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英语答案清华大学:一氧化氮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15:14

  一氧化氮是一种自由基,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L-精氨酸的胍基氮原子末端的5个电子被氧化形成L-胍氨酸的同时生成NO,NO性质活泼,是神经、心血管系统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而起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同时还是宿主免疫反应中的一种细胞毒性因子;而内皮NOS是一种受细胞内钙调节和要素蛋白。NO活性受NO合成水平及与其清除剂相关的靶分子的反应控制;在心血管系统中,NO是EDRF的来源,EDRF在调节血管张力中作用显著[1];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病变或无AS的高脂血症(HC)病人,其动脉中EDRF活性都是降低的。
  1 NO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抑制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能刺激LDL氧化[2],氧化的LDL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作用物;它能导致细胞内脂质积聚及调节血管壁细胞功能[3]。但如果这些细胞受到某种刺激而表达活性的iNOS(可诱导的NOS),它们的促氧化能力就会消失[4],该效应是L-精氨酸依赖的,并且在有iNOS抑制剂存在时发生可逆性改变,这证明该效应对iNOS有依赖性[5]。以上结论提示,细胞衍生的NO或NO的某种产物能抑制LDL氧化,一些NO前体物质也可产生此效应,能抑制细胞(金属依赖的)、铜、过氧自由基生成物(如盐酸2-脒基丙烷)或脂氧化酶对LDL的氧化作用[6,7]。目前,NO抑制LDL氧化的机制仍不清楚,它可能是与脂过氧自由基反应来实现其功能。如果这样,那么NO就是一种破坏氧化链反应的抗氧化剂,从而支持NO通过阻断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来保护脂质的理论。但这可能说明真正的媒介是另外一种更加稳定的产物,或NO有阻止LDL进一步氧化的作用。在NO存在的情况下[7],Freeman小组从脂氧化酶介导的磷脂氧化过程中分离出一些产物,这些分子团具有一些含氮的氧化脂肪酸结构,对于这些产物结构的分析可更清楚了解NO抑制LDL氧化的机制。
  假如条件有利于NO转化为NO3-(O3-反应),而 nO3-是一种强氧化剂[8],它能与蛋白和脂质反应,使之氧化,盐酸2-脒基丙烷和 nO3-都能氧化LDL,因为HC和AS刺激动脉组织释放超氧化物,这种效应与NO消耗有关。所以,NO3-的形成是与HC和AS的此效应密切相关。3-硝基酪氨酸(NO3-与酪氨酸反应生成)抗体与粥样硬化损伤的结合比它与正常血管的结合要紧密得多[9]。这就证明,异常血管中有 nO3-形成。总之,NO不是保护LDL氧化,就是刺激它,这取决于它在什么条件下释放。
  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调节EDRF/NO的活性
  高脂血症和AS时,内皮NOS表达以及NO的合成都是正常或是增强的[10],但EDRF活性减退,其机制可能是由于NO在与靶分子结合前被清除。ox-LDL可抑制内皮依赖刺激剂导致的EDRF活性释放,而正常LDL则无此此效应[11],提示ox-LDL可直接或间接清除NO。因为ox-LDL可抑制NO和内皮细胞释放EDRF的生物学活性[12],所以ox-LDL清除NO的一个可能机制是它含有与NO直接作用的物质,该物质取决于LDL的氧化状态,它有可能是过氧化物、不饱和脂肪酸、铜和脂过氧化自由基[13]
  ox-LDL的上述效应也可由经磷脂酶A2处理过的LDL或合成溶血磷脂引出,LDL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溶血磷脂几乎不直接与NO反应,可能的解释是刺激超氧自由基生成溶血磷脂酰胆碱,激活O2-产生,从而清除EDRF。这与动物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发现HC动物的主动脉中,EDRF活性下降,而总NO(指所有NO产出,包括已变成 nO3-)量却成倍增加;如HC家兔的O2-释放明显高于正常家兔,改变饮食此效应可逆转[7],而当给胆固醇喂养的家兔静脉给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时发现主动脉SOD活性增强,同时对乙酰胆碱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也增强[14]。最近有报道,非氧化胆固醇也可限制内皮细胞产生EDRF,这一作用是通过内皮NOS(eNOS)的变构调节以及刺激超氧化物释放来实现的,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动脉SOD的水平较高,在正常情况下,这有利于它与NO竞争性结合超氧化物,但当超氧化物和(或)NO生成增加时(如HC和AS),这种能力就变得相对不足。
  3 ox-LDL对血小板活性作用的影响
  ox-LDL促进血管收缩和加强血小板活性。研究证明[15],ox-LDL可引起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中的浓度依赖性增加及14-5-羟色胺释放,ox-LDL的这些效应在血小板被L-精氨酸预处理的情况下而抑制。NO和ox-LD前体也可引起血小板摄取3H-L-胍氨酸浓度依赖性减少。另外,NO合酶活性(通过测量3H-L-精氨酸转变为3H-L胍氨酸浓度转变为3H-L-胍氨酸的活性)在用ox-LDL的血小板胞液孵化中减少,在ox-LDL作用的血小板浆中cGMP被抑制。ox-LDL抑制效应部分依赖于血小板中胆固醇的升高。Westem blot实验结果证明,在含ox-LDL抑制的血小板中NOS蛋白表达大约减少50%。这些观察表明,L-精氨酸-NO途径与ox-LDL对血小板作用的效应有关,ox-LDL与减少L-精氨酸摄取一样,主要通过减少NO合酶表达刺激血小板作用。
  4 ox-LDL与动脉粥硬化
  hC是AS的危险因素。它能损害内皮细胞功能,在AS早期,血液中的LDL被捕获进入有损害倾向的动脉内皮下,并受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氧化生成ox-LDL。ox-LDL能直接降解和灭活NO,使基础性NO产量减少[3]、刺激单核细胞对内皮的粘附,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与增殖、刺激泡沫细胞形成、增加血小板聚集,抑制胆固醇逆转和细胞毒作用等途径,促进AS发生发展。
  lDL氧化过程中能产生许多具有不同动力学的产物,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铅催化LDL自身氧化,其氧化效果用电泳移动度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来验证;但脂质过氧化氢和羟固醇的形成(两者都有生物活性)与电泳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16];不同来源、不同氧化条件和不精确的氧化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造成了各研究中所用ox-LDL化学异质性,从而表现出ox-LDL的生物学效应不一致。总之,ox-LDL与NO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ox-LDL调节NO活性,NO调节LDL氧化。
  5 人体内NO与ox-LDL的关系
  在AS血管中,存在氧化脂质和生物活性减弱的NO;在正常血管管壁中,内皮衍生的NO量足以维持正常血管张力,还可能抑制LDL氧化;但在HC组织中,有效的NO浓度低,导致LDL氧化增加,该过程可能有胆固醇、氧化脂质及溶血磷脂的少量增多而角发,它能刺激O2-生成并导致NO灭活,高浓度的ox-LDL进一步限制NO。另外,NO与超氧化物的反应也降低了NO活性,生成的NO3-是一个潜在氧化剂,它也可以氧化LDL。其他NO保护因素,如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表达[17]、胶原合成以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18,19]。因此,在HC患者体内,NO与LDL氧化之间的正常平衡被破坏,产生一个利于NO清除、LDL氧化加速的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AS。
  6 结论
  ox-LDL和NO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x-LDL能损害血管内皮的NO功能,其机制可能涉及NOS的基因调控和活性调节,也可能仅仅是对细胞外NO的灭活。NO是脂质过氧化的潜在促进剂,又能降低某些细胞氧化LDL的能力,还能减轻ox-LDL的某些损害作用。目前,体内NO在脂质过氧化中的确切作用以及NO对ox-LDL病理生理效应的拮抗机理、ox-LDL对NO合成的影响及灭活NO的化学本质等问题均未完全阐明:但HC、AS和ox-LDL引发的内皮功能失调是一致的,从防治AS角度看,已有实验证明,L-精氨酸能恢复HC引起的内皮功能失调,而且可提高血管对硝基扩血管药物的敏感性;且L-精氨酸为内皮细胞产生NO也提供了底物。NO合成抑制剂能促进实验动物AS形成,抗氧化剂能保护HC动物的EDRF功能,阻止AS形成。如果能够使用一些特异的生化标记物,将会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说明NO对LDL氧化抑制作用的重要性,有助于阐明AS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有效防治AS起重要作用。
  * 山东威海市职工医院(264200)
  参考文献
  1 henryPD et al. Curr Opin Linpidol, 1995;6:190~195
  2 gamer B et al. Redox Reports, 1996;2:97~104
  3 clare K et al. Atheroselerosis, 1995;118:76~75
  4 jseeup W et al. Biochim Biophys Acta,1 992;1180:73~82
  5 gessup W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93;101:145~155
  6 malo-Ranta U et al. FEBS Lett, 1994;337:197~183
  7 ohara Y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898~903
  8 ischiropoulos H et al. FEBS Lett, 1995;364:279~282
  9 bechman JS et al. Biol Chem Hoppe Seyler, 1994;375:81~88
  10 minor RJ et al. J Chin Invest, 1990;86:2109~2116
  11 kugiyama K et al. Nature, 1990;344:160~162
  12 chih JH et al. J Clin Invest, 1992;89:10~18
  13 rubbo H et al. Arch Biochem Biophy, 1995;324:15~25
  14 mugge A et al. Cire Res, 1991;69:1293~1300
  15 chen LY. Circulation, 1996;93(9)1740~1746
  16 brown A et al. J Lipid Res, 1996;37:320~335
  17 zeiher AM et al. Circ Res, 1995;76:980~986
  18 kolpakov V et al. Circ Res, 1995;76:305~309
  19 gauthier TW et a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5;15:165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