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烈阳 蕾欧娜多少钱:空海法师开示(五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6:56

空海法师开示(五十五)2010-08-18 15:59

所谓“寻、伺、喜、乐、一心”,一般只是专注,以专注在呼吸为例,当你专注在呼吸上面,有的人就在数息,二、一、二 ……,然后你数了好几年,还是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了好几年还是这样,好几年还是在寻、伺上面,一直打坐下来就是在那里“糟糕!我今天怎么又数的不好啊!我昨天数的很好,今天又数不好啊!… …”都是一直在寻、伺上面,因为你不知道怎么样去转换,不知道怎么样去进入。如果是在闻思之后,你在有“觉、观 ”的“一心”,记得!你的目标不是在呼吸上面,是要去体悟你的一呼一吸,它都在告诉你什么?无常法印。当你的心宁静下来,系在呼吸上面,不管是在鼻头、人中,或是在丹田,都要去体会呼吸就是在宣说,你的身心当下都是一直在生灭变化,当下就是在宣说无常法流、无常法印、还有“无我”,当然“无我”又是更深了,当下就要去体悟到这个呼吸不是“我” 在做主、“我”在决定啊!不是“我”要不要啊!是整个众生、整个法界的因缘。
  所谓的“无我”又比较深,但是至少要先具体的体会“无常法印”。呼吸方面,就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不知道去体悟无常法流,只是把心一直专注在一个点上面,结果你的心不是变成僵化、僵硬在一点,没有在流动,不然就是只是在数目上面,或是在呼吸上面,只是把呼吸当作工具,然后就一直在呼吸上面,而当下没有去体会到法印,没有体会到呼吸给我们启示的法印。如果没有去体会呼吸当下的生灭无常,只是专注在 “寻、伺、喜、乐”点上;当下体会到有觉、有观,体会到无常法流,就是“觉、观、喜、乐”。动作方面,也是一样,包括经行或是打坐,微细的动里面,我们的动作、我们的目的,不是在看动作,是保持一种觉知,但是重点不光是在觉知而已,而是更进一步去看到无常法流,以及去看到动作背后是有意念在引导,又很微细进去,当下有去看到动作的生灭,以及背后意念在引导,都是要进入有觉有观,而不是光看动作而已,于是经行了好几年,还是一样在练工夫。
  当然,在觉、观的情况,背后有一个预期心,事实上初学是难免,当慢慢体会之后,最初你是要体悟无常法流,有一个预期心,这样是不错,但是慢慢体会之后,就会发现这是正常自然的现象,你只是溶入在“觉、观、喜、乐、一心”的初禅,当下越放松、越清醒、越明觉,越容易体会到 “觉、观、喜、乐、一心”,就是要体会到放松。在有所得、有所求、很用力的情况之下,没办法进入初禅,你要越放松,体会到放松的要领,然后慢慢才能够体会所谓“无为法”。真正“出世间法”的禅定,本身是“无为法 ”;“有为法”练工夫的禅定,是属于“世间法”的禅定,真正“出世间法 ”的禅定,是“无为法”。
  真正要见法,要透过“无为法”;有为法、有修、有作意,所看到的不是大自然法本自然、法尔如斯的法,真正要见到自然活生生的佛法,一定是要“无为”,才能溶入无常法流,法印、、法才会呈现。所谓自律神经,不是大脑意识在掌控、在操控的,不是说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包括我们的呼吸,本来就属于自律神经在运作,我们是放轻松去看大自然的法则在运转,如果现在开始慢慢去体会,越能够体会放松,就是信任你的身体、信任法界,然后就能够放松。如果越能够客观觉察,禅修越轻松,而且越能够见到法。我们是要越无所求,但是所谓出离心、欲神足是要有,大家珍惜这样的一个法缘,是很重要。如果过程中懂得放松,然后就很容易可以见到法。
八定阶段
  前面阶段是要先离开欲界。我们平常在打滚的世界,一直在是非、好坏,勾心斗角或是名利堆打滚……种种,叫做“ 欲界”,我们要离开这些,才能够专心进入禅修;你要放下,才能够专心禅修。初禅到四禅,属于“色界”的世界,以呼吸来讲,呼吸是属于初禅到四禅,它是要选择“色界”里面的一个目标为所缘,简单讲包括地、水、火、风,选择其中一种为所缘,就是所谓“寻、伺”,找一个目标、妥当的柱子,可以你把心系在上面,叫做“所缘”。如果以出入息来讲,我们是以哪一界为所缘?以风界为所缘,风是属于色界,“空”才是无色界。所谓“色界”,就是有质有碍; “空”才是无质无碍。“风”就是空气、大气层,它有没有质碍?有啊!因此“风界 ”是属于色界。
  初禅到四禅,就是系在出入息上面,一样都是以风界为所缘,叫做“依色界”。如果我们的觉知力在身体动作,觉察在身体上面,是属于哪一界?身体方面是属于地界。有的修行法门,用一盆水或是一些火,然后坐一个专注,就是水界或是火界。但是最简便的还是风界,不用花费什么钱,也不需要什么准备,而且走到哪里都是带到哪里,最简便的就是出入息。以色界的地、水、火、风为所缘而进入禅修、禅定的世界,就是进入“色界 ”的世界。所以,“色界”就是初禅到四禅。再来,要进入到“无色界”,必须要放下原来 “色界”的世界,这时候你的所缘要有一个转换,“所缘”就是专注的目标,意即“寻、伺 ”的目标,当你锁定一个目标,系住心猿意马的目标,叫做你的所缘。这时候要做一个转换,如果是在“色界”方面觉知,就没办法跳开。
  从“四禅”进入“五定”,“五定”就是空无边,“六定 ”就是识无边,“七定”是“无所有处定”,“八定”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九定”是“空无边处定”,进入没有质碍、无质无碍的世界。所谓“空无边”,色界--地、水、火、风,这些是有质有碍的,如果以此为所缘,范围都是有限制的。所以,必须要放下 “色界”,才能够进入到“无色界”的世界;再来就是进入到“无色界”--没有质碍的世界。进入到“无色界”,就是进入没有质碍的世界,不超越地、水、火、风,就没办法进入。六界里面的地、水、火、风,属于前面的“色界”,“空”与“识”属于“无色界”,进入到“空无边处定”,放下“色界”的所缘,然后这里做一个转换,这时候你的心溶入到“空无边”,《清净道论》所讲的一套修法,大家可以参考。
  事实上,我所体会的“空无边”比较灵活,《清净道论》所讲的“空”,是先找一个空洞,当你清楚观察到之后,再把空洞、空的范围慢慢放大,这也是一个过程。在上一次禅三,有跟大家讲到修行从点、线、面进入“空”,如果你能够稳定,一样可以进入到“空无边处定”,当你看自己的心量是无边无际,能够涵容万有,就是进入“空无边”。再者,所谓“识无边”是感觉到你的心量无边,无挂无碍、无边无际,能够涵容一切。前面阶段是“空无边”,是去感觉“空”的无边,后面阶段是感觉到心量的无边无际,不会再有小心眼,这是很明显的对比,心量的无边即是“识无边”。
  再来,当你能够体会到“空无边”、“识无边”,然后继续再修下去,体会到什么都可以放下,一切就是缘生缘灭,很安住在每一个当下,纵使无所有,也没有什么值得贪爱、抓取,然而绝不是消极悲观,不要会错意!真正能够很潇洒、很洒脱的面对一切,进入到 “无所有”,都是在禅定的情况。禅修当中“四禅八定”的禅定,大家经历过之后,在下一节就会讲述活生生的“四禅八定”。再继续下去,会来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你的心是越来越明净、越来越微细, “四禅八定”是你的心进入越平、越静的世界,事实上你的各种欲望、欲求都没有了,很安详的进入禅悦世界。
  我们平常都会起心动念,但是来到此阶段,是一种“非想非非想”,何谓“非想”?何谓“非非想”?是禅修进入的一个世界,因为内外都很宁静、很安详,都安住在一个当下,可谓类似一个极乐的世界里面,你的心虽然很微细、很宁静。我们平常的想,是有欲望、欲求去想,我们去规划、去想像、去造作、去作意,都是有想。所以,在进入这一种情况,“非想”并不是有粗的念头,“非非想”也不是没有念头,就是似有若无,不是真的没有,但又不是说主动起那些念头,这时候还是有念头,只是它很微细、很微细,即是进入“四禅八定”的世界,现在大家先了解,以后有因缘可以实际去体验一下。
  如果再继续坐下去,就会进入到第九定的“灭尽定”,“灭尽定”称为“想受灭 ”,“寻、伺、喜、乐”都是一种觉受,“五定”到“八定”阶段,并不是说没有想,还是有念头、有想,还是由想所成,是有意念,透过有为法、有努力、有造作。所以,前面是有受,后面进入到微细,还是一样有意念、有想,才能够进入到这样的世界,有时候翻译作“空无边处定”,有时候叫做“空无边处想”、“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想”,这里是“非想”,但是“非非想”是进入到最微细的深定,并不是说没有念头。“灭尽定”有另一个名称叫做“想受灭”,也就是起心动念停止了,你的觉受也都停止了,进入到很深的定,叫做“第九定”,进入到这种深定,类似像植物人的情况。事实上,“灭尽定 ”说是想受灭,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它非常的微细,如果完全没有,生命就不存在了,只是说它非常微细。但是,在这种微细的情况之下,植物人没办法起来动,觉知方面与正常人比较起来,几乎是没有,然而植物人又不是死人,虽然在“想受灭”的情况之下,他的生命力还是存在,就是进入到“灭尽定”。
  有的人以为进入到灭尽定,就是最乐、就是涅槃寂静、就是涅槃世界,不是啦!佛陀一样有讲到,那样是错误的解读,因为你纵然进入“灭尽定 ”,还是透过你的“有为法”修成,“有为”而来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进入无为、涅槃的世界,事实上有没有“为”进入?还是透过“有为法”进入到一个很深定的里面,那时候好像都没有作为,但那几乎都很微弱、很微弱,这些都有我执。因为经历“四禅八定”,并不是说你就没有我执,还是有啊!我们修四禅八定,不要放错目的,不是要求深定。有的人是以成就四禅八定、深定为主、为乐,但是佛陀也经历过四禅八定、深定,但是佛陀发现在进入禅定时,觉得说“很好啊!这世界很祥和啊!很宁静啊!没有苦啊!……”但是当他出定之后呢?所有的问题还是存在啊!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还是存在啊!佛陀后来才又发现,纵使我熟练、精通这些四禅八定,还是没用啊!我的烦恼、我的苦、我的不安,还是存在。
  所以,“四禅八定”不是以修练这些为目标,而是一方面让你了解什么叫做“欲界”?什么叫做 “色界”?什么叫做“无色界”?这些是属于“无色界”的。当你经历过之后,才能够讲说“出三界”。我们所讲的“三界”,就是“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只要“自我”还没有死,都是在“三界”里面,不是在“欲界”里面打滚,不然就是进入修行之后,就是在禅定、禅相里面,然后求神通、求感应,都是在色界与无色界、欲界里面打滚。佛陀就是要让我们去看到这三界,这个“自我 ”不管怎么逃、怎么厉害、怎么躲,只要还没有解脱以前,很厉害的“自我”都存在,一定是在这三界里面打滚。很多修行人都是停留在“色界”与“无色界”里面,这两界还不容易突破,属于“五上分结 ”。
  证到三果的人,这两个世界都还没办法超越,还会以禅修、禅定、禅相,为乐、为喜、为迷执,后面的“五上分结”,是三果到四果所要破除的。你要破除这些,要去看到它的“味”,然后再看到它的“患”,这样才能够“离 ”。如果没有经历过四禅八定,不知道它的“味”在哪里,不知道它的“患”在哪里,所谓 “出三界”就是要去经历过这些,然后知道它的“味”在哪里、“患”在哪里,然后才能够“离”,到后来才能够放下这三界,才能够出入自在。
  如果按照经典的方式去修,所修出来的“空无边处定”,都是用一个“自我”,去修出一个“ 空无边处”的世界,这样还是属于“世间法”的禅定里面,属于“有为法”。“世间法”的那种定,是用“自我”去创造一个“空无边处”的定,所谓从点、线、面进入空,不错!这跟一些经典所谓进入“空无边”的方法,已经有些不一样,这时候事实上你的“自我”是要放下、要溶掉,才能够进入“空无边”。你是“自我”溶掉,然后才进入“空无边”,像这样的境界,如果能够稳定,至少要有证初果以上的证量。但是,有证初果以上证量的“空无边处定”,跟阿罗汉的与“空 ”溶为一体,还是有不同的地方?除了稳定度不一样之外,一个是“无为”、一个是“有为”。当下不用去刻意、去造作、去想像,就是很自然的展现,等于就是一体流入,整个就是流动,进入“空”的世界里面一样,如果你是止观、有觉察力,一样在“空”里面,并不是“空无边处”,不是顽空的空,是让整个法流、整个法界无碍的穿流而过,因为你是无色界,你的心没有质碍。所以,还是有一个明觉。
  前面阶段还要比较用力,去体会无常法印,这里的阶段都是没有用力,你就是一个空,本身就是一个空洞,让整个法界穿流而过、无质无碍。你有清楚的明觉,但是那个“我”是消失,主、客是溶为一体。在禅修的时候,可以进入四禅八定;没有禅修的时候就没办法进入,于是平常又容易在烦恼堆里面,在滚滚红尘里面打滚,当然这是一个过程。进入无修之修,是阿罗汉的世界,他是不必打坐,也是一样三界出入自在。
  【法义分享】初禅五支就是“寻、伺,喜、乐、一心”。此五禅支是由粗到细到微细。当觉得“寻、伺”是粗、是干扰,因为这时候你的心稳定下来,觉得用力比较累,于是你会自然要放下,自动离开“寻、伺”而入二禅。所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最初当然需要经过一些练习,然后再慢慢掌握、体会到窍妙,然后自然离开“寻、伺”而进入二禅,舍离“喜禅支”就是进入三禅,舍离“乐禅支”、“内净一心”,就是入四禅。在“寻、伺、喜、乐、一心”,是偏于专注、修止的初禅;“觉、观、喜、乐、一心”,是“止观双运” 的初禅,而对开悟、开智慧、断结、证果最有益助的,是“觉、观、喜、乐、一心”,能“止观双运”的初禅。希望大家在这一次禅修,至少要有“未到地定”,然后具有初禅的工夫,“止观双运”要能够见法、开智慧,都是不待时节因缘,真正心领神会去体悟、体证到,喔!实相就是如此。
  (第四节)如果修习“安那般那念”,就是修习出入息念,因为出入息念,与禅定一样有次第进入。所以,各种的禅定,都可以透过 “出入习法”进入,当你能够“止观双运”,证果是不在话下了,不待时节因缘就可以到达,于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可以到达。
  【法义分享】修习四禅八定的主要目的有三:(一)实际经历色界是什么、无色界是什么。(二)帮助内心澄静,以便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正观。(三)内心澄静,有助于反观、照见诸结缚,进而断结、除慢、证果。所以,我们要知道修习四禅八定的目的在哪里,不要弄错了,禅定是工具,修定是过程,如果迷执在禅定、禅支、禅相、禅境上面,就容易落入“世间法”的禅定,如此迷执下去,十年、二十年,很有可能都是浸泡在这里面;有时候一直迷失在禅定、禅相上面而产生我慢,都不知道啊!因此,修行不是在禅相上面,禅定是帮助我们的心宁静下来,然后去见法。一方面回来看我们内心的种种结,把我们内心的种种结缚,一个一个去除。所以,禅定是一个工具,协助我们见法,协助我们照见诸结而断结、证果。
  (第五节)阿难问佛陀:为什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陀就讲:“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阿难就继续问:请世尊讲述更清楚一点。佛陀就说了,“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 ”“正受”就是正在进入那一种觉受、世界,“初禅正受”就是进入初禅的禅定里面。当你进入 “初禅正受,言语寂灭”,为什么说是“言语寂灭”呢?因为外面欲界的种种想像、胡思乱想,那些都要放下啦!如果种种的妄念、妄想没有放下,没办法进入“寻、伺、喜、乐、一心”,叫做“言语寂灭”。如果还在跟人家攀缘、聒噪,言语不寂灭,没办法进入,放下那些,才能进入初禅。
  “二禅正受,觉观寂灭”,“觉观寂灭”就是“寻、伺寂灭”、“ 寻、伺放下”,舍离寻、伺禅支,然后进入二禅。进入三禅是“喜心寂灭”,放下“喜禅支”。 “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剩下“乐”与“一心”。“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出入息寂灭”就是“乐”舍下,剩下“一心 ”,这时候你的心是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平和的境界,因为你的身心很稳定、很柔软,呼吸很自然的微细,从初禅、二禅下来,它会慢慢的微细,到后面四禅,是“出入息寂灭”,然而有的人又误认为进入四禅就是没有呼吸,有的人就一直在修练,练得能够断气断多久、维持没有呼吸多久,就是进入四禅多久……,不是这样啦!只要你的生命存在,就不可能没有呼吸,只是进入相当的微细、相当的缓慢,有时候进入胎息,有时候可以进入全身的呼吸,并不一定透过鼻孔方面,因为鼻孔方面是进入到相当微细、相当微细。所以,四禅所讲的“出入息寂灭 ”,并不是完全没有呼吸,有可能是呼吸的频率很慢,在换气的时候,你会停一下,但不是完全没有呼吸,而是有吸有呼、也有止息的时候,但是频率很慢很慢、似有若无,叫做四禅的“出入息寂灭”。“五定”的时候,才离开出入息,这里算是 “色界”,来到很微细的情况,进入四禅还是属于“色界”。
  “空无边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色想寂灭”就是进入“五定”的 “空无边处定”,是属于“无色界”,你要超越前面的“色界”,把 “色界”的所依放下,才能够进入到“空无边处定”。所谓“色想寂灭”,就是 “色界”的所依,你要放下,才能够进入到“无色界”,再来后面的就以此类推了。放下前面的 “空无边处定”,才能够进入到“识无边处定”;放下“识无边处定”,才能够进入“无所有”;放下“无所有”,才能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然后再超越这个,就再进入“深定”,进入“灭尽定”。
  “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后面的“渐次诸行止息”都是一样,“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重点是这一句话,为什么说“一切诸受、一切诸行”,然后 “一切诸受悉皆是苦”呢?还没有脱离三界、自我的抓取?还有没有更具体一点?有生灭?不错!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还有一个重要的心态,他已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但是佛陀为什么说 “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没有看到味、患、离?有出、有入?有一个重要的心态,但是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你在欲界是有迎有拒,当你进入各种禅定--初禅到四禅、五定到八定,因为境界里面,有很多很迷人的世界,当进入到这样殊胜的觉受,一个迷人的世界,你的内心一样都会有迎有拒,有迎、拒之心。当你进入到很殊胜的世界,就会想要抓,希望顺境能够留住。
  于是有的人觉得在一个月前,有一次打坐之时,进入很舒服的觉受,然而这一个月来就很懊恼,为什么?因为他在奇怪说“这个月以来,怎么都没有当时那一种觉受?”一直在想说一个月前的境界能够再出现,于是就在那里祈求,在那里等待,在那里期待,但是越等、越等不到,那个境界又没有出现,于是那个苦、不安就出来。这里讲说一切受都是苦,一切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及五定到八定,都是属于行,属于我们的心行,都要用心去做、去修。这些境界都是用“有为法”修练到达出来的,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入就一定有出,进入在殊胜的禅定境界,一样有入、有出。
  众生遇到乐境、顺境,遇到想要的境界,就常常想要抓,想要越多越好,包括禅修就常常期求所要的境界,当他达不到,或是看那个念头,又常常在干扰,于是又在起嗔、又在排斥,结果就不断在那里拉扯。一切诸受都是苦,各种的禅定境界,都是进入各种觉受,因为都是有为法,都是有入、有出,都是无常生灭,但是众生无法保持不迎不拒之心,想要求什么样的境界。如果有得到什么样的境界之后,你还是一样,又希望能够长久保有它、又怕它失去,于是那个苦就跟在后面。
  “我以诸行渐次寂灭”“诸行”就是各种的境界都是一样,它都是缘生缘灭、有生有灭的,“ 诸行渐次寂灭、止息”,所以“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主要就是因为众生的迎拒之心,不愿去接受无常法印,所谓的苦,就是因为你有一个迎拒之心,不愿意去接受无常法印。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是粗的烦恼,此处所谓“四禅八定”,现在暂时界定你从粗的烦恼,慢慢的一直止息,到后来觉得好像进入涅槃寂静,但是事实上没办法长久浸泡在这里,它一定是有入、有出,下一次你想要进来,也不一定能够进来,那个苦、拉扯就在那里。所以,佛陀讲说进入到另外一个禅定,前面的禅支就放下,也就是止息。如果进入三禅,前面的“寻、伺、喜”,我们说“放下”,事实上它是代表一种止息。当你进入后面这些,前面就是一种止息,佛陀讲说就算你熟练四禅八定,但是你的苦、你的不安,还是没有真正解决,真正那个苦、不安的止息,最重要就是后面所讲的,贪、嗔、痴、我慢的止息,贪、嗔、痴、我慢的断除,才是超越过前面四禅八定,所能够到达的境界。
  当你有四禅八定,未必能够断除贪、嗔、痴,你的苦、你的烦恼,也未必就能够断。如果是在“世间法”的四禅八定里面绕,你的苦、烦恼没有止息,而且有可能我慢又会增长。你有我慢,你的苦就一定会存在。所以,佛陀讲说最殊胜的止息,就是贪、嗔、痴的止息断除,才叫做真正的涅槃。因此,四禅八定不是目的,它是一个工具,让我们能够了知什么叫做“三界”,它是帮助我们见法,帮助我们看到贪、嗔、痴,然后能够断除。如果你的目标是在四禅八定上面,你的苦、烦恼还是没有断。我们是透过这些工具,然后让我们的十个结,一个一个能够照见到、能够断除,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涅槃。
  为什么要修四禅八定呢?因为我们那个“自我”、那个“本尊”,是游走在三界,当它很厉害,如果你要追它,追得很厉害的时候,它就是躲到“无色界”去。因为那个本尊是躲藏在无色界里面,它来无影、去无踪,比藏镜人还厉害,如果你没有“无色界”的禅定力,以及“无色界”禅定的体验,不容易看到本尊的影子,它不容易出现的。所以,我们能够体会、体验过“色界”,知道去看到它的味、患、离,又有去照见诸结,那个本尊就无所遁形,后面的色界贪、无色界贪才能够断,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必经过程。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上根从何而来?没有经历过渐修,顿悟从何而来?寂灭与止息,事实上是一样,所有的“有为法 ”,它都是生住异灭,有入有出、有生有灭,如果众生不能接受无常法印,不了悟无常法印,就常常在那里迎、拒啊!苦啊!就这样产生。所以,那个苦,就是因为众生不了悟无常,然后有迎有拒。
  (第六节)就是八正道,已经有讲过了。所谓“禅定”,有“世间法”的禅定与“出世间法 ”的禅定,如果四禅八定没有应用到“止观双运”,还是在世间的四禅八定里面运作。“出世间法 ”的禅定,就是能够把禅定的工具,应用到去体悟“三法印”,以及体证“四圣谛”、断诸结缚,才是真正“出世间法”的。【法义分享】记住:禅定只是工具,修定是过程,目的是要止观双运开智慧。不要迷恋在中途而忘了目的地。如果你有正确的止观双运,是没有过程与目标之分,只有当下。
  (第七节)这里的经文很精采!世尊告诉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代表而已,这一节都是针对有相当闻、思、修的基础,然后再讲更高深的修法。“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要修能够断除烦恼,能够到达究竟解脱,真正有助于到达究竟解脱的“出世间法”禅定,就是“修真实禅”。真正能够帮忙你解脱,帮忙你到达苦的止息,了悟生死大事、究竟解脱的,才是“真实禅”。“莫习强良禅”不要去修“强良禅”,不要用我慢、欲望去修,而想要透过你的修行、你的禅定,然后去求神通感应,求那些名利。
  “如强良马”一种错误的马.,错误的修行心态。“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榖草”修行的动机不正确,又没有闻思基础,你是想透过修行,而得到更多的名闻利养,像这样叫做“但念榖草”。“但念榖草”就是希望能够吃到更多,包括四种食,希望能够吃到更多。“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不是真正为解脱而来,修行有一点不务正业,该做的、你不去做,该断的这十个结,你不去断,然后却透过修行,要去展现我是、我能、我慢,叫做“但念榖草”。
  “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修行人若是以欲贪为主导,想要求名得利,想越修越厉害,像这种人呢?“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因为他是想要透过修行,越修越厉害,要得到恭敬,得到名闻利养,以显现自己的厉害,这样的人对“出离道不如实知”,对真正的解脱法、对出世间法,却是不知啊!没有心去研究这方面,也没有心去闻、思、修、证,他的“心常驰聘 ”,常在名利堆里面打滚。“随贪欲缠而求正受”随著他内心的贪欲、欲贪,不管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他都一样,他的修行、他的修定,都是以名利而出发,有所得、有所求,动机都不单纯、动机不良,这样是属于“世间法”的修行,不是真正走在解脱道上。
  其他的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多修习,一样就是在“五盖”遮障的情况之下来修行,都是在“世间法”里面打滚,你越修、都想越厉害。所以,前面这一段讲的,是一个错误的修行心态。
  “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修行人真是为解脱而来,真正为到达究竟涅槃彼岸而来,真正为了悟生死而来,你是“不念水草 ”,不会为名、为利。“不念水草”就是不会为名、为利的。“但作是念:驾乘之事”他内心里面呢?如果是一匹马,正职就是去做“驾乘之事”,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修行人,为解脱而来的人,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去了悟生死大事,要以究竟解脱为第一顺位。如何才能真正把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去除掉?怎么样才能真正出离苦海?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支流末节,要以究竟解脱为第一顺位。
  “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真正为解脱而来的人,不会在名利堆、欲贪界里面打滚,能够“住于出离如实知 ”,他的修行处处都是想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出离苦海?怎么样才能够真的解脱自在?“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他的动机不会不正确,不会在名利堆里面打滚而修行,包括嗔恚、睡眠一样,他不会落入在里面。
  “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这一段经文很深。很多的众生就是在欲界打滚,很多修行人,事实上是在欲界打滚,透过换跑道,他说放下世间的工作去修行,其实很多是换跑道之后,又在修行界里面,继续追逐他的名利,都还是一样在欲界里面打滚。如果你在四禅八定里面追逐,追逐在四禅八定里面,一样都算是属于“世间法”的修行。
  各种的初禅、二禅到四禅,你会有所依,依“色界”的而入定。后面的五定到八定,一样都是有所依,你的心有所缘、有所住。你是有所缘才能够进入,包括后面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你的心还是一样有所缘,都还有境界让你抓住,让你做一个所缘的工具。这一段经文,事实上就是把所有的所缘通通放下、通通超越。“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修禅 ”不依“色界”而修禅。“不依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就是不依“ 无色界”而修禅。前面是要“有依”,才能够入禅定,到这里讲到都是“无依”。众生都是要有所依然后进入,现在你把所要依、所要抓的,都斩断掉,如果没有基础、还不会走路,不要想要跑、想要飞。这里的经文是讲道很高的禅修境界。
  “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因为都是要斩断前后,不是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因此“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他不抓未来、也不抓过去。不是说没有因果,他了悟这些因果,了悟这些因缘法则,但是知道生命所能够活的、所能够掌握的,只有当下。所以他“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对于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有清醒的活在当下。“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就是不抓未来, “不依他世”就是不抓未来,不是对未来勾勒出一个很美好的未来,然后觉得现在很不好,然后一直修、修、修,他的目的不是在这里,而是要到遥远的未来,这样的过程都是苦的,因为等于说还没有到达那个目的,因此“不依此世、不依他世”。
  “非日、月”不是用光明想,也不是去做日轮观,因为“日、月”也是修行上面的一种光明想、日轮观,这时候都要超越日轮观、光明想。“非见、闻、觉、识”不是用听闻,不是用头脑、用思惟,去想像、去作意,不是用头脑去推理。 “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他的修行“非得”,无所得、无所求。所谓“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心经》有“无智亦无得”,“非见、闻、觉、识”就是无智的境界。 “非得非求”就是《心经》所讲“亦无得”,无所得的境界。“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因为“觉、观”还是用有自我意识去觉察、去观照,包括“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这是进入什么世界?进入“无我”,自我意识是消失的。有觉有观,还是有能观、有所观、有为。“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是进入到“无我”。
  “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前面经文的第一段,是说很多修行人还是在欲界里面打滚,真正要解脱的人,是要离开欲界,离开名利心,并不是说修行人什么事都不要做。所以,正确的闻思是工作不会跟修行冲突。后面这一段,就是要离开“色界”、离开 “无色界”。“比丘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修禅”就是离开“色界”,再来 “不依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是离开“无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都是进入到无修之修、无为法。
  “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站在佛陀后面,因为天气很热,在帮佛陀“执扇而扇佛”这时候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云何比丘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因为跋迦利听了,觉得摸不著头绪、听不懂,认为这样说,实在还是听不懂,到底这究竟是什么境界啊?这是怎么样入禅定呢?怎么说都不要依靠这些?“色界”的所依不要,“ 无色界”也都不要,是怎么样进入呢?为什么那些天神、天王都对这样的人合掌恭敬?都觉得这样的人真的是境界很高。为什么他们合掌恭敬,然后稽首这样的修行者、解脱者呢?因为觉得他是“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赞叹这样的修行人,因为我不能够知道他是依何而入禅定,因为对他们来讲,觉得我们是要有所依才能够入定,他们竟然能够无所依,到底他们是进入怎么样的世界?怎么样进入呢?那些天王、天神也是一种赞叹说:哇!无为、无修的一种解脱者。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佛陀说这样的人是怎么样进入?一个重要的关键,“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这样的修行者能够“于地想能伏地想”,对于各种所缘的境界,“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重点是“悉伏彼想 ”。“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什么叫做“于地能伏地想”?然后各种所依境界,“于地悉伏地想”不是说在地界时,也去体会它的无常,都还在有觉有观的世界,因为这是相当重要一个阶段,这些境界都要有经历过,才能够体会到它的味、患、离,为什么能在各种境界里面,到达这样无修无证的境界呢?不管 “于地能伏地想”,水、火、风都能够“伏彼想”,不管什么样的境界,都能够“伏彼想 ”。地、水、火、风,就是代表所依的境界,各种禅定的境界,地、水、火、风,日、月、觉、观都是。
  修行,只要在三果以下,都还有自我,都还在“有为法”的世界,都有一个“我”、然后在修,都是一个 “我”在依著风界、然后在修,“我”依著地界在修,不管你再怎样体会“无我 ”,只要你还不是真正四果阿罗汉,你的“自我”还在,都是有一个“我”在修,我在依什么样的境界在做。直到有一天,你能够超越“色界”、“无色界”,进入这里所讲的情况,这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境界,你都跟他是怎么样?溶为一体。所以,“悉伏彼想”的“伏”,不是去制伏它,而是溶为一体,溶入啊!本来有“自我”的时候,就会有主、有客、有能观,你会有“能观”与“所观 ”。当你还有“自我”、还在有为法,会有主体、客体,还有“能观”与“所观 ”,还有“心”与“境”的区分。
  当你有“自我”、有为法,一定会有以上这些现象。三果以下的,都还在有为法的世界,一定是主、客存在,“能观 ”与“所观”会存在,“心”、“境”会存在,进入四禅八定也是一个“我”,依各种所依的境界,然后进入这样的世界。就算进入“无所有”、“空无边处 ”,还是以有心、有境,还是有主、客,也就是“自我”还没有死。当有一天,你体证到“无我 ”怎么样呢?主、客溶为一体,主、客消失,“能观、所观”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境合一。像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你看不到他在修行,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在修行,但是事实上他是进入无修之修;看起来好像没在修行,但事实上是进入无为法的世界。只要“自我 ”还存在,就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世界。
  如果“我慢”没有断,十结还没有断,说要从“空”入门,从果地起修,你是用“我慢 ”在修啊!用“我慢”在展现你的无为,用“我慢”在展现你的无修之修,展现你比别人厉害。所以,要脚踏实地经历过来,去看到那十个结、最后这个“自我”,当真正契入涅槃、四果,自我、我慢一定是消失的,没有自我,一切境界都是跟他溶为一体。“自我消失”就是梦幻世界的苦海消失,跟整个实相世界溶为一体,可以进入到“空无边 ”,可以从点、线、面进入“空”。当进入“空”,感觉“我”是不存在,会有这样的一个觉受,但事实上还没有真正的“空”,还没有真正做到“无我”,但也是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然后不断慢慢的去溶入。因为“我慢”还没有断,不管你进入什么样的世界,那个“自我”都还存在,“有为法”进入的这些,“自我”都存在。
  初果到三果阶段,所断的十个结前面几个结,就是用“以慢断慢”,初果到三果都是“以慢断慢”,这个 “慢”是有自我,用“自我”在断各种“慢”。初果到三果就是用“ 自我”在断、在砍,由“自我”所产生的影子。如果你能够体会,在修行上面就更会掌握到重点。因此,初果到三果这整个过程,还是在用“自我”在断或是在砍,那个由“自我”所产生的影子,这些影子就是贪、嗔、痴、我慢、疑盖。除了闻思要再进一步深度体会以外,再来在实修实证方面也要体证到,到后来才能够擒贼先擒王。以上所讲的是深了一点,到后来你才会面对“自我”、面对本尊,这是三果到四果所要面对的,“五上分结”就是当“自我”消失,这个境界就能够现前,而且真正是无修之修,不是有造作、有作意的无修,但是这个过程都要经历过,经历过有所为、有作为的“无为”。
  真正有心在找,真正身心柔软就会有;如果“我慢”在展现,就没有。如果真正有心在找、有心要修、身心柔软,自然会有人来协助你,就是进入一体的世界。【法义分享】若以“欲贪”而修禅定,例如要求各种禅相、禅境,要求放光、想看到某种佛像、要求神通、要求异相、为名闻利养而修定,这些都不是出世间法的正定。本经后段所叙述的禅修法,是属于很高段的禅修法。唯有证入无学、无修的阿罗汉才能做到。也就是要 “自我”消失,才能够做到这样的世界、境界。里面透露出:(一)无修之修。(二)无依。(三)于三界出入自在。
    【幻灯片】
  今天的幻灯片,前半继续介绍身体方面,从生理方面解剖,这一张只是让大家看死的尸体,这是肺部、肺脏,这是心脏,这是横隔膜,这是肝、肝脏,胃是在下面里面,这里是从生理解剖方面了解。透视我们咽喉的部分,这是我们的声带,这是舌头以及唾液腺方面,让我们看看口腔、牙齿,然后再看牙齿的构造。一颗牙齿的构造就是这么精密,法琅质非常坚硬,里面怎么样再坚硬,一样都有神经传达到里面。当牙齿好的时候,咀嚼东西以及味道,跟假牙咀嚼起来,味道会不会相同?感觉不太一样,如果是假牙,一方面咀嚼起来的感觉不一样,因为牙齿本身每颗都有神经,再怎么坚硬,里面都一样有神经。我们看看这种构造这么精密,都不是你、我在决定,这是缘起的奥妙。当因缘具足而生,会有这么奥妙的情况。
  咽喉、舌头,这是舌头的横切面,这是会厌,鼻孔是这样进来,然后气管在前面,嘴巴里面的东西是这样,食道是在后面,有一个十字路口,会厌就是一个管制的地方。当我们从嘴巴吃东西进来,会厌就做一个交通十字路口的管制,会盖到这里来,然后让食物滑到食道里面,才不会跑到气管,如果吃东西或是喝水太快,喝进来或是吸进来太快,它这里还来不及盖紧,东西就跑进来呛到,就是构造一个十字路口的管制,东西吞咽进来,这里还没有盖,但是慢慢进来之后,它就盖住了。当东西吞下去之后,它又打开,因为打开,空气又可以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