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吉姆尼怎么样:陕西的民风民俗民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7:36

陕西的民风民俗民谣

一、十大陕西风俗习惯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 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68两的大老碗。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贿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二、习俗

吃晚饭叫“喝汤” (chīwǎnfànjiàohèshāng)

关中的农村。把早饭、午饭都叫“吃饭”,但晚饭却叫“喝汤”。 

喝汤也不是没有馍;没有菜,而是汤饭俱全,那么为啥把晚饭叫喝汤哩? 

传说元兵占了中原,忽必列为集中粮富国,让老百姓改每日三餐为两餐。 

听老一辈说,他们怕老百姓对改餐起哄造反,当时十五户由一个元兵管着。还把所有铁器都收了,十五户共用一把菜刀,这菜刀还由元掌管着,随时带在腰间。  

可是过去每日吃惯了三顿饭,突然改成两顿饭,大家干上一天活,晚上不吃些饭咋撑得住呢?  

当时,有个叫王二的小伙子,给财东家推了一天豆腐磨子,天黑了回到家里,肚子饿得实在难受,就搭锅烧水,想偷偷做些稀米汤解解饥。水刚烧开,还没下米,就被监管的元兵发现了。元兵见王二家烟囱昌烟。为不问东长西短,就把王二绑走了。  

第二天,王二被送到忽必烈帐中。忽必烈听说王二图谋造反,想偷吃夜饭,便喝令推出去把头砍了。王二听了大喊:“冤枉呀!冤枉!”忽必烈听他连连叫冤,便上前问他“咋个冤枉啦?”  

王二说:“大王叫百姓改餐省粮,小民从没违抗。只是天烧了点开水,想解解口渴,并没有给锅里放米,咋不冤枉呢?”  

忽必烈心想,砍了王二真是冤枉他了。他以水解渴,是个办法,这样省了粮又充了饥。关中的水,有的是。于是就把王二放了。打这以后,忽必烈就允许百姓晚饭烧汤喝。  

关中百姓就借着烧汤的机会,下米做饭,时间久了便把晚饭叫成喝汤。 

至今,若你到关中农村作客的话,吃晚饭时,主人请你时还是说“来,请喝汤。”  

 

三、陕西民歌民谣

一、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

  家庭关系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而家庭关系中尤以婆媳关系最难处理,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家务事上的纠纷和对婆媳关系的不满意也被编进了民谣中,有婆婆埋怨儿子和媳妇的,也有婆婆自己抒发感慨的,如老娘埋怨说:

  取下媳妇昧良心

  软枣枣树,毛毛根,吃娘奶,跟娘亲,

  取下媳妇昧良心。把娘哄到沟儿畔,

  踢一脚,咕噜当,打破鸡蛋流了黄,

  再不得见我那亲光娘。(亲生母亲)

  

  见了媳妇像孝子,见了老娘像豹子。年轻媳妇穿料子,老汉老婆穿套子。

  (套子:陕西话中指烂、旧棉花)

  

  媳妇娶全啦,儿子跑完啦。米汤熬粘啦,孙子围严啦。

  

  花了两千八,娶个新邻家。见面不答话,上地撂个娃。

  

  看着儿子也抚育后代了,老娘想起自身,不禁感慨万千:

  

  隔窗看见儿抱孙

  隔窗看见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等到他儿长大了,他儿忘了我儿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模式也开始变化,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成为普遍的形式。大家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着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和父母分开住,如下面两首就生动的反映了大家庭分家的场景:

  

  分家

  一家四口人,都来把家分。老大胡子长,分了一间房;

  老二胡子短,分了一个碗;老三没胡子,分了个驴蹄子;

  老四爱喳喳,分了个烂刷刷。大家不要妈,后院把猪拉。

  四个都是狼,长大忘了娘。

  

  娃他婆

  媳妇娶进三天多,紧跟就买尺八锅。

  听起亲着哩,实际分着呢。

  见面不说话,出门撂个娃。

  叫个妈,划不着,口口声声娃他婆。

  陕西话中称奶奶为“婆”。

  

二、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

  千百年来,爱情婚姻永远是老百姓永不泯灭吟唱着的主题。但是在过去由于知识水平和妇女地位等原因,很多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结下了不少苦果。这一点在民谣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民谣多以女性视角出发,以牢骚和怨言的形式体现了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和渴望。当然,在这些民谣中也不乏那些甜蜜的爱情表白。

  如这几首就倾诉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有嫁错地方的,有嫁错人的,有嫁得太老的,有嫁得太小的:

  媒人真是没良心

  我大(爹)爱吃山核桃,把我卖到山屹崂。

  桌子擀面太得高,板凳擀面折断腰。

  半截擀杖没牙刀,漏气风箱要我烧。

  我妈只图把我卖,我受的难过谁知道?

  天知道,地知道,剩下就是我知道。

  拄擀杖骂媒人,媒人真是没良心。

  说下这媒烂舌跟!

  

  我大(爸)我妈爱银子

  我大我妈爱银子,把我卖给老头子,

  老头子,有胡子,差点把我能奴死,

  老头子给我金戒指,就给金子都没意思。

  

  怨大(父亲)妈

  女子今年一十三,我大我妈急得给我寻老汉。

  拜了地,拜了天,揭开盖脸子偷眼观,

  呀呀妈!茬茬胡子一只眼,

  黑得像个叫驴脸。

  大、妈八辈子没见过钱,

  叫你女儿死都蒙不合眼。

  

  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媳妇抱怨:“十七岁女嫁下七岁娃,

  他一天只知道打耍耍,

  关门不知道牢不牢,

  睡觉不知道脱袄袄。”

  婆婆训斥:“你嫁我娃你嫌小,

  你嫁你大(爹)你嫌老,

  你嫁你哥你有嫂,

  牡丹不结向日葵,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但同时,也有表现仍待字闺中,对婚姻充满希冀的,也有丈夫外出在家苦苦等待的: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

  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

  叫我给咱烧茶吵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

  

  你大伯,你听着:咱娃没长下十七八。

  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等女婿

  手里拿着袜底底,我坐到门前等女婿。

  东来的,西去的,都是扛锄下地的。

  就是不见心近的。

  

  也有告诫小两口过日子要克勤克俭,开源节流的:

  男人是把耙耙儿,女人是个匣匣儿。不怕耙耙没齿儿,只怕匣匣没底儿。

  

  当然,婚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婚姻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恋爱歌(50-60

  手表车子加皮鞋,门上要挂军属牌;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跟庄稼汉。

  找个农民嫌穷光,找个军人怕打仗,找个干部怕下放,找个工人刚对向。

  “对向”陕西话,正合意的意思。

  

三、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

  地方独特的风光和物产是当地人的骄傲和自豪,特别陕西自古帝王都,要说的简直太多了,老百姓最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编成了歌谣:

  

  关中八景歌谣

  雁塔晨钟在城南,咸阳古渡几千年;

  灞柳风雪扑满面,华岳仙掌现奇观。

  曲江流饮水不断,草堂烟雾紧相连。

  骊山晚照红光显,太白积雪六月天。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陕西的风俗也非常的独特,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是大怪: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四、民间特色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DD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五、【魅力陕西】陕西民谣----你知道多少?

(一)稚趣盎然的儿歌

这些儿歌主要以自然景物或者动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含义简明,便于传颂。例如,以动物为主体的:

猴娃搬砖头

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睡。铺啥呀?铺簸箕。盖啥呀?盖筛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

 

屎巴牛点灯

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黑娃。黑娃敲锣,敲出她婆。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锅,刮出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他伯。他伯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阿达”在陕西话中意思为:哪里。“屎巴牛”即屎克郎。上一首以广大儿童喜欢的猴子为主人公,在一问一答中憨态可掬。第二首中利用一连串的劳动动作,利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引出一大串人物。

再如这两首,都是以儿童们喜欢的吃食为线索展开的:

箩箩面面

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婆一碗,爷一碗,两个小伙两半碗。

 

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穿新衣,戴新帽,吃白馍,砸核桃。

 

还有以自然景物为题展开的:

月明夜 亮晃晃

月明夜,亮晃晃,开开城门洗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的,捶得邦邦硬硬的,打发哥哥穿整齐,提上馍笼走亲戚。

此外,有些儿歌还寓教于乐,告诫孩子们不要乱跑、要孝敬老人、要有羞耻之心等等,具有传统教育色彩。如下三首:

谁跟我摇尾巴

谁跟我,摇尾巴,一脚踢到沟底下。沟底下,有狼哩,把娃吓得胡墙(藏)哩。

 

羞,羞,把脸抠

羞,羞,把脸抠,抠下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打一马牙罐。

 

咪咪猫,上高窑

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

(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

同时,民歌民谣也老百姓表达对时代变革的感知,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敬仰和缅怀。短短的民谣中,既有劳动人民对英雄的礼赞,也有对坏人的唾弃、讽刺和挖苦,集中的体现了民心向背,正所谓有的人虽然倒下了,但他永远或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终将被人民唾弃。此外,民歌民谣中也有描述历史事件的,具有深刻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可以说,以小事情反映了大时代。例如以下几首:

胡宗南

胡宗南,太凶残,抓丁讹钱没个完。打日本,不上前,内战把兵都出全。特别队,清乡团,想把好人都杀完。要想免去灾和难,赶快打垮胡宗南。(流传于解放前老解放区)

 

刘志丹

刘志丹,智谋精,民情敌情馍得清。用计巧,设迷阵,又拔寨子又夺城。(流传于老解放区)

 

苜蓿花拌拌汤

苜蓿花,拌拌汤,日本鬼子死在(黄)河岸上。麦稍黄,日本亡。麦搭镰,日本完。

 

(三)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

民谣在人民的土壤中生生不息,广泛地流传开来,主要因为其来源于生活,并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对坏人坏事进行讽刺,具有针贬时弊,逞恶扬善的的作用,也是老百姓切身感受的一种抒发渠道。

例如这首就以强烈的对比,生动地描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和受压榨的情况。

泥瓦匠住草房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还有讽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

队长用钱一句话,会计用钱帐上挂,出纳用钱抽屉拿,社员用钱求菩萨。

 

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开始作报告。你作报告我睡觉,讲来讲去老一套。

 

纸上公章碗口大,不如熟人一句话。

 

广为流传的“四怕歌”具有多个版本,但意思基本相同,反映60-70年代少数农村干部的不良作风:

 

四怕歌

支书的老婆贫协的娃,槽上的马驹不敢骂;还有会计他二爸,队长他娘惹不下。

 

另一种版本:

集体的骡驹队长的娃,组长的媳妇比天大。会计他爸惹不下。

 

你给队长提意见,批斗会上再见面;你给会计提意见,算盘珠子咱再看; 你给组长提意见,天天来把重活干

 

兵马俑石榴节

西安临潼既是兵马俑的故乡,又是享誉全国的石榴产地。每到秋高气爽之时,亦正值旅游旺季,火红的石榴在阳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为骊山增辉添色,令海外游客赞叹不已,驻足不前。西安兵马俑石榴节把这两项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使旅游客同时满足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在1991年举办的首届兵马俑石榴节中,身着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给客人敬奉石榴的场面,曾倾倒万人。

兵马俑石榴节为每年9月中旬(一星期)在临潼举行。其主要活动为参观兵马俑、华清池贵妃浴旅游、万亩石榴园观赏及品尝、传统石榴节庆、骊山古烽火台点火仪式等。

 

社火

在陕西,社火是指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统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获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来自黄土地与秦腔想结合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大耍除了这些还包括最高级别的芯子和亭子,社火中的精华就是最高难度的芯子,通常是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指头粗高达2-3米多的钢筋,用彩纸在上面做出如棉花、果树、云朵、老虎、猛兽等等各种造型(造型最高可达4丈之多),然后按其内容将男女儿童(通常年龄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一人,多则十于人,或并立,或叠置,横卧,倒立。惊险怪异不下于杂技。

 

  

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或西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因用木梆子击节,又名梆子腔。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音韵严谨,有二百余种曲牌,二十四类板式,二十八种角色,二千七百多本剧目。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等几十个有较大影响剧种的母体。秦腔既有西北原野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我国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

 

木马勺脸谱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们正是从这众多的纷繁民俗中生活过来的。

    为什么用木马勺来绘蚩尤象呢?

据社火艺人讲,理由有三:

 一、木马勺家家有之,也就是说材料可信手拈来;

 二、木马勺极象人头,便于表现蚩尤形象;

 三、我国古代有桃、柳辟邪之说,木马勺多为柳木所为,本身已可辟邪,

 为什么过去关中地区曾盛行过此俗呢?这与历史有关。关中为西周、秦、汉发祥之地,且外来影响较少。西周、秦、汉遗风至今尚有存余祭蚩尤等事不能不留下痕迹。

 

陕西的剪纸艺术

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桌子....等,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 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故深受大家喜爱。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根植于大众的民间艺术。西府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劳动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陕西民间过寿习俗

在农村,上了60(一个花甲)的老人,儿孙都要给其祝寿.民间叫"做生日".后辈念上辈一生劳碌之苦,祝老人健康长寿,过生日时,亲戚儿女给老人送寿礼,头天晚吃长寿面,第二天全家团聚在"老寿星"周围,小辈的磕头祝寿,合家欢乐,一般是满60岁以后,每年过寿一次。

 

民间艺术:陕西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原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据说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也有时加用月琴或京胡。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榆林小曲所以抓人,就是由于它溶进了南北民歌的特点。原来榆林曾经是兵家要地,又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商埠,从南方来的官员和商人不断带来南方的丝竹管弦和乐妓,并同北方的民歌相融合,久而久之,榆林小曲就既有北方的阳刚之气,又有南方的阴柔之美,从而开创了“南腔北调”合二而一的独特艺术。

 

面花

面塑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莶举式面人的基础上,经老一辈面塑大师改进发展成为一种精美的案头小雕塑。面塑人物主要反映我国古代神话及传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张维宁女士自幼喜爱绘画,擅长工笔仕女,近年来主要钻研面塑创作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学习继承面人物等老一辈面塑大师技艺的基础上,反复进行摸索和创作。所塑人物形象各异,生动传神,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并被报纸、电视等媒体所关注和多次报道。其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昭君出塞”、“钟馗醉酒”、“共读西厢”、“雪城”等等。

陕西婚俗介绍

  ()关中婚俗

  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娃娃亲特别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了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一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订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

  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61),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散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车到达男家时,先放炮杖,后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散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

  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朋友.拜完一堂即开午扳,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福贵双全,永远吉祥."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了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

  ()陕北迎新娘、戏姐夫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

  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的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庄里,村里人十分高兴,安排食宿.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里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陪多少人送亲.

  迎亲队伍中,婆姨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67岁男娃),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魍魉鬼怪的拦截.一声炮响,新郎所在的村庄霎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畔上来迎接.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唢呐,十几分钟不换气.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洞房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红布,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时窑后便宣布拜天地.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拜公婆福寿长,钱财万贵有牛羊……"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上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硫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的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跑.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铰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结婚三日,新娘携新郎回门.新郎最怕的是小姨子戏姐夫.新郎刚一进家门,眼尖手快的小姨子,趁姐夫不防之际,将锅底黑抹姐夫一脸,意为新娘到男方家受了气,回门非得偿还不可.当然,这是一种戏虐.回门姐夫须得在岳父家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为了考察新郎心眼多不多,小姨子做回门饺子,盛情招待姐夫,回门饺子里分别包着花椒、辣面、冰豆、干草节.老实一点的挟着就吃,往往会受捉弄."丈母娘疼女婿",会出来解围,用另一碗换下来,小姨子子可开心哩!

  ()陕南“亮针线”、“认大小”

  "亮针线"是指新娘结婚后第二天,在堂屋展出陪嫁的刺绣,缝纫等针线活,让人们观赏、评论.针线活一般有绣花枕头,扎花袜垫,信岔,绣鞋等.亮针线后接着是认大小,行拜礼.执事者把叔伯兄弟,妯娌亲戚,按名单排列亲疏长幼次序,一一唤到堂屋相认.执事者一边介绍、一边端盘收礼,新娘叫声叔、伯、舅、然后送其一件针线礼品,受礼者马上往盘子里放一红色(内装礼钱),由执事者唱明钱数,交给新娘.这一仪式其实质是该家族承认新娘已成为其新的成员。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青年民间艺人胡新明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和交流,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殊荣,曾多次参加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会,获得多项大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彩绘泥塑是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是镇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长安国际书法年会

    中国长安国际书法年会,是由陕西省旅游局主办的一项大型的国际书法交流活动。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从周甲骨至秦篆,从汉隶到唐楷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长安(今西安)既是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的地方,又是保存历代书法名作(碑石)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书法之乡”。1986年,试办第一届年会时,曾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书法名流前来参加献艺,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安国际书法年会为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举办。届时,海内外的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将云集古城,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结识朋友,并进行参观游览年会主要内容有:大型仿唐代雁塔题名仪式;历代名人墨迹展览;中外书法家笔会;优质文房四宝展销;书法理论研讨会,参观碑林、石门十三品活动等。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窖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不包罗,直接反映出的是劳动生活。

安塞剪纸艺术家们多次赴世界各地访问表演,引起极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贡献。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被誉为"活化石" "地上文物",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安塞剪纸,中国各地展出了安塞剪纸。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专家称赞其为:"安塞剪纸,群芳母亲。民族之魂,陕北可寻,振我中华,无愧古今。"1993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进行介绍。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

 

四时风俗

    春节,元日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物互遗。上元昼作社虎、柳木腿诸戏,夜则张灯作竹马、龙灯、纸船备戏,金鼓喧阗,举国若狂,然亦古难礼之遗。二月二日,剖正月献神之蒸饼炒面食之,谓可避蝎。三月三日佩甘遂,谓不生疮。

    夏节,四月朔,戴皂荚芽,谓可除目疾。重五日,以角黍各物相馈遗,捻五色线系小儿手足腕,入雄黄于酒饮之,谓可避五毒。

    秋节,七月七日,缚草作女像,加以衣冠,祭以瓜果,名"乞巧"。八月望日玩月,设香烛,以枣粟各物向月献之,调为"玩月"。二十七日,士人祀孔。重九日,亲戚以枣 糕新柿相馈,士人登高。

冬节,冬至日祀孔,弟子皆拜师十二月八日,以米豆肉菜作粥,遍送里党,名为"腊八粥"。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以圆饼、饴糖献厨内,焚纸印灶神像,谓之送灶,除夕焚纸印马,谓之"接灶"

 

黄土坡上:历数黄河沿岸的剧种和民歌

黄河的灵性

在黄河上游,河道高悬于险峻的高原两岸,黄河水倔强地怒吼着,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泛滥的黄河水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十分严重。据记载,从先奏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共决溢1590多次,改道26,平均三年两决口。每次决口,大量泥沙挟着水落石出,冲刷着沿岸的黄土,使得泥沙俱下。因为黄河水土流失严重,水少沙多,使黄河水自高原流入下游时变得浑浊而泛黄,黄河由此得名。但是黄河在弯弯曲曲的河道里千折百回中仍然不停地奔流入海。

  

黄土高坡

夜深人静时,我们似乎还能闻到昔日的繁华和喧嚣,枕着高原的胸脯、黄河的涛声入梦来。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举世闻名,陕北高原厚度达1000多米,较低的黄土地带也厚达二三百米,高原是裸露在一切极目的视野里,它有塬、梁、峁和川沟地带。“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门前刮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谁都对这首谣滚歌曲非常熟悉。黄土高坡也是西北各民族文化的摇篮。

  

秦腔——高原汉子的歌

西北高原用它肥沃的土壤养育了高原人民。秦岭西部的陇南地区与青藏高原相接,八秦川给了高原汉子宽广的胸怀和厚重的脊梁,他们在劳作之余总要放开歌喉,激昂地高歌几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秦腔由此诞生。

秦腔是一种类似于豫剧和楚剧的剧种,它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产生在山峁连绵、沟壑纵横、沙丘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大自然赋予它空旷、奔放、高亢、悠扬的格调。它产生在土质瘠薄、雨量稀少、气候严寒的自然条件下,贫困赋予它苍茫、悲凉、激越、深沉的情怀。它产生在性格豪放、敦厚朴实、情感炽烈的人民之中,真情赋予它简洁明快,色彩斑斓,优美动人的风格。

朵朵“花儿”向阳开

在西北“花儿”流行的地区,到处都可以听到“尕马儿骑上者枪背上,照林棵打给了两枪,妹妹是牡丹折不上,难心者哭给了两场……”什么是美丽的“花儿”呢?

它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唱“花儿”也称“漫少年”(在青海)。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演唱“花儿”的各民族都要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曲调极为丰富,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来表示,每个“令”有独特的音乐风格。花儿的曲令非常多,每个曲令都有自己的曲调,其中河湟花儿的曲调就有一百多种。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花儿会”与会者少则几千人,多则数万人。时间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整个“花儿会”包括拦路、对歌、游山、敬酒、告别等程序,都是在优美的歌声中进行的,许多男女青年亦多借此机会表示倾心爱慕之。一般由男女十人左右组成临时“花儿班子”,由一个才思敏捷、出口成诗的“串把式”负责现场编词由两三个歌喉嘹亮的歌手轮流领唱,待唱到某一段落时,所有的人都同声应和。在问答中,答得出色的,听众就以红绫一匹相赠,俗称“挂红”。如果答得不好,或答不上来龙去脉,就算输了,自动退场,让别的歌手上场对答。

  

信天游——陕北民歌的“命根根”

“对坝坝的圪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咱们要命的二妹妹,我站在圪梁上妹子您在沟,看中了哥哥你就摆一摆手……”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便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柞水旧时婚姻

   古代,柞水山大地僻,土硗田疏,人稀户寡,抚治、教化极难,婚姻制度流弊甚多。富家子女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门当户对择媳、婿。对于妇女有更为严酷的礼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男方在婚后,仗权依势,休妻、纳妾甚为流行。休妻五次以上,纳妾二三全者均不为奇。妇女因遭到休贬、凌辱,自杀者为数不少。清《陕西筋志》载:“孝义厅口幽谷穷,民耳不闻教化,故招大养夫恬不为非也。”民国期间,包办买卖婚姻极为盛行,除沿袭古代的休妻、纳妾、招夫养大外,富家子弟纳妾多至四五千。民国28(1Q39),县内订婚聘礼高达200大洋。民国37(1948),因国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聘礼以10万皮纸折计,人们称为“皮纸婚”。家境贫寒的青年,因出不起聘礼,以姐妹与其他青年姐妹交换方式缔结婚姻。不少贫穷人家考虑无力给儿子娶妻,由多女子的家庭或乞讨者抱来女童,养育在家,以备长大后为儿子作妻,这种方式被称为“童养媳”。还有不少无妻的光棍男子,去有夫之妇家里,征得其夫同意,干活不取报酬,只求晚上于女人同居,称之为“站门汉”。也有极少数一女配二男的现象。早婚较为普遍,男方多在16岁结婚,少数竟在12岁结婚;女方多在15岁出嫁,少数在12岁出嫁。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进行介绍。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