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琴演奏图片:坚持不懈的用科学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46:22

坚持不懈的用科学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2011-07-14 20:00:52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226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神圣职责。

1.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主流的思想发挥引导作用。这种主流思想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说过,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该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这一道理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假设,而是对人类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看一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莫不如此。即使在原始社会,也还有图腾崇拜,以维系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思想感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也应该有我们的主流思想,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这一教育方针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具体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对高等学校的指导作用,体现了新时期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基本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对于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对于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离不开大学的诸多专业课程,更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需要实用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但如果只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而不接触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出现“短板”,难以培养相应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的素质,就不是合格的大学生,更不是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打开学生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而且把目光放大到全社会、全人类,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和把握社会现象,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不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具有长远的益处。思想政治理论课里有哲学,能教人哲学思维;有政治,能教人政治眼光;有道德,能培养道德情操;有法律,能让人培养法治理念;有经济,让人懂得一些经济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达不到很专业的程度,但作为综合性知识和能力对学生而言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而理想信念则是它的基石和核心。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不仅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且是人们不息奋斗的精神动力,是指明人们前进方向的精神罗盘,是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最根本的还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一般知识类、技术类课程的重大区别,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价值所在。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确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他们思考和求索人生的真谛,关注和求解社会的课题,探索世界和宇宙的奥秘。在这个思考和求索的过程中,他们求教于书本和课程,求教于老师和同学,其中很重要的是求教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求教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看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着渴望的眼神,也带着挑剔的目光,但无论是自觉的学习者还是不够自觉的学习者,都会有所收获。不仅如此,这种收获在他们毕业工作以后,往往有更深切的体会,许多工作多年的大学毕业生,以自身的实际经历和工作成就证明这一点,而且工作经历愈丰富,对理论指导作用的体会就愈深刻。他们的体会表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推论,而是立足大量事实基础上的经验之谈。

3.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改革创新,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设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在课程设置方面曾有过两次重要调整。一次是1998年,形成了包括八门课在内的“98方案”。另一次是在2005年,形成了以四门必修课为主的课程体系,这就是“05方案”。这一新方案的确立,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在教材编写方面,把四门课教材的编写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中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和教师编写,形成了高质量的教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中宣部、教育部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从战略高度提出整体性思路,即以教学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广大教师掀起了大探索大创新的热潮。他们注重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学生们慢慢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精彩之处:由以往的从结论出发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从事实出发得出结论,单纯的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转变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闭卷考试转变为以提升理论思维、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不论是课堂内,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参与度”、“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可以说,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使绝大部分大学生从“要我学”走向了“我要学”。

总之,“05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六年的努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明显增强,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初步呈现出教师愿讲、学生爱听的可喜局面,基本实现了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根据2011年春季教育部对全国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85%以上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仅从发展新党员一项看,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近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党员数量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的一个证明,其中就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作的贡献。当然,这些成绩还是初步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NN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