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莹:瘢痕及其修复——力元文摘0404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9:43:32

瘢痕及其修复

          ——力元文摘040409

 

瘢痕的形成是皮肤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修复的自然结果。一般性的瘢痕常被视为创面临床愈合的标志,也常被视为整个创伤修复过程的组成部分。但是,瘢痕却是胶原的紊乱沉积及胶原构型紊乱排列所致,所以,瘢痕是皮肤创伤异常愈合的结果。

创伤的异常愈合往往会导致过多瘢痕组织的形成,譬如形成所谓的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由于瘢痕疙瘩的界限总要超出最初的损伤范围,侵入到周围的正常组织而难以自然消退;而肥厚性瘢痕,虽然能局限在最初的损伤范围内,但是,却在损伤面上形成肥厚性的增生。过度的瘢痕不仅给人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并且由于瘢痕的不雅形象,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将是今后治疗皮肤损伤及皮肤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对创伤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明确了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使得创伤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创伤的愈合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若使创伤能得到无瘢痕或减少瘢痕的修复却并非易事。

通过对皮肤创伤修复的大量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虽然能促进创伤愈合,但是,一旦这些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就会导致瘢痕的过度增生,形成瘢痕疙瘩或肥厚性瘢痕。可见,在创伤的愈合与修复的不同过程中,细胞因子可发挥不同的作用,或者说会导致不同的效果。

在理论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如能增强胶原酶的活力;能阻断参与瘢痕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便有可能减轻瘢痕组织的形成。

由于去炎松、强的松龙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上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瘢痕增生曾取得一定的效果。近年来,采用干扰素来治疗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也取得一定疗效。但是,这些治疗均未能理想地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对皮肤创伤的愈合尚未达到理想修复的目的。

由于在手法按摩及超声波按摩中,外部的物理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胶原酶的活性,而且往往单一的超声波按摩,对瘢痕增生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在按摩中再加入具有一定抑制细胞因子过度表达的物质,就可望使瘢痕组织的形成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因此,在创面的增生期,进行有药物介质的按摩是避免或减少瘢痕组织形成的必要的修复措施。为此,开发抑制细胞因子过度表达的按摩介质,便成为医学美容或皮肤保健康复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