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上怎么固定螺母:ipod:最早的启幕,最快的谢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0:08



2011年2月,iPad二代在美国上市,这个姓“i”的小玩意儿又一次在人们、婴儿们、甚至猫们生活里带来了波澜。它是苹果i一代的新玩物,而十年前曾经出现的iPod则似乎已经到了谢幕之时。人们不曾发现的是,不经意之间,它似乎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不是吗?  

 

  

2001年10月23日,美国人斯蒂夫·乔布斯在加利福尼亚发布一个新玩意儿,一个全身雪白,中央有一个圆形转盘,两侧伸出两条耳机线细长若丝的东西,乔布斯把它名之为“iPod”——电子蚕茧——这是一款数码音乐存储播放器。

然而自2009年9月后,苹果再也没有发布过iPod classic的更新,它甚至没有出现在2010苹果开发者年度会议报告中。“iPod时代基本已经结束。”世贸组织前高级经济学家爱丽丝·安德斯博士(Dr. Alice Enders)断言,“聚合型媒体设备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在这不到十年间,iPod改变了人们的听觉系统,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改变了唱片业。它继承索尼的随身听打出来的世界,将其扩大并与数字世界相结合。如今,它已经大功告成,或将退场,将舞台留给iPad这些新生玩意儿,但它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则已经并将继续改变这个世界。  

■ iPod诞生

2001年iPod诞生之初,对苹果来说大气候看上去“很不妙”:新产品发布距离“9·11”事件只有数日之遥,公司本身的吸引力也在日渐下降。然而,他们却推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款成功打入市场的MP3播放器。

第一款iPod是个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方盒子——尺寸与一副扑克差不多,配置小型黑白显示屏,顶部有一个FireWire端口,尽管容量只有5GB,价格却高达399美元。

“为什么选择音乐?”乔布斯的答案很简单:“我们都喜欢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总是不错的。”而对这个精明的商人来说,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的后半句“这个庞大、无边界的目标市场依然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尚未有人提出真正适合数字化音乐的商业方案。”

问世之初的iPod可容纳1000首歌曲,在一小时内完成充电,苹果打出的广告语是:“走到哪听到哪。”在当时的播放器市场上,iPod既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也不是最低价的,更不是容量最大的。更要命的是,它只能与Mac兼容,这与绝大多数用户的选择背道而驰。然而,它却在短短五年内将苹果推上了“全球头号音乐供应商”的宝座。

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切中用户体验之要害:简单、更简单、尽可能简单。用户至多点击按钮三次,便可播放任一首歌曲。播放器的外形是如此“自然、简洁”,每一个组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你甚至找不出任何人为设计的痕迹。

iPod一代是专门为Mac操作系统设计,在PC上难以使用,不愿错失商机的苹果于2002年6月17日推出了能够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Windows版iPod”,同时增加了20G容量版本,自此Mac和Windows版本iPod都有5GB、10GB、20GB三种容量。iPod也从此走上了风靡全球的道路。

2004年,苹果推出了迷你版的iPod Mini及iPod Nano,市场渗透率大幅攀升。2004年1月2日,在经过长时间的社会文化观摩后,《卫报》评论:“这是自汽车之后的最伟大发明”。此后4天,iPod mini发布,但由于质量与产量的原因,足足让fans苦等了接近半年,才于7月份上市,发售之日,商店外排了长长的队伍,其魅力几乎无人能挡,销售非常火爆。

“它是21世纪的第一个文化符号。”苏塞克斯大学的迈克尔·布尔博士这样形容iPod的历史地位。如果说大教堂乃是中世纪的文化符号,上世纪50年代被汽车取而代之,那么现代社会的文化符号便是iPod——它可以把整个世界放在口袋里。你可以从中窥见21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刻。

“我们非常幸运,”2003年,乔布斯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表示,“在我们这一代,音乐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关系之密切超过过去、未来的任一时刻。今天我们拥有太多选择,太多商品在抢占孩子们的时间。不管怎样,音乐在数字时代被重新定义,并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是再好不过了。”

 

 ■ 从索尼到iPod:改写流行音乐史

保守的英国人也觉察到:“iPod也许是21世纪第一伟大符号”。但日本人出井伸之坚信索尼公司在1979年发布的随身听才是随身音乐播放器的第一标志。

1979 年3月,在索尼创始人井深大的要求下,该公司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该产品的音质获得了众多试用者的好评。随后,在创始人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从1979年7月开始推出随身听。

1980年2月,索尼开始在全世界销售该产品,同年11月开始在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作为品牌,索尼在为随身听做推广时,极力强调它所代表的活力与时尚,该产品在全球范围迅速走红。截至1998年,索尼随身听在全球销售已突破2.5亿台。同时,索尼公司还创造了“耳机文化”的概念。以至于20世纪80年代被称作“索尼随身听的10年”。借助索尼随身听的热卖,磁带的销量在1983年首次超过了黑胶唱片。而索尼公司为了避免不小心选用任何已经被注册的英文单词作为商标而自创的Walkman一词于1986年被正式收入《牛津英文大辞典》。

索尼随身听的诞生使得声音不再小众,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听自己想听的东西,它的小巧便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索尼随身听销量高峰的1987-1997年,走路或者慢跑方式健身的人增长了30%,在日本,就在索尼随身听正式停产前两个月,Walkman品牌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销量自2001年来第一次持续超过了苹果公司的iPod。

1962年索尼一个电视广告上,展现一位美国女士与一位日本先生戴着同一部随身听的耳机,分享音乐——它诠释着无国界、共享和便捷,这是索尼随身听彰显的价值,而iPod则将其发展得更为淋漓尽致。

在2009年10月22日,日本索尼公司宣布由于需求大大减少,便携式卡带随身听将在日本停产。而颇具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iPod迎来了自己的9周年生日。这似乎象征着两大音乐播放器的接力棒传递。如果说索尼的随身听引领了20世纪音频播放器的革命,那么,iPod则是21世纪的Walkman,它颠覆了音乐的载体以及对全新诠释了随身听二字的理解。

相对随身听来说,大容量是iPod的第一个重量级武器,迈克尔·布尔是世界少有的研究随身听文化的专家,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任教,他访问了数千iPod用户,发现对于很多人来说,你所听的音乐定义了你这个人,因此把自己的所有音乐带在身上至关重要。而不利因素则是,人们喜欢“拥有”而不是“租用”音乐,下载音乐带来不了磁带和CD可以提供的归属感,但是乔布斯早就有了另外一个绝妙的主意——购买电子音乐——他在2000年就收购了一款音乐播放软件,并于2001年1月9日以 iTunes 的名字发布。这个音乐商店的问世更是解决了“困扰所有电子商业的绊脚石”——支付问题,其便捷程度甚至“远胜于亚马逊专有的单次点击支付模式”。(“iPod帝国”,《新闻周刊》)

iTunes Store的问世几乎改写了整个流行音乐史。英国的iPod倡导者保罗·莫里就这样说,在他获取了海量存储之后的最大感触,是“磁带、CD这些音乐的物理存在意义已经消失。”人们之间相互问候的口头禅已被“你的iPod上有什么”所取代。播放列表取代了唱片,成为音乐欣赏的主流模式。

当苹果的库存资源从80亿首飙升至800亿首时,唱片公司的下坡路越走越难。《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1月号《CD失声》中就这样写道:“2007年,网络商店iTunes卖出了成立仅仅四年来的第三十亿首电子歌曲。在此之前多年,CD一直是音响业的金母鸡,花费一美元下载一首音乐和购买一张专辑,利润是完全不同的。”   

 ■ iPod连接和隔绝的生活

索尼随身听已经把人群从集体社会中脱离出来成为个体,每个人都可以戴着耳机,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开,而iPod重新让他们与网络关联起来。通过iTunes,“iPod爱好者”可以自由地成为同一个阵线,共同分享音乐及其他资源。有爱好者这样说:“过去,你可以加入机车社团,可以加入嘻哈社团,现在,你可以加入你的iPod社团,它只与一根连接线相关。”

最典型的是iPod Lounge网站,这里世界各地的Fans上传他们生活中与iPod的合照,他们在旅途中伸出手上的iPod与各地地标合照,金字塔、长城、佛像、悉尼歌剧院……处处都有iPod。“他们大概很快会拿到iPod在火星上的照片”,英国文化记者斯蒂芬·摩斯看完这系列照片,这样评价。(令狐磊:“iPod一代:这是没有消化的一代”,《杂志癖》,新星出版社)

不过对于iPod迷来说,这个小玩意既让他们同自己的同类连接,但也同另外更大的世界隔绝了。

2004年的春天,在旧金山,乔布斯向来自全球的苹果电脑的记者们回顾了他们的20年Mac之旅,这个性感的企业家手中拿着鲜艳的迷你iPod神采飞扬。与此同时,巴黎创意经济“总店”Colette正在忙不迭地销售着时装设计师Jil Sander为iPod精心打造的iPod袋;精明的荷兰商人飞利浦正在推出全黑色的HDD与纯白的iPod竞争;索尼公司调整拳头产品PS-3的研发进度,希望在烽烟数码战场中早点上阵。

也就在这个对于iPod来说非常光明的时候,《纽约时报》的记者沃伦·St·约翰的文章描述了一个并不美妙的iPod引发的科幻时代,他描述道:“纽约街头被机器人侵袭,它们如幽灵般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从黄色的士、自行车旁危险地穿过。它们有着秘密武器——不比扑克牌大的一个小白板。它们和人类不一样的只是,两根白色的线从它们的耳朵延伸到衣服里面。它们听命于卡片的控制,如整座纽约城一样面无表情。”

这是想象的世界,也是现实的世界,在现实的纽约中,因为人人都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所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不得不把“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你能谈谈你的iPod吗?”这句话写在一块牌子上,等待着经过的iPod客的注意。而他收获的也是无视与冷漠:“你没看到我正在忙?在听完10000首歌之后,我会理睬你。”约翰这样在文章里写那些听iPod人对他的态度,他感到iPod正在使使用者变得与环境脱节、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iPod带来了更大的存储量,也就意味着更长的孤立时间。如果你存10000首歌,平均每首4分钟,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下,你可以连续24天不与任何人说话。

迈克尔·布尔是世界少有的研究随身听文化的专家,他认为iPod正在改写人们生活:“持续不断的播放会让你不必接收外界环境的声音”,这就如同拥有一个按钮,可以让你关掉周围世界的嘈杂和纷乱。这种“关掉”让iPod爱好者对其成瘾,对他们来说,从北美到欧洲到亚洲,从纽约到伦敦到香港,世界好像一个管子,他们可以听着音乐从这一段滑入那一段,音乐让他们成功将自己与他人隔绝。  

■ iPod淡出,但电子音乐恒在

iPod可能是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今时今日,我们的科学与设计观、购物方式、媒体消费与互动方式无一不打上了苹果的烙印。iPod Touch、iPhone与iPad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更加奇妙且多变的科技世界。如果没有iPod,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iPod使得“技术自由”成为可能,你可以如广告语所说般“走到哪儿听到哪儿”,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音景。

过去8年中,苹果将iPod打造成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消费电子产品之一,推出了十多个型号,iPod销量超过2亿部。它对于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并非无人注意到,史蒂文·里维,《新闻周刊》的科技记者在iPod五周年生日时写了《完美的玩意儿:iPod如何影响商业、文化和酷》,其中将iPod称为“21世纪人们最熟悉,最令人希望得到,也是最新颖的东西”。另一本《iPod崇拜》(Cult of iPod)则称:“iPod的发明可与火、轮胎比肩,它对于21世纪的地位犹如爵士乐队之于20年代,收音机之于40年代。”

然而正如这个容量迅速增大,喜好改变迅速的世界,iPod的风云时间必然不如火、论坛、收音机、爵士乐队那么长,它所迎合的这个“没有消化的一代”另一个特点就是爱好变化多端。为了适应潮流,iPod也在改变自己。2006年9月12日苹果展示了新款“可佩戴”的iPod shuffle、有视频功能的iPod。而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的iPod Touch 4增加了FaceTime:可以让在其上与朋友相处、聊天叙旧和打发时间,还可以看视频、照相——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iPad。这可以说明,其实在5年前,iPod已经开始转型,脱身于仅仅提供电子音乐的功能——但一旦转变完毕,它还是iPod吗?或者正如爱丽丝的预言,iPhone、iPad才是目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苹果的中流砥柱,是新一代的电子icon。

不管如何,电子音乐不会消失,转移成为其他工具的附属属性——iPad、iPhone……但是想必很多人会怀念iPod。如今的iPod,早已超越了消费品本身的意义,成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的文化现象,它是时代的偶像,时尚的宠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套用布尔的话说:“iPod Shuffle改变了一切——你不知道它带来了这种改变,但是你知道你喜欢它。”