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黄渤调侃视频:释迦牟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40:1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釋迦牟尼)跳转到: 导航, 搜索释迦”重定向至此。关于一种叫做释迦或佛头果的水果,详见“番荔枝”。“佛陀”重定向至此。关于三世诸佛及十方世界佛,详见“”。 释迦牟尼佛
来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纪的佛像,现藏于鹿野苑博物馆 出生 约公元前563年或前623年
蓝毗尼园,现在的尼泊尔境内 身故 约公元前483年或前543年
拘尸那揭罗,现在的印度境内

释迦牟尼梵文?????????, ?ākyamuni;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 ????,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者,“”;民间信仰信徒也常称呼佛祖

目录

[隐藏]
  • 1 姓名释义
  • 2 生平事迹
    • 2.1 诞生
    • 2.2 早年生活
    • 2.3 出家成道
    • 2.4 觉悟成佛
    • 2.5 初转法轮
    • 2.6 传播佛教
    • 2.7 进入涅槃
    • 2.8 身后事迹
  • 3 言行与教义
    • 3.1 时代背景
    • 3.2 语言
    • 3.3 四圣谛与三十七道品
    • 3.4 戒律与僧众
  • 4 出处
  • 5 注释
  • 6 参考书籍
  • 7 外部链接
  • 8 参见

[编辑] 姓名释义

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译又作能仁寂默[注 1]释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著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注 2]

传统上认为“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姓氏[注 3]。但这应非他的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注 4],所取的另一个名字[注 5]。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注 6]

[编辑] 生平事迹

早期三藏典籍中,并未包括释迦牟尼佛生平历史的任何全面记载,虽然佛经的缘起部分介绍讲经说法的环境细节时,偶然也有些类似传记胜的叙述。佛陀生活对早期佛教教义关联性并不强,所以并无引起三藏编者的重视;相反,佛陀言行则是记录的重心。然而,后来对发现教理创立教团者的卓越人格在佛教徒中逐渐发生兴趣,更详尽的叙事文字遂在流行经典和变化多端的传说中而有所阐述[1]

[编辑] 诞生

佛陀诞生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个大国,都是君主制国家;释迦族统治的是东北部边缘四小国之一的,属于刹帝利阶级迦毗罗卫国[注 7],采取共和制[注 8],以憍萨罗(Kosāla)为宗主国[2][注 9]。释迦摩尼即出生于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ū),于释迦族。父亲为净饭王,母亲为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现在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注 10]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也有传说农历五月十三诞生乔达摩·释迦牟尼。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根据巴利文中部123经·稀有未曾有法经》和梵文佛所行赞》的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诃摩耶王后在梦中受孕的经过以及他的成长。

“ 四个守护天使来到,把她连床提起,带到喜马拉雅山。……然后这四个天使的妻子们前来,把她带到阿诺达蒂湖,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属人的污垢。……不远之处便是银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内铺好一张圣床,床头向东,扶她躺在床上。当时,未来的佛陀已变成一头壮硕的白象。……他爬上银山,……绕着母亲的床游行三次,右边向着那床,从她的右侧碰她,看来进入了她的腹内。她于是在这个仲夏的节日怀了孕。 ”

王后把这件事奏告她的国王丈夫。国王于是召集了64名显赫的婆罗门教僧侣,赐衣食给他们,叫他们解释这梦。他们的回答是:“王上不必忧虑!……你将会有一个儿子。他如果继续在家里生活,就会成为转轮圣王;但如果他厌世出家,就会成为佛陀,驱散罪孽的云雾和这个世界的愚昧。”

[编辑] 早年生活

释迦牟尼,根据经典记载,在母亲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于兰毗尼园无忧树下。降生七日后,母亲过世,由姨母大爱道(Mahāprajāpati,音译为摩诃波阇波提,又叫瞿昙弥 Gautamī)抚养成人。阿私陀尊者是净饭王的国师,在听闻太子出生后,立即来到王宫。阿私陀以天眼观其未来,起初面露微笑,但一会儿,却又显出悲伤。在一旁围观的人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注 11]。他解释说,他微笑是因为太子必定觉悟成佛;他悲伤是因为他自己不久于人世,往生无色界,如此他就无法获益于觉者超人的智慧[注 12]

他从八岁开始,向毗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在宫中过著舒适的生活。成年后,先后娶三个妃子为妻,并建三幢宫殿安置她们,第一宫纳善觉王之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宫纳摩奴陀罗妃,第三宫纳瞿多弥妃;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3][注 13]。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间,他过着豪华的生活,对宫门以外世界的沧桑变化一无所知[4]

[编辑] 出家成道

随着时间过去,真相逐渐显露。29岁那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的儿子罗睺罗在那年出生。他在外出巡游时,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5],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但是不得离苦之道,于是在29岁时的某个月夜乘马出家修道[注 14]

为了寻求解脱,他遍访名师,遇阿罗陀迦兰(Alara Kalama)[6]。阿罗陀为沙门师,日后的佛陀要求按照阿罗陀的教义和教规过梵行生活。这种教义主张通过一系列禅定功夫,达到“无所有处”,即是意识上一切空无所有,进入甚深的静虚状态。不久释迦牟尼达到了阿罗陀所教导的一切,使后者大为叹服,建议合作领导他的沙门团体。然而释迦牟尼却不满足于这种学说而选择退出[7]。仍未成道的他接着又跟随郁陀罗摩子(Udraka Ramaputra)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他认为这仍然不是解脱的境界,然而释迦牟尼已经找不到老师[8]

[编辑] 觉悟成佛

佛陀证道

于是释迦牟尼与五比丘苦行林苦修6年[9],忍受饥饿痛苦[10]。35岁时,意识到苦行无法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后在菩提树禅定,并发愿不成正觉,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晓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11]

[编辑] 初转法轮

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

佛陀悟道之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憍陈如五比丘宣说“四圣谛”,称之为“初转法轮[12]。此为出家僧团的开端。

后来波罗奈国长者耶舍,成为佛陀弟子,僧团在此扩张,超过百人,也开始有了在家居士的护持。佛陀教团以此为中心,逐渐扩大教化。净饭王听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请佛陀回国说法。释迦族的贵族子弟,如富楼那尊者、阿难陀提婆达多等人,纷纷加入僧团。

[编辑] 传播佛教

此后说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13]。他为了宣扬佛教,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法25年[14]

[编辑] 进入涅槃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八十一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结果已成,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走[15],后因食物中毒[注 15],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d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佛在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16]。火化后的舍利(人体火化后的遗留物)由摩竭陀国王阿阇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编辑] 身后事迹

佛陀进入般涅槃后,弟子们汇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传身教,通过几次结集,形成经、律、论“三藏”。随着佛法传播范围的日益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关于释迦牟尼基本的教义,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但是无论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经》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是释迦牟尼最初的教义。

[编辑] 言行与教义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无漏学
三宝 波罗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阶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无著
圣天 世亲 鸠摩罗什 菩提达摩
慧远 智顗 莲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显教 密教

南传 藏传 汉传

佛教典籍 法华经 华严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维摩经
阿含经 法句经 大日经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智度论 俱舍论 瑜伽论 坛经 圣地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健驮逻国公元1世纪的佛像,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编辑] 时代背景

在佛陀时代之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带来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雅利安人与印度当地的居民战斗,经常会呼唤神灵的协助。在战胜之后,则需要感谢神灵的帮助。他们并不怕死,认为光荣战死之后可以上升天堂。因此,婆罗门教之中,充满了许多祭祀的仪式,以及赞颂神的赞美诗。这些仪式及赞美诗都收在《吠陀》经典之中,梵文是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唯一语言。负责宗教仪式的人,称为婆罗门。负责战斗的武士阶层,则称为刹帝利

但是印度当地居民信奉的土著宗教,他们的代表人物,则是沙门。沙门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独居,修道时不结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动以求进入禅定。他们不相信吠陀中记载的神祇以及升天之说,但他们相信轮回转世,认为今生所做所为(称为),会影响到来世的好坏。要脱离轮回,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苦行而得到解脱。《梨俱吠陀》中所说的“牟尼”,也是属于沙门中的一种。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纪,兴起了奥义书信仰,它与婆罗门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门传统的影响,他们相信轮回业报,崇尚禅定苦行,但是他们也相信婆罗门经典,追求梵我合一。奥义书信仰以秘密传授的方式,主要流传在刹帝利阶层中,后者对婆罗门阶级不满,认为宗教特权不能由他们独占。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婆罗门六派信仰中的数论、瑜伽二派。

在佛教兴起之前,印度具有许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属于婆罗门、沙门这两种传统。佛陀本人曾经向阿蓝迦蓝学习不用处定,向郁头蓝弗学习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门,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因此佛教兴起之初,也被认为是属于沙门团体中的一个分支。在教义上,佛教与耆那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也是因为他们同属于沙门传统所致。

[编辑] 语言

释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恒河两岸的憍萨罗国(Kosāla)、摩揭陀国(Magadha)和毗舍离国(Vai?ālī)之间,所以他说法使用的语言很可能是印度东部的方言摩揭陀语(Māgadhā nirutti, Māgadhikā bhāsā)。佛入涅槃后,弟子们编纂佛典时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是摩揭陀语;但是随着佛教传播地区的逐渐扩大,在各种方言的影响之下,佛教语言不可能保持纯正不染,学者又称呼此为半摩揭陀语。在阿育王石碑出土之后,学者对于半摩揭陀语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据南传佛教的说法,现存的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语言。但是古印度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巴利文应该是来自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源自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语的影响,从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征。

佛教的理论是关于解脱的理论,语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绝弟子要求依婆罗门传统以梵文为统一的传教语言,而允许弟子以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佛教[注 16]。因此早期的佛教经典也不以梵文写成。

[编辑] 四圣谛与三十七道品

参见:四圣谛三十七道品

[编辑] 戒律与僧众

佛陀在世说法时,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们是:大迦叶(头陀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比丘尼众中的皎皎者,则有大爱道比丘尼莲花色比丘尼等。

在佛陀灭度后,大迦叶阿罗汉继承佛祖衣钵,带领大众继续精进修行、弘扬佛法。

[编辑] 出处

  1.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47-48页
  2.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48页
  3. ^ 达摩难陀等,2页
  4.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49页
  5.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49页
  6.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49页
  7.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0页
  8.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0页
  9.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0页
  10. ^ 达摩难陀等,3页
  11.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1页
  12.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3-56页
  13.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57页
  14. ^ 方立天 (2006)尚且待查
  15.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68页
  16. ^ 渥德尔、王世安 (2000),75页

[编辑] 注释

  1. ^ 《翻译名义集》卷一:“释迦牟尼,摭华云。此云能仁寂默。”
  2. ^ 《大唐西域记》卷七:“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arthasiddha),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Siddhartha),讹略也。”这应是由于方言不同,使得佛陀有不同名字的传出
  3. ^ 《释迦氏谱》卷一:“明佛姓自分五别:一曰瞿昙,二曰甘蔗,三曰释迦,四曰舍夷,五曰日种。”《翻译名义集》卷一:“瞿昙,或憍昙弥,或俱谭。西域记云:乔答摩,旧云瞿昙,讹略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昙,星名,从星立称。至于后代,改姓释迦。慈恩云:释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昙,此云纯淑,应法师翻为‘地最胜’,谓除天外,人类中此族最胜。”
  4. ^ 也就是Vāmadeva(梵文:??????),意为美丽的仙人
  5. ^季羡林考证。季羡林所持的理由有二,一是释迦牟尼的姨母名叫瞿昙弥(Gautami),是瞿昙(Gautama)的阴性名词,当时印度习惯上是从父性而非从母姓,释迦族采取外婚制,也不应该会与同姓氏的人结婚。二者,瞿昙(Gautama)是一个婆罗门姓氏,释迦族认为自己源自刹帝利种姓而不是婆罗门,应该不会使用婆罗门姓氏。
  6. ^ 《八十华严》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7. ^ 玄奘译为劫比罗伐窣堵国(Kapilavastū,在今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附近)
  8. ^ 《佛祖统记》卷一:“大劫之始,世界初成,光音诸天化生为人云云。于是议立一人有威德者,赏善罚恶,号‘平等王’。众共供给,遂有民主之名(长阿含经○详见三世出兴志)。”
  9. ^巴利文大藏经·小部·经集·大品·出家经》(422句):“国王啊!就在喜马拉雅山山麓,有个乡村部族,繁荣富强乔萨罗国。”该经中讲述释迦摩尼与频毗沙罗国王的对话。频毗沙罗国王为刹帝利出身。
  10. ^ 悉达多·瞿昙是他的名字的巴利语拼音。梵文的译法是悉达多·乔答摩。他的出生日期被订为公元前560年、563年、567年不等。大多数权威人士接纳公元前560年这个日期,或至少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
  11. ^巴利文大藏经·小部·经集·大品·那罗迦经》:“闻听此言,他迅即降临人间,来到净饭王定型中,坐下后,对释迦族说道:‘王子在哪里?我想看看他。’于是,释迦族让这位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观看王子,这王子相貌出色,犹如高明的金匠锻造的金子,闪闪发光。见到王子像火焰一样明亮,像空中行走的月亮一样皎洁,像秋天冲破乌云的太阳一样灿烂,他满怀喜悦,十分高兴。众天神在空中张着一顶有无数支的千轮华盖,金柄拂上下摆动;但看不见那些手持华盖和拂的众天神。这位束有发髻、名为根诃希利的仙人看到王子像金首饰放在浅红色的毯子上,头上高悬白色的华盖,他感到高兴愉快。他精通相术和颂诗,急切地接过释迦族之公牛,满怀喜悦地说道:‘这是人中之魁首,至高无上。’然后,他想起自己即将去世,便神情沮丧,落下眼泪。释迦族看到仙人哭泣,便问道:‘是否王子有不祥之兆?’”
  12. ^巴利文大藏经·小部·经集·大品·那罗迦经》:“看到释迦族黯然神伤,仙人说道:“我不认为王子会有不幸,他也没有不祥之兆。他不是平庸之辈,你们尽管放心。‘这位王子将达到最高智慧,看到最高纯洁,转动法轮,怜悯众人;他的梵行将传扬四方。而我在这世剩下的寿命不长了,在此期间就会死去,不能听取这位举世无双者的正法了,因此,我伤心,难过,痛苦。’他使释迦族感到极大快乐。然后,他离开王宫,过梵行生活。他怜悯自己的外甥。勉励他追随那位举世地无双者的正法:‘当你听到别人说起‘佛陀’,或者听说‘他达到最高智慧、遵行正法之路。’那么,你就去那里求教,与世尊一起过梵行生活。’他心怀善意,看到未来的最高纯洁,在他的教诲下,那罗迦积了大量功德,控制感官,等待着胜利者。听说“杰出的胜利者转动法轮”,他愉快地前去拜见仙人中之公牛,向这位优秀的牟尼求教最高智慧,阿私陀的教诲得到实现。”
  13. ^ 《佛说十二游经》中记载,悉达多太子第一夫人是瞿夷,汉语意思为明女,为水光长者之女,第二夫人名耶惟檀(耶输陀罗),其父名移施长者,第三夫人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长者在汉语意思为员外,佛有三子,一善星(鹿野所生),二优婆摩耶(耶输陀罗所生)。三罗睺罗未曾有经须达拏经瑞应经皆云罗睺罗瞿夷之子。
  14. ^巴利文大藏经·经藏·中部·圣求经》(第26经):“诸比丘!于是而后,予于少壮有漆黑之发充满蓬勃朝气与活力青年之青春人生,于父母不乐,啼泪痛哭之中,剃除须发,着袈裟衣,从在家成为出家之行者。彼予如是为修行者,不论如何以求所有之最善,以求无上寂静最上道而往阿罗罗迦罗摩仙人之处,往而白阿罗罗迦罗摩仙人言:‘尊者迦罗摩,我愿于此法、律,以行梵行。’”
  15. ^ 误食铁匠纯陀(Cunda)进献的糕饼与“栴檀树菌茸”(Sukara-maddava),Franke 将此字译为“柔软的公猪肉”;Arthur Waley 则对此字作了下列四种解释:猪吃的软食、猪所嗜吃的食物、猪肉中最软的部分,被猪所踏碎的食物。(K.T.S. 萨罗着:〈古印度佛教的不杀生思想〉中国传统上认为此时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16. ^ 《毗尼母经》:“有二婆罗门比丘,一字乌嗟呵,二字散摩陀,往到佛所,白世尊言:‘佛弟子中,有种种姓,种种国土人,种种郡县人,言音不同,语既不正,皆坏佛正义。唯愿世尊听我等依阐陀至(指梵文)持论,撰集佛经,次比文句,使言音辩了,义亦得显。’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与美言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悟,应为说之。’是故名为随国应作”。相关讨论可见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04/55_68.htm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编辑] 参考书籍

  • 渥德尔; 王世安. 《印度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月. ISBN 9787100026826 (简体中文)
  • 达摩难陀; 印海、张大卿等.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 2005年. 第四版 (繁体中文). 
  • 方立天.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300075129 (简体中文)

[编辑] 外部链接

相关的维基共享资源
释迦牟尼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释迦牟尼http://zh.wikisource.org/wiki/释迦牟尼
  • 释迦牟尼佛传 星云大师著

[编辑] 参见

  • 佛教
  • 如来
  • 三世佛
  • 十大弟子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A%E8%BF%A6%E7%89%9F%E5%B0%BC7个分类: 出生不详 | 逝世不详 | 佛教 | | 佛教历史 | 佛教圣者 | 宗教创始人2个隐藏分类: 含有梵语的条目 | 含有巴利语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