劳动力价格应该向上,以改善民生和增加消费,但同时应通过技术与管理来提升,并通过流通环节税赋的降低,来促使实物产品价格涨幅处在较低水平,这样才有可能长期有效控制物价的涨幅。

  刘德忠(中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牛仔裤出口越多在国内买越贵:中国每出口挣1美元的商品,政府就需按汇率印发人民币结汇美元以平衡国内市场,由此造成近年来国内的巨额人民币投放,造成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大幅度贬值,物价大幅飙涨。中国工人生产商品,美国人收获商品;中国政府得到美元,中国公民收获通货膨胀和贬值的人民币。

  一条牛仔裤诠释吊诡的中国式通货膨胀:一条东莞生产的Levis牛仔裤在中国卖899元人民币,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标价仅24.42美元(折合人民币166元)。一条牛仔裤远渡重洋后身价猛缩5倍!中国工人要想穿自己生产的牛仔裤,可得多掏几倍的银子,为何如此悲催?

  陈思进(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中美物价并不具备可比性。在美国吃喝穿用确实是便宜一些,但那些只是美国生活的小头,真正的大头恰恰是短期到美国旅游的人感受不到的。比如,美国的地产税是1%到3%。一栋50万的房子,每年要交付1万多美元的税,这在中国是不能想像的。

  克里斯托夫金(斯坦福全球战略中心合伙人):曾不相信中国税收比美国高,因为中国改革仅30多年,是注重民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200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增税是政府服务民生的主要开支来源。现发现并非如此,中国个税累进税率高达45%,增值税(即消费税)17%,均与所有发达国家媲美,但中国国民收入只有美国收入的十二分之一。减税势在必行!

  吕随启(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按照1:6.5的汇率算,为了维持这部分外汇储备占款,就需要投入大约20万亿人民币,这部分对于物价上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说得好听一点,通胀是输入性类型,似乎是热钱流入造成的,人家是罪魁祸首;说得难听一点,高通胀是我们自作自受,是我们人为低估汇率刺激出口导致热钱流入造成的,怨天尤人是推卸责任。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物价问题最受百姓关注,也因此最受舆论热炒。但关注过头和反应过头反伤害百姓。犹记得2008年有人预测中国物价会进入20%以上增长,结果导致政府强势紧缩,经济一落千丈。前段时间,因为物价恐慌,发改委等强势干预蔬菜,结果让菜农跳楼。过犹不及,千古同理!真理永远比迎合重要!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近年来,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源自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贷款过度膨胀的乘数效应,派生出了过剩的流动性;二是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释放出了太多的外汇占款;三是以原油和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国际商品持续涨价,迫使中国输入了部分通货膨胀。因此,食品价格及工资上涨是末而非本。

  谢作诗(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院长):美国在滥发货币。不过要问,是我们更容易滥发货币,还是美国更容易滥发货币?假如和美国相比我们更容易滥发货币,那么人民币盯住美元,不能说从美国引入了通货膨胀。恰恰相反,人民币盯住美元不仅有效保证了汇率稳定,也有效保证了国内物价稳定。物价稳定不是一种愿望,而是要以制度作保障的。

  余丰慧(知名财经评论员):中国消费力外流惊人,去年出境购物240亿美元。高物价、高房价、高油价逼走了国内购买力。在中国急需启动消费、经济转型之际,这无疑是一个颇具讽刺的数据。如何能够赶上美国拉动经济80%依靠居民消费的水平?一定要将高物价降下来,一定要把高过路费降下来。

  朱大鸣(知名财经评论员):资源品的垄断,导致资源价格节节攀升,还不允许下游产业涨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只有降低物流管理成本,降低多如牛毛的税费成本,降低资源和能源年年涨的成本,才能真正解决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问题,这比现在提高准备金、加息等紧缩政策管用得多。

  马洪涛(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对付物价飞涨,就像处理锅里马上溢出的沸水,要么换口大锅,多添些凉水,比方说通过减税来增加供应;要么釜底抽薪,比方说通过加息来减少需求。最危险的做法,就是大力摁住锅盖,比方说通过行政干预禁止涨价。

      (本报记者田鸿伟摘编自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