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mk35:沈从文先生心中的凤凰古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3:59:40

沈从文先生心中的凤凰古城



  沈从文先生心中的凤凰古城


写在沈从文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二十周年
  
  
  




  这一次进凤凰城,我没有在古城凤凰终点站下车。独自一人在古城凤凰郊外沱江的一座石桥上下来。空中有了稀稀沥沥的毛毛雨。下了桥沿着听涛山涯左侧幽静小路入城。这样走法可以及早见到沈从文的涛山墓场。这样走法还可以全部走完贯通凤凰古城那一条光亮和曲幽的石板小道。日落时份,远处河岸两边的吊角楼上空,攀升着青青的袅袅炊烟。近处水中常有帆影来回驶过。古城加山镇的安逸景象入画一般好看。不时按动相机快门,不时驻足呆呆的观望着。神想着什么?哦哦不禁常常联想到从文先生的夫人张兆和。那到底是沈从文看准和看中的学生。张兆和在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23岁那一年,在家乡苏州以电报的形式通知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从此了却了这一对师生之间长达四年长跑恋爱,他们1933年9月9日在北平中央公园水榭结婚。
  
  
  真是幸运的两个人。真是让人安慰与向往的多情故事。真是真是让人怀念的好美故事。抚着一读便看得出来,湘西乡下人的沈从文情书,犹如他率真正直人品,那么不会绕弯子,那么见情急抒意。同样属于师生递情,从文一起笔,两地家书《从文家书》的难度就比鲁迅《两地书》显得博大有情。沈从文给张兆和情书中那些直抒胸臆的山盟,那些想死要活的惜情海誓,是不大受太多干扰和约束的。觉得,沈从文这个书写时刻应该是最为快乐的。所以要以“布道”心景前来形容从文兆和之间的相互寄情。这样才好领略到他们物质贫贱以外的明镜一般精神世界。1934年1月18日,沈从文离别新婚妻子兆和,由水路回去探望病重母亲,相约每日一信。船行辰州给兆和写了《历史是一条河》的情书。1937年“七七事变”从文辗转逃难在漫长征途上,百般牵挂北平自己小家,忧心惦念亲人平安,几乎每日一信甚至几信不断,投往远方爱妻:
  
  
  之一:“三三,我知道你一定极累,我知道孩子累你,亲人佣人都累你,得你操心。远人也累你,累你担心一切。尤其是担心到一些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我看到你信上说的‘你是不是真对我好’,我真不能不笑,同时也不能不……你又说似乎什么都无兴味了。人老了。什么都无兴味,这种胡思乱想却有兴味,人老了,人若真已衰老,哪里还会想到不真对你好。我希望你注意一下自己,不要累倒,也不要为想象所苦恼,吻你和孩子”。
  


  
  之二 :“三三 ……国家需要你这样,孩子需要你这样,尤其是二哥(沈从文自称)盼望你这样。使孩子健康长大,受良好教育,不堕落,有父亲之刻苦做事,厚道待人,有母亲之明大体,爱清洁、守秩序,这就是成功,也就是做人……我倒什么都不怕,遇什么都受得了,只是想念你和孩子,好像胆量也小了,心也弱了。在廊下看山,新绿照眼,无法形容。鸟声之多而巧,也无可形容。近日来常有一八哥,老老实实稳稳当当坐在新发叶子的老树枝上,叫了一会又休息休息,听别的鸟叫,休息过后又接着叫。杜鹃还不曾开口……”(《从文家书 飘零书简 致兆和》,1938年4月12日,沅陵。)
  
  
  
  之三:“三三;……日子在旅行人看来不快,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这寒冷所苦,不为这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苦了。我心里有点着急,但是莫因我心着急便难过。在船上的一个是应当受点罪,请把好处留给我回来,把眼泪与一切埋怨皆留到我回来再给我。我又听到操橹人歌声了,好听得很。但越好听也就越觉得船上没有你真无意思 ……;二哥”(《 沈从文别集?水手们?三三专利读物》1934年1月14日下午1点;)。
  
  
  之四;:“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些,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经任何人皆庄严与透入一些。三三,我看久了水,对人生对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对河水夕阳,皆那么爱着。二哥”。
  


  什么叫做感情发炎?什么叫做体贴含蓄?什么叫做温情脉脉?什么叫做杜鹃啼血?什么叫做垂青佳人?什么做感情窦常开? 沈从文在自己的篇篇给爱人兆和的情信中间都或明明白白点到了。身为有情有义的一生,沈从文一直都没忘记自己讲过和承担的情感责任:“我为爱你,我对不起你……”同样都是师生之谊,先于沈从文先生五年辞世的乔冠华对妻子章含之的最后遗言说的竟也是 :“这些年真苦了你,我对不起你 ……”
  
  
  单从感情视角看出去,张兆和与章含之这一些知识女性身体上面所承负的恐怕并不仅仅是感情、家庭、孩子和事业,更重的,还有男人健在时的无私,和男人走后的孤独 …… 还有许多真正进入人生,进入人生情感世界之后,就一直渴望依稀幻化在人生世界里面应尽的责任。沈从文就是这样:应尽责任必尽 ……新西兰知名作家路易 艾黎走遍了中国山山水水之后,忽然发现新大陆似的蓝眼晴一动,情深说道:“哦凤凰是中国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之一 ……” 这个精通中国的洋人以为中国的另一个美丽小城是福建省的长汀镇。
  
  
  
  1966年路易 艾黎讲这些话的时候是文化革命爆发之际。当时湘西地处偏壤交通后进。穷乡僻壤落后一面也恰巧侥幸保住了凤凰古老城池一隅纯真面貌。许多时候物质生存落后,反而人情更显高洁。沈从文故乡凤凰便是人文山水的一出个案。谁都知道山涧涌水才是真正矿泉。今天许多到凤凰的游人是为仰慕沈从文盛名而来。而且今天湘西风凰的主要人文景观,应当也是以沈从文一脉生命为主线的。2009年初冬我坐在渐渐走入山乡凤凰的中巴车上,缓缓想到了一个关于凤凰的历史传说。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当中常常把凤凰喻为鸟中之王。所以凤凰又叫凤皇。百姓将凤凰视为百鸟朝凤。―般游人来到湘西,总要去看一看古城凤凰。凤凰古城虽然不大,但是几个小时走马观花根本看不明白。不如踏踏实实在凤凰古城住上三五个夜。时光宽松,心情明朗,还可以到距离凤凰城不远的沱江茶峒,沅水沪溪,三潭书院,南方长城等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沈从文收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原创小说《边城》与《长河》字里行间的原始风貌就是源于此地边城茶峒。如今凤凰城的沈从文故居四季开放。春秋假期细朝拜的人群仿如水流。从地域条件看凤凰城的车路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现在从东西南北各地跑到凤凰城的线路都有一些。从上诲出发前往湘西凤凰,省钱便捷的漫长旅程是由上海火车客站乘一趟专门奔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卅府所在地吉首普快列车,夕发朝至吉首以后,再转换长途公交汽车经过大约两小时车程可以到达凤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的名册上没有湘西凤凰古城这个名字。今天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远胜出周边滇黔其他名镇。凤凰城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年间。公元1913年当局改制,原地名凤凰厅更为凤凰县,一直沿用到今天。凤凰位于湘西自治州南部,县城本名沱江镇,由于凤凰的名气过大,所以人们也就习惯把沱江镇叫凤凰了。从古至今,凤凰城总是跟湘西同提并论。湘西历来为我们供应了一种神秘而原始的山野气氛。直到二十世纪初湘西地区还是比较荒蛮和孤立的,不通铁路也无通畅的公路。酉水,巫水,武水,辰水,沅水,总共五溪沿伸渗透到整个湘西地域。
  
  
  
  记得司马迁在他的《史记 日者列传》里面讲过一句生动的话:“凤凰不与燕雀为群”。美国的亚利桑那州首府也叫“凤凰城”古印弟安人盛兴之期将凤凰称之为“火鸟”有再生之意。曾经,在社会科学院服饰研究室工作的沈从文不只一次寒暄讲起他的那些熠熠年轻往事:1933至1934年之间,沈从文20岁北上京城以来,第一次回到别离十年的故乡凤凰。一路上来来回回触景生情,而立之龄的沈从文写下了举世瞩目的牧歌式场景名篇《湘西散记》。沈从文是一个怀恋家乡和贪念亲情的人。年轻时代沈从文就以国平民安为重,也为自已家乡凤凰古城不致落下一个匪区恶名,他曾经多次希望亲自出面想跟当时湘西匪首进行谈判为和。作为一介穷白书生,沈从文的理想是善良的,纯粹的,投入的,明光的。
  
  
  
  沈从文还讲到了个人的饱满爱情:战乱时节张兆和苏州家屋毁于炮火,她对从文痴情讲道:“有两件东西毁了,叫我非常难过的。一是相片,一是你给我的信。包括第一封你亲手交给我的的全部,即所谓的情书,那些信是我俩生活最有意义的记载。多美丽,多精彩,多凄凉,多丰富的情感生活记录,一下子全完了,全沦为灰烬 ……”不过,沈从文实在是向妻子传递圣情的高手。他又与她书信许多情绢。后来,兆和捧住那些可人情书轻轻告诉先生 :“我欣喜你有爱写信的习惯,在这种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我应当是全北京城最富有的人了……”
  
  
  
  沈从文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仿佛都有缘跟自已的乡情牵挂,肉血铭心。去过沈从文北京前门寓所就会知道,他家门口挂着的是依旧的湘西印染挑帘。物件虽微,刻骨连情。浪迹天涯的沈从文总是血肉通乡,寄情相思。手笔书信,文心浸透着湘地楚民绵长遗风。从文书信浓郁亲昵之中,总是拥着激情投入细甜称呼。比如“三三”即是从文湘情的自然展示。可以从当年从文远别新婚妻子的《湘西书简》当中,从“三三”长,“三三”短当中(兆和在家中排行第三),我们能移听到看见其中缠绵呼叹。
  
  
  
  这个“三三”是苗家习俗深中最吉利的惯称。至于“二哥”和“四弟”的称呼也是苗家习惯称谓。记得早年从文兆和结婚日子:1933年9月9日并不是一个毫无讲究的时刻。在沈从文的湘家苗人看来,“三三见九”实在是大福大贵的和平吉兆。沈从文一辈子对于兆和,说了太多太多吉祥善话。这是善良文人的一种投入。入心沁脾的投入。1988年86岁的沈从文怀着“对人从不设防无机心”的“婴儿状态”和质朴心理,走完了他的“知识分子总有机会获到苦难” 的坎坷和多灾的一生。一直到沈从文辞世8天之后,国家最具权威的报刊才“外转内销”套发了沈从文病逝消息。
  
  
  
  当时沪上白发老友巴金先生沉痛致哀道:“没有一滴眼泪,悲痛都在我心里,我也在埋葬自己的一部分。那些充满信心的欢聚的日子,那些奋笔和辩论的日子都不会回来了。没有哭泣,没有呼唤,也没有噪音惊醒他,人们就这样平静地跟他告别,他就这样坦然地远去……”在八宝山送别沈从文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我自已与大片大片的人群中间默漠并且肃穆地向从文先生奉献上了一束淡颜色月季,惆怅地着跟随告别人流走过先生身体旁边。久长伫立,没有眼泪。老人象他活着一样面如花容。我暗暗默想着先生留给世人的那一句迷彩般的言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是的,老人象活着一样在微笑。是的,一直到死,沈从文也没有忘记凤凰家乡的沅芷湘兰。那是他自己的终极归宿。“落叶归根”、“孤死首丘”等等,都是源自楚文化的大典故。1988年5月10日从文先生仙逝以后,终于又回到了他自己久别的故乡凤凰。他的干静骨灰伴同着听涛花叶一同撒入湘西江水。他的墓碑竖立在家乡听涛山上。这一个时候,沈先生才算真正融入了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按照从文先生家乡湘西凤凰的生死常俗来看,一位80多岁长者过世,这位老人应当算是“喜丧”了。愿意老人福气了。还是1980年10月沈从文赴美讲学期间,学者林蒲向从文先生求教死的意义。
  
  
  
  从文回答:“投岩麝退香。”接着先生解释:“麝生性绝爱其香,被追捕紧切时刻,爪剔自香还与大地,逐后抽身投射岩石结束生命。麝退香其实是进行生命的补偿。”记得1982年10月80岁高龄沈从文最后一次回凤凰家乡,因为体弱沈从文没有重复走以前的山山水水,后来遗憾又觉得充满期盼致函老朋友田光孚说:“将来还想能坐一次船,由龙潭到保靖,由保靖到王村,又由麻阳出辰,下桃源,看看一切”
  
  
  
  现在我再一次走这些沅水湘江的村寨乡镇时刻,想起看见的都是从文先生当年北上离家水路,这也是从文归乡驿站。故乡的水水山山伴随着沈从文的一生。沈从文爱自已的这座凤凰城。至死亦爱。晚年时候的沈从文张兆和勤衣俭食,商量过后决定把他们的一万块钱稿费捐助给凤凰城文昌阁小学。捐献里面没有任何功利心思,捐心纯粹属于感情趋使。由此情感,凤凰城的苗家话语因了沈从文的存在变得缠绵了。凤凰城沱江水因了沈从文的存在变得缓冲了。凤凰城石板路也因了沈从文的存在变得弹性了。为此情感,湘西民间大画家黄永玉在古城凤凰沱江岸边沈从文先生的墓石上面草书题字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其实,这一个沙场和故乡也就是沈从文的凤凰城。先生走后,沈从文骨灰分成了四个部份。一份撒入沱江,一份放存凤凰旧居,一份埋予听涛山上。还有一份传说留放在了沈先生存活了大半个世纪的北京城。今天凤凰城岸沈从文的听涛墓地别有一番天意,开阔天然,润在水山。亲人张充和在听涛山沈从文墓石身后书写下这样十六字墓志铭:“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来到墓前,匐身细读,沈从文的墓志铭竟然是一首雅致象样的藏尾诗;----“从文让人”。啊,从文让人;……
  
  
  
  想了好久,心内觉得,沈从文先生其实一点一滴都并不软弱与无力。先生的墓志铭上讲得格外大气明白:“从文让人。”然而同时觉得,时下的这一个闹热繁华世道之上,并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用心让人的。遇事临人,让人不易。沈从文感情在他的凤凰城是干净和神圣的。游走凤凰之刻手边携带上那些沈从文签名版的《边城》《水云》《湘行散记》《长河》等等。边走边看,先生这样白纸黑字精神产品,有助游走古城时候想到善。去过多次凤凰而且每一次登上凤凰古城湿润地皮,心中间往往会揣着一个平常又扎实的想法:凤凰古城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凤凰城。其实就是沈从文的凤凰城。
  
  
  今天,凤凰城沈从文故居的门票比较贵了一点。可是入口再贵,真心怀念沈从文的人们也还是要进去的。虽然现在沈从文的个人形象仿佛已然被人变成了一具重磅市场消费的文化招牌。不过门票超贵也不好拦挡有情诚心。虽然,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情的人可能属于少数。但是真正的有情是一种真的陷入。是一种危险的爱心沉沦。是一种胸怀大爱的有幸者。是一种爱的极至。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有情的人。有爱的人。从文让人。“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从文让人。有爱的人。
  从文让人。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